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溫志權、詹緒左丨“皖”名考
注:本文发表于《古籍研究》第74辑(凤凰出版社),此为作者Word版,引用请以该刊为准。感谢温志权老师授权发布!


“皖”名考

溫志權 詹緒左

摘 要:清人段玉裁認為,安徽簡稱“皖”“晥”“睆”三字,“時俗任意通用,大約古作'皖’,或作'睆’,又譌爲'晥’”,並以史乘、字典、韻書為證。典籍中表廬江郡的“皖”,或作“睆”“晥”。段氏主要依據的是《地理志》“廬江郡皖縣”,《漢書》宋本作“晥”,從日,今本作“睆”,則從目。本文認為,此類異形詞的產生,原因頗爲複雜。三字間的關係,論“通用”則有之,說“任意”則未必,“大約”云云,更表明還有深入研究的空間。作為地名的“皖”,東漢時“皖、晥”並用,當與書寫混同有關;唐時作“睆”,則又和“晥、睆”混刻有關。本文還從地名文化用字以及字頻角度探討了用“皖”指稱安徽的緣由。

關鍵詞:地名;皖;晥;睆;考論

清代著名小學家段玉裁在《“皖”字考》[1]一文中專門討論了“睆、皖、晥”之間的錯綜關係,文不長,茲引其要點如次:

考睆、皖、晥三字,皆不見《說文》,而時俗任意通用,大約古作“皖”,或作“睆”,又譌爲“晥”。即如《地理志》“廬江郡皖縣”,《漢書》宋本作“晥”,從日,今本作“睆”,從目;而《廣韻》“晥,縣名,胡管切”;《集韻》《類篇》皆云“晥,縣名,在廬江,戶管切”;《後漢書·郡國志》亦作“晥”,此皆字誤而從日者也。《集韻》《類篇》皆云“皖,吾官切,地名,在舒”;《通典》作“皖”,音患;此皆舊本《漢書》之從白者也,今本《漢書》作“睆”,則亦校讎者以“睆”改“皖”也。睆,本《說文》所無,而徐鉉謂“睆”即“睅”之或字,增此篆文,未詳所據。今經典及《地理志》皆宜依《毛詩》《釋文》作“皖”,從白,音戶板反,不當從目,尤不當從日。(《經韻樓集》)

段氏此論簡潔明瞭,觀點也很明確:今之典籍及《地理志》皆宜依《毛詩》《釋文》作“皖”,不當從目,尤不當從日。那麼“睆、皖、晥”使用的歷史實情究竟如何?是否都該寫作“皖”?段氏的論述其實隱含著兩個問題:一,古代“睆、皖、晥”是否“通用”?或何時開始“通用”?二,作為表地名的“皖”是否如段氏所說,古作“皖、睆”,又訛作“晥”呢?下面我們藉助愛如生中國基本古籍庫,從文字學的角度對此三個字的地理稱名的使用情況再作一番具體而微的梳理。[2]


一、地名“皖”的使用情況

“皖”用作地名,始見於東漢的《論衡》,嗣後《三國志》《水經注》等史籍、著述均見使用。自北宋的《集韻》始,它才屢見于語文類工具書。

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未收“皖”字。“皖”用作地名的始見例是東漢王充的《論衡》卷十九“驗符篇”:“永平十一年,廬江皖侯國,民際有湖,皖民小男曰陳爵、陳挺,年皆十歲以上,相與釣於湖涯。”[3]諸本該例均作“

”,義指“廬江皖侯國”。西晋陳壽的《三國志》中亦見“皖”字,所指相同,如《魏書·明帝紀》:“秋九月,曹休率諸軍至
,與吳將陸議戰於石亭,敗績。”[4]類似的用例凡36見。其後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清武英殿聚珍版叢書本、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亦見“皖”字2例,義亦同。

