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荀子》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

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

-

雨生百谷

耕耘不辍

宜读荀子

-

荀子名况,

字卿,又名孙卿

战国中后期赵国人,

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年代为

公元前298—前238年左右

-

他先后到过齐、楚、秦、赵,

曾在齐国“稷下学宫”讲学,

并三为“祭酒”(学宫之长),

此后又做过楚国的兰陵令,

晚年在兰陵著书,

终老于兰陵。

-

荀子是我国历史上一位

具有重大影响的思想家

-

他的影响,不只是

在思想、学术范围,

-

而且也体现在社会

政治体制、礼法制度、

伦理原则,以及个人

修身养性、教育学习

实践层面

-

关于荀子的

学派归属、

理论意义、

社会影响等

历史上一直存在着

不同的看法和评价

-

有时

甚至是截然

相反和对立

-

这样的人物,

在中国历史上

也并不多见

-

例如有的

学者判定

荀子应该

归属儒家

-

因为

荀子最推崇

孔子、子弓

的为人为学

-

要人们

向他们学习

称他们而为

“大儒”

-

而且更重要的是

荀子对礼学有着精深的研究

竭力推崇礼教、礼制和礼治

-

但有的学者则判定

荀子应该归属法家

至少已不是“醇儒”

-

因为荀子

断言“人之性恶”

强调“化性起伪”

-

“隆礼”

同时强调

“重法”

-

而且

他的两位

著名弟子

韩非和李斯

-

一位是

法家理论的

重要奠基者

-

一位是

辅佐秦国推行

法制和法治的

重要实践者

-

二者都属法家

-

到底

归属哪家

姑置不论

-

荀子思想学说

即在秦汉时期

很有社会影响

-

如他

过世不久

就有人说:

今之学者

得孙卿之

遗言余教

-

足以为

天下法式表仪

孙卿不遇时也

-

德若尧禹,世少知之;

方术不用,为人所疑;

其知至明,循道正行,

足以为纪纲

-

至唐代

韩愈对于荀子的

儒家身份和学说

提出了一些质疑

-

他说:余欲削

荀氏之不合者

附于圣人之籍

-

孟氏

醇乎醇者也

荀与扬(雄)

大醇而小疵

-

至宋代

程颐对荀子的评论

走向了极端,如说:

-

“韩退之言,孟子醇乎醇,

此言极好,非见得孟子意,

亦道不到。

-

其言荀扬

大醇小疵

则非

-

荀子极偏驳

-

一句性恶

大本已失”

-

“荀子,悖圣人者也”

-

“荀卿

才高学陋,

以礼为伪,

以性为恶,

不见圣贤,

-

虽曰尊子弓,

然而时相去甚远,

-

圣人之道

至卿不传”

-

由于程颐

在学界的

影响

-

之后

虽仍有不少

对荀子思想

持公正评价

甚至高度推崇者

-

然就整体

社会影响来讲

并不很受重视

-

至近代

对荀子思想的认识

有了比较大的变化

-

例如,谭嗣同

从批判否定角度

看到荀子思想在

二千年历史中的

重要作用,他说:

-

故常以为

二千年来之政,

秦政也,皆大盗也;

-

二千年来之学,

荀学也,皆乡愿也。

-

其后,章太炎

十分推崇荀子

-

他认为:

仲尼而后

孰为后圣

惟有荀卿

足以称是

-

“荀卿

以积伪俟化治身,

以隆礼合群治天下。

……

由斯道也,

虽百里而

民献比肩可也。

其视孔氏,

长幼断可识矣。

-

虽然荀子

十分推崇孔子、子弓

但我们不能把荀子思想

看成是孔子、子弓思想

的简单重复或者延续

-

从孔子到荀子

时间过去了二百多年

社会已发生很多变化

-

思想界也出现

许多新的学派

-

包括

一些由原来同一学派

分化出来的不同学派

以及由原来不同学派

相互融合形成新学派

-

比如战国中期齐国的

“稷下学宫”就孕育出

好几个这样的新学派

-

到荀子时代

“百家争鸣”的局面

已是思想界的常态

-

荀子“其知至明”

