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应关注疫情时期孩子的心理建设

文/蔡朝阳

远观外地疫情时,总有一种超脱和冷静,而事情总会轮到自己,就是说,大家都可能会有那么一次,和病毒似乎距离很近。但这个时候,观察就会更加切近,遇到的和看到的,会给你另外的感受。

绍兴的疫情,目前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好在信息都是公开的,透明之下,并无惶恐。今天鄙区开始全员核酸,分头分地进行,还比较有序,我也去做了,目睹的现状是,民众的情绪都很淡定,也很配合。工作人员也很友善,忙而不乱,虽说有地域之分,但其实你随便到哪个监测点,都会无条件做。傍晚下雨,工作人员也有善意的各种提醒,谨防湿滑之类。民众整体的情绪,都积极乐观。我也不例外。

唯一令我关注的,是排在我后面的一个孩子,看样子是小学生,比较担心做咽拭子。妈妈一直在解释和安慰,什么不做核酸你不能去上学之类。但孩子总不听,一直说不想做。最后妈妈说,这是不痛的,跟医生看你扁桃体差不多,拿根压舌板压一下而已。这个形象的类比之后,小朋友就不再吵吵。看来妈妈还是有办法。

做咽拭子只是小事,因为密接而被隔离,则是较大的事情,如果是未成年人,就需要做一定的心理辅导。前阵子看外地,有些小学生,因为学校里有人密接,晚上不能回家,得待在学校里,我心里就有担心。想的是,漫长的夜晚,孩子们会怎么度过呢,会担心害怕吗?

而更令人揪心的,则是,我看到某地,有幼儿园小朋友,因为密接,而被送去隔离。看他们幼小的身影,自己拿着日常的用品,排队走向专车,我就担心,会不会对他们造成心理创伤。

其实在民众的观念里,对于病毒本身的了解,这两年来,知识已经增加很多了。因为疫苗的广泛接种,以及医疗条件的改善,以及经验的累积,其实病毒本身,对我们已经不构成特别大的恐慌。现在较为担心的,则是日常生活被打破。

而就未成年人可能被隔离这件事,除了保障其日常生活之外,还有一件事,是需要我们关注的,就是,孩子的心理健康。

因为绍兴的疫情,在外地住校的菜虫双休日也不能回来。目前来看,大概至少会有21天回不了家。这件事,我也挺担心的,在电话里,跟菜虫聊了很久。

菜虫还好,是高中生,也有近一年的在外住校的经验,有一个人乘坐高铁往返浙沪两地的丰富经验。但我还是会担心,就更不用说那些更小的孩子了。

我想,各位家长,还是要做一定的演练。需要让孩子知道,也可能会有比较坏的极端情况出现。比如,我上文所说的,孩子单独去隔离,而父母不能陪护。或者,父母被隔离了,而孩子不能在身边。等等。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之下,需要及早跟孩子做各种预案。否则一旦遇到事情,孩子会不知所措。

首先,当然需要告诉孩子,这不是你的错,但为了公共防疫,可能需要你配合这么做。当然我们还可以讨论更多更好的防疫策略,但这不在我此文的讨论范围内,此文仅就目前的防疫措施提出建议。

其次,需要对孩子有正面的对疫情的解释。这件事,去年以来,我们白鱼文化一直在做。去年疫情期间,我们有一个《跟我们的孩子谈疾疫》的音频节目,公益的,收听率很高。今年我们做了《万物有道——现代世界的诞生》,其中也有两讲,《瘟疫与人》和《丧尸可能出现吗?》,直接跟孩子们讲人类历史上的瘟疫。

总之要告诉孩子,人类的文明史,一直都是跟各种疾疫的大流行相伴随的。比如欧洲1347年左右的黑死病;比如欧洲殖民者将病毒带去新大陆,导致印第安人大灭绝的历史;也谈到了上个世纪的西班牙大流感。总体而言,每一次疾疫的流行,都会导致一些历史的转变,也会带来科学的进步,和社会抗疫组织方面的进步。

再次,需要跟孩子们有一个真实的演练,就像学校里的消防演练或者地震演练一样。这个不是形式主义,关键时候可以救人命。比如,跟孩子谈一次,万一爹妈被隔离怎么办,万一孩子被隔离怎么办。至少这个极端情况要被提及过。跟孩子聊聊,该怎么做。比如,即便被隔离在酒店里,也要过好每一天,安排营养全面的餐食,锻炼身体,合理休息。苏炳添去了HK,回来需要隔离,就在酒店里练习短跑,这个态度很值得学习。作为学生,可以带几本书。隔离的时间,也许恰好是阅读的好机会。

此外,家里可以跟孩子一起准备一个紧急包裹,里面有一些必备的物品。除了日常生活用品之外,还需要有一些这个孩子常用的药品。比如有的孩子,有儿童哮喘,那么,这个哮喘吸入剂,是必备的,可以准备一份在这个急救包里。至少要有这个准备。这个准备不是为了你真的去隔离,而是,这么跟孩子一起做的时候,就是一种现实的演练,和心理的暗示。

还可以跟孩子读一些关于病毒和疾疫的书。去年以来,我们推荐过大家去读《瘟疫与人》《病毒星球》《大流感:最致命瘟疫的史诗》《中国疟疾的控制与消除》《老鼠、虱子和历史:一部全新的人类命运史》《人类简史》《枪炮、病菌与钢铁 : 人类社会的命运》《与病对话:全科医生手记》等书。有合适孩子的,可以让他独立阅读,有些较为学术的,则可以家长带着读。关于疾疫,有知和无知,其心理状态,是完全不同的。恐慌只是来自无知。

当然,有时间还可以一起看几部关于疾疫的灾难片。尽管是故事片,事出虚构,但是也可以带给人教益。比如美国片《传染病》,韩国片《流感》等。当然,这些都是成年人看的片子,有一定的恐怖情节,孩子太小的话,也不建议看。孩子比较大一点的话,可以一起看,但需要告诉他,这是虚构的。

菜虫同学小时候,有一年暑假,特别迷恋《海底总动员》这个动画片,反反复复看了10来遍,导致我俩连台词都背得出来了。这次聊天,我跟他假设了一个极端情况:假设,爸爸妈妈被隔离,而你在外地,又放假了,学校里不能住,回不了家怎么办。

我们聊了一会,各种可能。最后,我跟他说,小鱼尼莫,被牙医抓去,养在金鱼缸里。这个时候,他的爸爸马林,一点忙也帮不上。这不是爸爸不想帮忙,或者爸爸不爱尼莫,而是无能为力。但最后,尼莫是怎么回到大海的呢?尼莫是靠自己的智慧的。即便尼莫是条未成年的小鱼,但是他跟吉哥和众水族一起,用自己无以伦比的勇气,和无以伦比的智慧,回到了大海。

以上我所述,即是我一直在讲的,比学科分数重要得多得多的东西,叫做心理营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艺复兴风格的社会隔离
朱永新:以读攻“毒” 享受“孤独”
在行动:隔离病毒,但不隔离爱—心基金捐赠10000件隔离衣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心理调适指南(居家隔离人员篇)
肺炎肆虐下如何调节好自己和身边的人的心理问题?
疫情「心理救援手册」:6个方法,好好照顾自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