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韩明 ▏成都铁中办学历程漫记

成都铁中办学历程漫记

作者 ▏韩 明

成都铁中位于成都市一环路北二段,建校于1962年,原名为成都铁路局成都铁路职工子弟中学。

铁路职工子弟学校,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就是中国特色的时代产物。

其实不然!

铁路职工子弟学校起源于工业革命时期的欧洲先进国家。她是随着铁路建成运营后,铁路公司针对铁路穿山越岭、点多线长,铁路沿线人烟稀少、地区贫困,铁路员工流动性大、倒班作业的特点,为解除员工后顾之忧、稳定员工队伍、解决员工子弟入学困难,为员工子弟提供优质教育而设立、并带有福利性质的铁路附属后勤部门。一句话,就是为了更好地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赢取铁路更大的经济效益。

由此“铁”性,铁路职工子弟学校天生就具有“扶助、扶持”铁路运营、安全、发展的内涵。

民国时期,我国铁路沿线基本都较集中地布点建有铁路职工子弟学校,均以“扶轮中学”、“扶轮小学”命名。

新中国建立后,随着铁路建设发展,铁路职工子弟学校不断增加。为规范管理,扶轮学校统一进行了改名,均以所在地的地名命名为铁路中学、铁路小学。

2003年,根据铁路改革发展需要,按照国家要求,铁路子弟学校开始与铁路企业剥离,改制为政府公办学校,移交到学校所在地政府管理。从此,铁路子弟学校再也没有了“铁路”的特定内涵。

1962年,国家和人民在罹患了巨大的灾难后,人民生活开始改善,国民经济渐始复苏,社会建设复始重上。

此时的四川铁路,在经过成渝线、宝成线、内昆线(内江至安边段140公里)建成通车和成昆、川黔铁路开建后,铁路事业蓬勃发展。同时,随着铁路工程与铁路管理分离建局、重庆铁路局撤销迁蓉成立成都铁路局后,成都地区铁路职工迅速倍增。由此而引带出职工子弟入学问题。

为解决职工子弟读书问题,成都铁路局决定建办成都铁中。这是成都铁路局在成都市建立的第一所职工子弟中学。

建校伊始,没有校舍,暂时借校在1958年建办的成都人民北路铁路小学栖息办学。当年9月招收初一学生160人,开设4个教学班,教职工14人,其中专任教师11人。尽管师资欠缺,在个别学科借用小学教师和有限教师兼学科教学的情况下,克服困难,仍然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开齐、开足了所有课程,教学质量得以保证。

岁增月积,铁路发展,职工子弟不断增加,铁小爆棚,完全容纳不下学生了。

1963年,铁路局决策,在与铁小一路之隔的西一路南侧,再建小学,这就是成铁二小。原铁小仍留原址,更名为成铁一小。

小学生多的问题得到缓解,但中学生多的矛盾又凸显出来。1964年,铁路局再定,铁中从铁一小搬出,迁至一环路北二段。

在这个街牌为34号的院落里,共有4个单位同存。前楼是铁路局党校,后楼是西南铁道研究所与铁中共用,还有铁路地区澡堂也在院内。

尽管院落非铁中独立领地,但却是铁中独立办学和走向规模化、规范化发展的良好开端。栖息办学结束,师生的归宿感油然而生。

此时铁中学生已逾600人,教学班14个,专任教师36人,行管人员5人,初中3个年级已具规模。

当铁中办学史上首届初中学生毕业的1965年到来时,铁路局再次决策,开办高中,西南铁道研究所迁出34号,房屋留给铁中。

是年,铁中招收高一学生39人,教学班1个。从此铁中迈入高完中时代,年级达到4个,学生近800人,教职工增加到70人。

但就其办学条件,仅勉强凑合。校园内,还有另外两个单位;运动场地和运动器材完全不具备;理化生实验室共用仅1间,仪器室还兼实验准备室也仅1间(但实验器材基本齐备,实验也基本开齐);图书阅览室兼藏书室1间,图书资料严重不足。

