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切病都源于“虚”,中医讲四虚,你是哪种?对症治疗才有效

“夫众病积聚,皆起于虚也,虚生百病。”所谓,一切病都源于“虚”。中医讲究辨证论治,没有分清自己属于哪种虚,盲目治疗,不仅没有效果,严重反倒更会有损身体的健康!今天百草君就给大家讲一讲“虚”的问题,教大家分辨自己属于哪种虚,又该如何正确对症治疗。
医认为人体出现虚是因为气血不调和、阴阳不平衡,所以将虚症分为四类,分别是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称为人体四大虚。
看看你是哪种虚

气虚

气虚多因为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于调养导致;气是人体最为基本的物质,包含肾中的精气,肺中的清气,脾胃的水谷之气。气虚的概念与现代的“亚健康”概念相似,都是五脏及人体的各项机能低下所致。

表现

气虚最大的表现就是“懒”,全身乏力、气短懒言、心悸多汗、以及食欲不佳,另外疲乏、自汗、气喘也是气虚的常见表现。

饮食建议

1、补气饮食:山药、鸡肉、粳米、樱桃、葡萄、鳜鱼、花生等

2、气虚忌食:海带、绿豆、苦瓜、黄瓜、山楂等

气虚按两个穴位

按摩这两个穴位可以调理气虚

1、关元穴。

位于肚脐正下方3寸位置,双手交叉重叠放置关元穴位置,稍加压力然后快速推动,按揉时感受酸胀感。

关元穴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的功效,凡气亏损均可用。

2、足三里穴。

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的边缘。用拇指垂直用力向下按压,按揉10-15分钟。

足三里穴为强身壮心的大穴,有调节免疫,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的作用。





血虚

血虚是血液失常的一种表现,血液生成不足或者濡养功能减退的病理状态。情志不遂,失血过多或者久病不愈也会导致血虚。血虚多与脾胃有关,脾胃负责化生气血,脾胃动力不足就会造血不足。

表现:

血虚最大的表现就是“萎黄”,出现面黄肌瘦、头晕眼花、双目干涩、心悸多梦、须发早白、都是肝血不足所致。

饮食建议:

1、补血宜食:黑芝麻、赤豆、龙眼、乌鸡、猪肝等

2、血虚忌食:荸荠、大蒜、荷叶、菊花、生萝卜等

一碗“仙人粥”补益精血

做法:煮制何首乌,去渣取汁,同粳米红枣同煮,粥成加入红糖继续熬煮,至沸腾即可食用。

制何首乌归肝、心、肾经。有补肝强心,益肾补血的功效。用于血虚萎黄、须发早白、腰膝酸软等病症。加红枣红糖,补益精血效果更加,还可延年益寿。





阴虚

阴虚是由于阴液不足,不能滋润,不能制阳而引起的病理变化。当体内阴液不足,就会出现体生燥热的现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上火”。阴虚之症还会引起体内各种炎症,最容易表现在肝肾之上。

表现:

阴虚之人最大表现为“热”,出现头晕耳鸣、咽干口燥、五心烦热、盗汗、尿黄便干、腰膝酸软、双目干涩等。

饮食建议:

1、补阴宜食:糯米、绿豆、莲藕、银耳、豆腐、百合等

2、阴虚忌食:鸡肉、荔枝、生姜、胡椒、肉桂等。

阴虚用三丸

阴虚之人往往阳气亢盛,而致阴虚火旺。可用以下三种中成药对症治疗

六味地黄丸--针对肾阴亏损,用于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口干咽痛等。

杞菊地黄丸--针对肝肾阴亏,用于迎风流泪,视物昏花,眩晕耳鸣,羞明畏光等。

百合固金丸--针对肺肾阴虚。用于燥咳少痰,咽干喉痛,口舌生疮等。





阳虚

阳虚是指体内阳气虚弱,机体反应能力下降,代谢活动减弱。阳虚一般由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正气消耗所致。经常吃寒凉食物和年龄增大等因素也会导致阳虚体质。一般表现在脾肾之上。

