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初识

​“初识哲学”

那一代人

没有谁是

从学校

到学校

中间

不是插队

就是当兵

或当工人

“文化大革命”后期

这代人里

很多的人

都在读书

思考问题

后考大学

报考么专业

跟将来就业

没什么关系

——

当时大学生都是

由国家分配工作

分去做什么工作

收入也都差不多

主要是根据

自己的兴趣

当然也要考虑

考得上考不上

我对哲学

兴趣浓厚

但我没觉得

要在学校里

学哲学

——

到今天我仍怀疑

是不是一定需要

在学校里学哲学

我报考

西语系

学德语

此前我已

自学德语

好几年了

自学

几乎

没有听人

念过德语

整个是个

哑巴德语

后来由于,非哲学的缘故

考到北大外国哲学研究所

现在

很少有人

报考哲学

功课好的学生

都愿考理工科

要么就是报考

经济金融什么

考研究生

倒有不少

报哲学的

你学的东西是你喜欢的

你的工作就是你的生活

你的生活就是你的工作

你看我这读化学

一辈子学的东西

跟我的生活

没什么关系

如果你真的

一直做哲学

你会碰到一些

技术性的东西

需要去掌握

不只是好玩

但总比

学财会

要好点

你学大堆

财会报表

复式记账

你学到了本事

到处都需要你

但跟你的人生没多大关系

你的生活不需要复试记账

1977年恢复高考时

全民失学已有十几年

实际上“文革”爆发前

大多数文科教师早已

多年不做正常研究了

恢复高考

没办法对

专业知识

要求很高

考试内容

很是简单

但是另一方面

那时有十多年

没举办高考了

积累了十几年的考生

大多数考生虽没多少

专门知识方面的训练

但是至少爱读书学习

是十几年里的“精英”

所以

虽然考试内容很简单

考上来的学生并不差

有很多有潜力的青年

77级78级是两届特别的学生

后来的情况证明我们之中

有能力的人比例较高

但我们这两届考生少年失学

专业底子薄,前面没人时

不少人很快崭露头角

但现在普遍后劲不足

77级78级的

学生比较优秀

不是因为制度设计得好

反倒是因为此前的制度

压制了十几年里

比较拔尖的人才

大家都在批评

现在高考制度

现在

高考制度

弊害甚深

这一些弊害一直

延伸到小学教育

现在的问题是

替代方案何在

近年来

很多学者

探讨探索

这类探索具有

头等的重要性

但弊端那么

明显的制度

年年延续

说明这样子的坏制度

有深层结构性的原因

阻碍改革

的因素中

有巨大的

利益诉求

我们的

高等教育

类型单一

也是其中

一个因素

我们有科举制传统

科举制的一个毛病

即是选拔途径单一

但改起来也不容易

这跟

我们的文化

有点儿关系

例如在国外

教师的评语

等等,会起

较大的作用

外国教师

很讲规矩

评语当然

比较可靠

中国人写评

就多讲人情

可信度不高

中国升学若看重

教师的评语之类

弊端可能会更重

您一

开始研究海德格尔

后来转到语言哲学

很多学校都用您的

《语言哲学》

做教科书

简要讲讲您对于

语言转向的理解

我的看法

已经写在

《语言哲学》

不过

最近我写了一篇

“语言转向之后”

集中谈这个问题

眼下让我这样说

哲学一直在寻求

天然合理的东西

表达得更强的话

寻求

必然即如此的东西

不得不如此的东西

必然合理的东西的

源头会在什么地方

一开始人们认为

必然合理的东西

在世界里

例如会在

月上世界

到了康德

必然合理的东西

从世界里

转移到了

理性认知

主体当中

语言转向

便即可以视作

又一次的转移

认为必然的东西

的源头在语言中

可以

把语言转向视作

康德转向的延续

我觉得这是

刻画语言转向的

一个比较好的、

我比较有心得

的角度

当然

你可以从

别的角度

来去刻画

比如

有些区分

似乎必然

例如实体和属性的区分

——哲学家

历来热衷于讨论

实体/属性问题

从前,人们倾向于

认为实体和属性的区分

是事物自身固有的区分

依照语言转向的思路

人们更加倾向于认为这一区分

要从主词和谓词的区分来理解

若说

这种区分

是必然的

那么这种必然性

是在语言之中

语言要求我们

从实体属性的区分

或类似的区分

来谈论事物

科学革命之后

有一点越来越清楚:

哲学的任务并不是

纯事质方面的探索

那是科学的任务

哲学要探究的是

我们自己的理解

探究这一种理解当中

稳定的“必然”的东西

语言转向基于

这样一种

基本认识

“语言转向”

只是一个名号

用来标识哲学

对自身的

这一反思

但是,语言转向

引起,一种误解

就是:

认为哲学

应该主要

研究语言

Linguistic turn

被译成

“语言学转向”

即就反映

这种误解

最近几年主要

不是谈语言转向的来历

而是谈“语言转向之后”

就是要问:

语言转向之后

哲学成了

语言学吗

简单地说:

哲学关注

什么是合理的

什么是真道理

很多的基本道理

凝结在语言当中

故哲学

对语言

感兴趣

例如,上面谈到

实体属性的区分

这样的问题

语言学家们

并不感兴趣

——

这不是一个

语言学问题

它是一个

一般道理

形色的道理

做人的道理

治国的道理

并非只是

语言问题

更何况,每个语族的语言

跟它的,历史——文化

连一起

不过

当在反思

这些道理

的时候

尤其是要贯通

这些道理之时

而要把这些道理

连成一片的时候

差不多总要涉及

这一些道理如何

凝聚在语言之中

例如:

我们可以在很多层面上

阐述知行合一这个道理

但我们

对知行关系的

一些基本理解

已经

凝结在我们的,语言之中

凝结在我们的,基本语词之中

哲学始终地

对基本道理

感兴趣

只不过

语言转向

可让人们

更切实认识到

很多基本道理

凝结在语言中

您翻译了

《存在与时间》

《哲学研究》

等等二十世纪

西方哲学的

一些经典文献

您觉得我们

在学着翻译

西方哲学时

需要注意

哪些问题

翻译这些著作

主要不是因为

它们非常重要

而是喜欢读

读得最熟悉

觉得学西方哲学

必须做点儿翻译

要说训练

哲学到底

有么训练

我说不好

我想中国人

读西方哲学

翻译即训练

一边读书

一边理解

有时是模模糊糊的理解

有时是清清楚楚的理解

怎么区分

翻译出来,翻译对了

就是清清楚楚理解的

最好证据

当然,这里说的

清清楚楚的理解

还只是字面上的

我们要追索的

道理一层一层

没有完全清楚

但这种

基础层面上的

清楚非常重要

古人谈义理

先要有小学

或者说

语文学

的基础

我们中国人读外国哲学

翻译最能体现这个基础

西方哲学研究

离不开翻译

实际上

至少在西方哲学这一块

我觉得一部很好的译著

通常比

中国人写的一部

所谓专著更重要

要把更多的著作翻译过来

我们以前了解的西方哲学

还是比较窄

还是需要把

更多的流派

更多的

重要著作

摆到那里

谁对什么感兴趣

就去做什么

现在翻译

的面宽了

量也很大,可惜翻译的总体品质

还是太差,好的翻译,凤毛麟角

我一直说

每一个人

少译一点

把这一点

做得好些

中国这么多人

我们每一个人

不用做得太多

求多不如求好

如果

每一个人

都做一点

把它做好

咱们中国那么多人

就会做出很多很多

好东西

我是建议

每个人去翻译

他真正喜欢的东西

认真研究过的东西

认认真真翻译

这个译本就会

尽可能的可靠

不像现在

翻译出来的东西不少

但是大半,粗制滥造

这个问题突出

特别是哲学书

也的确不好译

我和一些同道一直希望

能够建立一个翻译基金

至少能在西方哲学这块

成立一个

译者联合会

来审定译本

奖励优秀的译本

把质量差的译本

公开列出作警告

起警示作用

可惜我们

无权无势

只能空想

对哲学生

翻译还有着一层

别人不常谈到的

好处

论理往往

不只看对错

更多在乎深浅

读哲学时间长了

会让人在这点变糊涂

丧失对错感、清晰感

什么事情

都理解得

稀里糊涂

却还以为

自己得道

翻译有对错

它提醒我们

并非什么事情上

都能自我辩护说:

