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陈开林:《杜集叙录》清代编作家传记补正

《杜集叙录》清代编作家传记补正

陈开林

    陈开林,湖北麻城人,文学博士,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宋元明清文学、中国文学典籍、经学研究。

摘要:作为杜诗学文献目录的集大成者,《杜集叙录》一书后出转精,蜚声学界。然而,囿于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书中尚有不足之处。通过勾稽典籍,对“清代编”中的十九位作家的传记加以补正,内容涉及到作家的生卒年、字号、生平行实、著述等方面。

关键词:《杜集叙录》;杜诗学;目录学;清代作家

 

张忠纲、赵睿才、綦维、孙微主编的《杜集叙录》一书,作为杜诗学书录领域的的晚出者,后出转精。对著录的每一部杜诗学著作均撰写提要,予以介绍,充分体现了著录完备、考订精审的特性。对此,学界多有赞誉。

然而,由于涉及的时段较长,著录的人物和书目较多,加之囿于资料的闻见,因此,《杜集叙录》一书中也难免存有瑕疵。笔者曾就“明代编”的内容加以考订,撰成《<杜集叙录>明代编作家传记补正》一文﹝1﹞。就“清代编”而言,《杜集叙录》共著录386位学者的413部著作,涵盖了有清一代的杜诗学典籍。而《杜集叙录》在相关解题中,介绍作家生平著述时,既有讹误,又有可以补充之处。兹就见闻所及,条举十九人,加以补正。另外,清代杜诗学著述,尚有未被《杜集叙录》收录者,亦予以补充。

(一)284页“倪会宣”

按:《杜集叙录》著录倪会宣《杜诗独断》。其为“元璐子。明诸生,明亡不仕。著有《恒园集》。”﹝2﹞今检《两浙輶轩续录》卷一有其传,称“字尔猷,号恒园,上虞诸生。著《恒园诗文集》”﹝3﹞,可知其字、号。乔晓军编著《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补遗一编)据《越风》录传,所载字号与此同﹝4﹞。而孙微《清代杜诗学文献考》未言其号,称“字尔犹”﹝5﹞,略有不同。

(二)301页“闵奕仕”

按:《杜集叙录》著录闵奕仕《李杜诗选》,:“字义行。天都(今安徽歙县)人。生平事迹不详。”并据《李杜诗选》为康熙二十八年(1681)写本,断其为康熙时人。

今检胡敬《西清札记》卷一著录《唐人书诸葛亮<出师表>》绢本,载闵奕仕跋,文末题署为“康熙岁次乙丑东鲁后裔闵奕仕重装并志”﹝6﹞。康熙乙丑为康熙二十四年(1685),《杜集叙录》称其为康熙时人,此可为旁证。然其自称“东鲁后裔”,与“天都人”之说不符。

另外,《孔尚任诗文集》中有多首诗、尺牍与闵义行有关,乃留赠、唱和之作。其中《汉铜尺记》一文,云“江都闵子义行,博雅好古,所藏铜尺一”﹝7﹞,七律《暮春张筵署园北楼上大会诗人汉阳许漱石、泰州邓孝威、黄仙裳、交三、上木、朱鲁瞻、徐夔摅、山阴徐小韩、遂宁柳长在、钱塘徐浴咸、吴江徐丙文、江都闵义行、如皋冒青若、彭县杨东子、休宁查秋山、海门成陟三、家樵岚、琴士兴化陆太丘、画士武进李左民、泰州姜尺玉、琵琶客通州刘公寅。时闵义行代余治具各即席分赋》﹝8﹞,均称其为江都人。《汉虑傂铜尺》又云“予使淮阳时,得之新安闵义行”﹝9﹞,所载又异。其后,邓之诚《骨董琐记》卷六“虎虒铜尺”条,即据孔尚任的相关记载称“江都闵义行,藏虎虒铜尺”﹝10﹞

关于闵奕仕的生平,汪世清《艺苑疑年丛谈》曾有考订。称“字义行,号影岚,江南徽州府歙县岩镇人”,可知其别号。又称“父名叙,字鹤腮,占籍江都,顺治乙未(1655年)进士,官广西提学,工诗,见《民国歙县志》卷一〇《人物志·诗林》。奕仕为叙的长子,与弟奕佑、奕佐生长扬州,康熙中均以诗名于江淮间。”据此,知闵奕仕为歙县人,但长于扬州。孔尚任既称其江都人,又称其新安人,则不难理解。“奕仕著《载云舫集》10卷,康熙甲子精刊,今尚有一部藏国家图书馆”,柯愈春《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失载。《艺苑疑年丛谈》又据查士标《种书堂遗稿》卷二《哭闵影岚》诗“癸酉十月闵子死”、费锡璜《道贯堂文集》卷四《闵义行先生诔辞》“春秋五十有四,康熙癸酉十月廿七日卒”之记载,推知闵奕仕生于明崇祯十三年庚辰(1640),卒于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可谓精审﹝11﹞

