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儿时的端午节||​李明生
儿时的端午节


又快到端午节了,回想起儿时的端午节还是挺诱人的。那时候家里穷,一年到头也就过年、中秋和端午节能吃到平时想吃也吃不到饭菜、水果,所以每到端午节那香香的油条、甜甜的糖糕、粘粘的粽子、黄灿灿的麦黄杏子早已让得我们这些孩子们垂涎三尺了。
七八十年代农村没有大型机器,收、种、锄草什么的地里农活特别多,但无论多忙到了过端午节,大人们也会提前到街上买回两三斤糯米用水浸泡着,等糯米松软后趁着夜晚或起早用粽叶(竹叶)包好烧水蒸煮粽子,富裕点的人家煮上三二十个,穷人家也就包上十个八个让老人小孩尝尝鲜。那时孩子们围在锅边数粽子抢粽子吃是常有的事,可无论怎样争抢大人们总没忘给兰庄上的老头留一两个。

兰老头有七八十岁,无儿无女住着两间土草房。里间放着一张用几块土坯支起、上面铺些秫杆(高粱杆)的床,一条破被子一年到头放在床上,夏天盖个被子角,冬天把被子盖在身上和衣而睡,墙角还有一口总也没见装满过粮食的瓷瓦缸。外间对着门是一个泥巴供桌,一个用墨水瓶子做的油灯常年放在供桌上,几乎没见他用过。门后泥巴锅台上支着一口小铁锅,整个屋子里能坐的板凳也就是几个在地上滚来滚去的树兜子。每当人们来送油条粽子或串门时兰老头总是挪挪树兜子热情的招呼“坐会歇歇”。
端午节早晨吃油条糖糕更是孩子们的最爱。在那个平时连小麦白面馍都吃不上的年代,油条糖糕成了可望不可及的奢侈品。炸油条糖糕是个技术活,一般人是炸不好的。邻居老李是个油条匠,炸出来的油条软软的胖胖的好吃极了,三村五里都请他炸油条。每到端午节他是忙了这家忙那家,油烟熏得他连饭也吃不下,听说后来老李患上气管炎就跟经常炸油条有关。遇上谁家娶媳妇用油条装篮子走亲戚一忙就是大半夜,从不收钱。临走时人们也会拿出几个油条或糖糕让老李捎回家给孩子吃,以表谢意。别小看这几根油条或糖糕,这可是足以让孩子们在同伴面前炫耀好几天的金贵品。就是这样的金贵品老李也没少送给庄上没炸油条的人家。

常言道五黄六月大忙天。端午节如果赶上收麦那可就是忙上加忙了。大人们一面要忙着做好吃的,一面要忙收麦。有一年端午节的早上,天刚刚蒙蒙亮,星星还在空中眨着困倦的眼睛,父亲便叫醒我和哥哥拿着镰刀迷迷瞪瞪朝麦地走去。来到麦地父亲揽上宽宽的麦陇弯着腰在前面割,我和哥哥揽上小窄陇在后面跟着,好半天才见太阳伸着懒腰慢慢走出来。到了中午,天上太阳晒、地上热气烤人,身上的汗水像下雨似的直流,偶尔出现一两只土步蛇吓得人哭笑不得,那滋味没有经过的人是体验不出来有多难受的。如果再遇上下雨抢场垛垛,乡邻们又会你帮我我帮你男女老少齐上阵,那阵势如同现在的抗洪抢险一样非常壮观。
另外端午节早上的煮鸡蛋煮大蒜,走亲戚买的麦黄杏子,五月鲜桃,还有插艾叶也都深深吸引着孩子们……
时间真快一晃几十年了,当年的孩子们变成了老爷爷。吃的住的用的等生活条件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那种团结友爱互助的邻里关系却没有变。眼下人们和睦相处求知上进,干部关心群众,群众尊敬干部的风气不正是这种邻里关系的延续吗。细细想来,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人们之所以依旧留恋端午节,不仅仅是被这个传统节日里好吃好喝的饭菜诱惑,更是对乡邻们那种尊老爱幼和睦相处浓郁纯朴乡情的怀念。

作者:正阳县李明生

《求雨》||李明生

麦收的日子(二)||李明生

收麦的日子||李明生

被泪水浸湿的作业||李明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宝宝冬季保暖攻略 不要裹成“小粽子”
儿时的端午
如何才能有一个美好的晚年,健康而又有尊严的晚年?
苏州粽子糖
慢功出巧将
我45岁保姆,和前夫10年不孕,伺候60岁老头一次就怀上了,老头的反应让我意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