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超越“不幸”

                      超越“不幸”

微自我:一种个性化生存方式系列谈之十八

公众微信号zhq540605

  从一定意义上讲,自我大异作为一种生存方式或者工具,是专为不幸者设计的。藉此走出不幸,是不幸中的万幸。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林娜》一书中写道: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从个性的角度讲,幸运者往往是相似的,容易被混同;而不幸各有各的不同,可以由此塑造出各自自我大异的特色。在我们面临别人难以想象的不幸时,我们不应消沉,超越不同的不幸之后,就可以进入自我大异的历程。

  超越不幸,前提是坦然面对不幸,正确认识不幸。失学、下岗、竞争出局,诸多人生的不幸或许是坏事,但在很大程度上也只是出于我们的主观评价。如果用更大的尺度去评价,它们则可能是“正常”的小插曲。除了不可逆转的灾变,一件事的发生,是喜是忧,是好事还是坏事,幸与不幸,有时取决于你的视角,完全不必固执于一隅而不能自拔。比如花开了,观者欣喜;花谢了,思之惋惜。这多半是因为我们寄景生情的缘故。如果我们是以超脱的心态去冷静观察,这不过是自然规律使然的平常事,以平常心待之,皆可构成美妙的境界:满园花开,姹紫嫣红固然和美;春意阑珊,落英缤纷也别有情趣。当我们真的寄情于山水之间时,完全可以达到忘我的境界。

  相传苏东坡谪居黄州时,在农历三月七日这一天,他和朋友一起正走在黄岗东30里处的沙湖道中,忽遇天上降雨。朋友们失去游兴,躲的躲,避的避。可是东坡全然不顾,我行我素。不大一会儿,雨过天晴,游人如旧。东坡这时已吟成《定风波》词一首: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当然,我们追求自我大异,具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胸襟,面对不幸超然度之是对的,但并不是纯粹地听任自然,空无一物,绝不能“忘我”--忘记自我的价值的存在。相反,我们不计较生活的沉浮,经的起不幸的冲击,就是为了调整心态,调整视角,更好地去寻找一条实实在在的自我大异之路。有些不幸确实是残酷的,在残酷的不幸而前,我们应当看到,不幸的风雨是暂时的,是完全可以转化的,要坚信坏事可以变好事,有所作为的努力绝不放松。所谓“塞翁失马,焉知祸福”,我自己也有这样的体会。

  我从西部名城被派到素有秦头楚尾之称的商洛深山,官方的说法是下乡代职锻炼或者扶贫,实际上对我来说就相当于古时的“发配边关”。老板已经和他的心腹之人交了底:等他下乡期满回来,就叫他下岗!我成了一个下岗缓期执行的对象。我被分配到了一个叫做南庵村的地方代职,南庵村以旧的一个尼姑庵而得名,但旧庵已遭毁弃。村里在庵的废墟上盖了一座两层的简易楼,又把残存的两排平房稍作修缮,便成了一座小学校。我就住在学校平房的旮旯里,过起了近乎游僧式的生活。学校近县城不远,老师都是城里人,放学后老师各自回家,学校就剩下了我一个,很自然的成了一个独处旧庵的守夜人。时逢乡村电网改造,夜晚常常停电,空荡荡的院子里黑沉沉一片,我秉烛夜坐,心中颇不是滋味。像我这等年龄,应当事业发达有如中天,而我却被中途缺载,独在异乡。一个过去的团职军官成了一个列入另册的小村官,一个高级政工师成了小学堂的“守夜人”,有家不能回,没有“钱”途,不幸为什么偏偏选中了我而不放?

  凄清中我“修炼”了两年,返回单位后工资马上被下浮了三百,陷入了即将下岗的现实威胁之中,我寝食难安。就在我几乎走投无路的时候,单位的老书记到了退休的年纪,上级考虑到落实政策,便决定我接了他的班。立即,我又从一个待岗者成为单位的领导成员,因开会住进了省城颇有名份的宾馆--人民大厦。这或许不能说是“因祸得福”,但从此可以看出,经得住“不幸”的磨难,显然有助于增长竞争的“资本”,将“坏事”变成“好事”。

  “坏事”变成“好事”就是对不幸的超越,它固然有待于客观机遇的降临,更主要的是取决于我们自己的坚强支撑。我们必须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孔子而后足也。”无论我们是否有文凭、权位、金钱,至少我们还有梦想的权能,完全可以像安徒生笔下卖火柴的小女孩那样,去梦想天堂的温暖,以此鼓舞自己,“卓然奋斗,以我为天下万世必不可少之人”。也就是说,求索自我大异之路,本身就是对周围环境既有所“顺”又有所“逆”的活动,我们往往处于一种对现实既“适应”又“改造”,既“依赖”又“超越”的矛盾之中。我们只有高瞻远瞩,才能使自己走出“俗境”,在不满足于形而下生存的情况下,去开发形而上的意义,才能使自己成为自觉自由的存在者,从而超越眼前的不幸,走上一条自我大异之路。

  超越不幸是为了战胜不幸,超越不幸可以使我们比不幸站得更高,从而去战胜病魔,战胜贫穷,战胜地位卑微,战胜天灾人祸。为了战胜种种不幸,通过我们的奋起让人们认清我们本来具有的价值,于是便成全了我们的人生意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完全可以说,不幸可以成为我们追求自我大异的强大动力,不幸是幸运之母,不幸中“孕育”着人生的大异。当然,我们不能指望战胜一次不幸就能到达人生自我大异的巅峯,但是,寻求自我大异-不幸,再寻求-再不幸,直到彻底摆脱困境,应当成为我们寻求自我大异之路的逻辑。当我们完全战胜不幸之日,必是找到一条自我大异之路之时。

哲思录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苦苦探寻一条自我大异之路,往往意味着我们面临着“路漫漫其修远”的困境,面临着诸多的不幸。也许正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困境和诸多不幸的存在,才使得自我价值的实现具有了自我大异的性质,因此我们不必气馁,勇敢地去接受生活磨难的考验,在生活的磨难中显露出自我大异的锋芒所向。

  当然,自我大异之路的选择并非只是认命,只是随遇而安,甚至是甘于沉沦。它是要不断地超越自我,包括超越目前的困境和诸多的不幸。困难、障碍和不幸不可能折断我们想象的翅膀,至少我们还可以借助想象提升自我,从而使得自我的大异源于现在的自我,而又高于现在的自我。从这个意义上讲,在超越不幸之后,我们也就走上了一条自我大异之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磨难不是坏事
为什么大家总觉得善人多磨难?那是因为你还没看明白!
曾国藩:面对困境逆境,做到这三点的人,路会越走越宽
人生在世....
聪明的选择
避免走向衰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