《孔尚任诗文集》有七律《纪梦》,序云“五月二十五夜,梦亡友吴镜庵、闵义行、乔东湖,又二友貌熟而忘其姓……”﹝12﹞,诗作于戊子年,即康熙四十七年(1708),足见二人之交谊。

(三)305页“王余高”

按:《杜集叙录》著录王余高《退庵集杜诗》、《退庵北征集杜》。检《乾隆萧山县志》卷二五《人物三》有传,云:“王余高,字自牧。能诗,喜集工部句。有《退庵集杜》、《退庵北游集杜》二刻。”﹝13﹞《两浙輶轩录》卷三,载其“字自牧,号退菴,萧山人。仝高弟。著《退菴集杜》、《北游集杜》、《退菴诗稿》﹝14﹞。书名俱作“北征”,而《杜集叙录》作“北游”,略有不同。

(四)375页“张为仪”

按:《杜集叙录》著录张为仪《读杜随笔》,称其“字耳仪,号存中”。检法式善《清秘述闻》卷十二,载“张为仪,字存中,浙江海宁人。雍正癸丑进士,乾隆九年以编修任”﹝15﹞。同书卷十五又载“编修张为仪,字可仪,浙江海宁人。癸丑进士”﹝16﹞。前后所载不同。

又检《两浙輶轩录》卷十九,录其诗四首,传云:

张为仪,字可堂,号存中。海宁人。思问子。雍正癸丑进士,官编修。著《寓庸堂集》。

俞宝华曰:为仪视学云南,卒于道。大学士陈世倌尝谓人曰:“自诸生以至仕宦,不改故常者,吾所见唯此人而已。”﹝17﹞ 

所载张为仪字号又不同。

《海宁州志稿》卷二九《人物志·文苑》传云:“张为仪,字可仪,号存中。……丙午领乡荐,癸丑捷南宫。读书中秘,丙辰授职编修,充一统志馆纂修官……所著有寓庸堂集若干卷。”﹝18﹞排比诸说,《海宁州志稿》当属实。《杜集叙录》“字耳仪”、《两浙輶轩录》“字可堂”似不确﹝19﹞

     

(五)436页“俞希哲”

按:《杜集叙录》著录俞希哲《杜诗臆说》,称其“字天木,一字子兴,号秋江”。检佚名《吴江县志续稿》卷五《文学》有其传,云:

俞希哲,字天木,一字子与,号秋心,巩令韩子。县学生。有《子与遗稿》。顾樊渠云:子与性恬冷,与俗人群终日无一言。每当深湛之思,辄阖户捐食息,家人罕觏。其老屋颓败,僦居庞湖之干,浩然有终焉之志。所著有《毛诗私笺》、《文选补注》、《杜诗臆说》,俱未成,惟《古诗疏解》在耳。

    袁朴村云:秋心为人沉静。读书务自得,不尚浮名,惟日肆力韵语。观其《论诗》诸作,知于此道中,固三折肱矣。﹝20﹞

另外,《同治苏州府志》卷一〇六《人物三十三》亦有其传,载:

俞希哲,字天木,同里人。父韩,雍正癸卯进士,巩县知县。希哲少孤,性恬淡,读书务自得,肆力韵语。每有深湛之思,辄阖户寂处。补诸生。年未四十卒。﹝21﹞

同书卷一三八《艺文三》著录其《古诗疏解》、《豆亭诗稿》、《子与遗稿》﹝22﹞

据此,《吴江县志续稿》、《同治苏州府志》均称俞希哲有《子与遗稿》。“与”、“兴”,繁体字形相近。《杜集叙录》称其“字子兴”,当时因形近而致讹。

另外,江庆柏《清代人物生卒年表》,据顾列星《苦雨堂集》所录序、传,考定俞希哲其生卒年为1721—1747﹝23﹞,年仅27岁。然称其字子与,号天木,所载又异。

(六)436“邵广钧”

按:江庆柏《清代人物生卒年表》据邵渊耀《小石城山房文集》所录《邵广钧传》,知其生卒年为1764—1829,别号晴初﹝24﹞,可补《杜集叙录》之阙。

《杜集叙录》著录邵广钧《杜苏年谱》,云“疑为杜甫与苏轼的合谱,《常熟县志·艺文志》著录,称是谱载《小石山房文集》”。对此,蔡锦芳有考辨,称“《小石山房文集》,今只见偃师人武亿(1745-1799)所撰,仅一卷。县志所云,当非指此。疑此谱已佚。”﹝25﹞搜检邵渊耀的著述,柯愈春《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卷四十著录有《小石城山房文集》二卷、《茧丝集》二卷、《金粟山楼诗集》二十卷﹝26﹞。因《小石城山房文集》有《邵广钧传》,故《杜集叙录》所云《小石山房文集》,或恐乃《小石城山房文集》之误。