你有你的道理

我有我的道理

你可能出了硬伤

错了那就是错了

因为翻译,有着

硬意义上的对错

有的批评

你躲不开

常听人说翻译是件

吃力不讨好的工作

但被人挑错是好事

老是在自说自话

没人挑你的错了

可那有什么意思

至于说

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我的一点感受就是

译名还是

尽少依赖

制造新词

如果要制造新词

尽可能制造可感的

就是单看汉语字面

它也多多少少有点意思

我的意见从来都是这样

翻译即是如此

写作也是如此

中国太多人

人人都制造

十来个新词

新词那就

太过多了

弄不懂了

《西方大观念》

真挺有用的

译得也不错

《西方大观念》

本来是工具书

不是用来读的

不过

有人爱读字典

这种人也有的

你现在思考一个话题

比如说你现在对时间

这个题目感兴趣

或对勇敢感兴趣

你可去看那个条目

了解一下前人都从

哪些角度讨论过

可能只说,一两句

但会发现,我的想法

原来前人,早说过了

也可能发现

自己想偏了

前人

多方面讨论

给出了一个

整体的画面

您还主持翻译过

《希腊精神》

那套讲古典文明的书

那是挂个名

多少做了一点儿校对

尤其是《希腊精神》那一本

伊迪斯·汉密尔顿的这套书里

我觉得

《希腊精神》最是好

《罗马精神》也不错

《上帝的代言人》

似乎稍差一点

特别喜欢

陈老师的

写作风格

我不是学哲学的

但喜欢读哲学书

可是

大多数文章

真太难懂了

学术文章能不能

用日常语言来写

让更多读者

愿来读哲学

这是大好事

读者希望

学术文章

平易近人

显然是一个

合理的希望

学术文章充满

古怪干燥模糊

弯弯绕绕

别说

让普通人

望而却步

业内人士

照样头疼

当然,学术

不属娱乐业

不能

指望媒体

广为传播

让老百姓

喜闻乐见

用中学生读得懂的话

来去探讨深入的问题

当然最好

但你也不能指望

都那么平易易读

娱乐当然也有不同品位

谈论文艺,有时就会想起品位

谈起思想,好像没有品位这事

文章写得像会计报表

维特根斯坦

译成了粗人

其实在思想领域

品位,同样重要

你们研究生

绝大多数的

肯定做不出

什么好东西

因为太难了

但是,有些学生

已经有一定品位

他自己说不出来什么

但是在听另外两个人

谈一个问题

他能够听出,这个人

讲得有意思,有启发

那个人在讲一些空话

现在,好多

学术文章难读

内容深奥曲折

没有什么关系

很多时候

无非显示

他是一个

学术家

是个身份标志

我们想要识别

一个人的身份

可以看他

穿什么品牌

进什么餐厅

但最保险的是听他开口说话

萧伯纳在《卖花女》一剧中

把这一点写得淋漓尽致

派个中学语文老师

去和卖毒品的接头

一开口人家

就会识破你

并不是同行

一个行当有

一个行当的

行话

主要的功能

是设置门槛

不让这个行当外面的人混进来

你要搞学术得有个“会员证”

证件上的戳子就是学术语言

——你可以不会

德文、英文、希腊文、古文

但你不能不会学术语言

你说:天冷,水结冰

他说:

外因作用之下

量变导致质变

一听就知

谁有学问

谁没学问

没啥悟性

没啥才华

只要会说

学术语言

就是学者

所以埋头苦练

四年大学外加三年研究院

毕业之后又再实习三五年

费这么大劲

学到的东西

谁挡得住

他玩命用

中国的学术语言还多一种特色

现代中国学术基本上源自西方

“理论层面”用语

差不多都是译名

即使研究国学的

开口闭口说的也是

客观、主观、超越

这些“西方语词”

在中国人

有自己的学术思想之前

总要受一点外文的欺负

对这也得有个思想准备

总之,艰深的语言

有时出自学术内容的要求

有时用来骗自己吓唬别人

浅显的语言

有时是大师

的炉火纯青

有时却是

流于表面

不肯深思

如何分辨,找不到

一望而知,的标准

不过相信,读者只要留心

分辨起来,也并不是很难

说到写作,您的

哲学写作风格很独特

特别注重清晰和通俗

这种写作方式是否与您

对哲学的独特理解有关

这跟我的经历有点关系

我本来只是自己读哲学

不习惯也不喜欢那种

纯学院派的写作

我只是

寄生在

学院里

的民哲

哲学工作者

聚在学院当教授

有点不可以避免

不过

只是这一两个

世纪的事情儿

早先不是这样

不过这跟我对

哲学的理解

很有关系

哲学写作

有时候很生硬

讲不到点子上

因他在那

构建理论

根本不认为

哲学的任务

是构建理论

科学需要

构建理论

哲学不要

这个主张

也许有点儿极端

我承认,虽然我

不喜欢大喊大叫

但我很多想法

其实蛮极端的

但也不是我这么想

我所喜欢的哲学家

尼采、海德格尔、

维特根斯坦、威廉斯

他们都是“反理论”的

西方哲学

一开始就有了

理论化的倾向

他们本也

不分哲学

还是科学

我把那个叫做

“哲学——科学”

