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十五年的写作生涯圆了我的记者梦、作家梦

  

  

  

  

三十五年的写作生涯圆了我的记者梦、作家梦

文/施国标

无论从我懂事起、还是从正式参加工作起,六十多年来从未离开过我的家乡书院这片土地,让我读懂了由家乡铸就的许多文明符号;同时又令我幸运的是我在工作三十五年的时期内没有离开过这个镇的宣传岗位,让我一直与文字相伴,读懂了由文字组合的内函。期间,我虽担任过书院镇的文化中心书记、副主任,镇传媒办主任,但依旧没有放弃过我手中的笔,因为我热爱写作。如今,我虽然退休了,但仍然活跃在宣传和文学的创作上,马不停蹄。

一、 写作是我的最爱

我天生对写作感兴趣(当然我也喜欢画画、乐器等文艺),但最终还是集中精力投入到写作上了。

在我上小学时,别的同学对上“作文课”觉得很烦、很讨厌,最好没有“作文课”,而我偏偏与之相反,对写作非常感兴趣,恨不得天天有“作文课”。因为作文能把一件事描述到纸上,形成一篇完整的文章,有许多想说的话可写到文章里去,把那时还不太懂得什么叫情感的意思表达出来了,这样觉得很好玩、也很有意思。

离我家不远的地方住着一位聋哑人,他已上了些年纪,说不来话,我从来未听到过从他的喉咙里发出过什么声音。我经常看到他拎着一杆“趟网”在小河道里“趟”螺蛳,当然偶尔也有些小鱼小虾之类装进篓内,用它改善自己的生活。  有一次,我看到他拎了一只酱油瓶从我家宅前的一条泥路上走过。我断定他是到一个小镇上“拷酱油”去的。看到这幕情景,我的好奇心上来了,不知道一个不会说话的人是怎样买酱油的。此时我正背着书包上学去,我决定跟着这位聋哑人去看他是怎样买酱油的。我一路跟去,来到了那个小镇上,看他买醬油,但聋哑人买酱油倒也挻简单,店里的营业员看到他拎的是醬油瓶,肯定是来“拷醬油”的。我没有听到任何语言交流的声响,营业员只是默默地把他的醬油瓶拷满了。这一去,我竞忘了上学的时间,等回到学校时已上课了。我踏进自己班级的门,老师问我怎么迟到了,我说明了缘由,但老师不买账,让我站了“壁角”。不过,我对这次“站壁角”并不感到怨枉,是有收获的,看到了聋哑人买酱油的言行举止,如果写一篇《聋哑人买酱油》的文章,足可活生生地表述出来。可谓不虚此行。

二、 我从小有个“记者梦”

我对“记者”是崇拜的,能当上一名记者是件十分自豪的事,一听到记者来了,我就兴奋了。我发现记者的身份是特殊的,可以到处跑,到处去写新闻,在报纸上一登,广播里一播,冠以某某的名字,是件了不起的事,是常人所不及的,对此,我便有了当一名记者的梦想。

我念完高中后,就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去了,但我对写作的兴趣依旧不减,劳作之余仍在动动笔。

当年,农业上有几个大忙季节,大队里总会办一份简报的,如,《三夏战报》、《三秋战报》等。这份简报很简单,是人工刻腊纸油印的,刊登的内容,除了告诉大忙的进展之外,还刊登了许多各生产队报上去的好人好事。我爱写,所以也有本队的好人好事上去。尽管文章很短,是“豆腐干”,但出来了,就感到很高兴。

那时,公社是有广播站的,对各大队的通讯员有一定数量的培训,如何写好“好人好事”的报道等等,我当然也参加了不少,稿子也用了不少,编辑认为我写的稿子质量很不错,有点出类拔萃。

一个机会来了,公社(后改制为乡)广播站的一名编辑被调走了,我幸运地从村里被借用到乡广播站当编辑,让我正真地进入了写新闻的行列,当起了“土记者”。我十分珍惜这个难得的机会,拼命地去写好新闻,县广播站有通讯员培训班,我基本一次都不落下,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记者的上课、《解放日报》、《新民晚报》记者的上课,让我受益匪浅,基本掌握了采写各类新闻报道的技巧,再通过几年的实践,新闻写作愈加成熟,县广播站录用了我的稿子,上海电台也录用了我的稿子,年年被县广播站(后改为县广播电台)评为优秀通讯员,甚至是“十佳通讯员”(当然后来我大量的稿子陆续在许多主流媒体上发表了,最多的一年有百余条或篇的新闻稿刊登)。不过,有时我到老百姓之中采访时也会碰到些难题,说我不是记者,要我拿记者证出来,否则不接受采访。针对这一情况,我向县广播站反映能否为我们通讯员办个“证”。县广播站很快接受了我的意见,给一部分有写作质量的通讯员办了一枚“特约记者证”。尽管这县级新闻单位的,但同样令我自豪,也算是一名光荣的“记者”了(后我被《新民晚报》骋为特约通讯员)。

三、圆了我的作家梦

在长期的文字工作中,我除了写新闻外,还写些散文、诗歌之类,同时我又偏爱写乡土题材的散文,那怕是对一粒米、一碗水、一棵树,都会抒发一下自己的情感。为了适合报纸上刊登,我通常以小篇幅散文为主,千字之内,“乡情十乡愁十乡味”写出了自己的散文特色,得到了编辑的偏爱。起初,我的散文更多地刊登在《东方城乡报》的副刊上,因为这是一张唯一面向农村的报纸,较为适合乡村题材。

经过常年的写作,我的散文积累也多了,便想到结集成册,于是我便出版了《踩泥的感觉》、《留下滩涂的记忆》、《每天思考一点点》、《从土记者走来》等等的散文集,由此,我便成了浦东作家协会会员。现为理事。这样也就圆了我的“作家梦”。

退休后,我更致力于文学创作,既写散文,又写小说。在写散文时更注重于角度的选择,突出事物的精准和细腻的刻划,用情感写话每一个章节,并开始向《新民晚报》夜光杯投稿、向上海作协的《文学报》投稿、向《上海纪实》投稿,幸运的是都有文章被录用。如,《稻香情怀》、《滩涂的记忆》、《采摘乡愁》等等,既有乡土气息、又有乡愁情味,为编辑所钟爱。镇文化中心根据我的《留下滩涂的记忆》一书,打造了一个准涂记忆馆,吸引了许多社区居民和小朋友参观。

近几年来,我又把写下的几百篇散文集中出版了三本书,均有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分别为《六0味感》、《乡情难了》、《问书看院》。欣慰的是,我的这三本散文集得到了专家的好评,说很有乡土气息,有特色,叫我坚持这样写下去。更为幸运的是,2012年秋,在浦东教发院组织发动的一次国庆学生荐书中,我的《乡情难了》一书在万余学生荐书中脱颖而出,并被选为“百本荐书”之内,在学生“双减”政策下供选读。同年11月7日浦东新区学生荐书的表彰大会,在浦东图书馆报告厅隆重举行,浦东教发院院长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我应邀向荐书学生作了“学生在'双减’后应做点啥?”的专题讲座,场面隆重,设施高端,令我难忘!

从“记者梦”到“作家梦”虽经艰辛,但乐在其中。人生的追求永远在路上,也在脚下……

美哉文字,美或梦想!

2021年11月9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投稿的岁月(散文)
《党报是我的挚友》董凯
我的写作之路
【黑龙江】范云阁 || 后疫情时代的老年人生活习惯(外一篇)
我的写作梦 | 作者:王先奎
凌代琼专栏|闪烁在时间深处的私人词典(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