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连载)家之殇(六)曾经的“知识青年”||刘根

点上方河南文苑”即可免费订阅本刊。

(三) 曾经的“知识青年”(1)

一年的最后一天终于到来,忙碌的人们终于可以静下心来,包饺子、贴春联。

儿时的除夕,父亲总会买来红纸,找来我们不用的毛笔和墨水,然后拿出他专门买的印有各种对联的小本子,开始写春联。虽然右手食指不便,他仍是一笔一划地认真去写;他的字虽没有书法家的遒劲有力,但也是洋洋洒洒,一气呵成。

他完成一副,我们就整齐地把它放在地上。不一会整个客厅都成了红色的海洋。那一幅幅散发着淡淡墨香的红红的春联,成了童年中关于春节挥之不去的记忆。

二伯家的堂兄,往往会早早地拿来自己裁好的红纸,等着父亲给他写春联。

关于春联,父亲教会了我们怎样辨别上、下联,怎样贴、怎样念,还给我们讲过古人关于对联的趣闻轶事。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个卖豆芽的商贩的共18个“长”字的“趣联”。父亲教会了我们正确的念法,令我们受益匪浅。

在亲戚的帮助下,生于50年代的父亲能够勉强完成了初中学业。他天资聪颖,计算、识字和记忆能力较强。文革浪潮袭来,懵懂少年的他,虽不属于上山下乡对象的城市知识青年,却也被时代的洪流裹挟着,一个人坐着火车去过北京参加所谓的“串联”。不管怎样,在乡邻和亲戚的眼中,父亲是被归于“肚里有点墨水”的人。

童年的时光里,父亲爱给我们讲七侠五义和杨家将的故事。虽懵懵懂懂,但从小让我们明白了什么是“好人”,什么是“坏人”,这正是我们人生观中关于善恶美丑最初的雏形。

在北关干活的父亲,枕头下总是放在一叠杂志和书本,劳累一天或阴雨天没活做时,他总会拿出来看一会。幼时的我还对那些花花绿绿的名字一头雾水。随着年岁渐长,那个名字我一致念作“gong jing”的杂志,其实就是《躬耕》。我还模糊记得,随着电视剧《霍元甲》的热播,这份杂志还曾连载关于霍元甲的小说,而认字不多的我常常会趁着父亲不在,偷偷拿出来去看里面描写霍元甲和日本大力士决斗的插图。

青年时的父亲,还是一个地道的琼瑶迷。他爱看的另一本杂志是《小说月刊》,那个时期正刊载琼瑶阿姨的《六个梦》系列。到了九十年代,荧屏上出现了更多的根据琼瑶阿姨的作品改编的影视剧,父亲总是会早早地守住电视机旁一集不落地看到“大结局”。时光留不住 ,春去已无踪……”,每当《在水一方》的音乐响起,父亲总是会跟着剧情地发展而沉醉其中。女一号是情感丰富、动辄梨花带雨的刘雪华,男一号是英俊帅气却有着忧郁深沉气息的秦汉,曾充斥了荧屏很长一段时间,父亲也成了典型的追剧者。

在文化生活极其匮乏的时代,父亲让我们接触到外面丰富多彩世界的方式就是花了五百元钱(那个年代的五百应该是相当于一个工人多半年的工钱了),买了一台十四寸的黑白电视,在当时的小村庄也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记得那时的《声屏周报》(后来的《南阳广播电视报》,现在的《南都晨报》)刚刚创刊,父亲从创刊号开始,每期必买。从城里干活回来,他总是会偷偷地先塞给我一份折叠得有点皱的、散发着新鲜墨香的报纸。而我也会偷偷地躲在被窝里,比其他人领先品尝到阅读的快乐。

父亲当上了村里的小组长。每当村组干部开会,父亲总是把那些没人看到眼里的报纸和杂志拿回家,先让我们看,然后自己再看。从那些零零碎碎的纸张和文字中,我们姐弟都养成了爱看书报的习惯,也从中受益无穷。

父亲爱读书看报的这个习惯一直坚持到了他最后的日子。住院的日子里,输完液的他总是会找点东西看,或报纸,或宣传单,连护士送来的一日清单他都会戴上老花镜仔细地看上一会。

都说知识改变命运,但在父亲身上,似乎没有那么地应验。终其一生,只不过是比别人见“多”识“广”一点儿,仅此而已。若与其毕生出的力气、操的心和吃的苦、受的累相比,则更是天渊之别