时至近代

康德、黑格尔、马克思

还是

把构建一套万全理论

作为哲学的终极成果

今天

思想环境

早变掉了

要说建构

哲学理论

即使在

古典哲学时期

还有一些道理

到了今天

全无道理

维特根斯坦

反对理论

他认为

哲学是用来治疗的

但这是不是太消极

治疗不消极

医生治病

可不消极

承诺要给我

打造出一副

全新的身体

那就太积极

维特根斯坦所谓治疗

是针对智性上的困惑

智性上的治疗

不靠某种理论

而靠一种贯通

既谈治疗

也谈综观

只有触类旁通

这种智性上的

困惑才能消解

不谈贯通

单说治疗

听来会过于

消极和简单

若把哲学

理解而为

穷理

穷理跟理论

怎么作区别

哲学思考,开始的起点

总是我们,平常想的事

后来慢慢

就会离开

这个起点

比如:

我借钱给人

没想写收据

后来他赖账

我告到法院

法院不支持

作为行动者

故我得想方设法

让他把钱还给我

作为思想者

我可能琢磨:

为么明明我有理

法院却不支持我

琢磨

法律和习俗

之间的关系

等等

我从一个具体的遭遇

开始去考虑这些问题

后来就跟起因

没什么关系了

变成穷究道理

但一方面

穷理如果要有意义

它必须跟产生问题

的原生情境相联系

虽然

随着穷理的发展

这种联系越来越

不容易看得清楚

我们哲学系的学生

常有这方面的困扰

他本来带着

一些问题来

可是进到学院里

好多理论摆眼前

你不可能两三年

把它们都弄明白

学院体制

鼓励你,挑定一个理论

钻进去,越做越细

你最后可能成为专家

但你也许完全忘了你一开始

想要弄清楚的到底会是什么

后来,你的所有“学术”

就是在理论里绕来绕去

比如语言哲学,一开始

在弗雷格、罗素那里

你都能看见源始问题

虽然他们已是专家了

但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

很多语言哲学的论文

是纯粹的学院哲学

你已很难

看到它们

讨论的事

对于澄清

源始问题

有么意义

困难在于

一方面,穷理并不停留在常理上

它会发展出某些比较专门的讨论

另一方面,它

必须以某种方式

与常理相联系

我们没有什么

外部标准来去确定

某些专门化的讨论

实质上是否有意义

我们

既不能泛泛要求哲学

全都要写得明白晓畅

也不忍眼睁睁看

哲学变成单属于

几个专家的活动

学院哲学的很大一块

最后变成了自产自销

是,从前一个时代

就那么几个哲学家

现在,哲学从业者

成千上万

人多了,自产自销

才能够,玩转起来

我们也想要从

源始问题想起

但想着想着

也就不知道

绕到哪里了

这个困难

我们从业多年

仍然天天碰到

最近有一个

学生写论文

大学本科

毕业论文

题目即是:

“什么是语言”