对那个时代在社会上

还在流行的各家学说

都有所评议

-

其中有肯定的、推崇的

也有批评的,有指出其偏颇的

也有痛斥其危害的,不一而足

-

而荀子的

思想理论

又广泛吸纳

各家之长

-

所以人们也常称他是

集先秦思想之大成者

此或诚不为过

-

如今

我们完全可以抛开

史上各家门户之见

来去看待荀子思想

-

我们只需发掘

荀子思想当中

-

那些体现

中国传统文化

根本精神的、

且对今天社会

稳定和谐发展

有启发的东西

就可以了

根据我们学习的体会

在荀子思想中有以下几方面

值得去重点认真地研究学习

1

关于“人”(包括

个人和整个人类)

的自我认识等问题

-

中国传统

文化当中

-

人们认为万物

(包括人)

都是天地所生

-

而人在

万物中则是

最为“灵”的

最为“贵”的

--

《尚书·泰誓上》:

惟天地,万物父母;

惟人,万物之灵。

-

水火有气而无生,

草木有生而无知,

禽兽有知而无义;

-

有气、有生、

有知且有义,

最为天下贵。

-

“义者,宜也”

所谓“义”即恰当、

恰如其分的意思

-

作为人即具有这种“义”,

这种分辨恰当、不恰当,

分辨是非、轻重、缓急

的能力。

-

所以荀子还说:

人之所以为人者,

何已也? 

-

曰:以其有辨也

故人道莫不有辨。

-

“有辨”

既是人之所以为

人之所在,

-

也是人之所以为

“万物之灵”的

“灵”之所在。

-

做人做事

“义”字当头

-

不能背离“义”,

否则即非“人”。

-

这是荀子要人类

自我认识到的

第一个特点:

“有义”

(有辨)

-

接着荀子要人认识到

作为人的第二个特点:

“能群”

-

力不若牛,

走不若马,

牛马为用,

何也? 

-

曰:

人能够群

彼不能群

-

所谓“能群”

即系正是指

人类是一个

高度自觉的

有组织的

群体

-

所以

能支配牛马

为人类所用

-

这里

所谓的“能群”

也就是指人类

社会性的特点

-

“人生不能无群”

-

所以“能群”,

由于“明分”,

能够“明分”,

在于“有义”。

-

如他说:

人何以能群?曰:分。

分何以能行?曰:义。

-

故义以

分则和,

和则一,

一则多力,

多力则强,

强则胜物

-

由此也让我们认识到,

人的“能群”的能动性,

具有支配万物的能力,

-

所以

人也就参与到

天地生养万物

的过程中去了

-

诚如荀子

所揭示的:

天有其时,

地有其财,

人有其治,

夫是之谓

能参”

-

参于天地

而非夸诞

-

荀子想要人类

自我认识到的

第三个特点:

“能参”

-

天有其时生万物,

地有其财养万物,

人有其治管理、运用万物。

-

所以,人必须,认真思考,

要如何“参”与,到天地中

-

去“治”万物,

才能与天地万物

和谐共生和共存。

-

荀子想要人类

自我认识到的

第四个特点,

-

就是引起历史上

思想界和学术界

争鸣、讨论得

最为激烈的

“人之性恶,

其善者伪也”

的“性恶”说。

-

荀子指出的要人类

自我认识的前三点

-

人们大都

能够认同

而第四点

就不容易

达成共识

-

而人性善恶

在历史上有

各种不同的

观点和说法

-

有持性善说者,

有持性恶说者,

有持性善恶混说者,

有持性无善恶说者,

有持性三品说者等。

-

这都是由于

对“人性”的

定义的不同

-

以及从不同的视角

去探讨“人性”问题

-

从而产生

诸种说法

-

如从各自探讨的

视角和定义来说

都有其道理

-

这里就不去

展开讨论了

-

就拿荀子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的说法来讲,实际上他是从

维护人类群体(社会)和谐

消除人性

当中那些

可能引起

相互争斗、

-

从而造成社会混乱的因素

等视角来去谈这个问题的

-

并认为人

只有通过

教育学习、

修身养性

-

才能够认识

自己作为“人”