(七)437页“檀自荫”

按:《杜集叙录》据《(光绪)重修安徽通志》录其“《杜诗考证》”,今检该书卷二二三有传:

    檀自荫,字玩青,望江举人。官靖江教谕,以艰归,起补句容教谕。生平精于三礼,著有《周官考》。《文选》、杜诗、韩文,有考证。又有《韦菴集》若干卷。卒年八十六。﹝27﹞

其著述,同书卷三三六著录《周官考》﹝28﹞,卷三四六著录《杜诗考证》﹝29﹞、《韩文考证》﹝30﹞

(八)452页“韩厥田”

按:《杜集叙录》称《(光绪)山东通志·人物志》有其传。检成瓘《(道光)济南府志》卷五四《人物十》亦有其传,称:

韩厥田,字禹甸,号望垣,庚长子。嘉庆辛酉进士,授利川令。地瘠民悍,当川匪滋事,亡命啸众。甫莅任,获二十余人,地方遂靖。悉除积弊,案牍余暇,与诸生论文。邑旧无科第,癸酉登贤书一人,旋捷南宫,咸谓化导之力。岁旱,祷于龙洞,雨大注。洞在山半,水深数丈,潴而不流,邑人障以灌田,种稻数十顷,士民以为至诚所感。二十三年淫雨坏稼,禀请上宪,劝富民捐赈,给匾旌门,全活数万,移疾归。﹝31﹞

据此可补其号,且其政绩亦可窥见一斑。

(九)455页“江绍莲”

    按:《杜集叙录》著录江绍莲《杜诗精义》,小传据《(民国)歙县志》中的《人物志》、《艺文志》而成。许承尧《歙事闲谭》卷十三亦有其传﹝32﹞,与此所载近同。

    检柯愈春《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卷三二著录江绍莲《梅宾诗钞》,称其“号梅宾”、其父为江登云﹝33﹞,均可补《杜集叙录》之缺。而《广虞初新志》卷十三有《奇女子》,卷二三有《镇海将军》,二文均署名“江绍莲戾联”。柯愈春编纂《说海》,收录《广虞初新志》,于《奇女子》篇加脚注云:“江绍莲,清代诗人。字戾联,一作依濂,号梅宾,安徽歙县人。登云子。嘉夷十六年(1811年)成进士,年已七十余,官国子监学正。著《梅宾诗钞》,今存。”﹝34﹞据此,又可知江绍莲表字戾联。

(十)464页“汪逢尧”

    按:《杜集叙录》著录汪逢尧《李杜存真》,传称“年七十三卒”、“生平事迹见《重辑张堰志》”。实则张鉴《冬青馆集乙集》卷八有《儒学训导汪君墓志铭》,记其生平颇详。文称“君以乾隆二十三年正月己丑生,于道光十年七月己卯卒”﹝35﹞,可知汪逢尧生于1758年正月初二日,卒于1830年七月二十四日。

(十一)485页“周天麟”

    按:《杜集叙录》未言周天麟的生卒年。对此,学界言论不一。梁淑安主编《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近代卷》称其生卒年不详﹝36﹞江庆柏《清代人物生卒年表》据周恩绶《享帚斋集》所载周天麟序称周天麟生于1832年﹝37﹞,孙克强、杨传庆、裴哲编著《清人词话》称周天麟生于1834年﹝38﹞

检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第3册,收有周天麟光绪六年(1880)履历一份,载其仕宦经历颇详,迻录如下:

    周天麟现年四十七岁,系江苏丹徒县人,由监生报捐主事,咸丰六年签分户部山西司行走,九年八月学习期满。同治元年改捐直隶州知州,分发指省山西试用。六年十一月因调赴江北大营当差,叠次勦办阜宁海匪出力,经前任漕河总督张之万等保奏,奉旨俟到省后,归候补班前先补用。七年三月因勦平赖逆江北肃清案内出力,经张之万等保奏,奉旨赏加知府衔,并赏戴花翎。九年四月请咨赴部,十二月领照到省。十一年十二月署理隰州直隶州知州。十二年八月署理解州直隶州知州。十二月因河防出力,经前任山西巡抚鲍源深保奏,俟补缺后以知府用,吏部覆准,奏覆。十三年十一月题补保德直隶州知州,吏部覆准,奏覆。光绪元年十一月到任,三年二月因病呈请开缺。七月起病咨部覆准,经山西巡抚曾国荃札委赈捐局当差,并会办筹饷局。四年三月因上年随同树军搜勦晋边包头邮匪马贼出力,经曾国荃保奏,请免其坐补,以知府仍留原省补用,吏部议奏改奖俟坐补原缺后,以知府仍留原省补用。十月后,经曾国荃奏请,俟坐补原缺离任归知府班后,并加盐运使衔,吏部覆准,奏覆。当即捐免坐补,并捐离任,仍以知府候补。五年八月因频年接运赈粮终始出力,经曾国荃保奏,俟补缺后以道员用,吏部议准,奏覆。六年三月到京。四月初十日经吏部奏准,捐免坐补原缺。二十五日经钦派王大臣验放,二十六日覆奏,堪以照例用。奉旨依议。﹝39﹞

