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于康康随笔|| 我亏欠父母太多


本平台接受原创投稿,(到目前为止,最高稿费为680元。)投稿不分题材、体裁,有趣有料有哲理即可。稿费就是平台第一天的打赏。第一天发出,第二天必将准时奉上稿酬。投稿邮箱:765089653@qq.com.欢迎各门各派草根、大侠前来试水。(另,投稿者请关注本平台,告知自己微信号,并加本平台主编微信:buyuxia1974,如果愿意,请附作者简介以及本人美照。)

父母亲都已年过半百了。一直以来,我觉得亏欠他们太多。我的父母都是贫苦人家出身,没受过多少教育,秉性也都是默默无闻的。他们辛勤的在社会底层打拚,没有享受过快乐的日子,性格中多少带了些因生活心酸而带来的粗鲁。

我的父母亲没有书香门第子女的优雅与见识,但他们是善良的。哪怕是他人刻薄的讥嘲,也默默地承受着。有时他们像骆驼一样任劳任怨,而所求无非只为三餐温饱和他们唯一的儿子能享受一点快乐的时光;有时他们显得愚昧,没有高瞻远瞩的识见,也不具备临事刚毅明断的果决。

他们性格的压抑,面容的憔悴,双手的粗糙,性情的暴躁,来源于沉重的体力劳动和社会不公正的待遇。你也许无法想象,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人的劳动有时与牛马无异。正因为如此,我觉得亏欠他们太多。因为我的无能,我并不能改善他们生存的环境。有时我自责,可我又不屑于去干毫无意义的劳作。我觉得一个人的生命价值并非用金钱所能衡量的。

我的父亲在过去动荡的岁月里虽然受过高中教育,但是依然不能成为改变命运的砝码。而他本质上依旧是个农民,自古以来农民靠地吃饭,这样的现状是很难改变的;我的母亲只受过三年的小学教育,便辍学了。在很小的年纪里,就承担起了繁重的生活压力。砍柴牧牛,耕田种地,还要照顾幼小的弟妹。甚至,我的母亲嫁给父亲,都不曾办过婚礼。农村家庭的愚昧落后,又加重了她的苦难。不仅仅是物质方面的匮乏,还有精神方面的桎梏。

他们在农村生活了几年,便把我寄养在祖母家了。大概是我上小学的时候,夫妻俩便双双外出打工了。起先,是到上海,进入的事一家小型纸板厂。大都市的生活使外乡人感到惊诧,可还没观赏够,便进入了窒闷的厂房间。日复一日机械化的劳作,使他们忘却了农村的儿子。他们是困苦的,除了繁重的体力劳动,还有精神的空虚。

后来纸板厂倒闭了,他们又到了义乌的水泥厂。白天干活,晚上加班。空气中的粉尘铺天盖地。有时上班太忙,连正餐都顾不上吃,随便泡两包方便面,便算吃过饭了。他们一起在一个阴暗的角落吃泡面的场景,至今想来,我心中便泛起一阵心酸。累活他们固然要干,连扫地这种脏活,低贱之活依然也都要干。他们的面容是麻木的,说不上痛苦,也难见到一丝笑容。他们的生活简单而沉重,思想平庸且淡然。开磨机便开磨机,扫地便扫地,背沙包便背沙包,只是日复一日静静地做着。只有当他们见到我时,脸上才会流露一丝酸涩的笑。

再后来,因为工厂裁剪人员的关系,他们下岗了。临走时,昔日的工友都来帮他们装行李,而最终还是离开了。水晶加工当时在浦江大热,他们便成为诸多磨珠人中的一员。没日没夜的磨珠子,刺耳的磨珠声麻痹了他们的耳朵,昏暗的灯使他们的视力日趋微弱,手上的指纹被磨光了。可是他们并不抱怨,而是说了一句非常实在的话:“只要能给我们活干,就行了。”这是一句多么无奈,而又现实的话语。农民历来不就是如此的吗?!

我的父亲算不得知识分子,而我的母亲更不是什么优雅高贵的女性。他们只是从黄土地上爬起来,讨生活的人。他们不懂欣赏美妙的音乐,不会品味香醇的咖啡,没有显赫友好的朋友圈,几乎什么也没有!只有一双手,粗糙而臃肿;只有一双布满红丝和无奈的眼。他们付出的很多,收获的却很少。也许社会底层的卑污早已把他们的精神世界弄得伤痕累累了吧!

过生日,祝寿,节假日亲朋之间的道贺,历来就与我们无光。而即使已渐趋苍老的他们依然不能停下手头的活计。农民的生活很枯燥,很乏味,同时也很沉重。他们是一群带着枷锁的人,而这些仅仅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罢了!

我亏欠他们太多,并不是因为我爱他们,而是作为人子,不去承担一部分劳作的磨难。我觉的有些不公平。吃了那么多年粮,念了那么多年书。不为什么,就为一个人成长的不易而所耗费的心血,我永远也还不起,也还不清。


小编:大凡农村的孩子,或者家里不大富裕的孩子,心里都有这种亏欠吧。记得师专时候,有个女孩子,她跟我说,她是个罪人。我当时很惭愧。

我现在想,不然,怎么样呢?总得要走出来,想毛毛虫蜕变成蝴蝶,也总是需要一番苦痛。若不这样亏欠一阵子,难道要亏欠一辈子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个农村家庭的故事:家风无言
散文||父母的遗产
留守儿童不只是穷,更缺乏父母关爱
老屋
从油画看中国农民的形象变迁
徒劳的孝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