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继红 | 往事悠悠17:汽油灯

汽油灯
江都  刘继红

作者刘继红先生,麾村人,丁中1966届校友。
汽油灯,常见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婚庆喜宴、场头乡戏、会议结社等公共场所大型活动的一种照明工具,灯光明亮、噪音小、无油烟,且非常气派。


在《往事悠悠16:小油灯》一文中曾提及一种小油灯叫马灯,汽油灯在外形上和马灯有些相似,但二者的工作原理不尽相同,在具体构造上也有一些差别。首先汽油灯在装上煤油以后,还需要向底座的油壶里打气,以便产生一定的压力,使煤油能从油壶上方的灯嘴处喷出;其次,汽油灯没有灯芯,它的灯头就是套在灯嘴上的一个石棉做的纱罩;再就是汽油灯的上部还有一个像草帽檐一样的遮光罩。汽油灯由于是汽化燃烧的原因,照射出来的灯光是白晃晃的,亮度非常高,一盏汽灯可以把周围十几米的范围都照得通明。不过,有时汽灯点的时间太长了,中途还需要再打点气。

▲马灯


汽油灯平时似乎用的不是太多,主要是遇到一些大场面或隆重的场合才会使用。六七十年代,通常是夜里大队召开全村群众大会的时候,会场上高高悬挂着明亮无比的汽灯;另外,在过年的时候,村里搭台子唱戏,舞台上的灯光就是用的汽油灯。

汽油灯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老式的吊式汽油灯,油箱和汽箱全在上头,呈圆鼓状,形似葫芦,纱罩灯泡在下面,配有可卸式灯罩,灯罩有乳房形的,也有四方形的。点亮以后,灯下没影子。这种灯油箱和汽箱都较大,撑时间,最适于舞台演出。

▲老式的吊式汽油灯

另一种是新式的座式汽油灯,油箱和汽箱全在下面,纱罩灯泡在中间,灯罩是圆柱形的,和灯是一起的。上盖处还有一草帽式的圆形铁灯罩,一面是绿色,一面是白色。这种灯适应于开会用,放在高处,或悬于梁上。只是不太适于剧场演出,因为吊起来下面有油箱的影子。

▲新式的座式汽油灯

汽油灯工作原理是通过打气管子往汽箱打进空气,把煤油从一组小孔中压出,喷成雾状小滴,化为蒸汽,跟空气均匀混合后燃烧,使纱罩灯泡发出炽热光亮。两种纱罩灯泡可以通用,一般为石棉网,也有丝绒的,最好的是里面加了尼龙的,耐烧,烧成后坚固,如果保护得好,可以连用数日。

▲汽油灯纱罩

汽油灯最初闯入我记忆的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小时候,常到家住丁沟的外婆家去玩。那时丁沟是十里八乡有名的富裕小镇,水陆交通便捷,集市繁华。小镇河西北边有一东西街(旧称张家街),街北有一宽约两米左右的朝南夹巷,穿巷而过,就是戏院子,戏院就以此夹巷为门,门前挂有一灯笼。时常有戏班子在这里唱戏,隔三差五地,我也跟着大人们进戏院看戏。

那时没有电,晚上唱戏照明就是用的汽油灯。在舞台的正前方悬挂着三到四盏汽油灯,每盏汽油灯面朝观众的这一边都用一块四四方方带有弧形的板子遮挡着。一方面不使灯光直射观众而感觉刺眼,另一方面将灯光聚于台上,演员在明处,观众在暗处,以求最佳视觉效果。

五十年代中期,县里有个工作组进驻我们麾村。一个夏天的晚上在农场上召开群众大会,也是用的那种吊式的汽油灯来照明的。先用三根长长的竹篙扎成三角马支在地上,因竹篙下面有铁“钻子”(形似小铁叉),支在地上稳稳当当,然后将汽油灯挂在上面。汽油灯一挂,便引来了许多孩子,在场上奔走嬉闹。汽油灯的灯光同时还引来了许多飞蛾漫天飞舞,还有螳螂、蟋蟀也在灯光下乱飞乱跳,还时不时地撞到人脸上,跳到人身上,让人很不是滋味。怎么办?于是就在汽油灯下放一张大方桌,桌上放个大澡盆,澡盆里放满水,飞蛾直往水里掉,螳螂和蟋蟀也会一不小心就落水身亡。