光绪六年,周天麟为四十七岁,据此可推其生年为1834年。其仕宦经历亦大略可知。

关于周天麟的卒年,《清代人物生卒年表》、《清人词话》均不载。民国学人郭则沄(1882-1946)曾著《洞灵小志》八卷、《洞灵续志》八卷、《洞灵补志》一卷,乃志怪小说集。周作人曾观览此书,并撰有书跋,称“喜其记述大方,又多涉及近人,故颇有兴味”﹝40﹞。今检《洞灵补志》,中有《周天麟》一篇,称其“年七十余乃卒”﹝41﹞。《洞灵补志》虽为小说家之言,因关涉时人时事,当有所依据,非全出于臆造。据之,则周天麟的卒年当在光绪二十九年(1903)之后。

(十二)490页“彭应珠”

按:《杜集叙录》著录彭应珠《杜韩诗文选注》十卷,小传称其“清黎平(今属贵州)人。约生活于同治时期”,所言甚为简略。实则《贵州通志》(人物志)、《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补遗二编)、《贵州近现代人物资料续集》均载有其传。其中,《贵州通志》(人物志)迻录了《黎平府志》、《黔诗纪略后编》、其友人黄卓元所作《传》的相关内容。据之,可知彭应珠﹝42﹞,字真崖。同治八年(1869)举人。主讲黎阳书院,课士有声。﹝43﹞

   关于彭应珠的生平著述,柯愈春《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卷五十著录其《景湘堂吟草》一卷﹝44﹞。检《贵州通志》(艺文志),著录其作品多部,小学类有《华严字母浅说》一卷﹝45﹞、子部有《读子辑要》四卷﹝46﹞、集部有《景湘堂文集》四卷、《诗集》一卷﹝47﹞。其中,《景湘堂诗集》当即《景湘堂吟草》,二者同书异名。

(十三)490页“徐士燕”

    按:《杜集叙录》据《(光绪)泰兴县志·艺文志》著录徐士燕《读杜质疑》。小传称其“字谷生。清泰兴(今属江苏)人”。今检乔晓军编著《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补遗一编)有其传,称:“徐士燕(1819-1871)﹝48﹞,字谷荪,号谷生,一作谷孙。嘉兴人。庠生。同柏子。有《养全居稿》、《性禾善米轩印稿》。《竹里诗萃》云:善摹钟鼎文字,兼工篆刻。”﹝49﹞而其父徐同柏(1775-1854),“字寿藏,号籀庄,自号少孺;初名大椿,宁春甫。浙江海盐人。”﹝50﹞海盐隶属于嘉兴,可知徐士燕实乃嘉兴人。《杜集叙录》称其为“泰兴人”,实因《(光绪)泰兴县志·艺文志》著录其《读杜质疑》而起。然而,沈津《书城挹翠录》著录稿本《性禾善米轩小草》,称:

    徐士燕,《(光绪)嘉兴县志列传》仅有十数字记载。《艺文》更略,只载士燕“《读杜质疑》、《竹里述略》二种。﹝51﹞

徐士燕《读杜质疑》著录于《(光绪)嘉兴县志·艺文志》,而非《(光绪)泰兴县志·艺文志》,亦可证其为浙江嘉兴人。

由于“清代编”乃孙微先生编写,此一讹误乃沿袭其孙微《清代杜诗学史》第四章中“已散佚杜诗注本简介”﹝52﹞、《清代杜诗学文献考》第四部分“同治、光绪、宣统卷散佚书目”﹝53﹞而来。

    其著述,除《杜集叙录》所言之外,据柯愈春《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卷四六,可知尚有《武林纪游》一卷、《新篁竹枝词》一卷﹝54﹞。此外,徐士燕还著有《岁贡士寿臧府君年谱》(又名《徐籀庄年谱》)一卷,有嘉业堂丛书本、古学汇刊本﹝55﹞;《竹里述略》十二卷《附录》一卷﹝56﹞。 

(十四)491页“朱占科”

    按:《杜集叙录》著录朱占科《杜诗集联》,小传未言字号,仅言里贯、仕宦、著述。检《清代朱卷集成》第55册于光绪癸未(光绪九年,1883)科会试载朱占科履历,称:“字炳青,号季巍。行五。道光甲辰年十二月十一日吉时生。江苏淮安府廪贡生,试用训导。山阳县民籍。”﹝57﹞可知其为光绪九年进士,生于道光甲辰,即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58﹞

