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京华烟云(1)
userphoto

2022.07.27 四川

关注


《京华烟云》是林语堂旅居巴黎时,用8年时间创作的英文小说,原名为《Moment in Peking》,他转译后才将中文名定为《京华烟云》。

创作这本书时,林语堂抱着“向世界介绍中国”的初心,以姚、曾、牛三个大家族在北京的生活为背景,通过建筑、书画、哲学、工艺等方方面面的艺术形式,向西方读者展示了一个古老而繁华的中国。同时,他又兼顾了中国由传统封建社会向现代新兴中国的转型过程,借由人物经历,展现了1901年义和团运动到抗日战争三十多年间发生在中国社会上的诸多大事,使得本书有情怀,更有内涵,可谓是全景式展现了现代中国社会风云变幻的历史风貌。


1. 异族人视角,让西方了解真正的中国文化
最近啊,有个城市深受瞩目,因为世界上影响力最大的体育赛事在那儿举行。大伙儿肯定知道我说的是什么,没错,就是北京冬奥会。北京,也成为了奥运史上第一个“双奥之城”。这座城市以及它所代表的中国文化,更加全面地展现在全世界人民面前。 但是,时间退回一百年前,全球化不够深入,中国国际地位尚未提升,我们如何才能让西方世界看到真正的中国文化呢?这个问题,很难。 但咱们今天要介绍的林语堂先生,或许能递上一份满意的答卷。林先生认为,要介绍中国文化,那得找个代表啊,哪个城市能代表呢,还得是北京。北京凭借着自己独特的政治和历史优势,连贯了中国数千年来的璀璨文化,“住在北京就等于和真正的中国社会接触,可以看到古代中国的真相。” 不过,林语堂先生并不是地道的北京人,他是以一个外来者的身份来看待北京以及它所代表的中国文化的,这恰好和隔岸观华的西方世界,形成了一种视角的共通性。他一方面站在异族人的视角,尽可能地迎合了西方民众对北京这座“东方帝都”的奇观期待,同时又很自然地夹杂了他发自内心的民族自豪感,尽其所能地将北京这座古老的城市,文雅化、艺术化。 今天咱们要介绍的,就是林语堂先生旅居巴黎时,用8年时间创作的英文小说,Moment in Peking,咱们更熟悉他转译后的中文名字,《京华烟云》。 林语堂先生抱着“向世界介绍中国”的初心,以姚、曾、牛三个大家族,在北京的生活为背景,通过建筑、书画、哲学、工艺等方方面面的艺术形式,向西方读者展示了一个古老而繁华的中国。于此同时,他又兼顾了中国由传统封建社会向现代新兴中国的转型过程,借由人物经历,全景式展现了1901年义和团运动到抗日战争时期这三十多年间,现代中国社会的风云变幻。 这部小说一经出版,便深得西方读者的喜爱,并由此带动了郁达夫、周作人等一批国内作家,自觉加入到体验北京和描写北京的队伍中来。他们通过各自的视角,展现了北京生活的点点滴滴,并且不约而同地放大了北京作为传统中国文化代表的美好的一面。这股创作潮流犹如一扇窗,让西方社会更好地看到中国,也让中国美好的传统文化有机会真正走向世界。
2. 家财万贯的姚家,决定举家外逃
前面咱们说过,《京华烟云》讲的是姚、曾、牛三大家族的故事。今天就先说说这姚家。 提到姚家,京城里的老百姓们都知道,那可是大户人家啊。但与遍地开花的京官家庭不同,他们家呐,是做买卖的。对一贯重农轻商的中国而言,一个富商,能凭借自身的财力在一国之都站稳脚跟,那是相当不易的。当然了,除了北京,姚家的商铺遍布杭州、苏州、扬州,售卖商品主要以药材和茶叶为主,另外还有若干家当铺,可以说,维系民生最基本的东西,他们家几乎占了快小一半。 姚家现在的大家长,叫姚思安。说到这个人啊,有点意思,长得又矮又壮,走起路来,步伐坚定,身子笔直,像个武夫。年轻时候,是个浪荡子,仗着家境颇优,喝酒、赌钱、嫖娼、打拳,无恶不作。就当一家老小都为他的前途担忧之时,姚思安摇身一变,从一个贪酒好色的胆大妄为之徒,一跃成为一个真正的道家圣贤。面相也变得沉稳,一双乌黑的眼珠坚定有神,闪着智慧的光芒。自此以后,姚家鸡飞狗跳的生活就彻底告了一个段落,曾经一无是处的大少爷姚思安,平稳地从父亲手里接过了庞大的家业,让姚家枝繁叶茂的经商体系得以延续。 