毕竟铁路学校生在铁路、长在铁路,半军事化的管理根基牢固,教职工的敬业精神、组织纪律观念堪为优秀。因此,学校的教育质量得以保证并不断提升。

正当铁中昂首阔步地向规模化学校、高质量教育快速发展的时候,文化大革命史无前例地轰然掀起,铁中办学也史无前例地跌入冰谷。

1966年至1968年,3年停课闹革命,校园受损,仅有的教学设备遭到严重破坏。

当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如火如荼开展之时,铁中学生也不例外,700余名学生在铁路职工、学校教师和家长亲朋的热烈欢送下,插队落户到渡口市(今攀枝花市)大田区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送旧迎新,生生不息。1969年,经春、秋两季招生,铁中学生达到910人,按照部队建制编为5个连20个排。教学基本没有,课程就是学工学农学军,还有批判资产阶级。

春季入校学生于1971年毕业。非常幸运的是,没有哭天动地支边到云南,也没有敲锣打鼓欢送上山下乡,而是由铁路局安排,静悄悄地乘专列到江津市珞璜镇(重庆铁路分局管地)参加铁路建设。虽不是名副其实的正式指标职工,但却免遭了面向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和劳作。无疑,他们是“文革”十年铁中学生中的幸运儿。后来,铁路局正式招工基本都回到成都。

“文革”后期的4年中,铁中生源达到高峰,教学班54个,学生2500多人。由于“运动”的大势所在,教育教学极不正常。

铁中老校门

十年动乱结束,拨乱反正始兴,铁中办学的春天芳馨璀璨。

从1976年10月“文革”结束,到2004年1月铁中交地方的27年中,铁中办学进入辉煌时期。

铁路局对教育的重视关心,人力财力物力的鼎力支持,有力地推进了铁中办学突飞猛进。

继铁路局党校搬出及铁路地区澡堂撤迁,铁中名副其实地拥有了独立校园。

实验大楼兴建、教学大楼矗立、运动场地规范、绿化园地美化,形成了教学、办公、运动、生活场地分离,既浑然一体,又互不干扰。

实验室、电教室、阶梯教室、大小会议室完整配套。阅览室宽敞明亮,图书、报刊丰厚。体育馆、音乐室、表演厅齐备。

师资在原有较强实的基础上,铁路局给以特殊政策,强势地引进了一大批教学好、师德佳的中年骨干教师,从师范院校招收了一大批优秀应届毕业生,教职工增加到173人,老中青结构合理。学校地理位置优越,干群关系和谐,教师享受铁路职工待遇,保证了师资队伍稳定。秉承铁路半军事化管理孕育出的成铁精神,教师敬业爱岗,教书育人,为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提供了强实的保证。

学校在突出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的同时,坚持“为铁路安全运输生产服务”的铁属宗旨,办好学校,确保质量,让家长放心。

生源上,招收铁路职工子弟,初中无分数限定,高中大大低于地方学校录取分数,学生高峰时达到3600人,成为成都市一环路内规模最大的高完中。

办学体制上,在办好普通高中的同时,开办职业高中。专业设置应铁路需要,先后开设了铁道运输、供电、车辆和幼教、财会、计算机、房建共7个专业,就业率几近100%。

铁路时代的铁中学生军训

教学质量上,芝麻开花节节高。历届职高学生参加成都市职高文化科和专业科统考,平均分远远高于市均分。职高两次接受市职高全面质量检查,分别获得第一名和第二名。初中毕业生参加市中考,在大成都市所有无生源择优的学校中名列前茅,在厂办校中更是遥居第一。高中毕业生参加高考,在成都市厂办子弟校中遥居第一,跻身大成都市二类国重、省重行列。

