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冰峰 ▏抗战老兵潘大爷

抗战老兵潘大爷

作者 ▏冰峰

冰峰在《一段城南旧事》一文中,讲述了潘大爷在解放后靠拉架架车送糕点糖果为生的经历后,不少读者对这位昔日老兵的抗战经历饶有兴趣,今天就呈现给大家。

在潘大爷满八十岁生日那天,潘大爷的两个兄弟和侄儿侄女及亲朋好友为他在少城努力餐举办了一台生日宴。那天我也被邀请参加。

生日宴后,大家搀扶着潘大爷,来到旁边的人民公园鹤鸣茶铺喝茶摆龙门阵。

那天,酒后的潘大爷非常开心,兴致勃勃,摆起龙门阵来滔滔不绝,还第一次向我们讲述了他当年参加抗战的经历。现把它整理出来,以飨读者。

潘大爷的人生路,可谓是跌宕起伏,坎坷不平,无论荣耀也罢,还是屈辱也罢,他始终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这令我十分敬佩。

潘大爷,原名潘绍华,生于民国1919年,那时他家住在成都少城将军巷,父亲为满清八旗后裔,曾在川军中做官,属于旧军阀,那时的潘家在成都也称得上名门望族。

时值风华正茂的潘大爷在成都墨池书院(今成都七中)念完高中时,正遇“七七事变”爆发,年少气盛的潘大爷毅然投笔从戎,在其父的引荐下,到国民党川军一二二师从军,其师长就是大名鼎鼎的抗日名将王铭章将军。

“七七事变”后,全国掀起抗日浪潮,川军爱国将领纷纷请缨抗战。当时任一二二师师长的王铭章将军亦请求率部开赴前线作战,潘大爷所在连就在其中。

1937年9月的一天,潘大爷所在连队,在德阳驻地慷慨誓师,各界人士纷纷前来送行,杀敌报国的热情非常高涨,不少官兵北上前,给家人留下遗嘱,誓死抗战到底。潘大爷在告别父母兄弟后,一同奔向了抗日前线。

潘大爷讲,当时川军的装备非常落后,轻武器都是些汉阳造、手榴弹、大刀,重武器少得可怜。许多士兵出川时,是穿草鞋,披蓑衣,戴斗笠,身着单衣薄裤。他说,其实他们中大多数人只是为了混口饭吃才出来当兵的,也缺乏训练,论单兵作战能力根本不行。

他们直接从德阳经川陕路,过剑门关,出广元,翻秦岭开赴抗日前线。一路上上风餐露宿。当时,潘大爷所在川军一部编为第二路预备军。

潘大爷所在连队到达宝鸡后,因晋北忻口与晋东娘子关受日军猛攻,战况紧急,西安行营奉转蒋介石命令,潘大爷所在师立即由宝鸡乘火车直开潼关渡河,归第二战区战斗序列,驰援晋东。潘大爷他们团为前卫团,抢先渡过黄河进入山西。他们的口号是:“受命不辱,临危不惧,负伤不退,被俘不屈。”

一天拂晓,潘大爷他们团首次与日军遭遇,尚未部署完毕即遭日军炮火袭击,敌机轰炸扫射,整个团伤亡很大,但官兵士气高昂,以简陋装备与装备精良的日军展开殊死搏斗,激战一日,伤亡过半,不得不撤出战斗。

在这场战斗中,潘大爷的排长英勇牺牲,由于潘大爷生长在军人家庭,从小弄枪舞棍,加上脑子灵活,表现英勇,接替了少尉排长职位。

潘大爷说,那战斗场面哪里像现在的抗日神剧中所演的,机枪连射个不停,也不换弹夹,日军一排排打倒,大刀一舞,犹如砍瓜切菜,小日本被打得溃不成军,片甲不留。

真实情况是,日军进攻前,先是飞机轰炸扫射,然后迫击炮、小钢炮轮番轰炸,最后再相互掩护进攻。日军配置的的三八大盖非常厉害,准确性强,射程远,杀伤力大。战斗一打响,我方完全处于混乱状态,伤亡是日军的数倍。

