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阅读丨当下城市转型,未来城归何处?

文丨徐威威(方塘传媒编辑传播中心副主任)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随着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城市的规模越来越大,从小城市发展到大城市再到超大城市,甚至形成了“都市圈”、“城市群”、“大都市带”等空间结构形态。

任何事物的发生总会有一些转变的节点事件,2011年,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首次超过50%。截至2019年底,中国城市化水平约为60.6%。这都标志着有着数千年农业文明大国的城乡人口结构不但发生了逆转,而且已经进入城市社会时代。

有关城市化的利弊,已经有很多讨论。随着人口红利的慢慢消失,城市化的弊病已经显现,又因为不同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可能相差很大,城市转型是当下很多城市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之一。

城市转型是当下很多城市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之一

很多人关注城市转型不仅是因为人口红利消失的问题,资源枯竭的趋势也是考虑因素之一。因此也提出了很多城市发展解决方案,涉及很多概念,比如海绵城市、绿色城市、森林城市、生态城市、创意城市、智慧城市、自给自足的城市等。

当然,关注城市的大多数人都是以自身行业的视角来发现城市,来解读城市,甚至尝试来改变城市。最近阅读了一本有关城市的书籍,使我印象深刻。它不是专业的学术论文,但有专业的文本表达,可以让我们迅速了解一个行业的知识;它不是单纯的城市传记,但有单纯的城市故事,总能让我们感到一种强烈的共鸣。这种写作风格也体现在了这本书的副标题上《城归何处——一名城市规划师的笔记》。

1

用规划师的视角重新发现城市

   

很多人身处城市之中,有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哪个城市最好?”这本书的作者李昊则常被问到这个问题。

作者开篇就给出了他心中的标准答案,一座城市只要能符合他心中理想的城市十要素,那就是“最好的城市”了。这些理想城市十要素也贯穿于本书的写作内容之中,分别是:气候宜人、亲近自然、老城区、林荫道、公共交通、友善的人、海滨、规模适中、国际范、体育运动。

从这些关键词就能看出,这本书肯定会带有很多与之相关的故事,事实亦如此。作者年少时随迁的经历,工作后走到的很多地方。从乡村到城市,从小城市到国际大都市。其亲身的经历和其城市观,组合成这本书理解城市的主线。

作者在谈论城市规划师的自我修养的时候,用了大量工作经历为读者讲述城市规划师眼中的世界,简简单单且比较接地气的短文中,让人从心底产生共鸣,好像他遇到的这些经历我都曾遇到过一般,但是当我们跳出这些“笔记”框架之后,才发现我已经跟着这些内容经历了这些故事背后的时代问题。比如:作者讲述了小时候如何对城市规划产生的兴趣;考大学时如何稀里糊涂的选了别的热门专业;刚工作时又如何见证的职场新人的成长故事以及如何向其他人解释自己的行业是什么,等等。

城市是当代的,城市也是历史的

一篇篇短文背后,总会有一些内容让我们联想到自己曾经的经历,越深入阅读,越发感受到这些故事的真实性。比如让我记忆深刻的“魔幻饭馆”章节,作者在北京二环内饭馆听到的胡同里大妈和大爷的魔幻聊天(短短几句话囊括了房价、首都、移民、生育等关键词),确实很让人感慨;作者又将老家奶奶可能对这家饭馆菜价的认知加入到这个章节。不得不佩服作者的表达,如此的“非虚构写作”可以说已经震撼到我了!

虽然行业不同,但这些经历是有共通性的,甚至让我们很快了解了什么是城市规划师、什么是城市规划行业。所以如上文所说,本书能让我对一个行业迅速有很深的认知。

“城市是融合的,城市也是割裂的;城市是政治的,城市也是经济的;城市是当代的,城市也是历史的。”本书用碎片化的笔记故事方式,讲述着作者理解和认识的城市。

2

在城市的体验写作中洞察未来

   

作为规划师,作者每到一个城市都会用自己的专业去观察和感受那座城市,虽然很多篇幅不是宏大的叙事,但是总能给我们带来意外的惊喜。

本书也提出规划师了解城市的标准路径和城市旅游的打开方式,选择之一是去参观当地的城市规划馆。也提到如何去搜寻国内外的城市规划馆。在此之前,我认为了解一座城市是去这座城市的博物馆,去历史文化古迹现场,去翻看城市的资料,去对话了解城市的人,但真没想过要参观当地的城市规划馆。

大多面临着城市转型的城市,从功能城市向文化城市的转变是需要重视的一项重要内容。文化不仅能增加城市软内涵,而且只有产城人文多元化发展,才能更好地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才有条件去探索城市的未来。尤其是文旅的融合,引发了作者对城市文学很大的认可度,我想这可能是他能出版此书的初心和动力吧。

有了写作素材的基础和初心,本书也讲到作者的写作之路,他很小的时候就对地理和语文作文感兴趣;又比较认可“千百年的城市史中,历史抹平了一切只留下建筑和文字”的观点;而城市规划业内人士更多的是专业性写作,大众又很少人会对专业性的著作有过多关注;所以作者就尝试用非学术、非完全专业的语言,表达他对于城市多层面的理解和感受。

雄安新区

本书用了大量篇幅纪录关于城市城镇化历史中那些让人难忘的故事,城中村、高铁时代、园区中国、综合体城市主义、雄安新区、郑东新区等,每一个关键词都是城镇化进程中重要内容,相关的文字让我们理解着城市的意义。当然,作者也纪录了国外众多城市的故事,纪录了这个时代他遇到的欢喜和忧伤。通读本书,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作者没有特意描述或对一座城市进行全方位的评价,而大多内容是在纪录他对城市的理解以及他的城市观,更重要的是做到了“我以我手写我心”。

有阅历丰富的人生,才能有足够精彩的故事讲给他人听。作者在足球、影视剧、工作经历、国内外城市游历中讲述他与城市有关的方方面面,用第一人称的形式带着读者一同体验沙发客的点点滴滴,去体验同事们如何和甲方打交道的各种经历,还提及民谣和明星对城市的影响,案例不止是赵雷、鹿晗和。作者这些阅历及“跨领域、跨代沟”的思维和表达,比较容易将读者带入节奏,还能引发读者的深思。

我们不仅要思考城市何以成为城市,现在的城市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城市,还应该思考城市的未来。

对于任何人来说,都很难预测一座城市在历史长河中的兴衰。城市是人类密集居住的空间,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城市空间和形态、城市的经济社会结构,以及城市居民的文化、生活方式和价值观都发生了剧变。

当下城市转型,未来城归何处?作者通过文字工具,来记录十年一觉城市梦的点滴思绪,在更广阔的的时空中探寻人与城市的关系。虽然我们不能奢求依靠一本书就能找到答案,但是这本书却能为我们带来很好的启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好的结构,如同一趟舒心的旅程
小说写作技巧,新手作者写故事最怕忘了读者
疯狂小说写作:写作过程中,你为什么会写不写去?该如何解决?
解读《小说写作教程略》附导图
头条文章
蒋峰:我相信文学会不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