再來看“皖”在語文類工具書中的使用情況。南唐徐鍇《説文解字繫傳》始見“皖”字,但係引用《詩·大東》中“

彼牽牛,不以服箱”來釋“箱”字,此“皖”當釋為“明貌、明星”,非作地名解。[5]北宋陳彭年《重修廣韻》潸韻:
,明星。
”[6]《重修玉篇》卷二十白部:
,華板切。
”均未釋及地名。明確把“皖”釋作地名的語文類工具書,始見於北宋丁度的《集韻》,混韻戶袞切云:
,地名,在舒。
”另於潸韻戶版切下釋曰:“皖,晥,明皃。或从日。”[7]由此可見,“皖”在“明星、明貌”義之外,已被釋作地名之用。此後,金韓道昭的《五音集韻》、元熊忠的《古今韻會舉要》等陸續以“廬州、舒州、舒城縣”來釋“皖”字。其後的字典辭書基本沿用這一格局。


二、地名“晥”的使用情況

“晥”作地名,始見於班固的《漢書》。此後的《後漢書》《魏書》中亦用“晥”。而語文類工具書中收錄此義的,始見於北宋陳彭年的《重修廣韻》,此後不少字書才見收錄。

“晥”表地名,班固《漢書》僅1例,其卷二十八上“廬江郡”:“

,有鐡官。”[8]南朝宋范曄的《後漢書》中亦有2例,均作地名之用。其卷二十四“馬援列傳”:“十七年,遂共聚會徒黨,攻沒
城。
侯劉閔,自稱南岳大師。”[9]卷一百十二“郡國志·廬江郡”:“晥,有鐵。居巢,侯國。”書中錄作“
”形,當屬“晥”之缺筆。可見,“晥”字初出之《漢書》和後來的《後漢書》都是用作安徽廬江郡屬地之稱名。至北宋《宣和畫譜》卷十二中還收有僧巨然的“《
口山圖》”,亦用“晥”字。[10]

至於語文類工具書中“晥”釋作地名的,首見於遼釋行均《龍龕手鏡》卷四及北宋陳彭年的《廣韻》卷三,這表明“皖”“晥”用作地名的時代約略相當,其字形之微別當與書寫習慣有關,這一點和“皓”之寫作“晧”、“皎”之寫作“晈”幾乎如出一轍。一般來說,某字須在某一時期內廣泛通行過,然後才有可能載入字典辭書。同時,某個義項也須在文獻中屢見使用,然後方可載入“典”冊,以供人們查檢。表地名的“晥”正復如此。因東漢、南朝時有過“晥”作地名之用,北宋陳彭年才會在《廣韻》緩韻中對其作注,該書卷三:

,縣名。”於魚韻“舒”字下注:“亦州名,春秋時晥國,晉於晥縣置懷寧縣,武德改為舒州。”《集韻》緩韻“晥”字條釋云:“縣名,在廬江。”可見,“晥”起初不管是見於史籍,還是收於字典,無一例外均作地名。後來,《類篇》《增修互注禮部韻略》《五音集韻》《古今韻會舉要》《洪武正韻》《類音》等等,均沿用了這一分別。

值得注意的是,北宋《重修玉篇》“晥”僅釋為“明星”:“

,乎綰切。明星也。”[11]釋為“明星、明貌”的字典韻書另見於《集韻》卷五、《龍龕手鏡》卷四、《五音集韻》卷八、《古今韻會舉要》卷十五、《正字通》卷五。“晥”本來已釋作了地名,為何此類工具書中又有“明星、明貌”之類的解釋呢?答案只有一個:宋元時代,對“皖、晥”二字,實有表義功能的區分,以前者專指地名,用後者指稱“明貌、明星”。既如此,“晥”為何又會出現一身多義的現象呢?合理的推斷應該是與“晥、皖”二形的混同有關,這類混同並不鮮見,“曄、皣”“曉、皢”“暤、皞”“曒、皦”“旳、的”皆是如此。因偏旁“白、日”易混,形體傳抄導致混用,致使“晥、皖”在使用上出現分工。這種混同現象恰好就出現在宋代。經檢索,《詩經·小雅·大東》中“晥彼牽牛”的“晥”之形出現的時代正是宋朝。《太平御覽》卷五“天部”五“星上”:“詩曰:
彼牽牛,不以服箱。注:
,明星貌。”[12]《文苑英華》卷九“泰階六符賦”:
爾服箱。”[13]後來,以訛傳訛,“晥彼牽牛”才開始屢見著述,“晥”因之有了“明貌、明星”義。如文淵閣四庫全書本《李義山文集箋注》卷一[14]、光緒年間黎庶昌編輯精刻的古逸叢書影日本鈔卷子本《玉鐲寶典》卷七 [15]等等。