即使是在“文革”结束恢复高考的前五年,在招生少、“老三届”和往届生云集高考、应届生高考极度困难的情况下,铁中应届生高考就有了一定的起色,一批学生考上了北大、清华、浙大、北航、厦大、川大、成电、西交大等著名高校。而在被坊间戏谑为“温七九”的1979届应届生高考,也有56人考上高校(其中1人考上北大,多人考入川大、成电、西交大、西工大等著名高等学府)。

由此,铁中“低进高出,高进优出”鲜明的办学特色形成。

荣誉上,花繁果硕。继1982年被命名为四川省首批办好的省重点中学后,又相继荣膺省校风示范学校、省企事业办学先进单位、成都铁路局示范学校、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初、高中教学质量连年受到铁路局、市、区表彰奖励。

当科技与速度、竞争与变革的21世纪钟声敲响后,铁路改革快马加鞭。按照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分离企业办社会的职能,切实减轻国有企业的社会负担”的要求,铁路剥离办社会的职能摆上议事日程。

铁中在经历了世纪初实行的“经费包干,自主管理”的铁路内部分立后,于2004年1月1日正式与铁路分离,剥离移交到金牛区。为承继和保留“铁中”品牌,更名为成都市铁路中学校。

在移交地方后的前三年,铁路局仍然承担了教职工工资和学校日常经费,对教师和学校的稳定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移交地方后,铁中由铁路企业的辅业,成为了政府办学的主业,改革发展空间大幅拓宽。

招生上,与公办学校一致,初中实行微机摇号,高中实行省重划线录取。品牌与质量的信誉,铁中高中录取分数保持在高于省重录取线30分左右,并经市教育局批准,成为了面向全省招生的7校之一。

2008年,金牛区委、区政府决定,铁中与一墙之隔的成都市31中合并,校园面积增加到50亩,学生逾4000人,教职工达到290人。

合校后,区政府大力投资建设铁中,修建了现代一流的实验大楼、高中教学楼、行政办公楼、塑胶运动场,校园建设再上台阶。

铁中校园:左为实验楼、中为高中楼、右为初中楼、后横为办公楼

开放办学,拓展了办学渠道。经与著名的双一流高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商议,联合举办“中科大成都铁中理科实验班”。经省教育厅、市教育局批准,与英国布鲁克威尔学校结为友好学校。近年,又与法国雷恩第一大学、英国坎特尔高中,以及美国休斯敦、新西兰基督城教育机构牵手,友好往来,学习交流。

科大副校长陈艺(左二)在签字仪式上致辞

教学质量高位稳行。高考升学率达到99%以上,重本率近90%。中考重点率居全市同类公办学校前列。

艺体教育,硕果累累。篮球是铁中传统运动项目,早在建校初的“文革”前,男子篮球队就两次夺得市中学生篮球赛冠军。以后岁月中,男篮、女篮多次夺取市冠,省赛也多次进入前8名。由此被市教育局、体育局命名为篮球传统项目学校、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击剑、武术、健美操更成为特色运动项目,在全国、省、市比赛中屡屡披金戴银,甚至在国际比赛中获奖。

美术、舞蹈、合唱以及信息技术、头脑奥赛等在各级各类比赛中捷报频传。铁中因此荣膺全国青少年科学实验活动示范学校、省阳光体育示范学校、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

央视现场拍摄铁中科创活动

百尺竿头更上一层。2006年,经省教育厅检查考评,铁中被命名为四川省一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即国家级重点高中)。

省一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评审

风雨沧桑,桃李芬芳。而今,铁中更以“守正出新,重道立人”的教育理念,努力教书育人,高位前行。

弹指一挥间,往事不如烟!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子弟学校的繁荣与落幕:盘点吉林市铁路系统曾经的那些中小学
长沙“铁老大”曾经的辉煌:从郊区菜土变成“小王国”
六枝特区第四中学 简介
【青岛校史】青岛铁中到第66中学
铁路集体婚礼如此火爆!你参加了吗?
齐齐哈尔铁路这17所中小学,有你的母校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