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魂牵梦绕忆八中

魂牵梦绕忆八中

作者 ▏里程

50年代,我在成都八中念书,学校全称叫四川省成都市第八中学,简称省成八中。

学校创立于1942年,校址是原来的金绳寺与丞相祠,当时名叫成都市立中学。1944年,学校因为开除一名学生,攘成学潮。

之后学校分成男生部和女生部。1949年之后,男生部改成省成八中;女生部改成省成六中。

八中学校两面邻水,南边那条小河名叫绳溪,学校西边也有一条小河,名叫石板堰,两条小河在学校西南角相聚,形成了一个大堰塘,人称乌龟沱。传说沱水很深,无人能触及沱的底部。夏天,乌龟沱聚集了不少的人游泳,因为沱水很深,更为跳水爱好爱好者们所青睐,他们从高处或跳炸弹,或跳飞燕,玩得非常尽兴。

那时经常有一个三十多岁,人称“水军都督“的独眼男子,在此卖锅盔夾大头菜。据说他的水性很好,能够双手举起他的买卖,在水中踩假水过河。

关于”水军都督“,写他的文章不少,但是提到他的后来,都嘎然而止,而我有幸了解到了这方面的情况。

1962年,全国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一次在成都体育场,召开万人公捕大会,被公捕的人中,就有水军都督。其罪名是破坏党的粮食政策,收粮票换他的锅盔。另一条罪名是,腐蚀毒害青少年。

在学校西南角,两河之水会合后,向北门城隍庙方向流去,经过一个水碾,最后注入府河。1956年,在石板堰旁,挖了一条人工河流沙河分洪渠,并且把旁边的石板堰填了,后来被人们称为小沙河。

从簸箕街进入学校有两条通道,靠北的叫绳溪巷,靠近城内的叫铲布巷。那铲布巷以及里面,原来是一处乱坟坝,开始只有三户人,以盗墓扒死人衣物为生。后来到此地者增多,就形成一条小巷,初被人称之为鬼皮巷,因不雅难听,后才改为铲布巷。

那巷很短不足50米,过了此巷,前面是一条乡间小路,右边是一片田地,种满了庄稼。左边是一个很大的操场,那是学校的足球场。场地的边上用金竹棍架成隔离栏。栏杆上面爬满了绿色的软姜叶,并且有不少紫色的果子,有时我们会摘那果子,把他挤破,当成颜料用来染书或者写字。

当时学校有两位体育老师,一位叫刘直夫,人称刘教官,前额很高,有点秃顶,说话声音洪亮,被人称为肝经火旺,同学都有点怕他但教学确实有方。

另一位老师叫倪怀安,说话声音有点嘶哑,教学负责很有耐心,同学一个动作没有做好,他就反复地教不断纠正,直到正常为止。

学校每年都要在足球场举办运动会,举办运动会时,这两位老师理所当然的成为权威裁判。一项一项地进行,没有半点空闲。

还有一位姓谢的工友也很忙,不管是安装喇叭和扩音设备,还是推着装满石灰的滚筒划线器画出一道一道的白线,总是认认真真,默默无闻,显得十分憨厚,被人称为“谢瓜娃儿“。

高中部有一学生名叫陈家全,每年短跑项目的全部冠军,几乎被他一人独揽。后来成为专业运动员,经常刷新短跑项目的国家记录,理所当然地成为全国短跑冠军。

我们班上有一同学名叫王麟生,也是短跑能手。曾经拿过学校短跑项目的二三名,取得了国家认证的三级运动员的称号。

当时国家推广劳动卫国制体育项目测验(简称劳卫制)。测验项目有60米和100米短跑,还有跳高、跳远、爬竿、爬绳、铅球、俯卧撑、仰卧起坐等十余个项目。分为少年级、一级、二级、三级共4个等级,学校达标的人数在一半以上。

