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赵朴初

儒家思想与

赵朴初的

精神世界

赵朴初先生

是近代中国

的文化名人

佛学修养

书法精深

世人瞩目

然而

作为生长在新旧时代

交替之际的文化名人

其思想中

包含的传统因素

还未被充分揭示

尤其儒家思想

对其精神世界

产生的影响

不可以忽视

儒家道德观念

赵朴初的

人格塑造:

赵朴初

生于清末一个

旧式知识家庭

自他的六世祖

赵文楷始连续

四世出任

翰林学士

这是

清代中后期典型的

以科举起家的家族

因此

他们最为

重视的是

儒家经典

赵朴初

在幼年开蒙之后

主要学习“四书”

熟练诵读

这些经典

构成了

赵朴初

知识体系与

思想世界的

基础

我们在

他的诗词

可以看到

这些经典的

痕迹,例如:

九十犹期日日新

读书万卷欲通神

知止有定

自重则威

两句分别出自《大学》与《论语》

赵朴初对于这两部经典十分熟悉

幼时即可记诵

赵朴初日后

创作的诗词

可见到大量

引用、化用

《论语》

这是他

幼时学习“四书”

奠定的知识底色

儒家经典所承载的道德思想

对赵朴初的人格塑造产生了

很大影响

儒家思想中最高的理想人格

乃是“圣人”,其次是“仁人”

宋明理学以来

“拟圣”成为了士人

立身行事的最高追求

在孔子的思想中

“仁”是最高的道德境界

虽然“仁”内涵比较丰富

总其要者

无非两点:

一是求诸己

二是推及人

“仁者如射

射者正己而后发

发而不中

不怨胜己者

反求诸己而已矣

行有不得者

皆反求诸己

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赵朴初在立身处世方面

“求诸己”的意识十分浓厚

赵朴初

在不同场合

曾反复强调

“求诸己”:

“古人有一句经验之谈

叫作'反求诸己’

这便是,遇到

什么为难的事

或不如意的事

首先看看自己

有没什么问题”

从这些谈论可以看到

赵朴初对“反求诸己”

的认同

以此来去

规范自己

赵朴初曾撰

“菩萨无恐怖

圣人不怨尤”

一联以自勉

以“圣人”

应当“反求诸己”

来去要求自己

从内在建立起

道德自律

赵朴初的诗词中透露出

他遵奉的儒家道德观念

如:

其执事也敬

其与人也忠

谦谦居处恭

恳恳执事敬

在孔子

的训教

“恭”“敬”“忠”

也都是从属于

“仁”的道德规范

“恭”“敬”虽然是

评价叶圣陶之语

但是作者自言

“圣老吾所师”

表明他也认同

这一道德规范

“内外兼修”

与赵朴初

的人生选择

儒家并不主张

将个体的道德

孤立封闭起来

“道德”与

“事业”是

“内”与“外”

的统一关系

在孔子看来:

“修己”

即系是要进一步

“安人”“安百姓”

个体的

道德修养要外化

在儒家的思想中

学习的终极追求就是

通过自身的德行修养

进而外化为

不朽的事业

《大学》中

“三纲领”“八条目”

集中地表达了这一追求

学习的宗旨

在于自我的修养

在于发扬光明的德行

在于革新自省

在于达到完美的人格境界

至此,还要进一步与

“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些事业贯通

从这个角度来说

儒家的

德行与事业

不是割裂的

而是统一的

汉末的士人正是践行了这一思想

才有了“以天下名教是非为己任”

的清流抗争

宋代理学家主张

“蕴之为德行

行之为事业”

也是继承了

兼重“内”“外”

的思想传统

赵朴初

一生也都

心系家国

1939年

他与一些同道

在上海组建了

抗日救亡组织

“益友社”

秘密传阅

进步书刊

散发传单

在民族

危难之际

他并没有

选择避世

而是

不计自身安危

投入到抗争中

抗日结束后

赵朴初又积极筹建

“中国民主促进会”

为了争取民主、

反对独裁统治

而努力

在这些人生选择

赵朴初不避危险

面对

“不可为”

的诸多事情

他义无反顾

这些行为正是出于

“家国天下”的情怀

也即是践行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的信仰

儒家诗学与

赵朴初的

诗词创作

赵朴初创作了

大量韵文作品

我们发现

其诗学理念及创作实践

都受到儒家诗学的沾溉

《尚书·尧典》:

诗言志,歌永言

儒家

诗教认为诗歌是作者

表达内心世界的手段

屈原说“发愤以抒情”:

作者在

愁思郁结的

愤懑无告的

情况之下

通过诗作

倾吐心声

指出诗歌的功用

以及创作的动机

儒家

诗教,十分重视

诗歌的美刺功能

《诗大序》:

上以风化下

下以风刺上

可以说

言志与美刺

是儒家诗教

的重要内涵

中唐时期

白居易提倡:

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

主张将诗歌

与现实社会

要联系起来

重视诗歌

所具有的

讽喻功能

这一主张得到了韩愈等人

以及后世诸多士人的认同

将现实融入诗歌的创作当中

形成了中国诗歌的重要传统

赵朴初的韵文创作

也继承了这一传统

面对重大

现实问题

他以诗表明

心迹与态度

周恩来去世后

赵朴初作诗道:

春寒料峭欺灯暗

听雨听风过夜半

门前锦瑟起清商

陡的丝繁兼絮乱

人间自古多恩怨

休遣芳心轻易换

等闲漫道送春归

流水落花红不断

“春寒料峭”形容

当时的政治氛围

虽然形势

令人忧愁

但是“芳心”

不可轻易更换

表明自己的心迹

他笃信

“春归”后

一切将会

重回正轨

人间仍是一派

“流水落花红不断”

《片石集》:

即用诗歌语言

表达内心感受

我们可以看到

他借助诗歌表达的志向

这正是儒家诗教的传统

赵朴初生于

新旧社会

交替时期

的身份转换

与人生选择

透露出其思想的

复杂性与多元性

从其诗词创作中

我们发现

作为一个生长在中国

传统知识家庭的士人

其思想观念

受儒家思想

的深刻影响

儒家思想主张

立身与经世并行

将个体价值的实现、

人的主体精神的彰显

与社会责任的承担

融合在一起

以此视角来检视赵朴初的人生

不难发现这与他人生的重大选择

乃至他的思想都是贯通不悖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子思的人格及思想
刘海燕:中国文化史上,杜甫的道德伦理观念
大儒杜甫
【诗词学堂】王洲明:汉代经学与汉代辞赋创作
道德经
论作为“立法”策略的孔子诗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