此外,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第7册,收有朱占科履历一份,载其仕宦经历颇详,迻录如下:

朱占科,现年五十岁,系江苏山阳县人。由光绪九年癸未科进士,奉旨以主事用,签分户部。十三年奏留。十五年恭办大婚典礼,保奏赏加四品衔。二十三年筹助湖北赈款,议叙花翎。二十七年奏补主事。二十八年题升员外郎。是年因随辞事保奏,赏换三品顶戴。现充湖广司正主稿、北档房总办、则例馆编修,并经理缎疋库捐纳房各事宜。二十九年京察一等,经吏部带领引见,奉旨准其一等加一级,交军机处记名,以道府用。﹝59﹞

此为光绪二十九年(1903)履历,据“现年五十岁”,可推其生年为咸丰四年(甲寅,1854),较《清代朱卷集成》所载晚十年,当系虚报,乃当时科场通例。光绪三十年,朱占科出任云南顺宁知府。其授官、赴任时间,武新立《明清稀见史籍叙录》所载较为详尽。﹝60﹞《杜集叙录》著录其著作有《滇游纪程》、《适适居士诗钞》外,尚有《西行纪程》、《猛缅勘界纪程》一卷等。

(十五)491页“朱鲁岑”

    按:《杜集叙录》据《光绪湖南通志》著录朱鲁岑《杜少陵七言律选》,小传仅言“清人,生平事迹不详。”

实则萧穆《敬孚类稿》卷十一有《朱鲁岑先生墓志铭》,知其“名道文,字鲁岑”,生于乾隆乙巳年(乾隆五十年,1785)正月初八日,卒于咸丰丁巳年(咸丰七年,1857)十月二十八日。并称其“少好老庄之书,论学则以濂洛为宗,兼取金溪姚江,不执一隅之见。生平所著,于《诗》于《易》俱有成书,诗文数十卷,城陷尽失。”萧穆曾裒集其遗文,编为十卷。﹝61﹞

而方宗诚《柏堂集次编》卷七《朱鲁存先生传》,不言其生年,“咸丰七年十月二十九日先生卒”﹝62﹞,与萧穆所记相差一日。同书卷一有《朱鲁存先生遗集序》、《桐城文录序》,称“盖其为学,务发天真之气,有陶渊明、邵康节之余风。虽好古爱文,特以游其心而不以为心累也”﹝63﹞,“植之先生同时友,又有朱鲁岑先生。志识高迈,学行文章,独往独来,虽不尽合义法,而奇气精理,过人远矣”﹝64﹞,于其人其文亦有评论。

此外,《清史列传》卷六七《儒林上二》﹝65﹞、马其昶《桐城耆旧传》卷十一﹝66﹞均有其传。舒焘《与朱鲁岑先生书》,“自丁未道出桐城,不见吾师又三年矣”﹝67﹞,可知舒焘乃朱鲁岑弟子。

(十六)492页“温其训”

    按:《杜集叙录》据《光绪湖南通志》著录温其训《杜诗笺注》,见卷二五八《艺文志十四》。今检同书,尚著录有温其训其他作品,卷二四六《艺文志二》有《孟子文评》﹝68﹞卷二五六《艺文志十二》有《望麓轩集》、《疟吟》﹝69﹞。此外,卷二五四《艺文志十》著录益阳郭都贤《些庵诗钞》十五卷,并称“中有乾隆五年温其训所为外传,称公之诗古文甚多,有《正庵全集》、《抚江疏稿》、《补山堂十种》,大抵皆有其篇目,而未付剞劂,今皆不复见其全。余搜集公之诗得数十种,颇可为公之年谱”﹝70﹞。乾隆五年为1740年,温其训的存世时间大体可知。

(十七)492页“戴宏闾”

    按:《杜集叙录》据《(光绪)重修安徽通志》著录戴宏闾《杜律分注》,见卷三四六。今检同书卷二二三,载“戴宏闾,庠生。著《纪元备考》、《杜律分注》及《感遇诗》、《清溪集》。”﹝71﹞

何伟成主编《枞阳风雅》据徐璈(1779-1841)《桐旧集》录戴宏闾《感遇》诗一首,称戴宏闾“字式其。崇祯(1628-1643)间诸生。有《清溪集》。”﹝72﹞可知其表字。

方文(1612-1669)《嵞山集》卷四有《荻港遇戴式其》诗,云:“城居虽比屋,同载更相亲。细语穷通理,交怜忧患身。天低鸿有字,江瞑树如人。野泊依渔榜,苍茫少四隣。”﹝73﹞此戴式其当即戴宏闾,可知二人有交谊。

(十八)493页“黎栋”

    按:《杜集叙录》著录黎栋《杜诗辑注》,小传称其为“清宁化(今属福建)人。生平事迹不详。”今检黎景曾、黄宗宪修纂《民国宁化县志》,卷十三《艺文志》著录其《池上集》二卷、《杜诗辑注》﹝74﹞。卷十五《文苑传》有其传:

