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里程 ▏蓉城沧桑话东门(一)

蓉城沧桑话东门(一)

作者 ▏里程

自从我的掘作《蓉城沧桑话北门》发表后,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特在这里向关注的朋友致以衷心地感谢!

有亲友在微信中说,你在东门也住了较长的时间,写一篇东门的文章吧……是的,儿童时代以及青少年时代,一直生活在北门。1960年搬家到正科甲巷,以后又搬到福字街,从此基本上都生活在东门上了。

这使我又想起了,过去曾经流行在成都市民中的一种说法:

东门贫穷区、

南门富贵区、

西门旅游区、

北门匪盗区。

按此说法,原来居住的北门方位不好,搬到东门后,方位还是不太好,其实好与不好,都得老老实实的住着。

在说北门时我曾经说过,从历史上看,其实北门是最好的方向,成都最先的繁荣是在北门,并有着厚重的历史底蕴。

现在说到东门,不但有着厚重的历史底蕴,还有着浓郁的文化氛围。曾经有着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学院,成都工学院和成都音乐学院这类知名的大专院校。还有望江公园和塔子山公园。

更有着不少可圈可点的人和事。

首先说东大街,从盐市口到东门城门洞,足足有三里路长,这是四门的大街中,最长的一条街。原来东大街曾经分为上东大街(也曾称过西东大街)、中东大街、下东大街和城守东大街。现今东大街从东到西分为上东大街、城守东大街、东大街、下东大街四段。

在春熙路还没有修好之前,东大街是商业气息最浓,最繁盛的一条街。

李劼人先生在他的《死水微澜》中对东大街有这样叙述:

“因为东大街是成都顶富庶的街道,凡是大绸缎铺,大匹头铺,大首饰铺,大皮货铺,以及各字号,以及贩卖苏、广杂货的水客,全都在东大街。所以在南北两门相距九里三分的成都城内,东大街真可称为首街。

从进东门城门洞起,一段,叫下东大街、城守东大街和上东大街,足有二里多长,那就显出它的富丽来了:所有各铺户的铺板门坊,以及檐下卷棚,全是黑漆推光;铺面哩,又高、又大、又深,并且整齐干净;招牌哩,全是黑漆金字,很光华,很灿烂。

因为从乾隆四十九年起经过几次大火灾,于是防患未然,每隔几家铺面,便高耸一道风火墙;而街边更有一口长方形足有三尺多高、盛满清水的太平石缸,屋檐下并长伸出丁葆桢丁制台所提倡的救火家具:麻搭、火钩。街面也宽,据说足以并排走四乘八人大轿。

街面全铺着红砂石板,并且没一块破碎了而不即更换的。两边的檐阶也宽而平坦,一入夜,凡那些就地设摊卖各种东西的,便把这地方侵占了;灯火荧荧,满街都是,一直到打二更为止。

这是成都惟一的夜市,据说从北宋朝时候就有了这习俗,而大家到这里来,并不叫上夜市,却呼之为赶东大街。”

可见当时东大街之富裕、之繁华,在全城首屈一指。入晚的夜市断断续续,一直延续到上世纪50年代初期。

在清代,成都民间自发的灯会就是在东大街举办的。这在李劫人先生的书里,有详细地介绍。

“自正月初八起,成都各大街的牌坊灯,便竖立起来。

初九日,名曰上九,便是正月烧灯的第一宵。

全城人家,并不等什么人的通知,一入夜,都要把灯笼挂出,点得透明。

就中以东大街各家铺户的灯笼最为精致,又多,每一家四只,玻璃彩画的也有,而顶多顶好看的总是绢底彩画的。

并且各家争胜斗奇,有画《三国》的,有画《西厢》、《水浒》,或是《聊斋》、《红楼梦》的,也有画戏景的,不一定都是匠笔,有多数是出自名手,可以供雅俗之赏。

所以一到夜间,万灯齐明之时,游人们便涌来涌去,围着观看。

牌坊灯也要数东大街的顶多顶好,并且灯面绢画,年年在更新。

而花炮之多,也以东大街为第一。“

可见东大街的灯会,异常精彩热闹非凡。

著名诗人流沙河在《蓉城旧影三首》中有一首专门写东大街:

东大长街算最长,

川军铜像对朝阳。

行商坐贾排千铺,

接踵摩肩聚四方。

书籍馆中勤读典,

城隍庙里乱烧香。

价廉荣盛豆花饭,

亮嗓么师正喊堂。

上东大街,曾经有一家成都餐厅,这是和人民南路四川剧场旁的芙蓉餐厅一样,没有店面,如果不看招牌,根本不知道它是餐厅。在上世纪80年代私家餐厅未起之前,在国营的餐饮业中,是非常有档次的餐厅,是成都人举行婚宴的高档选择。

成都餐厅后来改成了成都小吃城,生意也很火爆。

东大街上著名的餐馆还有“味之腴“以东坡肘子,粉蒸肉而享誉全城。”香风味“以卤菜,腊肉香肠著称。“荣盛“饭店则比较大众化,以石磨豆花儿闻名,而被流沙河先生称为”价廉荣盛豆花饭“。东门大桥桥头还有“品鱼楼“,所有的鱼品菜,都是从河里才捞起来的鲜鱼烹饪而成。

东大街与走马街转角处,有一著名小吃三义园,以牛肉焦饼远近闻名,由三位投资者共同创办,以桃园三结义之意,命名为三义园。由聋哑人曹大享主厨,他所制作的牛肉焦饼,与牛肉刀削面,很受食客的欢迎。