所具有的身份

-

从而自觉遵守做人

(“明分”)的道理

-

如果不只是停留在

抽象的纯理论讨论

-

而是从社会

现实人性

来去探讨

-

那么荀子的

说法应当说

言之有理

-

有着重要

现实意义

-

更是

中国传统文化

“人文化成”的

根本精神的践行

-

人需要认识到人性中

那些会引起相互纷争、

导致社会混乱的因素

(“恶”)

-

通过“人为”的

教育、学习、修身(“伪”),

激发出人性当中的“善”,

从而培养起社会的“善”,

-

以至于

“化民成俗”

使得整个社会

养成向“善”的

风气和习俗

2

关于“天”和

天人关系等

问题

-

“天”这一个概念

中国传统文化中

有着

多种含义

十分复杂

-

在荀子思想中

论述到的“天”

也是有着

多种含义

-

但是其中

最主要的

含义即是指

与“地”合称

-

作为

“万物父母”、

生养万物的

自然之“天”

-

荀子首先强调的即系是

“天”的自然性、独立性

-

他在那篇

专门论天的

论文当中

开篇即说:

天行有常,

不为尧存,

不为桀亡。

--

他认为:

天有天的职责和功能,

人有人的职责和功能,

-

“不为而成,

不求而得,

夫是之谓天职”,

-

“皆知其所以成,

莫知其无形,

夫是之谓天”

-

人不可能,

也不应当

“与天争职”,

-

天地也不会因为人之

“恶寒”、“恶辽远”,

而“辍冬”、“辍广”。

-

同样,

人世间的事,

也只能靠人

自己的努力

来去改变它,

-

而不能

放弃自己的努力,

去期待或等待“天”

-

只要

尽了人事,

老天爷也

干预不了,

-

所以说: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

修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

-

水旱不能使之饥,

寒暑不能使之疾,

祅怪不能使之凶。

-

由此,荀子提出了

一个,重要的观点:

-

“明于天人之分”

-

而且认为

只有这样的人

才能称“至人”

-

这个是荀子关于

天人关系的一个

重要论断和观点

-

“明于天人之分”

人虽不应当

“与天争职”

-

但不意味着

“人”与“天”

就毫无关系

-

上文讲到,

荀子认为,

人的一个

重要特点,

即“能参”,

-

即人以“其治”,

参与到天地

生养万物的

过程中去。

-

因此,

人只有清楚和深入地

认识天地的职能特点,

才能参与天地生养万物的过程,

才能正确地发挥人的治理功能。

-

人在天(大自然)面前

不能够消极期待或等待

-

而是要积极参与

-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

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

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

思物而物之,孰与理物而勿失之也!

愿于物之所以生,孰与有物之所以成!

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

-

这是荀子另一个

重要的天人关系

的论断和观点:

“制天命而用之”

-

然而

“制天命而用之”

是否意味

人类可以

不尊重天

随心所欲

为所欲为

-

当然不是,相反

人类应当尊重“天”

-

只有

尊重大自然

才能够达到

人事的圆满

-

达到“人”与“天”

(大自然)

的和谐

--

荀子:

“圣王之制:

草木荣华

滋硕之时,

则斧斤

不入山林,

不夭其生,

不绝其长;

-

鼋鼍鱼鳖鳅鳣

孕别之时,

罔罟毒药不入泽,

不夭其生,

不绝其长;

-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

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

而百姓有余食也;

-

污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

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

-

斩伐养长不失其时,

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

-

圣王之用也:

上察于天,

下错于地,

塞备天地之间,

加施万物之上;