姚思安接管家业以后,知人善任,大力提拔自家太太的亲哥哥冯子安。冯子安这人不仅踏实本分,还有经商头脑,没过多久便熟悉了姚家所有的生意业务。姚思安索性当了甩手掌柜,把大掌柜的位置让给了他,自己一心研究道家思想去了。 就这样太平了十余年,光绪二十年间,八国联军和义和团的先后涌入,原本平静的北京一下被搅了个底朝天。慈禧太后为了维系自己的封建统治,一会儿觉得应该利用义和团抵御洋人的子弹,一会儿又觉得应该逮捕义和团的首领,以换取洋人的支持。政策朝令夕改,完全没个准数。 因为统治者的犹豫,北京的政治局势瞬息万变,想在乱世中分一杯羹的掠夺者们,在街头各处为祸,烧杀掳掠,弄得百姓苦不堪言。姚思安为人博学,思维活络,他一方面认为义和团的行动愚蠢无知、危险有害,一方面又认为洋人仗着自己枪火大炮的优势,将北京百姓视为草芥,实在可恶可恨,所以呢,他对这两派都敬而远之,一心坚守自己超然于世外的生活。 这种想法,在混乱刚开始时是行得通的。因为他们家从事的主要是药材和茶叶生意,洋人不懂中草药和茶叶,抢来也没什么用,义和团呢,针对的主要又是那些洋镜子和洋香水,几乎是见一个砸一个,所以,他们家的铺面反倒两头落了空,几乎没什么匪徒来叨扰。 可渐渐地,随着战乱的升级,就连住在宫里的那几位,也不得不外出避难。姚太太坐不住了,看不惯姚思安的淡定从容,劝说道:“你就算不在乎自己的一条命,也想想孩子。”是啊,家里还有孩子呢。这才打动了他的心,决定举家外逃。 逃命的马车是管家帮忙着张罗的,费了不少功夫,高价雇了几个愿意拿命换钱的人。姚思安亲自规划逃跑路线,他想的是带着妻小一块回杭州老家,那儿风景优美,还有几处大的店铺和宅子,够他们一家人乐乐悠悠地生活老长一段时间了。 所以怎么去呢?走陆路是不行的,天津真正打仗,那儿的时局比北京更乱。得绕着天津,先到山东德州去。从德州坐船,走京杭大运河,直通江南。只要到了山东就稳妥了,山东巡抚已经动用武力将义和团驱逐出境,现在暂由德国人帮着维持治安,相对太平得多。 规划好行程,姚思安便开始安排北京的家业。多年来道家思想的浸润,让他不仅拥有了超凡的气度,在为人处事方面,也是格外地冷静稳重。姚太太想尽可能地多带点东西,他却吩咐下人:“不必管我的古玩,房子就这么摆着吧,不必收拾东西带着,只要带几件夏天的衣裳,带点儿银子做路费就够了。”姚太太担心家里的皮衣裳和珠宝,他却说:“我们这不是出去玩儿,是战时逃难。要是能逃出去,那当然好,要是逃不出去,再多箱子也没什么用。” 所以在姚思安的坚持下,一家人轻车出行,房子和其中的贵重财宝,一律交给管家和冯子安代为看管,真当是人在,家在,人亡,这满屋子的财宝随了谁,也便无所谓了。 只是没想到,如此坦然而周密的逃难,却还是在路途中出了乱子。姚思安的长女姚木兰,给弄丢了。
3. 掌上明珠姚木兰,逃难途中意外走丢
要说这姚木兰啊,绝对是姚府上上下下最受疼爱和重视的孩子。 在母亲眼里,她是长女,担负着给妹妹树好规矩的重任,所以一切传统女人需要具备的美德,木兰都被母亲一一教导。 比如八九岁时,木兰就要学着两腿紧并在一起端坐,养成大家闺秀的良好仪态。自己的内衣裤也必须亲自清洗,帮着下人在厨房里干活也是常有的事。姚太太认为,她的女儿虽然生在富裕之家,长在富裕之家,但这种富裕并不能跟随她们一生一世,一旦嫁为人妇,她们就有可能失去这些取之不尽的钱财,所以居家行事,还是应以勤俭为主。 除了日常的家务事,姚太太还格外要求木兰熟知女人在社会上的礼节风俗,比如怎么送礼啊,怎么打赏送礼的佣人啊,那都必须条理清晰。还有,远近许多父系母系亲戚的称呼、名号,家庭财务的管理,更是木兰需要学习的重中之重。 好在木兰天性聪颖,母亲教的这些东西很快就能牢记于心。十四岁时,她在一家丧礼客厅里,仅用眼睛一扫,凭着棺材后头那些人的丧服特点,就看出了死者有多少儿子、多少女儿、多少儿媳、多少女婿,可谓天赋异禀。 如果说,母亲是将木兰当做一个优秀的接班人来培养,那父亲姚思安则是把木兰当成了自己的小知己。 他不在乎“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古训,常常把木兰叫来书房和自己聊天,从儒道墨法,到吃喝玩乐,什么事情都可以拎出来唠上几句,俨然把她当成了一个小大人。