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连载)家之殇(十一)||刘根

点上方河南文苑”即可免费订阅本刊。

(五) 关于大理石(3)

1988年的寒假,我童年里另一段最开心的一段时光开始了。

清晨,我们在临近营区的军号声中醒来。工人们(大多都是父亲找来的亲朋好友)起床、洗漱,之后去食堂吃早饭。食堂是自己建的,还印有饭票,做饭师傅也是同村的一个老伯。8:00之后,车间的机器已经开始轰鸣,大人们都开始忙碌起来。我也会早早地起床,洗脸,吃饭,然后就是在空旷的大院闲逛。

父亲在车间忙个不停,除了在开饭时嘱托食堂师傅和亲友多给我打点菜,让我吃饱点,便也无暇顾及我。

大人们都在车间忙碌着,剩下我一个人在部队院子里闲逛。逛累了就趴在桌子上做一会儿寒假作业。常常是跑的满头大汗,衣服也脏兮兮的。甚至还有一次拉肚子,弄得棉裤都脏了,父亲只好让大姐给我洗净,再用火烤干。

看我一个人实在无聊,父亲让做饭的李伯家的小孩也过来了。于是,我也算有了个玩伴。

更幸运的是,工人们中有一台老式的磁带录音机,还有两盒磁带,一盒是迟志强的《悔恨的泪》,还有一盒是那个早已故去的“西部歌王”王洛宾的专辑。无事可做了,我们就捣腾那个录音机,翻来覆去地听着那《铁窗泪》、《十不该》、《大阪城的姑娘》和《青春圆舞曲》,连听带唱,竟然记住了很多歌词,也明显地感受到两种不同的歌曲带给那个时代人们的影响。春期开学了,我又有了向小伙伴炫耀的资本了。

夜幕降临,吃过晚饭,忙碌了一天的工人们三三两两地到独山正门附近闲逛。

那个地方是坦克旅的旅部所在地,有很多的商店、饭馆和理发店。在那个年代,这里也算是一条繁华的小街了。大家伙有购买日用品的,有理发的,也有去喝点小酒暖和身体、解乏的。

旅部大院的东南角是个大礼堂,部队每到周末都会放场电影。记忆中,我还跟其中一个叔叔去大礼堂里看了场叫《无敌小子》的电影。回来的时候,顺便又领着我进了商店,给我买了一副漂亮的年画。高兴的我几天都睡不着。

那年的春节好像也是在大院里度过的。家属区有个蒋姓团长,不记得是哪儿的人了。这是一个很随和的军官,对于这些来自乡下的农民工很友好,从不摆架子。他没事了也常到厂区转转,彼此熟识了,大家干脆就不喊团长,直接称呼他“老蒋”了。

蒋团长也很喜欢我们这些小孩子,他还送了我一套军服的帽徽、肩章和领章。小小年纪的我,说不上崇拜,却也很羡慕军人的服装。于是,父亲就给我买了一套类似于警服的童装。我又从退役在家的表哥那里要来了一副没有帽徽的军帽。

于是,这些东西都排上了用场。穿上这一身行头,我和一个穿着他父亲改小了的警服的小伙伴,得意洋洋地在村里走了一圈,惹来了众多的羡慕和笑声。

那年春节,我们常去蒋团长的家里看电视。当年最火的一部电视剧就是《康德第一保镖传奇》。当付笛生那粗狂的“……风凛凛,刀寒寒,虎狼声声吼,浓雾重重暗……”从屋子里传出,我们都涌到了他的小院里。大家伙正襟危坐地开始了新年的视觉盛宴,直到演完五集,范琳琳那缠绵又略带忧伤的“……撇东,撇西,唯独你撇不下……”声音响起,才恋恋不舍地走出那个小院。

电视剧内容早已不记得了。其实,在那个年纪,除了看热闹,还有就是年少的新奇感了。

常常感慨于那个年代的影视作品,既有曲折跌宕的情节,更留下了似天籁之音的美妙乐曲,让我们想起了一首歌的同时,也就想起了一段岁月,想起了一段心情。

其实,岁月恰如歌,历久而弥新。

(五) 关于大理石(4)

夜幕下的独山,静谧而又安详。如同一个洗去了岁月铅华和浮躁的少女,在沉寂中慢慢睡去。

天气预报说,本地夜间将有一场暴风雪,气温会骤降6-10℃。

三十年了。一样的季节,一样的时空,却有着不一样的心情。而我的记忆深处,挥不去的依然是在部队营区生活的那段岁月。

多少个这样的漫漫冬夜里,回忆曾温暖了我的躯体,也温暖了我的灵魂。

在大理石厂租赁过来用作工人宿舍的破旧营房中,父亲的这件宿舍兼办公室在最东边。这是一间寒冷、潮湿和黑暗的屋子里。窗户正对着山风口,早已没有了玻璃,只是被人简单地用砖头垒了一大半,只漏了一点点缝隙,再用塑料单糊了起来。 

夜幕降临,在车间忙碌、劳累了一天的父亲终于可以休息了。怕我冷,父亲让我挤在他的床头。如冰窖般寒冷的屋子里,夜里的我常常辗转反侧,手脚冻得冰凉。

在另一头睡着的父亲,常常被我折腾醒。于是他干脆把我叫到了他的床头。把枕头挪给我,然后把我紧紧地揽在怀里睡。而那一年,我已经九岁了。

窗外,怒吼着的东北风不停地拍打那层塑料膜,发出刺耳的声音。黑黝黝的独山上一片漆黑,只有附近村子里和玉矿上依稀闪烁着零星的灯光。

狭窄的床上,父亲紧紧地揽着我,我感受着父亲身上散发的热量,温暖而厚重。

父亲问了我很多学习和生活上的问题。他问到了我们所住房间的方位。我说是东西方向。父亲回答说错了,说我已经“转向”(方向感混乱之意)了。

然后,他又告诉我怎样判断一个人所处的方向,甚至讲到了物理学上的参照物。平生第一次,年幼的我有了方向感,知道了左右、东北、西南……。我知道了任何一个方向都是相对的,都须以一个参照物来判定。