也正是基於這種訛混,後來的字典韻書里,“晥”也有了“明星”義,如上文引《玉篇·日部》《集韻·潸韻》等即是。今《漢語大字典》一仍其舊,所收“晥”字義項為:明星;廬江郡縣名。[16]與“皖”字義項重合。

眾所周知,某個時代的重要文獻,尤其是普及度高的文獻,其語言文字的使用還是頗有影響力的。因宋代已經有了以“晥”代“皖”的現象,故而字書韻書才會出現先單釋作地名,後又有釋“明星、明貌”義,再後來鎔二者為一爐的情況。《集韻》正是如此:“晥,縣名,在廬江。”“皖,晥,明皃,或从日。”此例清楚地說明了宋人已把兩字視為異體。《集韻》實際上是將《重修廣韻》和《重修玉篇》對“晥”的解釋合在了一起。

三、地名“睆”的使用情況

“睆”用作地名的時間較晚,始見於《隋書》卷五十五,至宋代李昉的《太平御覽》,才頻頻見到“睆”作地名的用法。“睆”在字典韻書中的使用情況,則始見於金韓道昭的《五音集韻》,其舒豫條釋云:“州名。春秋時睆國,晉為(於)睆縣置懷寧縣,武德改為舒州。”

在文獻著述中,“睆”字初見於《莊子·外篇·天地》:“

然在纆繳之中。”[17]此乃疊音詞,前人或釋為“窮視貌”,或解為“眠目貌”。《說文解字》未收,《蒼頡篇》收有此字,釋作“目出貌也”[18]。

“睆”“皖”“晥”看似形類,實則迥別,當屬來源不同的字。“睆”實為“睅”的聲符替換字。《説文解字》“目部”:“睅,大目也。从目旱聲。

,睅或从完”。[19]《廣韻》潸韻釋“睅”為“目出皃。

所以《漢語大字典》“睅”字收有兩義:目鼓出貌;大目。[20]而于“睆”字條卻收錄了11個義項:眼睛突出貌;大眼睛;視、窮視貌;微笑貌;明亮的樣子;實貌、渾圓貌;目圓轉;美好貌;小嫵媚;漢縣名;古侯國名。[21]從字義角度來看,“睆”除地名義外,基本上皆與“目”有關。而且,前兩義項亦為“眼睛突出貌”和“大眼睛”,與“睅”字釋義相重合。“睆”緣何會有地名義?這或許與“睆”“皖”“晥”的俗寫形體相似,傳抄或刊刻時易致混。

如前所述,“睆”用作地名始見於《隋書·張威傳》:“於是復拜洛州刺史,後封

城郡公,尋轉相州刺史。”[22]此句中的“睆城”當指地名無疑,然僅此1例。隨後至宋代李昉的《太平御覽》,方見“睆”大量用作地名。該書所見14例“睆”,除了引用《詩經》和《禮記》“華而睆”的這5例之外,其餘9例皆用作地名,指清代安慶府所在之潛山。如《太平御覽》四十三卷“地部八”中“睆山”條的解說:“《漢書·地理志》曰:
山在潛山,天柱峰相連。”[23]“睆”表地名實為“皖”“晥”的形體替換,記錄的詞仍為地名“皖”或“晥”。歷代典籍中,地名寫作“睆”仍為少見。