    黎栋,字于郑。性嗜诗,弱冠即以诗名。著有《池上集》、《泛吴草》行世,又著有《杜诗辑注》,未梓行。尝与雷贯一友善,其赠诗有:“贫老人多弃,君能下草庐。墙虽无过酒,架幸有残书”之句。尝为李元仲所推许,其评词有“真挚沉痛,竞自名家”之语。南昌彭士望、长汀黎士宏,尤为推重云。﹝75﹞

此传中诸人可略加考释。雷贯一即雷鋐(1697-1760),字贯一,号翠庭,福建宁化人。雍正癸卯进士。师事方苞。著有《经笥堂文钞》、《翠庭诗集》等。传见《清史稿》卷二九〇、刘声木《桐城文学渊源考》卷二。此外,《碑集传》卷三十载有彭启丰《通奉大夫都察院左副都御使加二级雷公鋐墓志铭》、朱仕琇《察院左副都御使雷公鋐墓志铭》、沈廷芳《累副宪传》、阴承方《都察院左副都御雷公行状》,记其生平甚详。

李元仲即李世熊(1602-1686),字元仲,自号寒支子,学界称檀河先生。福建宁化人。著有《寒支集》、《钱神志》20卷、《经正录》3卷、《宁化县志》7卷等。传见全祖望《李元仲别传》、李元度《李元仲先生事略》、魏礼《李君世熊墓志铭》、蓝鼎元《寒支先生传》、国朝耆献类征初编卷475《隐逸》。另有黎士宏所撰《墓表》。

    彭士望(1610-1683),字躬庵,一字树庐,又字达生,号晦农,南昌县人。“易堂九子”之一。著有《手评通鉴》294卷、《春秋五传》41卷等。传见陆麟书《彭先生士望传》、《国朝先正事略》卷三七。 

黎士宏(1619-1697)﹝76﹞,字媿曾,汀州长汀人。李世熊入室弟子。顺治甲午(十一年,1654年)举人。著有《托素斋文集》6卷、《诗集》3卷。传见《清史稿》卷二八五。陈寿祺《黎士宏传》、郑方坤《黎媿曾小传》,载《碑集传》卷八一。

(十九)494页“徐勷右”

按:《杜集叙录》著录徐勷右《杜律蒙求》,小传称“清人。生平事迹不详。”

检《中国古代诗文诗文名著提要》(诗文评卷)著录徐文弼《诗法度针三集》十卷,称《同治南昌府志》卷四三《文苑传》有其传,并云:“徐文弼(1710?—?),字勷右,号荩山,又号超庐居士,江西丰城人。乾隆六年(1741)举人,历官饶州府学教授,永川、伊阳知县。著有《吏治悬镜》、《萍游近草》。”﹝77﹞裘曰修《裘文达公文集》卷三有《徐勷右岭海异纪诗序》,称:“以《竹枝词》一卷索订,即《岭南游稿》也”﹝78﹞,可知其著述。另外,《江西诗征》卷七四、戴肇辰《学仕录》卷十二亦有传。

蒋士铨与徐文弼交好,故其集中多有提及。《忠雅堂诗集》卷二《答丰城徐荩山用昌黎永贞行韵》﹝79﹞、卷三《送徐勷右春试》﹝80﹞,均作于乾隆庚午年,即乾隆十五年(1750);卷十一《徐勷右画三马赐儿子知廉知节知让曰收摄放心曰驯养神骏曰一鸣惊人意深厚矣乃题四诗卷尾使小子识之》﹝81﹞,作于乾隆癸未,即乾隆二十八年(1763)。另外,词集卷下《百字令·送徐荩山宰永川夕》﹝82﹞

《杜集叙录》称“《杜律蒙求》,不分卷。该书为清木刻本,二册。上册选五律,下册选七律。《成都杜甫纪念馆馆藏杜集目录》著录。”﹝83﹞而《诗法度针三集》“中集卷二卷三为杜甫诗选,首列‘论杜统体’、‘论杜各体’、‘论杜兼长’、‘论杜句法’、‘论杜字法’、‘论读杜法’,皆辑古人论杜之语,后选杜诗,诗后有注、解、评、论”﹝84﹞,卷二为“编杜五言律”,卷三为“编杜七言律”,可知《杜律蒙求》即《诗法度针三集》之节本。

   此外,清代尚有部分杜诗学书目,《杜集叙录》失载,如戴家政《集杜》一卷。柯愈春《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卷三九著录戴家政《酉蜓诗集》八卷,称:

家政字子正,号有亭,又号酉蜓,云南景东人。嘉庆二十一年举人,任湖南知县。此集计分《五庐集》、《师山集》、《蠖庵集》、《停云集》、《勿自欺集》、《弹剑集》、《集杜》、《小石窗试帖》,集各一卷,道光二十三年戴氏小石窗刻,北京大学图书馆藏。﹝85﹞