我是他的导师

我看了说,你一上来

就建立了一个语言理论

我不知道你的这些思考

跟前人的哪些思考连着

——

无论赞成

还是反驳

你也不顾及我们

一般了解的

语言现象

——

无论是用

这些现象

来去作证

还是指出

这些现象

是些假象

一句话

我不知道

你的思考

跟哪连着

他说我就是偏不要

跟已有的理论连着

就是想要建立

我自己的理论

我想从头思考

我即就从

语言本身

思考

我说,你也从头思考

那个同学也从头思考

每个人都没有reference

每个人都从头思考

别的不说

单说一点

你不能够

指望老师

从头弄明白

每一个学生

自己的理论

有些民间哲学家

就是这一个路子

最好

从某个大家比较了解的

哲学家或哲学思想出发

维特根斯坦

够离经叛道的

但他的《逻辑哲学论》

从弗雷格和罗素出发

他的《哲学研究》

开篇先引奥古斯丁

你尽可标新立异

但是你得以某种

我们熟悉的东西

为参照

然后我们才能明白

你与众不同的东西

是什么

前面的哲学家那么多

哪些是应该去攻读的

重要的哲学家

哪些哲学家最重要

一般说来

哲学史列出的

哲学家较重要

不过

谁重要这件事

没有那么重要

重要的是那个

最能助你思考

也许是康德

也许是休谟

若依经验和观察

要紧的是要读懂

一两个大哲学家

康德也行,黑格尔也行

一个大哲学家

你需要思考的问题

他差不多都思考过

作为思想资源

作为对话的依托

系统读懂

一个两个

哲学家

就够了

当然,其他的哲学家

也得,深浅再读几个

您觉得

读柏拉图

哪个文本

比较适合

大一学生

我觉得可以先读

苏格拉底的申辩

《申辩篇》

读柏拉图

肯定要读

《理想国》

它的确是柏拉图

比较全面的一篇

且是人人都读的

学黑格尔

老师要求

先读康德

若读不懂康德

就读不懂黑格尔

读《存在与时间》

要是没读过

海德格尔的

早期讲稿

你就会无法理解

《存在与时间》

你真要读懂

《存在与时间》

你还得了解

他后期思想

怎么发展

再说

你不读胡塞尔

你不可能真正

读懂海德格尔

从胡塞尔

又可连上

连到康德

连到整个的

西方哲学史

这有一点太吓人了

有点超过我们凡人

能够把握的东西了

当然,艺多不压身

学哲学不仅要

对整个哲学史

都有点儿了解

还应该

对历史、科学、文学艺术

什么的都有点儿了解才好

不过

生也有涯

知也无涯

真能读通

一两个哲学家

那就很不错了

老师说:

到了研究生阶段

主要不是去读书

而是要读

杂志上的

最新研究

按说,到

研究生阶段

是该研究了

不过研究生

多半还尚在

初学者水平

尤其哲学系

哲学杂志不是

给初学者读的

碰到了

翻一翻

没坏处

至少可以

了解你的

专业环境

杂志上发表一篇

关于亚里士多德

Delta章的诠释

那他是认为你

对亚里士多德

已经相当熟悉

也熟悉此前关于

Delta章的争论

他是在这个背景下

make a new point

专业杂志是知识增量

不是教育性的

所以

一个人拿到杂志

一般不会通读它

这有一篇

讲海德格尔

看看“海学”

最近有么

新的说法

他要是在讨论一个

二维语义学的问题

你就不会看

看也看不懂

因为他假设

你对二维语义学的

一般背景已很熟悉

中国的大学

像高中一样

是课程主导

跟着课程走

到研究生阶段

你要往哪里去

由你自己确定

研究生之前

像河里航行

到研究生阶段,被抛到大海中间

若没有方向感,那就糟了大蛋糕

当然

即使有方向感

航程也很漫长

慢慢逛着

关键能够

赏心悦目

乐在其中

大多数人

阅读哲学

个人有得

也就很好

不一定对

知识体系

能做贡献

但纳税人的钱办大学

不是光让你来享受的

是要把你培养成专家

一方面,唯对

某一片断做研究

才可能达乎专精

学术者

无论多么聪明

多么见多识广

非经

专科学习

专门训练

不能为也

另一方面

所谓

哲学问题

从来也都

互相之间

紧密联系

不知从哪

可以切割

有个取巧的办法

可以去读最新的

概述性质的著作

从那大概

能了解到

前人

类做过什么

没做过什么

当然

权威的概述

仍会有遗漏

你会发现

某种大家以为新的见解

其实某个不知名的前人

已经相当完备阐述过了

那太好了,这一件事情之本身

就是一个,小小的学术成果了

究竟什么算创新:

各种

例如

对某个哲学家的思想

在有争议的诠释上

提出自己的主张

如果研究

的是古人

评判

古人在他的

思想环境里

是否做出了

成功的论证

不是要站在自己的立场上

评判古人,那没啥意思

总的说来,创新就是说

能把前人读懂就不错了

尤其不要

去学尼采、

维特根斯坦

那倒是创新

可咱学不来

本科生甚至研究生

不用要求什么创新

毕业论文写一篇

好的读书笔记

就好了

你好好读一本书

所谓好好读一本

你肯定读了

好几本吧

你能否

从自己

的角度

讲一讲

他到底

说了么

若说哲学

也有训练

那就是弄清楚

“那人在想么”