-

微而明,短而长,狭而广,

神明博大以至约”

-

“神农氏

因宜教田,

辟土种谷,

以振万民。”

-

荀子要人们先从

“明于天人之分”、

“不与天争职”入手

-

然后认识到

“人有其治”

-

人具有这种

“能参”天地

生养万物过程的

主动性、能动性

即“制天命而用之”

-

不过这种

“制天命而用之”

是要求人们一定要

“知其所为,

知其所不为”,

如此才能达到

“天地官而万物役”

的人天和谐状态。

-

荀子这些论述

天和天人关系

的观点,

-

今天依然

颇有启发,

值得深思。

3

关于“礼”的

起因、作用、

意义、精神

等问题

-

“礼”即是中国

传统文化中的

核心组成部分

-

是维系人与人

之间和谐关系、

建构稳定有序社会

的一种综合性文化

-

包括了

信仰、道德、制度、言行规矩、

社会习俗、礼仪形式等方方面面

-

相传,文王、周公“制礼作乐”,即“礼”文化是由周文王、周公

开始制定完善的。

-

“礼”文化

强调的是人本位

(以人为本)

强调人的主体性

和人的自觉自律

-

至东周春秋时期,

社会上逐渐出现了

“礼崩乐坏”的局面,

-

孔子努力,

倡导“仁”学,

希望人们

“克己复礼”

-

目的就是为了

重整礼乐文化

重建社会秩序

-

孔子要求人们“复礼”

但是对“礼”文化本身

并没有做太多的说明

-

大概因在

孔子时代

-

“礼”

文化依然,深植社会,

尽人皆知,无需多说

-

而到

战国末年

荀子时代

-

“礼崩乐坏”的现象

早就已经更为严重

-

人们对“礼”文化所知浅薄

所以荀子对“礼”文化做了

深入系统的研究和阐发

-

不仅反复强调

“礼”

对于做人做事

和维护

社会和谐、

国家稳定

的重要性

-

如说

“人无礼则不生,

事无礼则不成,

国家无礼则不宁”

-

而且还撰写了

论述“礼”文化

的专题论文

——

《礼论》

全面探讨了

“礼”文化的

起因、作用、

意义、精神

等问题

-

《礼论》一开始

就明确地提出了

“礼起于何也”

的问题

-

后详细

明确地

回答说:

“人

生而有欲,

欲而不得,

则不能无求,

求而无度量分界,

则不能不争。

-

争则乱,乱则穷。

-

先王恶其乱也,

故制礼义以分之,

以养人之欲,

给人之求。

-

使欲必不穷乎物,

物必不屈于欲,

两者相持而长,

是礼之所起也”

-

这可以看到,

我们以往对

“礼”文化的

理解

-

只是偏于

伦理道德、

行为规范、

礼节仪式

等的方面

-

而实际上

荀子首先是从

协调社会分配

以及

协调自然资源和

社会需求矛盾的

角度着眼

-

来去说明

“礼”的起因

“礼”的目的

-

“礼”

不仅要达到

“养人之欲,

给人之求”

-

还要“使

欲必不穷乎物,

物必不屈于欲”,

-

进而更要使“两者相持而长”,

这一种如此重大的社会功能,

是构建社会道德的基础所在。

-

可是长期以来,

人们在讲“礼”文化的时候,

也都忽视或回避这一构建

社会伦理道德基础的内容,

-

从而使得“礼”文化在

大众心目中往往仅是

脱离社会现实的

空洞道德说教

-

实际上,人们之所以

要自觉自律遵守礼义,

-

也与

维护社会

合理分配、

-

协调

自然资源与

社会需求

之间的矛盾

-

这一关乎民生的

重要内容相关

-

因此,荀子

对“礼”起因的这一论述

具有十分深刻和重要的

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关于“礼”

荀子的论述

十分的丰富

-

如他

强调“礼”