长大后,我明白了一个浅显的道理:犹如评价一个人,美与丑,善与恶,如果没有一个“参照物”,没有一个标准,这样的判定必然都是唯心和偏颇的。

寒夜漫漫,没有取暖的设备,在涌动着的暖暖的父爱中我酣然入睡,连梦中都是咯咯笑着。

第二天清晨,当我醒来时,父亲已早早地去车间忙碌了。为了让我不至于饿着肚子,他早已嘱托食堂的师傅专门给我留了一份饭菜在锅里面……

终于,起风了。

寒风从独山北麓吹过,带着哨音,裹胁着雪花,越过了山脊,越过了曾经生活过的军营,吹散了三十年前的那段温暖,但却无法吹散这段难以磨灭的回忆。

(五) 关于大理石(5)

再次回到那个部队大院已是十年后了

1997年的暑假,我上高二。那天刚好是我的生日,也经历了我人生当中第一次惊心动魄的危险。

父亲领着我和邻居家几个大哥,租了一辆农用大卡车,来这里采购一批大理石板回去加工。

再回到这里,已满目沧桑。大院里面没有太大的改变,甚至感觉比十年前更荒芜了。

当年的机瓦房还在,只是早已破烂不堪,荒废在疯长的杂草中。曾经凝聚了父亲心血和汗水的大理石车间里,机器许久都没有轰鸣过了。旁边的角落里,堆着一排排没有多大挑选价值的大理石板。大院里仍住着寥寥无几的几户家属,只是不见了当年的蒋团长和士兵们。

厂长刚好外出,到下午才能回来。闲来无事,利用等候的时间,我和一个大哥还爬到了独山顶,在祖师宫外面的算命“大师”跟前,“捐”了五元钱,给自己算了一下卦。清楚地记得,不过是说我命里缺火,大学能考得上,婚姻在东北西南方,诸事皆顺,贵人相助,逢凶化吉云云。

现在看来,除了最后一句话可信度较高外,其余只能一笑了之了。

中午,女主人还算热情,为我们做了捞面。下午两三点,终于等到了厂长的归来。

十年前,在这里,父亲帮他建厂、管理,给他打工,可以说机器上的每个螺丝钉父亲都是再熟悉不过了。

一番寒暄,自是感慨颇多。时移世易,行业的竞争,生意的惨淡成了他俩的话题。

最后,曾经的老朋友以最低的价格让父亲挑选了一车石板。装车,道别。父亲和这个十年前生活过的地方和老友说再见了。

谁也没想到,一场意外已悄然在前面等着。

行至独山口时,由于上坡,卡车不小心熄火,往下溜了一截。灾难降临了。

十几块靠在驾驶室后面的巨大的石板倒了下来,刚好压在了坐在车厢后面的我的双腿上……惊恐之中我意识到:完了,我的腿要断了。

那一刻,众人也都吓傻了。父亲从驾驶室出来,慌忙地爬上车厢,一块接一块地扶起笨重的石板,一边喊着路人帮忙。

路两边,此时正悠闲地蹲着三三两两的打牌的人。见此情景,他们无动于衷,甚至还有点幸灾乐祸。焦急万分的父亲给他们发了烟,又说到了给钱,这才一个个懒洋洋地爬上车……

  大家七手八脚地扶好石板,把我抬下车,抬到了路边的诊所。医生按了按我的小腿骨头,确定骨头没有断裂,就简单地处理了下我的腿伤,又开了点红花油,嘱托我回去不要乱动,观察两天。

一边是惊愕不已的医生和众人,戏言我福大命大,千斤重石压在腿上,却没有伤筋动骨,这样的奇迹真的罕见。一边是吓得脸色苍白,急得满头大汗的父亲,不断询问我的伤情。

那一刻,我知道了,伤在儿子的腿上,痛却留在了父亲的心里。父子连心啊!这就是血脉相连的父子亲情。

给了那几个民工些钱,父亲让我挤在了驾驶室。一路上再三嘱托司机,开慢点、稳点。

到了家里,父亲没让我卸车,而是又喊来了些邻居帮忙。

那年的暑假,一个18岁的高中生,一个成年的男子汉的我在家歇了半个多月,每天在父母忙碌的身影中养尊处优,优哉游哉。

经历过那件事后,父亲不管多累多忙,再也不让我们几个孩子做些抬大理石板这样的重活了。

时至今日,我的左腿上还留有一块伤疤,见证了一个百思不得其解的“奇迹”,印证着独山顶上那位“大师”的预言。随着时光的流逝,在逐渐地模糊和消褪。那个十八岁的生日留给我的回忆里,是父亲奋不顾身去救儿子的画面和留给我的永恒的温暖和感动。

自此以后,父亲和我再也没有去过那个部队大院了。

多年后的我,工作单位与之为邻。每每路过这里,总有一种想进去看一看的冲动。

但我明白,一切都回不去了。


作者简介: 

刘根,河南南阳人,中学教师。文学爱好者。作品散见于当地媒体及网络。


投稿邮箱3182529240@qq.com

366

扫描或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感谢关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石板街---华士旧忆(5)
《文化安顺》往事追忆 重阳节纪念父母亲 2019年第121期(总476期)
朝鲜战场上的守备一师英雄群像
天不老情难绝—记77年的一位知青高考生
何斌 | 军营往事与家事
26、2013年11月19日-24-小巷里的大食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