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无意间,我们成了自己看不起的大人

下课钟响起,回办公室路上的我充满罪恶感,身体些许发烫,步伐急促,本能地调节呼吸,平息恼怒。因为不到一分钟前我正在教室对我的学生咆哮,为的是学生的成绩。当我意识到这一点,突然微微鼻酸,我变成了我学生时代时最讨厌的那种老师。我们出生在一个摆脱不了数字的时代,从落地那天起就被记录下出生的时间与日期,还有重量,不久后,父母申报我们的出生,就会有跟着自己一辈子的身份证号,两岁起,开始对数字有了初步的认知,1、2、3、4⋯⋯,爸妈带我们数着眼前的所有东西,想都没想过,再过几年,口中的数字即将掌握自己的生死。关于考试,关于排名。

如果你还是学生,那么这里有份作业给你尝试,一份关于生活的作业,作业名称为〈我们班上那个跟我很好的同学〉。作业执行时间长度以一个学期来计算,从现在起回到家里,跟家中长辈有意识地提起那位在班上跟自己很要好的朋友,或是你喜欢的对象(如果家人不会跟你翻脸的话)。三不五时地提起他们的名字,当家人无意识地回问一个关于那位朋友的问题时,我们尝试记录下来,一个学期过去后,我们会得到哪些关于朋友的提问?

在我成长过程中很少听过这样的问题:

「你很常提到那个同学,他桌上通常出现什么类型的课外书?」

「他平常开玩笑的时候是喜欢开自己的玩笑?还是别人的玩笑?还是不宜的笑话?当他的玩笑让朋友们哄堂大笑的时候,你有注意过其他同学的反应是什么吗?大家都欣然接受这样的玩笑,还是有注意到谁正在受伤?」

「他借同学钱或跟同学借钱的习惯如何?」

「你注意过他生气时是用什么文字来表达吗?成语?英文?」

或许以上几个提问都过于浪漫,但难道不能帮助大人更具体地认识我们的朋友吗?

反倒是以下的提问,在我成长过程中非常熟悉:

「那个谁,他几岁?」

「那个谁,他父母是从事什么工作的?」

「那个谁,他们家住哪个区?」

「那个谁,在班上第几名?」

如果你对上述这几个问题感到陌生,或是没有共鸣,那么我要先在此恭喜你;如果你非常有共鸣,同时在心中指控你身边「大人」之前,我也想问问你是否曾经在学校出现过类似的对话:

「Hi!刚刚走过去的是几班的啊?」

「六班的啊,我跟你讲他成绩很好/差的。」

其实我们都一样。

想像一下班上同学所有人的脸都变成一张扑克牌,当你心中出现一组对于同学未来社会成就的发展排序,这组排序,从高到低是依据他的日常处事?人格与专长?还是依据考试成绩?是综合考量?还是单一数据?这个实验的秘密结果,只有你自己知道。

近年来过年前夕,网上频频出现一系列的主题创作,不论是漫画图还是影片,都关乎过年期间烦人的长辈提问。多少人小时候最讨厌回家过年?多希望那些叔叔伯伯阿姨们乖乖发红包就好,嘴上不要有这么多的问题。

「这学期考第几名?」

「都有及格吗?」

「谁谁谁都考第一志愿吧!」

「表哥都去日本念书了哈!」

「你知道你爸每学期花多少钱给你补习/请家教吗?」

在当老师的那几年,能接触到的家长相较日常来得多,常常从家长们聊天对谈中观察到,有些父母聊起自己小孩的成绩很好的时候,会以「不用担心」来形容自己的孩子。

「我们家老大,从来都不用我担心的!」

「我都不用担心女儿,她自己考到第一志愿。」

「我没有担心过我们家儿子,他自己都很拼。」

成绩考得很好,就从来不用父母担心吗?这点,我想保留在后面的章节再来聊聊。相反地,当某些家长聊起家中成绩不好的孩子,会出现类似以下的句子。

「我们家那孩子,我已经放弃了。」

「随便我们家儿子以后要干嘛。」

「我早就懒得说我们女儿了,她爱干嘛就干嘛吧。」

我们就是那个被「随便」、被「放弃」的人。那么,我要鼓励你,去替这些大人、也替自己做一点功课,去生活中观察、去网上查询资料、去书店翻阅自传,你会发现很多社会上很有成就的人士,成绩也未必是拔尖的,有些人甚至没有完成学业就开始创业。请用几年或十几年的时间去认识自己然后用力证明自己,成绩不好也可以在这个社会有成就。

过去,有许多人透过成绩来翻转自己的身世阶级,甚至在当时,成绩几乎是唯一的办法,但时代变了,大人的思想不是都没变,只是变得还不够快,此刻成绩仍是一条可能会成功的路,但注意,我用「可能」,它早已经不是「唯一成功」和「铁定成功」的关键。当一个人找到自己真正擅长或是极度有兴趣的事情,都有可能让我们开始走向属于自己的成功。

熬过学生时代,长大后的过年,未必就让你好过。首先换成你要包红包了,再来叔叔伯伯阿姨姑妈还是会召唤催狂魔展开数字攻击。

「现在一个月赚多少钱?四千五你还笑得出来?看看你表姐啦,人家外企一个月收入比你多不说,年终奖金直接翻倍,人家婚也结了!房也买了!车也有了!还生双胞胎,女儿啊,你年过就要三十了,再不生就生不出来了!」

又是这些数字!长大之后,他们还是拿着这些数据来强迫我们,当我们单身、租房、正在探索生命中最想做的事,只是先暂时以打零工来维持生计,几乎都被长辈视为千古罪人或是世界末日。我们相信,眼前的探索都只是过程不是结果,只要我们能打造自己想要的生活型态对自己负责任,那又有什么不好呢?

大人的出发点当然出自爱与担心,我们也应该回头看看自己,是否有对现阶段的自己负责?即便成绩不好,但在课堂的自己真的有尽力?我在做我喜欢的工作或者追梦的同时,我能先让自己温饱而不靠他人吗?如果我们能够交出一份世俗标准以外的成绩单,我想即便他们再担心,至少大人可以试着练习对你放心。

小时候的我们只用成绩看同学,成绩以外的事情通通不去尝试。毕业后的我们只愿意做拿薪水的工作,以钱去衡量职场所有的付出效益,不去尝试其他可能,更不屑接手钱少的机会。

但生命有种本质是热情、渴望与理想,我们真的有体会过一次吗?



▼点击图片跳转阅读▼

为什么可以考虑在日本买房

安倍的四大皆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美德少年主要事迹15篇
张宏源|班级播报(回顾一周)
最新初中学生评语大全 - 瞧这网!点子创意荟萃
给2022级高一同学的第14封信
青春正当时,用奋斗礼赞光阴
【我和老班的故事13】Hwj:杰出老班,赠我流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