我当时取得了少年级劳卫制标准,发了一张印有国家体委钢印的证书,和一个纪念章。

走完了足球场边的小路,前面就是一道名叫绳溪的小河,河上有一座石板拱桥,过了小桥就进入了校门。

校门前面是一操场,正面有一砖彻小土台,台上一根旗杆指向蓝天。边上有不少的体育设施。立有5米左右的吊绳和竹桿,我都能爬到顶,但不用脚只能爬到大半。

继续入内,正面是一个高大无门的礼堂,估计是原来的正殿,除了有一戏台外,空空如也。每次聚会,同学需要将自己的座椅带入。

礼堂两侧各有一耳房,那是无线电小组和航模小组的活动场地。

礼堂前面,两边各有一颗粗大的参天古树,再之前是宽阔的院地,有成行的万年青和花草。

与礼堂相对的是一排高大宽阔的古建筑,那是学校的理、化实验室,看样子可能是原来的殿堂改造而成。

理化实验室,也是我们的理化教室。化学实验室非常宽广,里面整整齐齐的摆了近30张实验桌,每张实验桌的三方都有挡板,桌面用生潻漆成黑色,桌面的左上角,整整齐齐地放了几个大口玻璃瓶,内面分别装着硫酸、盐酸、硝酸、酚酞和清水,玻璃瓶正面贴有标签加以注明。

第一次上课,老师就趁重而又严肃地交代,不能乱动瓶子,绝对不能把水倒进酸液中。

化学实验室的旁边是物理实验室,一次做水的压力实验,一个水筒有上中下三个出水口,当老师把水注入入水筒后,可明显的看出,下面那个出水口的水射得最远,这时一个同学脱口而出“屙尿了!“那做实验的老师,脸儿立刻羞得绯红,原来这是一个才从师范院校毕业分来的年轻女老师。老师还是鼓起了勇气,把那同学赶出了教室,并勒令他写出检讨。

礼堂两边各有多间平房,像是原来的僧房。一边是图书室和教研室,另一边是简易教室和住校学生寝室。

礼堂后面又是一个庭院,院内有几棵大树。58年除麻雀运动,同学们就在树上以及各个房顶上,敲盆舞杆让鸟儿不得停息,活活累死。

庭院正面有一幢三层的新式教学大楼,每层八间教室。一人一套课桌,抽屉可上锁,窗明几净,在我就读的所有学校中,这就是最好最正规的教室。

新教学楼后面,有一用竹篱笆围起来的園地,种有多种植物,那是米丘林小组的活动场地。因为学校的航模小组和无线电小组,只对高中同学开放,入学后,我就加入了米丘林小组。

高中一个同学名叫张洪道,是小组的辅导员。一次小组在马家花园附近,五松林展开活动。那是一个小型森林,树木繁多遮天蔽日,植物种类也不少。在这自然界中,他教我们认识和分别各种植物。其中恰巧遇见了竹子开花,他说竹子开花很罕见,一旦竹子开花就意味着竹子将要死亡。

在米丘林小组园地旁边,与新楼背面相对的有八间平房教室,第二年初59级八个班,就在那里上課。其中就有我鼓楼北四的邻,魏湘生、王文才和廖家琪。

平房后面是正在开辟的一片大操场,那是由原来的无主乱坟坝开辟而成,在场地的修建过程中,经常可以看见一些白骨,或者头颅。一次我们在操场打泥巴仗,李晓函竟然甩过来一根白骨,差点打在我的身上。

场外是梁家巷的路面,用竹篱笆与外面相栏。有一通道通向外面的路面,后来竟成了八中的正规大门。

我们初58级共收八个班,主教室在新楼底层,只有上午4节课在那裡上,下午转简易教室上两节课,另两节自习。第二年才完全在新教学楼上课,一人固定一套课桌和座椅。班主任何从肃教代数,高廋的个子,写得一手好字,责任心很强,他对同学很严肃,就像他的名字一样一切从肃,不苟言笑,很少见他有过笑容。在主教室黑板正上方,有一醒目的横标:"珍惜中学黄金时代!"这可能是班主任的杰作,可见其用心良苦。这横标伴随了我们三年,现在看來这寓意是多么地深刻!