选论文题目:

应该选,古代哲学家

还是选近现代哲学家

没有一定

但觉得选

近现代的

好一点儿

你选柏拉图

人家研究了几千年

你很难说出新东西

近人的世界

跟我们自己

的世界相近

问题意识相近

语言相近

就此而言

较易进入

但是近人讨论问题

有学术传统的积累

作为当然背景

初学者没有

这种积累

往往茫然

古人不掉书袋

没有书袋可掉

他们论证

方式素朴

古人论证围绕着

他们的基本主张

用的是厚重的常识

从他们那里容易看出

一些基本道理的组织

并不像近人的

大批古怪论证

即使无可挑剔

对我们理解世界

往往会帮助不大

但古人的

世界图景、

习惯进路、语言

都离开我们很远

例如:

今天我们

谈到人性

难免会跟

生物演化

连在一起

来去思考

古人基本上

不是这么想

再例如:

古希腊人想到的德性

多半从the few着眼

我们多半是想普遍道德:

善良、勤奋,男女关系

他们的进路

也并不一样

讨论一个概念

他们常常从

是否可分离、

在何种意义上

可分离来讨论

这种进路

对于我们

挺陌生的

有时很难弄懂他们

究竟论证了些什么

我不是说他们的进路不好

实际上,了解他们的进路

往往有助于

松动我们的习惯

开阔自己的思路

读古人

主要是想从

古人那学习

这尤其包括意识到

自己的世界图景中

的问题

例如:

我们恐怕很难再接受

亚里士多德的目的论

我们已具有一幅

不同的世界图景

基于这种

目的论的

论证

对我们无效

但即使如此

我们

仍然有可能从目的论

学到一些东西来修正

我们自己的目的观念

你还可以去写

老师的某想法

若你对这个

未尽的想法

感兴趣

好处是

老师会给予

切实的指导

陈老师

怎样提高

思想能力

一时不知道怎么答

说一个浅显的

提高思考能力

阅读有思想的书

跟有思想的人交流

问一个傻问题:

我们到哲学系

来是学什么的

我们学了哲学

将来能干什么

这个问题

一点不傻

哲学是反思

学哲学本该

时不时自问

我们在干么

化学系不用问

化学是干什么

他不大去问

也不大用问

如果做中国哲学,不用翻译

但要用现代汉语,来做诠释

我们

离原始文本

已经很远了

或者语言不同

或者年代不同

或者地域不同

社会发展那么快

每一代人接受的

也都是很不同的

知识和世界图景

柏拉图的知识

跟我们所了解的

当然非常不一样

他那个时候的社会状况

跟我们现在的社会状况

非常不一样

直接读柏拉图

不经过中间的

这一些诠释者

我们

不懂希腊文字

不熟希腊文化

很可能读歪了

这个也就需要

一代一代学者

不断重新诠释

而且这个工作

诠释哲学思想

只有哲学系

才能做这事

诠释也分

很多层次

从文字

到思想

要诠释好

有时需要

很是高的

思想水平

为了做好

这项工作

首先得读

好多文本

古人跟我们,却完全的不同

最早的时候,没那么多文本

苏格拉底不读书

柏拉图恐怕

也没读几本

他们更用不着去做翻译

他们之前

已经有过

一些哲学家

一些哲学理论

有过哪些哲学家

有过哪些理论

这些理论怎么论证

他们大致也都清楚

一共就这么多

观点可以不同

道理可以争论

但前人有过

些什么学说

大家都知道

先秦的情况

也是这个样

我们在今天

完全不一样

我们面前有

无数多文本

而且今天

知识体系

无限庞大

谁跟谁的知识

都没多少交集

两位

老师在那

讨论一个

理论问题

第三位老师过来

第三位老师

虽然也做了

好多年哲学

但是那两位

在讨论什么

他们讨论的

人、文本、

观点、论证

他就有可能

完全不了解

第一类的工作

是翻译、诠释

多数的论文

属于这一类

诠释之后,也许做点评论

多数评论,没有什么意思

另外一类论文

另外一类工作

可以把它叫做

前沿问题研究

“前沿问题”