东大街有两家中药店,一家靠东在城门洞附近;一家“森记”药店,靠西在盐市口附近。

从前国人害病,多靠中医医治,所以中药店很普遍。从前中药店捡药,每一味药,都用一张小纸包上,然后再用大纸包得巴巴适适,上小下大,並用线绳拴上,以便别人提回家去,大纸上还印有药店的店名以及地址。据说这是东大街的”森记“药店首创的方式。

下东大街北面,有一座城隍庙(隍字方音念荒),这就是成都府城隍庙,又被人称为东门城隍。在我的掘作《城隍爷啊!你在哪儿?》,对成都的五座城隍庙,都有过介绍,那时重点介绍了北门城隍庙。

现在来说一说东门城隍庙。

东门城隍庙建于清康熙年间,规模仅次于北门城隍庙。城隍庙除了祭祀城隍菩萨之外,对世间兼有警示作用,劝人不要作恶,否则进了阴间会遭报应。成都府城隍庙中的大殿上就挂着这样的对联:

任凭你无法无天,到此尊镜悬时,还有胆否?

须知我能宽能恕,且把屠刀放下,回过头来!”

东门城隍庙虽然规模较小,但处于闹市区,所以烧香还愿的人络绎不绝。到此来周游的人也相当多。这就成为三教九流聚集的地方。测字算命、麻衣相术、挑虫取痔、江湖游医、曲艺说唱一应皆有。也有小商小贩在此卖各种食品以及小吃。

这里有一豆汤饭店非常有名。

《锦城旧事竹枝词》有这样的赞咏:

豌豆如泥肥肠地,

钟敲府庙客喧哗。

烧香出殿门前坐,

汤鲜饭饱味到家。

清代歌谣《唱成都》中也唱道:

东大街上府城隍,

三月出驾四门游。

最喜府城豆汤饭,

吃了一碗想一碗。

这里所提到的“东大街上府城隍,三月出驾四门游。“即所谓的城隍爷起驾出巡。民间认为,三月二十八日为城隍爷的生日,这一天城隍爷要起驾巡游,由护驾队给城隍爷(专门用以出巡的木雕像)穿上新衣,然后抬至街上巡游,由前面的旗、幡、伞、锣,仪仗队开道,后面紧跟真人装扮的牛头马面、判官小鬼、吴二爷、鸡脚神。也有各庙的和尚道士,还有众多的信男信女跟随其后。沿街两侧人山人海,热闹非凡真是万人空巷。

从东大街,一路行至盐市口,与早已等在那里的成都县和华阳县的城隍出巡队伍会合,形成所谓的“两县迎驾府“的阵式。然后抬上三个城隍菩萨,在全城主要街道巡游。巡游完毕,各回各的“衙门“。

据说每年有三次出巡,即三月清明节、七月中元节和十月“寄寒衣”。

成都有东、南、西、北四大米市,北东街口的火神庙称为北市,东门城隍庙就是东市。上世纪50年代初期,这里仍然是一个繁盛的综合市场。

1958年,这里被成都市电影队占用,把大殿改为放映厅。1982年改建为成都市立体电影院。我在这里看了国产第一部立体电影《魔术师的奇遇》。

上世纪90年代,这里又改建为全息立体电影院,我又在此处看了全息立体影片《海底世界》,随着片中轮船的波动,自己的座椅也会摆动带动身体波动,这时一支魚跃出水面向你飞来,当你去抓它时,它立刻对着你的脸喷出一束水来!你还不得不用纸巾给予擦除,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下东大街向东的末端,是东门城门洞,清代称为迎晖门,城门上有高达五丈的巍峨城楼薄济楼。

1938年,为方便跑警报,将城门洞与城楼全部拆除。城门洞的地方拆得比街面还要宽阔,这里于1944年7月7日安放了一座面向东方的无名英雄纪念铜像。以纪念抗日战争中,牺牲在前线的川军死难烈士。川军出川,大部队就是从这里出川,奔赴抗日前线。

1965年,修建无轨电车,认为妨害交通,将无名英雄铜像拆毁。

改革开放后,1989年仍由雕塑家刘开渠设计铸造重建,并于1989年8月15日安置于二环路上的万年场口。2006年二环路改造,将铜像暂移库房中,并于2007年8月15日,将铜像重新置于人民公园东大门,铜像仍然面向东方。

今年4月5号清明节,成都市民间祭奠抗日先烈活动在这里举行。远在南充的民间团体,也专赴这里参加活动。

1937年9月5日,四川各界民众欢送出川抗敌将士大会。即在此公园(时称少城公园)召开。会后,王铭章将军带领川军将士,从此地出发出川抗日。

王铭章将军在抗日前线牺牲后,在公园内塑有仍由刘开渠先生设计铸造的王铭章将军纪念铜像。

2002年4月,东大街全线进入城市改造,所有房屋全被拆除。前面所讲内容之事,飞灰烟灭不复存在。所新建的高楼大厦,以银行业为多,被人称为金融一条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台南府城隍庙
游羊城——都城隍庙
老保定的那些事儿(9)保定府城六个门与“靴子城”
海南省海口市府城城隍庙的来历
彰德府城隍在鬼节令巡城,夜半三更起驾,香客人手一柱香紧跟
里程 ▏城隍爷!你在哪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