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继红 | 往事悠悠05:绞关化

绞关化
丁中老校友  刘继红

作者刘继红先生,麾村人,丁中1966届校友。

古有农谚“深耕一寸,多收一成”之说,而我国农业生产八字方针“土、肥、水、种、密、保、管、工”亦将“土”置于其首,倡导深耕、改良土壤,足以见得深耕细作对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确保农业增产增收的重要作用。

1958年8月,中央就曾发出指示,要求全国在两三年内将一切可能深耕的土地全部深耕一尺以上。很快,在全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深耕土地热潮,一场大协作、大突击、大兵团作战的高潮迅速蔓延开来。

自从告别刀耕火种,我国农业生产就进入“牛拉犁翻”的时代,两千多年来基本上没有太大的改变,一般田地也就翻耕三四寸左右。在当时我们老家还没有拖拉机之类的大型农业机械,深耕一尺以上谈何容易。即便用上拖拉机,一般也只能耕个七八寸深。再要想深翻,就得想出更好的办法,于是大家便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在加大牵引力、改进犁铧上,力求在牵引机械和犁地机具上有重大突破。不知何方高人提出了运用“绞关”拉犁方法进行土地深翻,得到了领导和大伙儿的一致赞许和认可,于是“绞关”应运而生、遍地开花,老百姓将这种采用人海战术推动绞关的耕地方法叫“绞关化”。


“绞关”,在农村多数人连听都没听说过,更不用说长什么样了,怎么办?公社将制作绞关的这一光荣而艰巨的政治任务交给了公社农具厂。

农具厂的师傅们则按照倡导者的描述以及大型船舶上牵引铁锚所用的“绞关”模样,经过几天连夜奋战和努力,终于制作出了公社第一部绞关,同时也对耕犁进行了改进,加大加固,犁头犁耳(犁铧)也比普通的犁头犁耳大了一套。待运到田里一试,果然能拉起犁铧缓缓地深翻前进,犁花变大了,深度也深了许多。首战告捷,农具厂顿时火了起来,各大队纷纷向农具厂订货。

然而这绞关的需求量不是一套两套就能解决的,而是几十套、上百套,农具厂哪里忙得过来?各大队只得自己想办法,招纳人才,自砌炉灶。一时间,民间的木工和能工巧匠都成了香饽饽,各大队把他们专门集中起来,待以好饭好菜,集中精力制作绞关。

绞关外形为长宽一米左右、高一米五左右的长方体框架,框架的每个棱边为一粗大的方木,框架的上下两面以厚木板固定,中间竖一立轴,立轴外是一滚筒,可缠绕用于牵引犁铧的缆绳。滚筒上连接有四根木杠,为推动滚筒转动的推杆。制作绞关木框的木料要求很粗很结实,农具厂的硬木不够用,于是就找家前屋后生长的杂树来锯,一时间村里的杂树都被锯光了,连平田整地扒出来的棺材板都用上了。


推绞关可是个力气活,由多个年轻力壮的男劳力担当。一般情况下绞关滚筒上的四根木杠每人推一根,若遇土质较硬或要翻得深些,则两人推一根杠子,那这部绞关光推杠子就有8人,再加上扶犁手和负责绳索栓扣的,一共就需10人。

耕作时,将绞关固定在田头,犁铧则从田的另一头始发,由一人把扶,犁上栓着缆绳,缆绳的另一头连接到绞关的滚筒上,众人只要一推动绞关,缠绕在滚筒上的缆绳就会牵引着犁铧缓缓前行,犁花翻滚。待耕到绞关这一头时,众人立即松开推杠,扶犁者和负责绳索栓扣的则迅速将犁铧返回拖至田的另一头,开始下一犁的牵引耕作。如此循环往复,一犁挨一犁,一环扣一环。要知道,一般田块长两百多米,一个来回这绞关要推多少转,几个来回下来,已是汗流浃背,气喘嘘嘘,开始在绞关上“推磨”者一两个小时一歇,到后来推上半个把小时便有人喊着要歇歇了。

如此高强度的劳动,时间又紧,任务又重,公社采取了大兵团作战的方式,即将所有男女劳力按部队团、营、连编制,实行军事化行动,统一调配,老百姓称之为“野战团”。当时我们家就住着不知从哪里调来的野战团一个班,早出晚归,一个个筋疲力尽,挺辛苦的。

据说当年江都是最早实现绳索牵引绞关化的县。1958年9月23日,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刘少奇在江都视察时,走一路,看一路。在一块正在用绞关耕地的田头,他停下了脚步,问道:“能耕多深?”当地群众应声道:“一尺二。”少奇同志开心地笑了。在路过宜陵人民公社张倪庄大队(当时宜陵是大公社,塘头张倪皆属宜陵)时,一种牛牵引的绞关又跃入了少奇同志的眼帘。他立即下车,看了这种又有改进的绞关机。当地的干部向他介绍,其好处就是牛拉绞关,可以节省4—8个劳动力,另外双轮双铧犁作深耕犁还可以节省两个扶犁的人,而调整绳索就用固定的拨椿来代替人工。听完介绍,刘少奇高兴地扬起手说:“好极了!”最后,刘少奇表示:下面就是要想办法使绞关机来回两头耕,能跳行耕,尽量减少人工操作,进一步提高耕作效率和质量。


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地在翻土深度、进度和数量上层层加码,出现了许多浮夸和盲目蛮干的现象,不切实际的过分夸大深耕对增产的效果,报纸上不断报道各地放出高产卫星,有小麦亩产上万斤的,有水稻亩产十几万斤的,有山芋亩产几十万斤的。究其经验,有报道说他们那里土壤深耕了一尺多,有说深翻了三四尺,有的甚至说深翻了一丈多。这无形中刺激了当地社队干部的神经,谁也不心甘落后,纷纷将深翻的标准提高到三至四尺。

为了赶进度,有时不得不挑灯夜战,夜晚光线不好,对“推磨”的影响不大,但对扶犁耕田的来说,尽管有汽油灯,还是看不太清楚,到天亮一看,翻开的土垄与土垄之间还有一道道没有耕到位的狭长的土埂。经过一个多月的苦战,全公社各大队都深翻了一些土地,不过耕的深度和进度与各地宣传或上报的数据却大相径庭。

那一年,由于土地过度深翻后把耕作层下面的“死土”都翻上来了,大量的坚硬土伐又未能耙碎耙细,也无法耙细耙碎,就这样草率地把麦种下去了,出现了大量的露籽;再一个就是由于搞深翻,耽误了种麦时间,本来应该是“霜降两边麦”,结果到“小雪”有的田还没有种得下去;紧接着又出现了罕见的冻害,使得第二年麦收时,非但没有高产,产量还从往年的每亩四五百斤降到了百十斤。接着就是“三年自然灾害”,让人们吃尽了苦头。曾一度非常时髦、风光过一阵的绞关也被弃之田头而无人问津

一晃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人们为求农业的高产,走过了不少曲折的道路,也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结果却事与愿违。这一沉痛的教训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得有个“度”,如何掌握好这个“度”,这里面大有文章,光靠革命的热情不行,还必须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踏实的工作作风欢迎收听:蒋勋细说红楼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桂东农业文化遗产
一犁新雨破春耕
商代青铜农具
耕田四件套,你还认得吗?
宋传恩:农具百事——犁 地
八十年前的农具,有多少用过的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