潘大爷还详细讲述了浴血藤县战况。1937年底,日军占领南京以后,为了沟通南北战场,遂沿津浦路南北对攻,企图攻取徐州,徐州会战开始。在潘大爷他们师顽强抵抗下,津浦路南段的日军进攻势头被阻,两军形成隔淮河对峙的局面。潘大爷他们部队奉命扼守滕县,在滕县,他们师部署了几道防线,经过激烈战斗,终于稳定了防线。

后来日军遂遣兵力万余,反复进攻,滕县形势再告危急。

对于敌强我弱的形势,潘大爷他们十分清楚,个个都抱定以死报国之心。潘大爷他们抱定:身为军人,牺牲原为天职,现在只有牺牲一切以完成任务,即使不剩一兵一卒,也在所不辞。

日军继续向藤县猛攻,集中炮兵火力向滕县射击。同时,敌飞机十余架飞临滕县轰炸、扫射。我军昭告全城官兵,“决心死守滕城,城存与存,城亡与亡。”

日军集中炮火猛轰城墙,炸开了十余米宽的一个缺口。敌集中数十挺机枪对准缺口扫射,以掩护步兵进攻。潘大爷他们毫不畏惧,沉着应战,隐蔽在缺口两侧,当敌兵约五、六十人刚下到战壕将要向缺口冲锋时,向敌猛投手榴弹,将敌大部歼灭。就这样,接连打退敌军三次冲锋,潘大爷他们连队伤亡近几十人。当天,日军再向县城猛攻,均被潘大爷他们击退,日军遗尸累累,双方不得不停止战斗。

潘大爷他们滕县经三天浴血奋战,伤亡过半。此时的滕县也完全陷入日军四面包围之中。

日军在滕县碰上硬钉子,出乎意料,然后调集精锐部队,配属数十辆装甲战车和大量炮兵,敌集中炮兵火力,猛烈射击滕县城区,敌机二十余架疯狂投弹扫射,整个滕县城硝烟弥漫,房倒屋塌,顿成一片火海。两个多小时的轰炸之后,敌开始向东关进攻,以十余辆坦克为先导,掩护步兵从东边城墙的缺口冲锋。东关守军冒着敌人炮火,在近距离与敌展开殊死搏斗,伤亡惨重。另一部日军向被轰塌的东南角城墙进攻,潘大爷他们连,用集束手榴弹炸毁敌战车两辆,在敌密集火力射击下,潘大爷他们连几乎伤亡殆尽。

守城官兵仍继续与日军搏斗,除少数突围外,其余皆洒尽了最后一滴血。

潘大爷讲,他们师长王铭章将军就在固守藤县中牺牲的。

滕县之战,为尔后的台儿庄大捷,创造了有利条件。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将军后来在回忆录中写道:若无滕县之固守,焉有台儿庄之大捷!

滕县一战,川军以寡敌众,不惜重大牺牲,阻敌南下,完成了战斗任务,写出了川军抗战史上最光荣的一页。

藤县之战,潘大爷福大命大,虽身负重伤,但得以幸存,晋升为上尉连长,还获得勋章一枚。

1944年,已是营长的潘大爷还参加了豫中会战,但以战败告终,潘大爷被降为连长。

那个时候,我们特别喜欢听潘大爷讲他们出川抗日的故事。虽然历史对他不公,但潘大爷从未表露过对社会的不满。在我心目中潘大爷早就是一个非常不起的抗日老兵,抗日英雄。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像潘大爷这样的,仍然活在我们老百姓心中,令之景仰、之敬爱、之怀念。

潘大爷的形象永远定格在我的脑海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滕县保卫战中的王铭章及其身后事
老兵武光复:腿被自己人打瘸也要杀鬼子!砍掉40个日军的脑袋
1938年3月18日上午,滕县失守,日军入侵城内,开始搜捕幸存的
旧族谱中的抗战故事──陈离将军传略
汉子!身披“死”字旗出征打鬼子!这就是川军
川军抗战名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