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临床研究项目分析
导读

    近期与新冠肺炎预防和治疗相关的临床试验信息不断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中。前几周时间,瑞德西韦临床试验算是最能博得众多业内和业外人士的关注的一项研究。随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第六版)公布,一些新的抗病毒药物如磷酸氯喹、阿比多尔纳等也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2月16日晚,一则“全国首个潜在治疗新冠肺炎药物法匹拉韦获批上市”的报道,大众对新冠肺炎临床试验的关注达到了新的高潮。而实际上,这个药批准的是流感适应症而不是新冠肺炎,法匹拉韦治疗新冠肺炎仍处于临床试验阶段,是新闻标题误导了大众。

COVID-19临床试验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大众急切盼望有抗病毒的“特效药”上市。广大临床科研工作者都在竭尽全力,期望通过开展各类临床研究尽快找到确有疗效的治疗药物或方案。出于工作性质和职业习惯,小编一直在关注和参与新冠肺炎的临床试验。

小编于23日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Chinese Clinical Trial Registry, ChiCTR)官方网站,在注册题目中以“COVID-19”进行了检索,发现自1月23日至2月23日,全国有211个临床试验正在进行,涉及超过100家医疗机构。

短短一个月时间,对同一个疾病的研究范畴之广,研究内容之丰富,参与医疗机构数量之多,在规模和复杂性上都是前所未有的。其中,武汉市金银潭医院于1月23日第一个申请注册了“一项评价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和干扰素-α2b联合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住院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随机、开放、空白对照的研究”。随后,关于新冠肺炎的临床试验如雨后春笋一般不断涌现,高峰时仅一天就有近20个项目申请注册。

在这211个临床试验注册项目中,干预性研究占绝大部分,共计147项,占比70%观察性研究49项,占比23%;诊断性研究10项,占比5%;其他类型研究5项,占比2%此外,这些临床试验经费来源进行了粗略统计,超过一半研究项目经费为研究者或单位自筹,一部分由政府的应急科研专项资助,企业资助的研究项目较少,占比10%左右。

也就是说,新冠肺炎的临床试验,由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IITInvestigator Initiated Trial)越来越多,而由企业发起的临床试验(ISTIndustry Sponsored Trial)比重较低。正如“IIT越来越重要,怎么才能更有谱?建昌刺客一文所说,与IST相比,IIT的研究范畴更广,研究内容更多,几乎与临床有关涉及人的研究都包含在内

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小编查阅了注册50项干预性研究,对相关信息进行了梳理,PICOS原则展现出来,供大家分享交流小编声明,以下内容仅仅是从注册中获取的信息,相关论述也仅围绕这些有限信息进行。

1、研究对象的选择

    研究对象为高暴露风险人群、普通人群、确诊患者和有明确分型的患者分别为3项、2项、22项和23项。在41项抗病毒治疗的研究中,有11项临床研究没有在纳入标准明确疾病临床分型的具体选择;23项有明确纳入疾病临床分型,但仅1项研究以临床分型为分层因素,明确了各临床型的样本量。

    有的项目其研究目的已经明确了使观察某药物治疗轻中度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而纳入标准却没有明确疾病分型。有的研究在对照组干预措施中表述采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型、危重型病例诊疗方案》推荐的治疗方案,但是纳入标准同样没有明确疾病的分型。

    需要研究者注意的是,研究对象是否符合研究的需要是一项临床研究成功与否的基础。根据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研究对象是保证临床研究结果真实性和可靠性的关键。




2、干预措施

  
  治疗方案以抗病毒药物治疗为主,也部分涉及干细胞治疗、康复患者血浆治疗、免疫调节治疗、肺功能康复、心理干预中医药治疗,如曲尼司特、利托那韦、盐酸阿比多尔片、法匹拉韦片、特力阿扎维林、磷酸氯喹、羟氯喹、甘草酸二铵胶囊联合维生素C片、雾化吸入喜炎平注射液、糖皮质激素、盐酸阿比朵尔片、热毒宁注射液、巴洛沙韦酯、达芦那韦、托珠单抗、重组高效复合干扰素、、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注射液、重组人干扰素α1b滴眼液、重组高效抗肿瘤抗病毒蛋白注射液、益生菌制剂、人胎盘生物制剂、连花清胶囊、痰热清注射液、注射用七叶皂苷钠、血必净注射液、感咳双清胶囊、双黄连口服液、中医导引功法、健身气功养肺方。

3、对照的选择


         41项抗病毒治疗研究中,26项目以国家卫健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推荐的规范治疗方案作为对照。部分选择了阳性对照、安慰剂对照和空白对照,还5项研究选择了单臂试验。  

        从研究设计的科学性来说,使用安慰剂或空白对照没有什么不妥的地方,但是要提醒研究者在临床试验方案设计及应急预案制订时,需要高度重视和充分关注受试者的权益、安全如何保护;当受试者出现相关损害,谁负责;研究内容与诊疗规范有冲突,怎么保障医疗安全等内容。

        研究者在选择安慰剂对照时,还需要考虑安慰剂制作的可行性和时效性等问题。关于单臂试验设计的思考,大家可以学习蒋志伟博士的“新冠肺炎应急状态下临床试验的设计-统计师的思考”。


4、结局指标


    41项抗病毒治疗研究中,14项研究以“病毒检测转阴率(时间)”为主要结局评价指标;有12项研究以“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率)” 为主要结局评价指标;其他有的以肺功能评分、住院天数、治愈率等主要结局评价指标。

在主要评价指标的数量上,有近10个研究选择了2个以上的主要结局指标,最多的达5个。我们都知道,临床试验一般需要通过测量某些结局指标来回答某个具体的问题。主要结局指标一般是那些最能代表临床意义,且最能说明研究问题的指标。主要结局指标的数量还关系到样本量的估计。

主要结局指标应当事先在研究方案中明确定义。一旦研究开始,改变主要结局的定义或测量标准将带来无法评估的偏倚,这将造成研究结论的可信性大大降低导致我们的研究结果无法推广应用


5、研究设计


      40项目采用了随机对照设计RCT),10个项目采用非随机对照设计针对RCT设计的项目,在随机化设计方面,34项目采用简单随机,仅2项采用了分层随机或动态随机化,还有4个项目在注册信息中未明确如何随机化。

        在盲法设计方面,8项实施了盲法设计4项单盲,4项双盲),16项研究为开放设计,16项研究在注册信息中未明确盲法设计样本量估算方面,最大样本量为520例受试者,样本量超过400的有3项。样本量200的有11个项目。

        关于新冠肺炎临床研究的科学性设计新冠肺炎临床试验设计中有关时效性的统计学设计考虑和“新冠肺炎应急状态下临床试验的设计-统计师的思考”两篇文章已经进行了详细阐述,这里不再赘述。

当然,大多数研究都是研究者或医疗机构发起普遍缺乏足够的经费支持,缺少有经验的临床设计专家和统计专家合作,短时间内想完成科学的临床研究设计、资源整合及临床操作,其难度可想而知!

最后,作为长期从事临床试验工作的一员,致敬奋斗在一线的临床研究同仁们!是您们的努力,不断推动新冠肺炎临床试验的健康发展不断的为抗奉献力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CCCC2022主题报告】新冠肺炎临床试验结果的启示
2021预测!这两个版块将推动生物制药加速发展
【NEJM】瑞德西韦治疗新冠研究再统计,结果呈现重大改变。亚裔用药无效
抗疫新发现:国际临床研究表明盐酸溴己新或可治疗COVID-19
人类如果找不到新冠肺炎药物,那 AI 可以吗?
大剂量维生素C辅助抗病毒作用研究进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