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史及其他——与内心的恐惧对话

读史及其他——与内心的恐惧对话

文 | 陈小齐

1

侯景之乱

公元548年(梁太清元年),侯景起兵作乱。第二年,围城,梁武帝困于城内。

按照梁书记载,犯上作乱的侯景的军队不过区区八千人,而从全国各地赶来救援的“王师”达到百万之众。城里如此告急,城外如此告急,百万之众的救兵虽然第一时间响应前往现场,却迟迟无法进城,好像被什么无形的东西挡住了一样。

年少时,这段历史其实是读不通的。——这么荒谬,怎么可能!最近这段时间,闲着,又翻书出来读,好像从前不解的地方又读通了一点点。

第一要务是诛杀反叛的侯景,解围救驾,全国各地紧急招募来百万急救之师,一刻不敢耽搁,飞奔云集于建康。兵临城下,多而杂乱,于是共推一个名叫柳仲礼的将军为大都督,统一号令诸军行事。

为什么大家一致推举柳仲礼?因为侯景还没叛乱的时候,柳是最先知道这件事的,他还一再请求朝廷给他派兵三万去杀贼——谁也没想到,此人竟是个拦路虎。

侯景听说柳仲礼被推举为都督,很恐慌,觉得他很厉害。柳将军自己也觉得自己很厉害。史书原文是这么说的:“仲礼亦自谓当世英雄,诸将莫己若也。”意思是,柳仲礼自己认为自己英雄盖世,别的将军都比不上他。

柳仲礼在大都督这个职位上,都干了些什么事呢?

首先,他确实跟侯景打了一仗,打不过,肩部受伤了,然后气鼓鼓地回来,很快就忘了自己是干什么来的了,再也不让提这个“战”字。

按照书上的如实描述,叫做“自此壮气外衰,不复言战。” 非但不战,紧接着还有一句形容,“神情慠佷,凌蔑将帅。”你们可以想想看,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神气。

以邵陵王萧纶为代表的其他将军请战,不许。萧纶忿叹,因此还结了仇怨,被记恨上了。

柳仲礼的父亲柳津也和皇帝一起被围困在城里,登城对他喊话,百般晓谕,听见了就跟没听见一样。

在那之后,“开营不战,众军日固请,皆悉拒焉。“ 所有人都急得冒火,天天轮流来请战,柳仲礼这个大都督“皆悉拒焉”。

南安候萧骏跳出来质问:“城里告急,急成这样了,都督你都不管,万一城里扛不住了,你拿什么脸去面对天下这些义士?“这一问问得好,问得真是没有话说。“仲礼无以应之”。

就这么一天天地往后拖,往后拖,百万救兵眼睁睁地看着形势急转而下,坐看城池沦陷。城池沦陷这一天,大都督柳仲礼将军终于开工干活了——开会。

高层会议全体到场。包括之前看不顺眼的所有其他将军。也包括了曾经被他记恨过的邵陵王萧纶。在大敌当前,萧纶甚至放下了私怨,全副身家性命都交到柳手里:“今天我们全都听你的,就等你一句话!”柳仲礼深深地看着他,不答话。呵呵。

诸将领之中,裴之高、王僧辩站出来喊话:“百万军队都一心听将军您的命令。城池失陷了,理应拼命决一死战,还在这儿费什么话!”柳仲礼还是一句话没说。呵呵。

于是,百万之师各自回老家了。大老远的,真不容易,辛苦白跑一趟。

湘东王萧绎刚好派人送米20万石支援前线,走到姑苏听说城池已经沦陷,气得把这20万石劳军的大米扔进了长江。

而城里呢,虽然沦陷了,因为外面有援军,还一直在拼命抵抗。忽然一下子听说柳仲礼投降,一个个都气死了。

这是发生在公元549年的柳仲礼将军的故事。

忽然就懂了。

2

世说新语·贤媛十九

赵母嫁女,女临去,敕之曰:“慎勿为好!”女曰:“不为好,可为恶邪?”母曰:“好尚不可为,其况恶乎!”

一个女儿出嫁,母亲叮嘱:“到了婆家,你可千万不能当好人啊!”

女儿年轻,比较天真:“不当好人,难道还当坏人不成?”

母亲的回答是:“连好人都不能当,坏人就更加不能当啊!”

年少时读书,年轻又天真,这个故事是读不通的,只能当笑话看。

古往今来,哪怕第一恶人,都没听说过教育自己子女“不学好”的。偏偏这个老娘,疼爱自己的女儿的方式是,要求她“不学好”。同时,她也不希望女儿“学坏“——显然,这母亲不是一个坏人,只是一个糊涂老娘而已。偏偏这么一个糊涂老娘,入了“贤媛“排行榜。

每每读到这里,不禁摇头:“不通不通又不通”。

最近这段时间,闲着,又翻书出来读,好像从前不解的地方又读通了一点点。

任何社会都有好人,任何社会都有坏人。

一个好的社会,之所以好,绝不是因为它只有好人没有坏人,而是在这个社会里,无论它呈现出来的是什么样的制度框架,其运行法则传递出来的底层运行逻辑一定是:“惩恶扬善“。

恰恰相反,一个坏的社会,善不扬,恶不惩,甚至“善有恶报、恶有善报”,那么它的口号喊得再伟大再响亮,它的逻辑隐藏得再混沌,都掩盖不了“坏”的本质。

在一个坏的社会里,一个好人是天生要受惩罚的。不想要活得辛苦,当坏人是最好的选择。但问题是,如果你既不想受惩罚又不想当坏人呢?唯一的一个办法,就是把自己弄得糊涂、混沌、含糊其辞,让人看不出你是好人还是坏人。

这个“贤媛”母亲,既想要女儿不要活得辛苦受罪,又想要女儿活得良心安稳,临行叮嘱的这套模棱两可、不能自洽逻辑的糊涂话,原来是煞费苦心的一封,训诫书。

《世说新语》的那个婆家,大概就是一个坏的社会。

忽然就懂了。

3

久不读书,恨读书无用。

答:明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南北朝系列》侯景之乱之六:韦粲战死青塘与侯景要求停战
激荡四百年:韦粲力战身亡满门忠烈,柳仲礼死里逃生吓破胆
文言百练:南史·列传三十八·柳仲礼
第89战:运去英雄不自由(6)孩童抱金,人皆魔鬼;韦陀立侧,魔皆圣贤(万字长篇)
梁武帝萧衍传(二十九)
韦粲忠贞报国,柳仲礼性情大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