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通过写作,抵达自我

通过写作,抵达自我

文/蔡朝阳

这个标题的句式来自波普尔。他说《通过知识获得解放》。

熟悉阿老师这个标题党的朋友都知道,我经常会化用一些名著的书名,然后讲一些自己要讲的私货。这深刻说明了一个事实:阿老师书没看多少,书名倒是记住很多。比如,《非常罪,非常美》,这是毛尖老师的一本书名,我却用来批判《虎妈战歌》。比如,《我们依然仰望星空》,这是何清涟老师的书名,如今已是绝版,你都找不到,我却用来写科幻课的发刊词。

你看,青年时代,你所读过的书,有时候就以这样一种倔强的方式,呈现在你的写作中。

“认识自我”,这个词,也是倔强地困扰我很多年的词。最早大概初二的时候就看到了。来自尼采的一首诗。那大概是1986年。我老家木结构的老房子的二楼,我的哥哥放了一个竹制的书架,他的书架上,有这本《尼采诗选》。然而印象最深的,还是地板上那个破洞,可以看见一楼地面。那是1980年代,是周国平老师的年代,他那本《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是文艺青年装逼必备读物。那时候,周老师的红,比1996年余秋雨老师的红,不遑多让。

但是,1986年,我并不懂这首诗:

人生乃是一面镜子,

在镜子里认识自己,

我要谓之人生的头等大事。

尼采老师这个诗歌,究竟是个什么鬼?

那还是一个匮乏与贫瘠的时代,物质的丰盈还是一个传说,我连可口可乐都还没喝过。每日里与同龄小伙伴们大声嘶吼着费翔的《你就像那冬天里的一把火》穿越小镇——这就是当时的自我,难道还需要怎么认识吗?

认识“自我”这个词,花了我不少于33年的时间。33年,是个很长的时间段。苏东坡说,三十三年,今谁存者,算只君与长江……

这词跟苏轼的朋友陈慥有关,交往过从33年了,只有你和长江还存在着。很感慨。然而苏轼在下阙里写到:居士先生老矣。这是苏轼自况。

阿老师也老了。但我很感谢这种老去。因为,这里面有一种木心式的傲娇:岁月不饶人,我也未曾饶过岁月。

“认识自我”,大概就是不曾饶过岁月的标志。

这个词真的很重要,来自尼采,来自更久远的苏格拉底。因而朱瑟琳·乔塞尔森为欧文亚隆写的思想传记,被叫做:在生命最深处与人相遇。在我的理解里,所谓认识自我,就是在自我生命的最深处,发现最真实的自我。

当然不敢说,我已经十分地了解自我了,无非继续在路上而已。但我总是暗自庆幸,居然真的开始自我发现了,而很多人,一辈子都不曾发现,即便他是一个读书人。

有人问,读圣贤书,所为何来?

以前张横渠说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年轻的时候看得很激动,好像真的学术在我一样。现在来看,很像是文人的谵妄和呓语。

我发现,读圣贤书,有两种用途,一种是向内的,自我寻求。一种是无我的,读书一辈子只是一个外在于你的客体。后一种人,其实,我见过很多。在学术上,甚至也会有所创见。但是提及自我,则嗒然若失。请问,什么才是自我?

但是,如果阅读真的不是为了无限逼近那个生命的意义本身,所有的阅读,无非是在文化的脂肪上瘙痒。

写作这件事也一样。

也许确实存在着一种客观的写作,纯粹客观的,不带自我痕迹的。然而这绝不是我想要的写作。

就像上一次写作课上,我讲的那样,有种东西叫做“我执”,这个东西会驱动你不停地自我寻求。

成年人,尤其需要阅读和写作,来整理自我。

白宇极兄问我,我们都知道成人是最难改变的,因为从经验来看,成人的思维要比儿童固化的多。但你非要做成人作文课,是不是明显不信这个邪呢?请问阿老师,你的信心来自于哪里呢?

我回答说,其实,我觉得,没有人不喜欢表达。我希望通过这个成人的写作课,让家长也能来学习真实的表达自我。一方面给孩子做个表率,但更重要的是,写作,是目前我们唯一可以用来提升我们觉知的方式。这个意思不是说,40岁了,通过写作,我们还能成为作家。这个可能当然也有。但更重要的是,通过写作,我们可以审视自己的内心,审视我们的生活,从而获得生命的重整。

我们在线的“非虚构写作进阶8讲”,开设了两期。从朋友们的反馈来看,我觉得这个课程很有成效。不是说,大家在写作的技艺上,获得了长足的进步。最大的成效在于,我们很大一部分学员,开始反思了,并且正在通过写作,将这种反思呈现出来。对于每一个个体而言,这都是极其艰难的事,你我有这个经历的,非常清楚艰难在哪里。但是,一旦起步,就不会再停歇。这件事,想想都很激动。

基于这样的认知,我跟白宇极老师策划了这一次“在心灵的最深处与自我相遇——成人写作课线下工作坊之阿白的海上浮城”。

我们跟旅行社合作,租了盛世公主号豪华游轮的一些仓位,打算学习《海上钢琴师》,做一次往返于东海之上的邮轮之旅,同时,这更像是一次观念的冒险。

因为,在饕餮盛宴之外,我们会在邮轮上,大胆分享,真诚表达,回顾自我的思想历程,交流彼此的写作经验。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此之谓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写作是如何发生的?
无论写作还是跑步,重要的是不要停下来
哪怕慢,不要停——九月总结
【登頂日课】写作社认为,到什么年纪,说什...
邮轮,成人的童话
视频 | 尼采哲学·第一课(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