在語文類工具書中,釋“睆”字的,初見於《經典釋文》,主要與《詩經》有關,所釋義項有:好貌;實貌;明星貌;明貌;窮視貌;眠目貌。[24]未見用作地點稱名的釋義。由此推測,唐代“睆”字尚未廣泛用作地名。地名“睆”始見於宋代《增修互注禮部韻略》緩韻:“晥,睆城,縣名。《漢·馬援傳》:攻没晥城。”[25]此處釋“晥”時用了“睆城”為注,當是刻工所誤。《韻略》雖指出了“睆,同晥”亦即“晥城”,但未交待“晥城”所指何地,從其所舉《後漢書·馬援傳》的“攻没晥城”可知,“睆城”與表“舒州、廬江郡、縣名”之“皖”“晥”同義。真正釋“睆”為地名,始於金韓道昭《五音集韻》魚韻“舒”下注曰:亦州名。春秋時

國,晉為
縣,置懐寧縣,武德改為舒州。[26]但該書釋“睆”時卻又未提及地名的用法,而以“窮視皃”“明貌”釋之。[27]換而言之,在金代的字典韻書中,“睆”雖被用作“舒州、睆國、睆縣”但“睆”字並未被釋作地名,這也恰恰說明“睆”作地名乃誤抄混刻所致。睆,本無地名義。

南宋《路史》卷二十五“國名紀”“

,伯爵,漢為侯,舒之懷寧有
故城、
公山、
伯廟。《九域志》《宋州郡志》云:晉安于舊
城置懷寧。”[28]明代《南直隸郡縣釋名》卷下“懷寧縣”:皖,一作睆。[29]為何到了宋代,“睆”開始大量用作地名呢?原因可能是這樣的:雕版印刷始萌於唐朝,至中後期才普遍使用,宋朝畢昇又發明了活字印刷術,從寫本到刻本,不管是官刻、家刻,抑或是坊刻,字形相混難免。尤其是坊刻,雖然多有審核的環節,但刻工還是難免會產生一些混刻之字。“睆”用作地名或許正與“睆”“皖”“晥”的俗寫混刻有關。

“皖”初表“明星、明貌”義,東漢王充《論衡》始用作地名,至魏晉南北朝才日趨廣泛,釋作地名的工具書始見於北宋《集韻》。“晥”用作地名,始見於東漢班固的《漢書》,釋作地名的韻書首見於北宋陳彭年的《重修廣韻》。至於“睆”用作地名的,初見於唐代魏徵的《隋書》,釋作地名的工具書始見於金韓道昭《五音集韻》。從這幾個字的出現時間來看,表地名初用“晥”,後用“皖”,最後用“睆”,三者表現為混用關係而非替換關係。從流變關係來看,“皖”應為“晥”的異體,“睆”表地名則與刻書時的混刻有關。

四、“皖”名之由來

“皖”作為安徽的簡稱,主要緣於皖伯、皖公、皖山、皖國、皖城、皖縣等。亦有人認為是因“睆水”而得名。如《路史》卷二十五“國名紀”“睆”下注云:《方輿記》舊睆城,武德五年,王弘讓析置,在古逢龍城内。《魏書》臧霸討難當逆戰逢龍即此。居睆水之北,因號睆城。[30]據記載,春秋時期的皖國和後來兩漢的皖縣,府治在今潛山一帶,雖然宋末移府治到現今的安慶,但皖作為安徽地域的簡稱卻一直未有改變。至康熙六年(1667),清朝正式建安徽省,因省會在安慶府,境內有皖山、春秋時期又有古皖國,遂以“皖”為欽定的簡稱。那麼作為安徽的簡稱何以只用“皖”而非“晥”“睆”呢?這只能說是一種歷史的延續,與地名文化詞語用字的字頻有關。經過我們對中國基本古籍庫中所有歷代文獻的搜檢,與地名稱謂相關聯的“皖(晥、睆)國”“皖(晥、睆)城”“皖(晥、睆)縣”“皖(晥、睆)伯”“皖(晥、睆)公”“皖(晥、睆)山”的用字與字頻統計如下表所示:

注:表中空白處表示未搜檢到包含該詞的用例,“[ ]”內為涉及的文獻數量。為便於統計,本表將文獻的朝代作了歸屬調整,晉、南北朝歸屬於隋前;五代歸屬於唐代;遼、金歸屬於宋代。表中“皖國”含“皖國公”的統計,“皖城”含“皖城公”“皖城郡”的統計,“皖公”含“皖公城”“皖公山”的統計;“晥城”含“晥城郡”的統計,“晥公”含“晥公城”“晥公山”的統計;“睆城”含“睆城公”的統計。

“皖”字單用即可指“皖國”“皖城”,伴隨著漢語詞彙的複音化,出現了“皖國”“皖城”“皖縣”“皖公”“皖山”等富有地域文化意蘊的語詞,在這些詞語中頻繁出現的“皖”正是它後來用作安徽簡稱的主因。此類文化詞語的歷史意蘊無需贅述,從前表中可見,歷史文獻中指稱“皖國”“皖城”“皖縣”“皖伯”“皖公”“皖山”大都用“皖”字,用“晥、睆”之形的則少之又少。

宋代以前的文獻,寫作“晥城”或“睆城”的各有1例。《後漢書·馬援列傳》“十七年,遂共聚會徒黨攻沒晥城。”[31]此用前者;《隋書》卷五十五“列傳”第二十中“後封睆城郡公”用的是後者。[32]上表統計可見,歷代文獻中,“皖國”“皖城”“皖縣”“皖伯”“皖公”“皖山”中“皖”的用例多達3528例,“晥”或“睆”的使用僅有82例或77例。

再從所涉文獻數量上看,宋代以前指稱“皖國”“皖城”“皖縣”“皖伯”“皖公”“皖山”主要還是用“皖”,涉及文獻達28部,而用“晥”“睆”的各自只涉及1部文獻。在宋代及其後的文獻中,“皖國”“皖城”“皖縣”“皖公”“皖山”主要也還是用“皖”,且涉及的文獻數量眾多,據前表統計,多達1378部文獻,而用“晥”“睆”的僅分別為40部、26部文獻。

就本文的統計而言,“皖國”“皖城”“皖縣”“皖伯”“皖公”“皖山”用“晥、睆”的較少,地名“晥、睆”的使用主要是在宋、清兩代,且涉及的文獻數量也有限。其中“睆縣”在清代用例略多,涉及14部文獻,其中何紹基所撰《(光緒)重修安徽通志》卷十八有22例、[33]吳卓信所撰《漢書地理志補注》卷十七有6例。[34]但即使在清代,書法大家鄧石如(1743—1805)因居皖公山下,故號曰“完白山人”,其取字正是“皖”。可見最具安徽文化意蘊的詞語,還真是非“皖”而莫屬,所以今天以“皖”來簡稱安徽實乃勢所必然、理所當然、情所宜然。

五、結語

通過對歷代典籍“皖、晥、睆”使用情況的梳理,可以看出,在“眼睛突出貌;大眼睛;窮視貌;實貌”等意義上用“睆”,不用“皖”“晥”。在“明星、明貌”意義上多用“皖”“晥”,鮮見用“睆”,在安徽地域稱名上,三者是通用的。故段氏所云三字“通用”有之,“任意”則未必。

漢語中同詞異字現象非常普遍,“皖”“晥”“睆”等用作安徽屬地“舒州廬江郡皖國(城、縣)”亦屬平常。“皖”“晥”用作地名,時代約略相當。地名“皖”初見於《論衡》,地名“晥”首見於《漢書》,二書成書年代相去不遠。日、白旁相混而來的異體字,如“皓”或作“晧”“皎”亦作“晈”之類,大多採用白旁為正體。故表地名,今字多寫作“皖”。事實也證明,嗣後的典籍中,地名“皖”的使用更趨普遍。而“睆”作地名,當屬形近混用。

從字書韻書來看,“皖”進入字書應早於“晥”,“皖”釋作地名始見於《集韻》,“晥”解作地名始自《廣韻》,年代略有先後。而地名“睆”的使用則迥然有別,不僅出現的時代較晚,而且用例也極少。雖說始見於《隋書》,但也僅見孤例,故而是否為原用字頗值得懷疑。隨後至宋代《太平御覽》,方見用作地名“睆”者9例。字典韻書中真正釋“睆”為地名的始於金韓道昭的《五音集韻》,時代亦較晚。探其緣由,應與當時手民刻書的混同有關。