在父亲的宠爱下,木兰没有裹小脚,不像一般的大家闺秀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而是随着自己的心意,去她想去的地方,做她想做的事。在认知上,她也非常自由,可以学一切她想学的知识,不论是中国传统文化,还是西方新兴思想。 除了这些,姚思安还想方设法地培养木兰多方面的兴趣爱好。比如,他热衷于教导木兰辨别古董,家里大大小小的古玩收藏,木兰都了然于心,甚至还能识别甲骨文,这在京城的大家小姐中可是稀奇至极。 那更稀奇的,是姚思安允许木兰学习京剧。在当时,大户人家的小姐怎么可以学唱戏呢?当戏子,那不是妓女、伶人干的事么?可姚思安才不管这些,他是思想自由的道家,对这些条条框框的老传统嗤之以鼻。只要木兰喜欢,他就创造一切条件去教,时间一长,木兰在戏曲方面竟也成了半个行家。 所以总体来看,母亲给了木兰世俗的智慧,父亲则给了她丰富的知识,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长大,木兰自然成为了远超同龄人的卓绝女子。 可就是这样一个优秀的孩子,却在逃难途中不幸走丢了,这放在任何家庭,都是天塌下来的大事。 说起来,这事发生得太突然了,在姚家逃难的第四天,他们正忙着赶路,打算在天黑前到达驿站,可不知怎地,不远处突然传来一阵枪响,听着像是有两路兵马,分别从前后向他们逼近。姚太太惊慌,连忙命人将木兰姐妹俩从身后的马车上抱到自己身边来。可谁曾想,小妹妹刚被抱离马车,载着木兰的那匹马就开始发了疯地狂奔。没多久,马车夫也在颠簸中摔落路边,狂奔的马儿载着木兰扬长而去,无影无踪。 之后,姚家上上下下为了寻找木兰可谓是操碎了心,就连一贯潇洒冷静的姚思安也忍不住偷偷抹眼泪。他们只能暂缓自己的逃难计划,在就近的驿站里歇脚,然后请人四处张贴寻人启事,以求能打听到木兰的消息。 那木兰究竟怎么样了呢? 其实马儿疾驰七八分钟后,在一个壕沟旁就停了下来。但是当时天色将暗,木兰不敢随意走动,只能从马车上下来,一个人无助地坐在地上大哭。碰巧这时有一伙当兵的人路过,听见木兰的哭声,就上前询问。木兰一贯生活太平,哪里晓得世间险恶,三言两语便把自己的遭遇和家室给交代了。那些当兵的一听,嗬,大户人家的小姐,顿时就起了歹念,不由分说地将她绑架,想着无论是要挟木兰的家人,还是卖给缺媳妇的光棍,都能赚一大笔钱。 于是,他们带着木兰一路向北,虽说未曾虐待木兰,但只要她哭闹忤逆,就定会出言恐吓,吓得小木兰噤若寒蝉。就这样一路走走停停好几天,木兰大致猜出了这伙人的身份,断定他们是系红腰带的义和团成员,现在被打散了,没钱又没粮,只好各自回家。所以她拼命地笼络为首的那个胖女人,告诉她,只要能找到自己的父母,定能得到重金酬谢。胖女人信了她的说法,开始积极地为她寻起家人来。 没过多久,胖女人那儿还真传来了她父母的消息,一位自称是姚思安好友的曾先生,出了一百两银子,将木兰买走了。那人到底是谁呢?这里暂且卖个关子。
4. 天使与恶魔,凤凰窝里也有野山鸡
木兰走丢后,姚太太对剩下的孩子们突然忧心倍增,白日里时刻紧盯,晚上也要留在身边看守照顾,生怕失女之痛再次发生,这种小心的守护直到战乱结束也没有改变。 说到剩下的孩子,同样是在姚太太的精心照顾下长大的,但成长状态却截然不同。下面我们就挑两个最有特色的孩子,给大家介绍一二。 先是姚家的小女儿姚莫愁。 “莫愁”这个名字,和“木兰”一样,都是姚思安从历史典故里找的起名灵感。“木兰”是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花木兰,“莫愁”则源自于古代一个有名的富家之女,她因为南京城外的莫愁湖而得名“莫愁”。 从性格上来说,这两个女儿还真随了她们的名字。木兰因为经常呆在父亲身边,得到了父亲的言传身教,所以性格爽快大气,颇有花木兰之姿。而莫愁呢,在木兰走丢之后就常伴母亲左右,长久被传统的礼仪道德包裹,性情温和稳重,凡事少计较,确实有那么点“万事莫愁”的意思。 