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寂体、良知体用、致中和

寂体:

良知本体,是寂静的

聂豹在被捕入狱期间“闲久静极”

体会到了,良知本体,是寂静的

良知本寂

感于物然后有知

知其发也

不可遂以知发为良知

而忘其发之所至也

心主乎内

应于外而后有外

外其影也

不可以其外应者为心

而遂求心于外壳也

故学者求道

自其主乎内

之寂然者求之

使之寂而常定

由于

良知本体

是寂静的

因而

修养功夫

应当就是

“归寂”

他反对

王门中的

现成良知派

指出其

基本的错误在于

以“知觉”为“体”

恻隐羞恶

仁义之端

而遂以恻隐羞恶

为仁义可乎哉?

今夫以爱敬为良知

则将以知觉为本体

该用语所提倡的良知本体论

成为聂豹思想的重要标识

良知体用:

良知的本体

及其发用

是一致的

良知本体人人圆满自足

良知之教

乃从天命之性

指其精神灵觉而言

恻隐、羞恶、

辞让、是非

无往而非良知之运用

寂感无二时

体用无二界

并按照

王阳明:

不睹不闻是,良知本体

戒慎恐惧是,致良知

的功夫

“戒慎”为内容

的致良知理论

为学大要在

戒慎恐惧

常精常明

不使自私用智

得以障吾本体

学者果能

戒慎恐惧

实用其力

不使自私

用智之障

得以害之

常寂常感

常神常化

常大公常顺应

黄宗羲评论说:

盖一忘戒慎则障蔽而壅塞矣

但令无往非戒惧之流行

即是性体之流行矣

离却戒慎恐惧,无从觅性

离却性,亦无从觅日用伦物也

道器无二

性在气质

皆是此意

致中和:

以“中和”,为天地人心之本

以致中和,为心性修养工夫

以“中和”为至高的道德境界

致中和,止至善之云也

天地之位,我位之也

万物之育,我育之也

他即把“中和”

作为人心之本

中和

心之本体,未发之中

万物皆备,故为天下之大本

已发之和,大经大法所在

而不可违,故为天下至达道

中和

性命本然之则也

能致之则动以天矣

故其效至于天地位

万物育

他把“致中和”

作为修养工夫:

戒惧慎独

自修之功

至于中与和也

“怒与哀中节,皆谓之和”

他践行

“致中和”之说

数度含冤入狱

仍与狱友

钱绪山、

刘晴川

等讲学不辍

道德学问

被世人称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儒学案》卷十六
解读丨中国哲学中的“良知”
《明儒学案》黄宗羲;卷三十一 止修学案
史部明儒学案[清] 黄宗羲卷十七 江右王门学案二
王阳明心学集大成者 - 守仁开视野 - 心学联合论坛 – 携手心学复兴,共创天下同福!
王阳明40种人生大智慧,一口气读完心学精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