表现:

阳虚之人最大的表现为“怕冷”,出现体寒怕凉、四肢不温、易感风寒、精神不振、舌体胖大、下肢肿胀、心神不宁、经常腹泻、消化不良等。

饮食建议

1、补阳宜食:羊肉、茴香、韭菜、石榴、木瓜、腰果、核桃、大枣等

2、阳虚忌食:芹菜、西瓜、荞麦、黄豆、苋菜、冬瓜等

扶阳五式助扶人体阳气

点击下方视频,观看扶阳五式↓↓

第一式:站桩——补全身阳气

身体直立,双手自然扶腰部肾俞穴。沉肩挺胸,闭目自然呼吸。双脚与肩同宽,两膝微屈,意念集中于百会穴,静站10分钟。

第二式:抱球——补心阳脾阳

双手抱于胸前,距离胸前30厘米,手指微弯微夹,劳宫穴相对。双手距离5厘米,静站5分钟。

第三式:和合——补脾阳肺阳

双手缓慢外拉,拉至10厘米再缓慢内合,合至3厘米在进行外拉。开合配合吸气呼气,如此反复,动作缓慢,持续5分钟。

第四式:归真——补脾胃,还肾阳

双手抱胸前不动,后双掌盐双臂上行至百会穴,自百会穴下沉至小腹丹田,双章放于丹田处。意念归于丹田,持续10分钟。

第五式:打圈——补肝阳肾阳

双手抬起,双掌向下,距胸前30厘米,身体下沉,上提做蹲桩动作,蹲时呼气提时吸气,如此反复五次,起身踢腿慢走五圈,双手于掌心划8字。

扶阳五式能够打通人体大、小周天,畅通淤堵经脉,令周身气血畅通,令丹田聚气成团,阳气充盈,身体康健。





一切虚症

体虚者往往不止出现一种虚症,而是两种或两种以上虚症并存。并出现阴阳两虚、气血双虚等情况。《医学入门》记载“虚者灸之,使火气以助元阳也;实者灸之,使实邪随火气而发散也;寒者灸之,使其气复温也;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义也。”所谓“虚实寒热”便指“气血阴阳”之症。中医认为利用艾灸,可以调理各种虚症。



参考文献:


[1] [汉]刘向,《别录》

[2] [唐]孙思邈,《千金方》

[3] [宋]刘翰、马志等,《开宝本草》

[4] [明]李梴,《医学入门》

[5] [清]邹存淦,《外治寿世方》

[6] 周俊亮、潘奔前,穴位按摩改善气虚体质的临床研究,《中医药临床杂志》2008年

[7] 卢长庆,贫血患者的药膳,《中老年保健》,2005年

[8] 任小娟、王琦,浅谈阴虚体质与阴虚证的区别与联系,《中医研究》,2007年

[9] 仙权,何为中医的“阴虚”“阳虚”,《大家健康》,2011年

[10] 辛运生,六味地黄丸在肝肾阴虚患者中的营养效果及药理作用,《中国药物经济学》,2015年

[11] 沈自尹,肾阳虚证的定位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年

[12] 朱燕波、王琦、姚实林,中医阳虚质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医杂志》,2007年

关注健康 关注百草君

觉得不错 留个


点击关注👇不错过精彩内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十人九虚,中医四大虚症自辨,你属于哪种
中医“四虚症”,阴虚发热,阳虚怕冷,血虚发燥,气虚无力.
中医“四虚症”,阴虚发热,阳虚怕冷,血虚发燥,气虚无力
中医虚症:阴虚发热,阳虚怕冷,血虚发燥,气虚无力
中医四虚症,阴虚发热,阳虚怕冷,血虚发燥,气虚无力
中医“四虚症”,气虚无力,血虚发燥,阴虚发热,阳虚怕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