即是按照

自然之理

来制定的

-

“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

-

“礼”是要求人们

所遵从践行的道路

-

“礼者,人之所履也,

失所履,必颠蹶陷溺”

-

“礼”是给人们

树立一个标志

-

让人们

不至于走错了,人生的方向,

“水行者表深,表不明则陷;

-

治民者表道

表不明则乱

-

礼者,表也”

-

“礼”

给人们设定一道堤防

让人们不要随意冲破

-

“君子

言有坛宇,

行有防表,

道有一隆”

-

“礼”修正完美自身

-

“礼者,所以正身”

-

此处,再次

重点提示几条

以供学习参考

-

首先

荀子认为

社会不能

没有各种

贵贱高低

差异

-

礼的制定

用来规范

这种差异

-

社会上

“两贵之不能相事

两贱之不能相使

是天数也”

-

因为

“势位齐,

而欲恶同,

物不能澹

(“赡”)

则必争,

争则必乱,

乱则穷矣”

-

这样的事实,所以先王

“制礼义以分之,使有

贫、富、贵、贱之等,

足以相兼临者,

是养天下之本。

--

书曰:

'维齐非齐’

此之谓也”

-

所以,“礼”的“养”的功能

体现了“礼”的“别”的内涵

-

“曷谓别? 

-

曰:

贵贱有等,

长幼有差,

贫富轻重,

皆有称者”

--

其次荀子

十分重视

“礼”

所具有的

“养情”

的作用

和意义

-

孰知

礼义文理

所以养情

-

故人

苟生之为见,若者必死;

苟利之为见,若者必害;

-

苟怠惰偷懦之为安,若者必危;

苟情说之为乐,若者必灭;

-

故人

一之于礼义,

则两得之矣;

-

一之于情性,

则两丧之矣。”

--

这是说,人依照礼即可以

引导、规范好自己的情性,

而并不是放任不良的情性,

-

以致伤害自己

--

荀子认为:

人需要用“礼”来

“养情”、“正身”

同时从治国的角度来讲

也必须重视刑法的作用

所以在荀子这里

“礼法”和“刑法”

是相提并论的

-

二者

相辅相成

即如他说:

明礼义以化之,

起法正以治之,

重刑罚以禁之,

使得天下

皆出于治,

合于善也。”

-

再次

荀子认为

“礼”具有

外在装饰

的作用

-

然而所有

外在形式

-

都是

体现了人们

内在的一种

情感和敬意

-

“凡礼,

事生,饰欢也;

送死,饰哀也;

祭祀,饰敬也;

师旅,饰威也”

-

所以

礼的教育和实践

是养成人们内在

情感和敬意

的重要途径

-

“礼”的

根本精神

就是“敬”

-

“礼者,敬而已矣”

-

即系正就是“报本”

-

“万物本乎天,

人本乎祖

……

郊之祭也,

大报本反始也”

-

在此,荀子特别提出了

“礼有三本”的重要观念

要人们记住这“三本”

不能忘掉

-

他说:礼有三本:

天地者,生之本也;

先祖者,类之本也;

君师者,治之本也。”

-

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

把“天地君亲师”作为

最高的尊敬对象来去

信仰和祭拜

的理论源头

-

这是要人们

永远不忘本

-

记住“礼”的

根本的精神

是“大报本”

-

总之,荀子

要求人们在

学习、修身、

为人、做事

-

皆以“礼”

作为准则

-

“礼者,人道之极也”

--

最后

还需要提一个

荀子关于“礼”

的重要观点

-

他认为,“礼”

不会僵化不变

-

而应是随着

时代和人心

不断在变化

-

所以不能

食古不化

-

荀子更强调

向较近时代

的礼义制度

学习——

“法后王”

-

而且明确提出:

“礼以顺人心为本,

故亡于《礼经》

而顺人心者,

皆礼也”

-

此外

他还对如何继承

传统礼法问题

提出了一个

基本原则

“循其旧法,

择其善者

而明用之”