我们的音乐老师,开始是一个男老师,后来离开了学校。一次早上上学,路过西珠市口,看见那音乐老师在那里摆地摊,他递给我们一个信封,请我们转给校长,当然我们完全照办,可能是要求复职。

但是,最终还是没有在校园里见到他。

他走后,由周存玉老师继任上课。那时候我们有音乐课本儿,里面就是我们要学的歌,以及一些乐理知识。有些歌现在都还记得,有“卡秋莎”、“小杜鹃“、“卡吉德洛森林“、“大刀进行曲”等。最高兴和喜欢的是视听欣赏,用一个手摇唱机放黑胶片唱片,那钢针放出来的声音,就像钢铁一样的生硬,因为手摇唱机在当时,也没有进入家庭,所以让我们兴奋和高兴无比!一次欣赏黄河大合唱,其中有一段对唱:

”张老三,我问你,你的家乡在哪里?”

“我的家,在山西,过河还有300里“

这后来竞成了同学们玩耍时效仿的口头语。

1964年我到四川音乐学院音乐厅,看学生汇报表演。一个首席大提琴手,就是我们八中毕业的。因为在学校的多次表演中,我已把他认熟了。

还有不少老师,我就不一一细说了,最令人难以忘怀的是谢家伦老师,这是一个才女。她不但英语教得好,语文教学更是她的强项。他曾经给我班代课,这期间,同学们的语文成绩明显地上升。

那时候中苏关系很好,学校推荐的课外读物,大多数是苏联反特小说,如《短剑》、《山中放哨》、《侦查员的功勋》、《虎王号坦克的秘密》等。谢嘉伦老师利用我们最后一节自习课,在礼堂里给大家讲《绿锁链》,同学们纷纷踊跃地参加。他不用手稿,出色的口才,精彩的演讲,同学们聚精会神地听着,整个礼堂没有半点杂音,完全彻底地征服了大家。

这么优秀的教师,可惜在57年的一次运动中,与李顺天老师,张靓武老师等,一起被打成了右派,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

令人唏嘘不已!

我1955年从古中市小学毕业,住家附近有多个学校可以作升学选择,可以选择的学校有二中、三中、五中和八中。因为我喜欢游泳而八中附近又有众多的天然游泳池,所以最后选择报考了八中。

那一年学校招了8个班,共400多人,终于盼到了发榜的日子。那长长的招生公布榜,就贴在理化教学室背后的墙上。我终于在初58级7班,看到了自己的名字,不用说是多么地高兴!

8月31号注册报到,交了几元钱的书费和学费以及一张照片,领到了事先由班主任老师填写的红面烫金字的学生证,和一面布质白底蓝字的“通学证”(住校证为红色)。同时还发了一个红底白字的“四川省成都市第八中学“的条型校章。

开学典禮在大礼堂举行,老教育家校长廖友陶,介紹了学校的情況,他自毫地说:“学校为国家培養了大批人才,全市留苏预备生只有18名,而我校就有四名,另外还有5名归国华侨也在本校念書……“

成都八中,现在是成都几所重点学校之一,高考升学率一直名列前茅。

从我1958年离开母校成都八中,到现在已经60多年。一直就有想回去看一看的初衷,总因这样那样的原因不能实现。

2019年5月我在网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成都八中》,受到了众校友的关注。更为高兴的是,学校通过王老师(学校的物理老师),邀请我回校参加一次活动,观看《庆祝建国70周年,我和我的祖国文艺汇演》,于是我终于回到了阔别60年的母校。

啊,母校变了!变得更加宏伟、更加宽阔、更加美丽。

行道两旁绿树成荫,五颜六色的花园百花飘香,宽广的广场一片翠绿。

学校有着现代化的教学大楼;有着完善的教学设施;有自己的体育馆;有图书上万册宽敞而又明亮的图书馆——卓尔书院。

特别是那造型别致的钟楼,更成了学校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学校最高的建筑。校园里的一栋栋气势宏大的校舍,沉侵在一片绿色的”海洋”之中。

更为称道的是学校有着“发展自我报国为民”之朴实而又求真的办学思想。

提出的校训是:

器识为先,真理是为。

提出的教风是:

等学东硏,勤活实新。

提出的学风是:

务实纯正,和谐共进

八中,我可爱的八中……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旧上海豫园里的两所小学校
母校—芜湖地区农垦学校
土牧尔台中学的辉煌历史
记忆中的渔中大礼堂
回忆我的母校江苏省运河中学(作者 马淑宝
记忆深处的小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