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建华 | 欢欢喜喜过大年(二)


【往期回读】

蒋勋细说红楼梦合集

乡村婚礼    腌大菜    烘火盆

腊梅花开    免费的午餐

家乡朴树    土灶台    唱麒麟

欢欢喜喜过大年(二)

江都  王建华

王建华,70后,自主创业者,闲来喜欢看看书,读读史,信手瞎写写。

【上接】王建华 | 欢欢喜喜过大年(一)


磨豆腐

我们那毕竟是里下河地区,鱼并不稀奇。自政策放宽后,鸡鸭也是有家养的,平时舍不得杀了吃,春节了,即将淘汰的鸡鸭杀只把过年也是有的。就是猪肉比较金贵,凭肉票,过年可以买一点,二指宽吧,过年吃一半,留一半挂那,舍不得吃,有得挂着总还有点念想,吃了就没了,只剩绝望。有时会挂得坏了,才不得不下锅。我母亲有一年把肉挂到夏天,生了黑虫,完全不能吃了,只好扔了,懊恨了好一阵子。

但是,有一样东西还是有得吃的,那就是豆腐。我们那有过年磨豆腐的年俗,黄豆是自家种的。腊月二十向后的某天,选10斤左右上好豆子用水发开,第二天,挑上豆子,挑上稻草,挑上筛子凉匾,就去豆腐坊磨豆腐了。我父亲长年不在家,磨豆腐基本是我母亲和我两个人的事,我虽然小,筛子凉匾还是挑得动的。豆腐作坊在韩阳中学那,因为家家都要磨,所以要排队的,经常是排到半夜(作坊是全日无休的)。

轮到我家了,豆子上磨,推磨的是我妈妈。那可是个重体力活,一桶豆子磨下来,人累得够呛,我也会上去帮忙推一下的,虽然力气小,总也是一把力吧。磨好豆子,满满一大锅浆,烧浆就是我的事了,从小我就做饭,烧火对于我就是本职工作,烧的是自家带去的草。浆烧好了,是有奖励的,一大三联碗豆浆。掏出早就准备好的一小包白糖,加入,又香又甜!这时你会觉得,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点豆腐、压豆腐就是作坊师傅的事了,流程做法和别的地方差不多,也是卤水点豆腐,但我们那加一个特别东西。过去我们那吃的油都是自家榨的菜籽油,很香,但比较浑浊,油壶一年用下来,里面沉淀不少固态物,称之为“油脚”。把壶底的油脚刮出来,点到豆浆里,成豆腐脑后,上模压制,很快豆腐就成型了。老油脚点的豆腐特别香。师傅将豆腐划成小块,铺放在筛子凉匾里,不能叠放,会压坏的。完工。

豆腐挑回家,放进水桶里,加水沉于水面下,勤换水,保持豆腐不出水面,能吃到正月末。


年  蒸

时间在忙忙碌碌中来到了腊月二十六七夜,隆重的年蒸开始了。

年蒸最重要的是蒸馒头。包芯是之前准备好的,大多以萝卜丝为主,青菜馅为辅。初冬,萝卜从田里拔出来了。萝卜是不耐放的,时间长了会空心,所以农民就在家门前屋后找个空地,挖一个深坑,把萝卜埋进去。年蒸前挖出来,洗净,刨丝,挤尽水份,拌上佐料,加进肉末。条件差时肉少些,条件好了后,肉就多了。后来还有豆沙馅、三丁馅的了。

年蒸前一天,妈妈和好面,加进老酵头,放进笆斗里,放在床上,捂进被窝里。面在一定温度下开始发酵。一夜过来,面发得笆斗都装不下了。年蒸开始,全家上阵,妈妈将面拌好碱,开始包馒头。大人们负责包,我负责烧火,上屉,出屉,洗笼布。循环往复,馒头蒸好。讲究的还用苘麻果沾红在馒头上盖上美丽的红印章。

馒头之后是蒸年糕,年糕是糯米粉做的,非常好吃,可惜那时没桂花,否则更香了。

还蒸一种杠子,所谓杠子,其实就是纯面拉长,蒸出一个长长的胳膊粗细的长馒头。放凉后,乘软和切成半公分后的馒头片,晒干就是“小面饺儿”。我们上学住校时,晚自习后,用开水泡上十来片,闷上一会儿,加上白糖,条件好的同学,还会挑一筷子荤油,简直是人间极品美味了。

以前还蒸团,团是糯米粉做的实心圆子,乒乓球大小。蒸好的团泡在水下,能吃到三月三。那时种水田,春节后立刻就要投入到繁重的农田生产中去,哪有时间忙饭吃,都是带几个团到田间去,中午就是以团充饥。团其实并不好吃,但相当能扛饿。后来生活条件好了,水田也改夏稻秋麦了,过年后也就有了一段农闲。渐渐地就没人蒸团了。

年蒸这天是不做饭的,刚出笼的馒头太好吃了,还要另煮饭吗?

年蒸时还有两件事要做 。一件就是全家人轮流洗澡。过去生活设施差,整个郭村都没有公共澡堂。冬天又特别冷,河面都是冰封的,最冷的时候冰面可以走人。所以一入冬,根本就没法洗澡了,身上脏得很。年蒸这天,平时烧的稻麦草火力是不够的,全是大木柴,那个非常有劲。从一早烧到下午,厨房里是热气腾腾,灶堂里余火还盛,蒸馒头的热水一大锅,而且是碱性的,正好乘着这热气热碱水,在灶门口放下澡盆,清洁一下身体。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庄桥制裘厂才有了全郭村第一个澡堂,我们冬天可以赶过去洗上几回了。

与洗澡相配的剪头(理发)可不是在这天,要看剃头匠哪天上门了。进了腊月二十夜,剃头匠小癞子就忙开了,夹着他的用白布(就是大围子)包起的剃头工具,挨家上门服务,从早到晚,中午到了那家就在哪家吃午饭,农民们都很淳朴热情,没人计较的。剪好头,洗个澡,可以清清爽爽过大年了。

另一件就是炒花生蚕豆。洗完澡后锅堂里还有余火,这点余火足够炒蚕豆、花生、葵花籽了。炒货顺手就完成了,当然炸炒米还得专业的炸炒米师傅炸。师傅哪天到了,就在村里找个地方安下家什,点燃炉火,开始吆喝,不一会就排上好长的队,一天到晚“嗵”“嗵”的炮声不停。家境好的还做会炒米糖,其实就炒米已经很好吃了,我们是有机会就抓上一把,当零食。春节期间,来客了,泡上一碗炒米茶,非常好吃。

(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民间故事:老汉早年救下一女子,没想到多年后家中竟然闹鬼
如今磨豆腐的人家少了,做一顿豆腐宴还是必要滴!
【德兴年味】舌尖上的年味——石磨豆腐
964和你共度周末——采菊之旅
【绿眼睛原创】舌尖上的童年——年之味
过年的味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