-

荀子的

这个提示

十分紧要

如果“礼”能够

随时代而变化

顺人心而调整

能够选择其中

“善者”(优秀的)

而发挥运用之

-

那么

“礼”文化的建设和教育

仍不失为当今时代成就

-

个人自我修养、

协调人际关系、

维护社会

整体和谐的

根本和基础

4

关于“学”的重要性、必要性

以及“学”的内容、方法

等问题

-

荀子十分重视

学习的重要性

-

所以全书即以

《劝学》开篇

第一句话就是

“学不可以已”

-

告诉人们

学无止时

学无止境

-

荀子认为:

每个人生下来

没有多大差别

-

现实怎么又会有

尧舜、桀纣之分

君子、小人之别

-

这主要是由每个人

所接受的教育不同

所接触的环境不同

所交往的师友不同

以及

自身是否

努力造成

-

“学”即要学

做人的道理

《礼记》: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道

-

“学”

目的就是不断地

完善和提升自身

--

《论语》:

古之学者为己

今之学者为人

--

荀子说:

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

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

我们要

以君子之学

来要求自己

-

做到

“入乎耳,

箸乎心,

布乎四体,

形乎动静;

-

端而言,

蝡而动,

-

一可以为法则”

-

即把

学到的东西

落实到自己

的言行中去

-

使自己的

一言一行

-

都合乎规矩

都能成人们

学习的榜样

-

而不要学

“小人之学”

“入乎耳,出乎口。

口、耳之间则四寸耳,

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

即系只是把

学到的东西

当作自己的

财富(禽犊)

来炫耀和交易

-

对自身的德行

的提升和完美

则会毫无意义

--

荀子讲的:

“君子之学”,就是“为己”之学;

“小人之学”,就是“为人”之学。

-

那么

学君子的

为己之学

何处入手

--

荀子说:

其数则

始乎诵经

终乎读礼

-

所谓“经”包括:

《礼》、《乐》、

《诗》、《书》、

《春秋》

-

荀子为学者

做阳了说明:

《礼》之敬文也

-

《乐》之中和也

-

《诗》、《书》之博也

-

《春秋》之微也

-

在天地之间者毕矣”

-

而其中“礼”又是最重要的

“故学至乎《礼》而止矣

-

夫是之谓

道德之极”

-

学的内容

确定之后

-

最重要的事情

即就是“求师”

-

礼者,所以正身也;

师者,所以正礼也。

/

无礼,何以正身? 

-

无师,

吾安知

礼之为

是也?”

-

有了好的老师

还要特别注意

-

外在环境

对自身的

影响

-

需要懂得

择邻交友

-

善于借助

外在条件

-

营造良好的

学习环境和氛围

-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

兰槐之根是为芷,

其渐之滫,

君子不近,

庶人不服。

-

其质非不美也,

所渐者然也。

-

故君子

居必择乡,

游必就士,

-

所以防邪僻

而近中正也”

-

此外

荀子还告诉人们

许多学习的要点

--

如:

--

要专一

-

“是故

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

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

--

要积累

-

“故

不积蹞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

积善成德,

神明自得,

圣心备焉”

-

既要“博学”,

更要“知止”,

-

凡以知,人之性也;

可以知,物之理也。

-

以所以知人之性,

求可以知物之理,

-

而无所凝止之,

-

没世穷年

不能遍也。

-

其所以贯理焉虽亿万,

已不足以浃万物之变,

与愚者若一”

-

这是说

可学的东西

无穷又无尽

-

所以一定

要有所止

-

否则

虽然学得

亿万知识

-

然而不能应变

则与愚人无异

-

这里还有两条

要特别奉献给

好学的朋友们

--

一条是

荀子要求

人们学了

一定要行

-

他说: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

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

学至于行之而止矣”

--

再一条是:

-

荀子

希望人们

学了一定

就要时时

对照自己

反省自己

-

“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

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

若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

不善在身,菑然必以自恶也”

