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喜根 | 童年玩03:跳房子、集糖纸、打陀螺、挑冰棒棍、折纸马、万花筒

王喜根说扬州民俗之童年玩03
王喜根

作者王喜根先生:江都人,资深记者,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江苏经济报原副总编辑,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俗学会会员、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遗产保护利用专业委员会专家顾问、江苏省摄影家协会会员。著有散文特写集《耐读人生》、民俗文化读本《扬州古巷风情》《江南老行当》《寻访中国古村镇》《探访中国古村镇》等。

跳房子

玩跳房子,女孩居多。游戏前先用粉笔在地上画出八个方格(六层),视作六层楼房,第三层和第六层为双格,可视为阳台、卧室。然后挑战双方各自带着自己的工具——扁平的瓦片出场,猜拳定出场秩序后,轮番出场。

出场者将瓦片投入第一格中,单腿跳进第一格,用脚逐步把瓦片踢进下一格,以此方式单腿能够把瓦片由下至上踢进每一个格子内,再从第六层返回到出发地的人为赢家。在踢瓦片时,瓦片不能压粉笔线,不能踢出线外,另一只脚不能着地,到第四层、第六层,可双脚落地。同时,严格规定跳动的一只脚不能越出方格外,否则视为犯规,犯规者退出游戏。当轮流到重新进行游戏时,游戏者从失败的楼层开始。至于瓦片,最好巴掌心那么大的瓦片,在花岗岩石头上磨得光溜溜的,这样不仅好控制,而且还有一个最大的优点——不伤鞋子。
集糖纸
小时候,房东两姐妹最喜欢搜集花花绿绿的糖纸,她们有几大本糖纸,一本本均成系列,整理有序,让我羡慕不已。
那时节能经常吃糖的人并不多,大多数人家过春节才会买一二斤糖果,所以想搜集一张别人没有、可以让自己炫耀一番的糖纸,并不比现在寻找一张珍品邮票容易。
收集糖纸的最佳时节当然是春节。我们两家都有亲戚在上海,每年春节前总要寄糖果来。打开邮包,首先看糖果里是否有稀有品种,“维多利”“大白兔”“冠生园”“白脱”这些高档系列奶糖当然备受青睐,因此,特别关照家人吃糖时糖纸千万保留。有时在大街上闲逛,也常常走火入魔,眼睛盯着地面,老远看到地上有一张糖纸会飞快地跑过去,如获至宝般的捡起来。回到家把它抹抹干净,夹到一本厚的书里。得空,波斯献宝似的捧到房东姐姐跟前,哪怕只有一两句赞许的话,也会让我兴奋半天。 
打陀螺 
陀螺,是我们童年时十分喜爱的玩具。上小学时,我总喜欢让车匠车一个精致的陀螺,头上钉一颗钢珠,转起来既快又耐磨。陀螺上面按上几只图钉或用蜡笔画上几道花纹,旋起来格外赏心悦目。有的小孩买不起陀螺,便找一段木头,先用刀削成圆形,然后再把一头削成锥形,一只陀螺就做成了。找一细树条绑一根粗棉线绳做鞭子,选一处平坦的地方,小伙伴便开始比赛抽陀螺了。
我们老家管陀螺叫“老牛”,意思就是像那种很懒的老牛,不打不动。打陀螺,先用鞭子在陀螺上缠几圈,锥头朝下,猛一拽,陀螺就旋转起来了,然后,用鞭子顺势使劲地抽,陀螺就会飞似地旋转起来。
冬天放寒假,没有什么作业做,我们便整天像疯了一样在外抽陀螺,常常是顾不上吃饭,一个个热得满头大汗,里面衣服都浸湿。更为刺激的是,待到天寒地冻,大河封了冻,我们便一起到冰上去抽陀螺。那年月好像比现在冷多了,几乎年年大河封冻。而今,童年已经远去,陀螺也已经远去,但打陀螺留下的美好记忆永远不可磨灭。
挑冰棒棍 
夏天,吃冰棒的人特多,那竹制的冰棒棍扔得满地都是,小朋友并不是为了“爱国卫生”“学雷锋”,却自觉自愿地在街上捡冰棒棍。捡多了,拿到河边搓搓洗洗,在太阳下面晒干,拥有一两百根就可以参加挑冰棒棍游戏了。
游戏参加者一般为二三人,每个人可出数量不等的冰棒棍,谁多谁占先。数量相等时用石头剪刀布裁决,赢的人先扔。把一大把冰棒棍放到一定的高度,一般离桌面十公分左右,太高了算作弊,撒到桌上,先把和其它不挨的捡起来,再用一根冰棒棍去一根根挑其它冰棒棍。如果挑时一根不碰动,可以继续挑,一旦旁边有碰动,你只好拱手相让。
赢到的冰棒棍没有什么大用,冬天家人生炉子一时找不到劈材,发现一小把用橡皮筋捆着的冰棒棍,顺手扔进炭炉,也能将就着生一次炉火。
折纸马
折纸,如今是幼儿园小朋友的必修课,我们小时候也离不开这项简单且开启智力的游戏。折纸飞机、折猪头、折宝塔,也折纸船,不仅有小舢板,而且有乌篷船。纸船折好了拿到河边去放,漂得水面到处都是,可惜我们口袋里没钱,要是有钱并有那份闲心,在小船上点支蜡烛,那就成了放荷花灯。
腊月二十四送灶,折纸马是我的拿手好戏。灶王爷上天路途遥远,家人除了好酒好菜伺候,还要为灶王爷备轿备马。轿子是纸糊的,放一双筷子作轿杠。神马则由我操刀,裁几张红纸,先折马头,再折马身,最后将纸折起来剪,展开来就是细细的马尾巴。有时,我还别出心裁折个官老爷帽,和纸衣纸裤拼在一起,再勾上脸谱,活脱脱就是一灶王爷。左右邻居看我手巧,总喜欢让我帮他们折纸马,得到的犒劳几乎和灶王爷一样,嘴上抹点灶糖。
万花筒
 
万花筒是儿时最喜爱的光学玩具,只要镜筒往眼前一放,便会看到一朵美丽的花,将它轻轻旋转,又会出现另一种图案,不断旋转不断变化,不光有圆的甜美、多边形的嬗变,更有烟花般的魅力四射。
据说这玩艺是英国人发明的,一百多年前流入中国。由于当时制作材料和工艺的限制,只能作为清王朝达官贵人的私室珍藏。后来,随着封建王朝闭关锁国政策被打破,以及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造价日渐低廉,从而飞入寻常百姓家。
万花筒图案是如何变出来的?原来是靠玻璃镜子反射而成。它是由三面玻璃镜子组成一个三棱镜,再在一头放上一些各色玻璃碎片,这些碎片经过三面玻璃镜子的反射,就会出现对称的图案,看上去就像一朵朵盛开的花。早先的万花筒,里面所看到的花是剪成碎片的彩纸,透明度很差,后来有人尝试使用更透明的彩色碎玻璃、彩色塑料片,反射用的三块玻璃也换成了三块镜子,光学效果越发明显。 
【拓展阅读】王喜根说扬州民俗之老行当(合集99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重温童年的“玩”(图文+规则详解)
折纸万花筒
看看我们那个年代的童年是怎么过的
有趣的翻转万花筒折纸——可以玩的折纸
八零年代农村最流行的游戏
折纸陀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