又,《民国当涂县志·艺文志》著录《杜律解》,称“清陈醇儒著,见《通志·艺文》,佚。儒详《艺术》”﹝86﹞。检同书《人物志》“艺术”类,有其小传,知其“字蔚宗,重蕃子”,有文名,工书法。﹝87﹞

又,郭应元《杜律解》。《乾隆晋江县志》卷十二《人物》之六文苑载郭应元传,称“字景仁,康熙辛丑进士。……著有《四书解》、诗文集及《杜律解》﹝88﹞

又,裘曰修《裘文达公文集》卷三有《王絸亭注杜诗序》,称:“又久之,出一编见示,则絸亭先生所注杜诗五律也。”﹝89﹞可补《杜集叙录》著录之阙。

另外,《杜集叙录》所载内容亦有可补之处。如404页著录周春《杜诗双声叠韵谱括略》八卷,称卷前有乾隆五十四年(1789)自序、小记。检赵翼《瓯北集》有《题周松霭杜诗双声叠韵谱括略》﹝90﹞、秦瀛《小峴山人文集》卷三有《杜诗双声叠韵谱括略序》﹝91﹞。而《杜诗双声叠韵谱括略》原名《杜诗双声叠韵谱》,卢文弨《抱经堂文集》﹝92﹞、钱大昕《潜研堂文集》﹝93﹞均有《杜诗双声叠韵谱序》。

通过爬梳文献,对《杜集叙录》清代部分略作补正,期于使其提要内容更加完备,便于有效的利用。然而,囿于闻见,尚有一些疑义未能解决,尚待进一步研究。

注释:

﹝1﹞陈开林《<杜集叙录>明代编作家传记补正》,《宁夏大学学报》2017年第1期,第95-99页。

﹝2﹞﹝83﹞张忠纲、赵睿才、綦维、孙微《杜集叙录》,齐鲁书社2008年版,第284、494页。

﹝3﹞潘衍桐《两浙輶轩续录》,浙江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第76页。

﹝4﹞﹝49﹞乔晓军编著《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补遗一编),三秦出版社2007年版,第400、411页。

﹝5﹞﹝54﹞孙微《清代杜诗学文献考》,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第93、235页。

﹝6﹞胡敬《胡氏书画考三种》,《续修四库全书》第108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76页。

﹝7﹞﹝8﹞﹝9﹞﹝12﹞孔尚任《孔尚任诗文集》,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444、29、606、354页。

﹝10﹞邓之诚《骨董琐记》,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年版,第166页。

﹝11﹞汪世清编著《艺苑疑年丛谈》,紫禁城出版社2002年版,第205页。

﹝13﹞黄钰《乾隆萧山县志》,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编《明清萧山县志》,上海远东出版社2012年版,第902页。

﹝14﹞﹝17﹞阮元、杨秉初辑《两浙輶轩录》,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244、1324页。

﹝15﹞﹝16﹞法式善《清秘述闻》,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79、450页。

﹝18﹞许傅霈等原纂,朱锡恩等续纂《海宁州志稿》,《中国方志丛书》华中地方第562号,成文出版社198年版,第3392页。

﹝19﹞《重修浙江通志稿·著述考》著录《寓庸堂集》,称:“无卷数。清·沈为宜撰。案:为宜,字存中,海宁人。官翰林编修。此书载《杭志·艺文》。”书名、名、字、里贯、官职均与此处张为宜相同,疑《重修浙江通志稿》所载乃张为宜,而误作沈为宜。浙江省通志馆编《重修浙江通志稿》,方志出版社2010年版,第4552页。

﹝20﹞佚名《吴江县志续稿》,吴江市档案局编《道光吴江县志汇编》,广陵书社2010年版,第46页。

﹝21﹞李铭皖、谭钧培修,冯桂芬纂《同治苏州府志》第三册,《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辑10,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707页。

﹝22﹞李铭皖、谭钧培修,冯桂芬纂《同治苏州府志》第四册,《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辑10,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556页。

﹝23﹞﹝24﹞﹝37﹞江庆柏《清代人物生卒年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75、466、505页。

﹝25﹞蔡锦芳《杜诗学史与地域文化》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40页。

26﹞33﹞﹝44﹞﹝55﹞﹝85﹞柯愈春《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北京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466、859、1740、1544、1177页。

﹝27﹞沈葆桢、吴坤修等修,何绍基、杨沂孙等纂《(光绪)重修安徽通志》,《续修四库全书》第65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787页。

﹝28﹞﹝29﹞﹝30﹞﹝71﹞沈葆桢、吴坤修等修,何绍基、杨沂孙等纂《(光绪)重修安徽通志》,《续修四库全书》第65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481、553、553、792页。

