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喜根 | 踩水车

踩水车
王喜根

作者王喜根先生:江都人,资深记者,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江苏经济报原副总编辑,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俗学会会员、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遗产保护利用专业委员会专家顾问、江苏省摄影家协会会员。著有散文特写集《耐读人生》、民俗文化读本《扬州古巷风情》《江南老行当》《寻访中国古村镇》《探访中国古村镇》等。

在健身房踩踏步机,忽然想到四十多年前下乡支农踩水车的情景。水车在苏北地区是最传统的农具,在没有抽水机的年代,农作物抗旱非它莫属。

我国自古以农立国,水利作为农业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历代政府都致力于兴修水利,但灌溉渠大都分布在各大农业区,高地或离灌溉渠源较远地方却无法顾及,于是人们发明了一种能引水灌溉的农具——水车。

水车又称孔明车,是我国最古老的农业灌溉工具,是农耕文化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相传为汉灵帝时华岚造出雏形,经三国时孔明改造完善后在蜀国推广使用,隋唐时广泛用于农业灌溉,至今已有1700余年历史。

踩水车有两人车、三人车和四人车,一般都是四人车。插秧时,人们在河旁、田头架起一台台水车。


水车由车轴、车杠、踏枕、龙骨等构成,车轴两头各套一个生铁做的环,车杠是给人伏的,车轴上安装了两排踏枕,是让人踩的,当左脚右脚依次踩过去,踏枕随车轴转动,带动龙骨里叶片的传动。龙骨有五六米,一头搁在岸上,一头放在河里,用竹篙支起。龙骨里有一格一格串起来的叶片,人站上去上身伏在横杠上,踩动踏枕,叶片哗哗翻动,河水缓缓流入水渠,流进农田,成为当时农村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生产队长个头不高,腿肚子上肌肉像铁一样硬铮,站到水车上,仿佛骑士,双手搭在横杠上,如同牵住了缰绳。他是车水好手,可以在水车上踩一天,不需要换人。看着他带看一帮社员,背朝河面哼着小调,双脚如同登山,悠然地踩着踏枕,我着魔似地在一旁观看,心里痒痒的,很想体验一下踩水车的滋味。社员休息时,我和几位同学爬上水车,身子伏到横杠上,用力踩着踏枕,很想大显身手,可是用了很大力气,就是踩不动。我们四人憋足劲死命往下踩,由于用力过猛,双脚踏空,一个个像“吊死鬼”挂在了横杆上,车轴又突然倒转,叶片撞击龙骨,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吓得我们狼狈逃窜,惹得同学和社员哈哈大笑。

生产队长看我们好奇,主动扶我爬上水车,他告诉我,踩水车用的是巧劲,在踩动水车的瞬间确实需要消耗很多力气,一旦水车转动起来并保持转速后反而会觉得很轻松。要领是集中精力,脚步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如果跟不上节奏,干脆吊住车杠,否则踏枕很可能会打伤脚踝。在他指导下,我渐渐跟上别人的节奏,尽管如此仍做了好几回“吊死鬼”。第二天一早起床,大腿、小腿肌肉又酸又痛。

如今,踩水车已成了乡村旅游自娱自乐项目,已成为那个年代人们生活的印记。上次,我到溱潼湿地保护区采风,那里仍然保留着踩水车的项目,我一时兴起上去体验了一把,居然踩得有模有样。

水车这古老的农具退出人们视线是历史的必然,以实物形式适当保留,也算是对中国农耕文化的一种传承吧!
【拓展阅读】王喜根说扬州民俗之老行当(合集99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亲历故事系列【18】——龙骨水车梦悠悠
农耕文化:车水歌
仿古水车
夜读 | 留住乡愁:车水
水车谣
养花就养这4种,疯长起来很可怕,邻居都来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