有点用得烂了

黑格尔研究中

有前沿问题吗

大概不如说

近期以来的

热点问题

依我看

只有科学研究

才有前沿问题

科学生,学完了基础课

你学computer science

准备做博士论文

你说我正在读

1975年出的书

没有人读那个

也都在读

上个礼拜

出的论文

这个叫做

前沿

这跟哲学生反着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两千多年了

大家还在读

当前

火得不行

的哲学家

可能下一代

就不知道他

到底是谁了

两代之后

就被忘得

干干净净

《论语》《道德经》《庄子》

永远有人读,读得开心得不得了

要说哲学工作里面有哪一部分前沿

今天来说比较突出的就是心智哲学

所谓前沿

无非是说

他们正在追

科学的前沿

跟进脑科学的

最新研究等等

有一段时间

比较热的是

语言学方面

现在主要是

心智哲学

第三类工作:

是做观念批判

反思现实问题

这类工作

在媒体上

比较活跃

本来学院里不一定要做这个

近来在学院里面却也很热闹

还有一类,大概想

成为柏拉图这种人

成为孔子这样的人

想建立大理论指导社会

为万世开太平的那一种

老学生都知道

我不太能接受

这一种想法的

别说咱们

孔子和柏拉图自己

也没开出万世太平

不过,这些一年

抱这种大志的人

在哲学系里不多

现在

基本都转到

中文系去了

构建宏大理论

打算领导全世界的

多半就是中文系的

陈老师

您说的这一些

那么还有没有

创造性的工作

您说的

都是哲学教授

不是哲学家

哲学教授到底

是不是哲学家

化学教授

是化学家

把哲学教授

称作哲学家

就会很别扭

古代哲人

不是贵族

不是统治者

他是依凭

精神和智性的优越

从而成为优越者的

在这个平民化时代

今天的哲学从业者

通常

缺精神维度

智力也平平

刚好只能当个教授

不过,诠释前人的著作

是件,实实在在的工作

而诠释的工作

至少有着一类

也是创造性的

孔子述而不作

谁也不会说孔子

根本没有创造性

我只是想:

创造不一定是

创造哲学体系

最重要的是,把事情弄明白

最后是不是,自成一家之言

这让别人

来去评判

哲学问题

没有完全

弄明白时

几乎所有传统问题

都还可以再去思考

古人做学问

“为己之学”

我也很想,做为己之学

但是学校,不让我毕业

那时所谓学问

跟做学问的人

是连在一起的

是跟心性

连在一起

读哲学

要求有一点儿智商

但它不是智力游戏

它要能够

通达我们

心中感受

人们常说

哲学是种

生活方式

——

一种自我提升

或者自我转变

的方式

孔子甚至说:

行有余力

才做学问

孔子、墨子、庄子

各有各的哲学思想

各有各的治学方式

他们的学问显然跟他们

是什么样的人连在一起

我们

没法把孔子的主张

跟他这个人分开

没法把庄子的文章

和他这个人分开

很难想象

庄子这个人

写出的文章

会像孟子那样

或像荀子那样

反观今天,我们都用

格式化的论文体写作

很难看出

一篇论文

是谁写的

这种方式

是在模仿

科学写作

模仿越像

离开人文

就会越远

倒有好处

——

方便刊物

采用匿名

评审制度

不少哲学论文

写得起承转合中规中矩

就是不知道它跟我们的

所思所感在哪儿能连着

好在现在的哲学从业者是

the many,成千上万

学术刊物也成百上千

只要我挤进了学院哲学的俱乐部

哪怕我没什么有意思的事儿可说

哪怕大多数所谓学术刊物并无读者

仍有希望找到个地方把文章发出来

不过,古人的这个“己”

跟我们所理解的“自我”

有很大区别

粗说古人的

所说的个人

不是由个人隐私

构成的那个个人

我们

不能够想象

孔子的“己”

是由他的

个人欲望、

个人利益

构成的

孔子的

“个人”

生活理想

即跟他的

政治理想

社会理想

很难分开

所谓“成己”本身也主要

是从社会意义上来讲的

成己与成物相连

是内外之道相合

的一个面相

《中庸》:

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

所以成物也

成己,仁也

成物,知也

性之德也,合内外之道也

孔颖达的疏说:

言人有至诚

非但自成就己身而已

又能成就外物

这一部分在于

古人的公私之分

今人的公私之分

不同

我们今天会把恋爱结婚这些事

都视作个人的事儿,在古代

这些事是典型的社会生活

而且古人的“公共生活”