﹝31﹞成瓘《(道光)济南府志》第三册,《中国地方志集成》山东府县志辑3,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33页。

﹝32﹞许承尧《歙事闲谭》,黄山书社2001年版,第449页。

﹝34﹞柯愈春编纂《说海》,人民日报出版社1997年版,第1170页。

﹝35﹞张鉴《冬青馆集乙集》,《续修四库全书》第149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196页。

﹝36﹞梁淑安主编《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近代卷)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290页。

﹝38﹞孙克强、杨传庆、裴哲编著《清人词话》,南开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793页。

﹝39﹞秦国经主编《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第3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743页。

﹝40﹞周作人《知堂书话》,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第525页。

﹝41﹞郭则沄《洞灵补志》东方出版社2010年版,第369页。

﹝42﹞有书称彭应珠的生卒年为1832-1890年,未知何据。参贵州历代诗选编委员会编《贵州历代诗选》(明清之部),贵阳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95页;侯清泉《贵州近现代人物资料续集》(内部资料),《贵州近现代史料丛书》之七,2001年版,第262页。

﹝43﹞冯楠总编《贵州通志》(人物志),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102页。

﹝44﹞﹝46﹞﹝47﹞黄永堂点校《贵州通志》(艺文志),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06、509、778页。

﹝48﹞江庆柏《清代人物生卒年表》据 《木雁之间吟草·戊午四十初度述怀》定徐士燕生年为1819年,卒年付之阙如。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43页。

﹝50﹞支伟成《清代朴学大师列传》,岳麓书社1998年版,第274页。

﹝51﹞沈津《书城挹翠录》,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第373页。

﹝52﹞孙微《清代杜诗学史》,齐鲁书社2004年版,第372页。

﹝55﹞王德毅编《中国历代名人年谱总目》华世出版社1979年版,第222页。

﹝56﹞陈心蓉《嘉兴刻书史》黄山书社2013年版,第520页。

﹝57﹞顾廷龙主编《清代朱卷集成》第55册,成文出版社1992年版,第217页。

﹝58﹞江庆柏《清代人物生卒年表》据 《光绪九年癸未科会试同年齿录》定朱占科生年为1845年,并注云“朱占科生于道光二十四年十二月十一日,公历为1945年1月19日”,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7页。

﹝59﹞秦国经主编《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第7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99页。

﹝60﹞武新立《明清稀见史籍叙录》,金陵书画社1983年版,第74页。

﹝61﹞萧穆《敬孚类稿》,黄山书社1992年版,第300-301页。

﹝62﹞﹝63﹞﹝64﹞方宗诚《柏堂集次编》,《清代诗文集汇编》第67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178、140、143页。

﹝65﹞佚名《清史列传》,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5429页。

﹝66﹞马其昶《桐城耆旧传》,黄山书社1990年版,第420页。

﹝67﹞任清编选《唐宋明清文集》第2辑清人文集,天津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804页。

﹝68﹞﹝69﹞﹝70﹞李瀚章、裕禄等编纂《光绪湖南通志》,岳麓书社2009年版,第4962、5096、5234页。

﹝72﹞何伟成主编《枞阳风雅》,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89页。

﹝73﹞方文《嵞山集》,《续修四库全书》第1400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56页。

﹝74﹞﹝75﹞黎景曾、黄宗宪修纂《民国宁化县志》,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09、580页。

﹝76﹞江庆柏《清代人物生卒年表》据《托素斋文集》附载黎文远所撰《行述》定黎士宏生卒年,并注云“黎士宏生于万历四十六年十二月初八日,公历为1619年1月23日”,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2页。

﹝77﹞﹝84﹞傅璇琮主编《中国古代诗文名著提要》(诗文评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387、387页。

﹝78﹞﹝89﹞裘曰修《裘文达公文集》,《清代诗文集汇编》第332 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397、395页。

﹝79﹞﹝80﹞﹝81﹞﹝82﹞蒋士铨著,邵海清校,李梦生笺《忠雅堂集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246、270、867、1922页。

﹝86﹞﹝87﹞鲁式穀等编《民国当涂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40:民国当涂县志(二),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355、99页。

﹝88﹞方鼎等修,朱升元等纂《乾隆晋江县志》,《中国方志丛书》第83号,成文出版社1967年版,第349页。

﹝90﹞赵翼《瓯北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958页。

﹝91﹞秦瀛《小岘山人诗文集》,《清代诗文集汇编》第407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491页。

﹝92﹞卢文弨《抱经堂文集》,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81-82页。

﹝93﹞钱大昕《潜研堂文集》,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427-428页。

注:本文发表于《中国诗学》第26辑,引用请以该刊为准。感谢陈开林老师授权发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人对杜甫有多爱?
我们今天可以读到杜甫的诗 多亏了他们(图)
张忠纲:《杜诗学通史·唐五代编》
安徽杜诗学文献
骡纲
家集: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