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同舟 | 我是扬州人

我是扬州人

江南大学   张同舟

作者张同舟先生,扬州市江都人,1995年生,丁沟中学2012届校友,现就职于江南大学。
最圆不过是吾乡那二分明月。
我们常说,“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不忘本来”才能“开创未来”。对于一个人来说,除了祖国,他的“本来”自然就是生他、养他的故乡。

我是扬州人,祖辈世居扬州,自己出生、长大也都在扬州,极少离开扬州大市,直到 17 岁那年外出求学、工作。所以“我是扬州人”是没有任何争议的。

当然,再精确点说,我的籍贯是江苏江都。尤其是早些年,江都是扬州市下辖的县(后来是县级市),相对独立,上学的时候填信息,老师们一般也是让我们填“江苏江都”。2011 年,江都撤市设区,完全“并”给了扬州市,当时我觉得,再讲“江苏江都”某种程度上不合适了,好比广陵区的人不会说“江苏广陵”、玄武区的人不会说“江苏玄武”。第二年自己又去武汉上学,去了外省通常是讲地级市的,自然更是“我是扬州人”了。

不过 ,熟悉扬州历史的人应该知道,历史上,扬州是很宽泛的地理概念,是天下“九州”之一,包含了现在东南多省的区域,隋唐以后,才专指本地。现在的扬州,古代称“江都”、“邗”、“广陵”等。所谓董仲舒“为江都王刘非相”,隋炀帝“三下江都”,“江都”均指扬州。历史上,江都的县治通常也是设在扬州城里的,所以“江都县”的历史和扬州的历史,包括行政区划,是“剪不断,理还乱”的。

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原江都析为江都县和邗江县,江都县治东迁仙女庙(后名江都镇,现名仙女镇,也就是现在的江都城区)。鉴于江都的特殊性,因此,我可自称扬州人,也可自称江都人。

相比于写了散文名篇《我是扬州人》的朱自清先生,他原籍浙江绍兴,生于东海,我这个“扬州人”,比他可谓是正宗得多啊!

自小还听祖父说,我家远祖是从苏州阊门迁来的,一开始是在丁沟镇,后又搬迁到现在的樊川镇北。长大后查看了一些资料,得知历史上有所谓“洪武赶散”的移民史。现在的扬州、泰州、南通、盐城等多地居民,都有讲自己是苏州阊门迁来的说法。甚至,至今老家方言里面指睡觉睡得香叫做“上苏州了”,也隐含着对故土思念的意思(还有一种解释是苏州的席子好)。但是,那终究是六百年前的事情了,而且,我家先祖究竟是不是从苏州一带迁徙过来的,缺少家谱等文献明确记载,只是口口相传。苏州阊门,终究也只是遥远的一丝情愫了。

2012 年以前,我都是在江都老家度过的,老家的小村庄、东汇集镇、东汇小学、东汇中学、丁沟中学……都留下来许多难忘的回忆,深深地烙在了心里。17 岁那年,我考上了大学,从此离开了家乡。客居武汉七载,现在又来了无锡快两年了。清晰记得,是 2012 年的 9 月 1 日,我从镇江转车,乘坐“和谐号”列车来到了武汉,从踏上火车的那一刻开始,故乡便只有冬夏,再无春秋……

上大学之前,和老同学郜航曾说,我一点不排斥去外地上学,多远都没问题,不会想家的。然而真正离乡之后,啪啪打脸了。虽然我自我评价适应性良好,大多数时候生活得也很惬意,但某些节点,某些事情还是总是触发我的情愫,让我饱受思乡之苦。

犹记得,大一军训期间,我曾因为排队没有吃上一碗挂了“扬州炒饭”牌子的炒饭,怅恨久之。犹记得,在武汉的第一个中秋节,班级农家乐团建,在举头望明月之际,我独自垂泪,思念着故乡的“二分明月”。犹记得,第一年寒假回家,每经过一段路,我就要愉快地发条“思乡体说说”,因为离家又近了一步……在汉七年,我的朋友圈、QQ 空间留下的痕迹便是最好的证明。

再后来,研究生毕业后,我来到无锡工作,我自诩“回到江苏大地搞教育”,离故乡近了许多。但近两年来,除了父母偶尔会来看看我,我回家的机会并不多。对家乡的思念,与家乡在感觉上的距离,和在武汉时并无差异。夜深人静之际,每逢佳节之时,也还是难以抑制思乡之情。有一次,江南大学新闻网上一篇《梦回江都》的文章,引起了我强烈共鸣。

多年来,我常通过遵循家乡习俗来寄托乡思。比如冬至时和大多要吃饺子的同学“抬杠”,坚持吃汤圆;比如立秋那天一定是吃西瓜,清明节决计不晒洗衣物被子,正月十八或二月二来一碗面条……

而这段时间以来,和其他情愫交织在一起,我的乡土情结更为浓烈了。前时到家那天晚上,行走在家乡的乡间小路上,我非常欢快地发了一条朋友圈:

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最动听不过是乡音
最亲不过故乡的人
最圆不过是吾乡那二分明月
……

今日与同事高鑫闲聊到籍贯问题,有感而发,以朱自清先生同名大作为标题,作此篇,仰望乡贤文采,斗胆直抒胸臆,仅此而已。

于小蠡湖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观园:【苏园】【江苏49】【冶春园、二分明月楼】
会馆联--江苏,浙江,安徽
醉美扬州 秀色园林(绝品收藏)
大美中国古建筑名亭篇:第三十七座,江苏扬州四望亭
扬州三月随游<二分明月楼>(下)
叶兆言:江苏读本·扬州(转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