同時,通過對典籍中地域文化詞語“皖國”“皖城”“皖縣”“皖伯”“皖公”“皖山”的“皖”“晥”“睆”的用字和用頻調查,典籍中主要還是用“皖”來指稱與安徽地域文化相關的稱名,“晥”“睆”用例很少,這就從歷史文化的角度彰顯今用“皖”指稱安徽之緣由。

[1] (清)段玉裁:《經韻樓集》卷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12-13頁。
[2] 本文研究牽涉歷代典籍安徽地名用字的“皖、晥、睆”字形及其使用頻率,均據“中國基本古籍庫”所附古籍圖片統計而來。
[3] (東漢)王充:《論衡》,四部叢刊景通津草堂本,卷十九“驗符篇”。
[4] (晉)陳壽:《三國志》,百衲本景宋紹熙刊本,卷三魏書三。
[5] (南唐)徐鍇:《説文解字繫傳》,四部叢刊景述古堂景宋鈔本,通釋卷九。
[6] 本文所用《廣韻》為四部叢刊景宋本與巾箱本。下同。
[7] 本文所用《集韻》為明州刻本與述古堂本,下同。
[8] (東漢)班固:《漢書》,清乾隆武英殿刻本,卷二十八上。
[9] 本文所用《後漢書》為百衲本景宋紹熙刻本,下同。
[10] (北宋)《宣和畫譜》,明津逮秘書本,卷十二“山水”三。
[11] (北宋)陳彭年:《重修玉篇》,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卷二十。
[12] (北宋)李昉等:《太平御覽》,四部叢刊三編景宋本,卷五。
[13] (北宋)李昉等:《文苑英華》,明刻本,卷九。
[14] (唐)李商隱撰  (清)徐樹谷箋  (清)徐炯注:《李義山文集箋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卷一。
[15] (隋)杜臺卿:《玉燭寶典》,古逸叢書景日本鈔卷子本,卷七。
[16]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字典》(第二版),四川:長江出版集團,2010年,第1624頁。
[17] (東周)莊周:《南華真經》,四部叢刊景明世德堂刊本,卷五。
[18] (秦)李斯:《倉頡篇》,清岱南閣叢書本,卷中。
[19] (東漢)許慎:《説文解字》,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卷四上。
[20]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字典》(第二版),四川:長江出版集團,2010年,第2666頁。
[21]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字典》(第二版),四川:長江出版集團,2010年,第2668—2669頁。
[22] (唐)魏徵:《隋書》,清乾隆武英殿刻本,卷五十五列傳第二十“張威”。
[23] (北宋)李昉等:《太平御覽》,四部叢刊三編景宋本,卷四十三。
[24] (唐)陸德明:《經典釋文》,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卷五,卷六,卷十一,卷二十七。
[25] (宋)毛晃毛居正父子:《增修互注禮部韻略》,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卷三。
[26] (金)韓道昭:《五音集韻》,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卷二。
[27] (金)韓道昭:《五音集韻》,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卷四,卷十四。
[28] (南宋)羅沁:《路史》,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卷二十五。
[29] (明)郭子章:《南直隸郡縣釋名》,明萬曆四十三年刻本,卷下。
[30] (南宋)羅沁:《路史》,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卷二十五。
[31]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百衲本景宋紹熙刻本,卷二十四。
[32] (唐)魏徵:《隋書》,清乾隆武英殿刻本,卷五十五。
[33] (清)何紹基:《(光緒)重修安徽通志》,清光緖四年刻本,卷十八。
[34] (清)吳卓信:《漢書地理志補注》,清道光刻本,卷十七。

【作者简介】

温志权,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

詹绪左,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我們從小用的新華字典簡直堪稱漢字的毒藥讓你看看古代的字典
好一个“皖”字了得
史料 | 曹翰田序《璞山存稾》
皖字
安徽简称“皖”,这个字到底是什么意思?
《安徽新赋》作者:王铁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