因为这点性格上的差异,莫愁与木兰在行事风格上也截然不同。在别人眼里,莫愁更务实,更像一个传统女性。她愿意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家庭事务上,甚至将操持家务当成终身大业,可以说,更完整地继承了她们母亲的衣钵。另外,莫愁也更懂得如何与人相处,就像《红楼梦》里的薛宝钗一样,她懂得迁就人,处处为他人考虑,时刻将自己摆在了一个协调者和支持者的位置,要是发生了什么冲突,她也能妥善处理。 说完木兰、莫愁两姐妹,再来说说姚家的长子姚体仁。姚家上上下下都心知肚明,家里的两位小姐,是天使,是菩萨,而之后要继承家产的那位少爷,却是一个实打实的恶魔。 可能有听众会问了,一个妈生养的,怎么就教育出了截然相反的儿女呢? 这还得从姚太太的身世说起。这姚太太啊,出身小康家庭,父亲是卖扇子的。她与姚思安相遇时,正是姚思安四处花天酒地的年纪,尚未经过明媒正娶,就被骗得怀上了孩子,也就是之后的姚体仁。这事儿被姚家的老太爷知道后,坚持让儿子娶她为妻,绝不允许被这种事辱没了家门。于是两家人一合计,很快便谈妥了婚事。 姚太太从自己的小康之家,一下嫁入一个富有之家,住在自己从未见过的宽大房子里,身边有男仆丫鬟供她使唤,有无数的金银珠宝供她享受消遣,就算心里再怎么欢喜,不适应和不习惯总是难免的。与此同时,她也发现一个大问题,这以后该如何教育富有家庭的孩子呢? 女儿还好说,反正早晚都要嫁为人妇,管教严格一些,学的东西多一些,性情温婉贤淑一些,总是没错的。可一个男孩,要怎么样才能成长为一个接管大家业的男人呢?她周围缺乏典型的参考,姚思安的成长过程她又知之甚少,所以在长子的教育上,她只能凭直觉。 比如,姚太太以为,男子气概就等于无礼莽撞。当姚体仁对家里的下人们出言不逊、拳脚相加时,她往往选择视而不见,并认为只有这样儿子,才可以变得勇猛刚强。再比如,让儿子更像一个富家子弟,她安排了许多丫鬟和下人侍奉左右,姚体仁打出生起,便在丫鬟、侍女的簇拥下长大,对男女之事毫无界限感,之后和贴身侍女搞在一块,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更有甚者,姚体仁对两个妹妹也很不礼貌。因为他是长子,将来家里的一切都归属于他,所以他认为,这两个妹妹也应该服从他的命令。但之前也说了,木兰和莫愁都受过很好的教育,聪明伶俐,博学多识,绝不是任由他摆布的主儿。所以姚体仁总是看不惯两个妹妹,变着招儿地欺负她们,想通过这种幼稚的方式,彰显自己长子的威风。 姚太太原先以为自己这样纵容儿子,是为了他好,可等这些恶劣行径一桩桩暴露出来的时候,她才觉得追悔莫及。 可能大伙儿会问,爸爸去哪儿了?说来也怪,姚思安对长女木兰的教育非常上心,但对这个儿子啊,总是马马虎虎。要是知其犯错,那也是棍棒教育。长此以往,儿子害怕老子,老子讨厌儿子,姚体仁的教育问题就更没着落了。 说到这儿,姚家的情况咱们就介绍清楚了。总结一下就是,富商家庭,有家财万贯,也有乖女逆子,在皇族权贵都尚难自保的年月里,他们举家逃难,却不幸弄丢了最爱的长女。那么,出大价钱赎回姚木兰的曾氏,真的是姚思安的好朋友吗?姚家子女,有的是金凤凰,有的是野山鸡,未来又会给姚家带来什么样的麻烦呢?还有,曾、牛两家,又是怎样的家族呢?他们和姚家之间,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下期节目,咱们接着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男人幻想的完美女性究竟是什么样子?
剧评|《京华烟云》木兰替妹出嫁不是没有理想,只是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京华烟云读后感1
论《京华烟云》中姚木兰形象
“奇葩”老爸林语堂劝孩子别上大学,却把三个女儿都培养成了超凡出众的才女……
《京华烟云》展现北京生活细节,包含林语堂对中国文化的美好想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