大跃进时期实行大兵团作战的的时候,我们那儿驻了“野战团”的一个“野战营”。那年“三·八”妇女节,晚上“野战营”在原乡公所的厅房里召开妇女大会以示庆祝,就在厅房的屋梁上挂上一盏汽油灯来照明。汽油灯一挂,不但整个厅房照的雪亮,就连厅房外面的院子里也照得通透明亮。“野战营”的营长(相当于现在的乡科级干部)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女同胞们则喜笑颜开,不知是营长的讲话让她们深受鼓舞,还是难得一见的汽油灯让她们喜形于色,咱也无须细究。


1960年秋,我进入丁沟中学读书时学校还没有电,上晚自修全靠汽油灯。

从学校大门进去向西的第一排房子,东边两间是校长的住家,西边两间是学生宿舍,中间一间就是学校的汽油灯室。汽油灯室有前后门相通,室内靠东西墙各挂着一排汽油灯,以吊式汽油灯居多,悬挂高度一米左右,以方便“掌灯”。“掌”汽油灯又叫“烧汽灯”。晚饭后,专门负责汽油灯的工友们就早早的忙着“烧汽灯”了。

“烧汽灯”可是个技术活,不是所有工友师傅都会“烧汽灯”,必须对汽油灯的原理、构造、特性等了如指掌,才能把汽油灯烧得又明又亮。工友师傅们首先要将悬挂于汽油灯室东西两侧的汽油灯加油、打气,再将石棉或丝绒灯泡烧成形,并掌握好“火候”,择机打开气阀、充气喷油发光。进展顺当的话,汽油灯会一盏接一盏的被点亮,汽油灯室内一片光明。也有少数“不听话”的,高低烧不起来、点不亮,急得师傅们满头大汗。

先点亮的、亮度好的,先送到高三年级班上,然后是高二、高一……最后才轮到初一、初二,弄得不好往往会轮到一些不太亮的、甚至灯泡有点发红的。

晚自习期间如汽油灯出了毛病,工友师傅会及时赶到现场,用一根扎针(又叫“通针”)摆弄不几下,那灯旋即就发出雪白的光。当然,偶尔也有“救不活”的,灯光渐渐变暗、灯泡渐渐发红,最后一命呜呼。如遇高年级的话,师傅们赶紧忙着换灯;如遇初一、初二的话,干脆早点下自修回宿舍睡觉。

数年后学校通电了,每个教室都装上了日光灯,同学们从此告别了汽油灯,开始在日光灯下上晚自修了。曾经天天陪伴同学们上晚自修的汽油灯也就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被收进了储藏室;汽油灯室后来也成了陈肯老师和高心平老师的住家了。


从初识汽油灯,到天天相伴汽油灯,再到告别汽油灯,时间虽然不长,但在一生的记忆中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那个绝大多数地方还没有电的年代里,它是公共场所大型活动照明的最佳选择,曾风光一时,受宠若惊。它曾让场头乡戏的观众们喜笑颜开,它曾让婚庆喜宴的新人们甜蜜亲昵,它曾让会议结社的演讲者慷慨激昂,它曾让晚自修的莘莘学子们对未来充满期待。汽油灯,作为那个时代的宠儿,人们不会忘怀,即使我们已经进入与电朝夕相处的年代。
往事悠悠系列01水车   02打水   03挑电灌   04方整化   05绞关化   06食堂化   07小口深塘   08炸麻虫   09大印   10舂碓   11划草   12乘凉   13茶水炉   14老柴火灶   15洗澡   16小油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灯看乡村巨变
马灯、汽灯和火把
日光流年
记忆 || 没有电灯照明的日子
从一盏汽灯开始 汽车车灯技术发展百年史话。
【创作大赛】记忆中的灯光 || 金庆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