-

“君子

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知明而行无过矣”

-

荀子这些“劝学”的教导

至今对我们的教育工作

-

对师生们

的教与学

也都还有深刻的

启迪和实用意义

5

关于

“解蔽”即

消除思维

方式上的

偏蔽

等问题

-

荀子说:

凡人之患

蔽于一曲

闇于大理

-

这是说:

人最大的

毛病就是

-

容易

被局部的

或片面的

认识遮蔽

-

而看不清楚

整体的道理

-

荀子说这句话时

-

虽然针对的是

当时社会上的

百家争鸣、

各执己见、

是己非他

-

以至影响到

政局纷争

各自称霸一方

这样子的现实

-

但它在

人的思维方法的探讨上

也同时带有普遍性意义

-

人的认识

都有自身

的片面性

和局限性

-

有时代、环境的局限

-

有外因干扰的局限

有观察角度的片面

-

有以往

成见的

片面等等

不一而足

-

诚如荀子指出的:

欲为蔽、恶为蔽,

始为蔽、终为蔽,

远为蔽、近为蔽,

博为蔽、浅为蔽,

古为蔽、今为蔽。”

-

总之“凡万物异

则莫不相为蔽

此心术之公患”

-

如果

思维方法

有所偏蔽

-

就会带来

认识事物

上的差错

-

进而

造成处理

现实事务

上的失误

-

荀子

列举了许多

史上的人物

来去说明正反

两方面的情况

很多人

因“蔽”

而失败、

而得祸

-

落得个千古骂名

“此蔽塞之祸也”

-

有些人

则因

“不蔽”,

而成功、

而得福

-

生则天下歌,

死则四海哭,

夫是之谓至盛”

-

美名千古传

“此不蔽之福也”

荀子心目中完美的圣贤

应当是“仁知且不蔽”的

-

那么

如何才能够

达到“不蔽”

--

荀子认为:

那就需要

“主其心

慎治之”

-

因要想除去

“蔽塞之祸”,

就要“知道”

-

只有体察掌握了道

才能全面认识事物

-

做到

“物至而应,事起而辨”,

“宗原应变,曲得其宜”

-

荀子说:

精于物者以物物,

精于道者兼物物。

-

君子壹于道

而以赞稽物。

-

壹于道则正,

以赞稽物则察,

以正志行察论,

则万物官矣。”

-

故人必须

懂得求道。

-

而“人何以知道”

-

则在“心”,

“心者,形之君也

-

而神明之主也,

出令而无所受令”

-

所以要“主其心而慎治之”

-

因此荀子,对如何“解蔽”

也提出了,具体的方法

-

即从修心入手

通过让心保持

“虚壹而静”

而能“知道”

-

具体言之:

“不以所已臧害所将受谓之虚”,

“不以夫一害此一谓之壹”,

“不以梦剧乱知谓之静”。

-

心若不能

不存成见,

不能专一,

不能宁静,

-

怎么能够

不受干扰、

不被“蔽”? 

-

所以,只有去除

以往成见的影响

专心于一事一理

-

不受,其他

事理的分心

-

而让纷扰的

心境宁静下来

才能达到心的:

无欲、无恶,

无始、无终,

无近、无远,

无博、无浅,

无古、无今”

的状态,

-

才能

“兼陈万物

而中县衡焉”

-

达到“众异

不得相蔽

以乱其伦”,

-

遂能做到

“虚壹而静,

谓之大清明。

-

万物

莫形而不见,

莫见而不论,

莫论而失位”

-

以上仅就

《荀子》

中的部分内容

作了一些提示

-

希望读者们在阅读

《荀子新注》一书

能发现更多在今天

仍有启发意义

的思想与观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荀子: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天行有常,不为尧存
天地合而万物生
新的天人观:荀子儒家哲学思想的基石
简析:荀子以仁为基础的礼义体系
荀子:以仁为基础的礼义构建
儒家思想的转变:荀子和韩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