离日常生活不那么远

这里还要考虑到上一条:

古人谈论这些事情的时候

眼里看到的只是the few

那些起引领作用的人物

他们的自我是么样子的

天然就有社会意义

孔子把君子之德比作风

风自刮它的风

草木就跟着动

庄子的意象

其实也有

相通之处:

大树,它自长它的

我们普通人可以到

树荫下乘凉、逍遥

今天讲到

己或自我

背景大不相同

在这个平民化时代

the many也有自我

每个人都有个自我

我是个什么样的自我

差不多只是我个人事

跟社会没有什么关系

除非这自我违禁犯法

我没有做学术的想法

我想成为有文化的人

可是我也都不知道

到底什么是“文化”

“文化”的意思太多了

说个荒诞不经的定义:

没文化的受到有文化的熏陶

有文化的汲取没文化的营养

这个双向活动,就叫做文化

我想说的是:

有文化挺好

但也不一定

一味地文化

我想问的是:

为什么很多

学科学的人

很多科学家

他们对于神

都深信不疑

首先我想说:

信不信上帝

不都是思想问题

主要是文化环境

你既然出生在

基督教家庭里

你从小就信上帝

你要是后来不信

人家马上会问

怎么不信上帝

在这个家庭里

在这个社会里

相信上帝

自然而然

不一定会问

为什么会信

更实质地

回答你的问题

我恐怕答不好

说两个想法吧

现在,大多数科学家不会认为

上帝不断干涉物理世界的活动

但是

还是有很多问题

物理学使不上劲

人生的问题

人的灵性生活的问题

有的

科学家认为:

即使好多的

物理学问题

也无法

在物理学的

框架里解决

比如薛定谔

大物理学家

当然

不一定求助于

基督教的上帝

薛定谔没有走上帝路线

他走的是阿赖耶识路线

至于牛顿他们

情况又不一样

基督教与科学革命的关系

是科学史上一个热门话题

不少论者

的结论是:

只有在

基督教世界

中近代科学

才可能产生

例如

对牛顿来说:

整个宇宙是

上帝的表达

因此

这个宇宙本身

它是有意义的

它是有秩序的

由一套规律统治着

是我们可以理解的

我们正说话

互相能听懂

自然是上帝的话语

物理学家能够听懂

怎么看待

网络写作:

没读过

不知道

网络小说

没有读过

但会上网

查查资料

您反对互联网吗?

我们老人

难免怀旧

不过,我

好像不是

厚古薄今

那种类型

互联网里充斥着

大批无聊的东西

但同时有好东西

好东西照样可以

借助互联网传播

对我个人来说

网络公开课是互联网

做的最有益的一件事

互联网教学的发展

不一定要百万听众

互联网教学

很快就能够取代

现在的各种学校

不过

互联网也带来了

很多负面的东西

例如大家常说的

信息碎片化之类

网络初兴

有人预言

网络将会带来

很多良性变革

其中不少看起来

预测得岔出去了

人们

预言意识形态欺骗

会变得不大可能了

网络的确能找到很多

披露历史真相的材料

或至少是

引向真相

的质疑

但大多数网民

仍是各取所需

甚至有时会

加剧简单化的倾向

因为网络传播本来

就有简单化的特点

互联网将

促进民主化的

预言也颇可疑

我们本来

想当然地以为

信息流动加快会

使得社会流动性

更加活跃

所谓美国梦

可以说成

社会自由流动

可我读到的研究显示

现在美国的社会流动性

是在减低而不是在增加

关于中国的研究

也大致是这个结论

这是不是事实可能

要等一段才能知道

如果是个事实的话

就有意思了:

一方面信息流通,在加快

获得信息的途径,在增多

一方面社会阶层,在固化

从前的藩篱打破了,有一种解放感

今天的人

容易产生

失败感和

无足轻重感

原因非常多

我想这个跟

人人都面对

漫无边界的

整个世界

有关

一个人

直接面对太大的世界

就会带来一种无力感

我的想法

很是老套

——

既然新的时代来了

有些东西就会失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蒙田:哲学是一首充满诡辩的诗
哲学是一种生活方式
《前苏格拉底哲学家》中译与前苏格拉底哲学研究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这个哲学家在想什么
分析哲学的衰落,是因为英语吗?
卓越的哲学家与平庸的哲学家       ...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