回到老家,在他的卧室下边的纸箱里,我看到了一摞整齐摆放着的书报杂志和一副老花眼镜。一张字迹模糊的《声屏周报》上还能依稀看出当年介绍《几度夕阳红》剧情的文字。

……且拭今宵泪 \留与明夜风 \ 风儿携我梦天涯绕无穷 \ 朝朝共暮暮 \ 相思古今同 \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歌词犹在。只是,它们的主人再也看不到、也听不到这些了。

(三) 曾经的“知识青年”(2)

从生存哲学来说,知识使人文明,使人安身立命,从而创造社会和个人价值。辩证地看,究其毕生所学,父亲的学力只有初中水平,但这点知识恰恰使得他里里外外、从上到下、事无巨细地为家庭、为子女奔波着、操劳着。因此,当耗尽体力和脑力之后,健康也便失去了。

当别人都觉得你有知识、有文化,因此什么都懂,什么都能干时,人的思维就很容易产生惯性逻辑:这个工作非你莫属,这个责任唯你能担,这个事唯你能解决……而这恰恰变成了一把利刃,无形中一点一点地摧残着你的身心。

所以,才有了现代人总结的生存和处事之道:啥都不会比啥都会强。

也许,老实厚道的父亲,终其一生也未曾明白这个道理。

在乡邻和亲朋好友来看,父亲是出了名的“能工巧匠”,有文化,懂礼节,手艺精,热心肠。所以,无论是起房盖屋、婚丧嫁娶的大事还是写个请柬、算个小账的小事,只要有人张嘴,他总是有求必应。而且,没有人否认他的手艺和人品。他还会自己给孩子们制作玩具、设计农具、家具,修理过电视、录音机。有限的知识成了他在村里的“大拿”。

在子女的教育上,他没有讲太多的道理,只是给我们举村里几个通过上学走出泥土地,然后在城里面有体面工作的所谓“有出息”的例子,告诉我们要多读书,多识字,以后才能少下力,少流汗,最好能端上国家的“饭碗”,才能养活住自己 。他也讲了自己那个年代由于家庭条件所限,想上学却不能的遗憾,让我们从小明白了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就是上学、读书。 

如果条件允许,年轻时的父亲一定是一个有着优异成绩和前途的学子。他有着惊人的记忆力,对数字更是特别的敏感。老家的桌子上,还有一本父亲留下的“通讯录”。上面记着密密麻麻的几十个电话号码。其实,上面真正记的都是偶尔联系的远戚或朋友的号码。对于自己五个孩子,还有几个至亲的号码,父亲不需要任何的“通讯录”,因为他有着清晰的记忆,他的心中存着一本“通讯录”。

无论是干生产组长,管理200多组员的集体账目,还是后来经营面条铺(短暂)、管理大理石厂,或带着一帮人走南闯北,他除了本子上有一个大账目外,心里总是还放着另一份细到小数点的帐目,进料、用料、记工、结算等环节从不含糊。

在他因病开始服药或住院中,不停地的药物调整,名目繁多的药名、用法、用量、注意事项、药物反应,以及什么时间住院、出院、治疗过程、化验结果、检测报告等数据,他都能如数家珍,准确地地告诉不同的医生,让医生也为之惊叹。

在他生命的最后,当亲人都围在床前,他竟然惊奇地说出了这两年为他看病所花费了7万多元的数字,拖累了子女,所以后事要从简,钱要少花。近两年来的病情反复,频繁地进出医院,一次次地从死亡线上挣扎过来,各种各样的花费不计其数,没有人去算过,也没有人计较过。但父亲的心里却如明镜般清晰。

思绪回到今天。如果时光倒流,我们宁愿父亲做一个没有太多的文化知识,一个不需要什么都懂、什么都会的人,一个不需要把任何事情都看得那么真、那么重的人,简单生活而勿忘心安。


作者简介: 

刘根,河南南阳人,中学教师。文学爱好者。作品散见于当地媒体及网络。


投稿邮箱3182529240@qq.com

361

扫描或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感谢关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赣雩文艺】作者:刘族根《父亲颂》总第240期⑦2019年第167期⑦
1959年10月26日致信中国青年杂志总编辑邢方群
好书伴我成长
中考常见文言文词类活用|积累知识,满分阅读“知识青年”
【浙江】刘子睿《写春联、贴春联》入选
【原创】《怀念父亲写春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