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血虚寒痰所致的疑难杂症,以及“一切阴疽”,一个奇效良方可以用
userphoto

2023.08.31 湖北

关注

这是「神希园的第 263 期原创

作者 l 神希园

来源 l 神希园(ID:shenxiyuan999)

在尘世间,大部分人都喜欢比较温柔的人,毕竟“润物无声”真的让人“如沐春风”。其实,在中医的方药世界里,也有一些奇妙的方剂,也是毕竟温柔的代表,全方的组方思路就是按照“春风化雨”的方向去设定的,这样的方剂一出场,往往能够扫除阴霾,如沐春光。那么,如此这般的方剂,究竟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要说具有“春风化雨”版的中医方剂,就不得不说一个名叫阳和汤的方剂,因为光听它的名字,就倍感阳光。那么,这个阳和汤究竟又是由哪些中药组成的呢?阳和汤由“熟地黄一两,肉桂一钱(去皮,研粉),麻黄五分,鹿角胶三钱,白芥子二钱,姜炭五分,生甘草一钱”等7味中药组成。而这个方剂是《外科证治全生集》里的一个良方,后世医家对它的妙用也十分推崇,而且在现代的临床运用中,也十分广泛。

阳和汤究竟有什么作用呢?一般来说,阳和汤具有“温阳补血,散寒通滞”的作用,主要用于“阴疽,贴骨疽、脱疽、流注、痰核、鹤膝风”等疾病的治疗,临床上主要以患处漫肿无头,皮色不变,酸痛无热,口中不渴等为典型症状,舌脉上常以舌淡苔白,脉沉细或沉迟等为特征。而这种病症的核心病机主要是营血本虚、寒凝痰滞,若不能及时治疗,往往迁延难愈,终成疑难杂症。

那么,阳和汤的配伍究竟是怎样的呢?全方以肉桂、姜炭为君药,主要起到温经通脉、散寒祛邪、解散寒凝的作用;以熟地黄、鹿角胶为臣药,主要起到温肾助阳,温补营血,填精补髓,强壮筋骨的作用;以麻黄、白芥子为佐药,主要起到表散寒邪、开结除痰的作用;以甘草为使药,主要起到清热解毒、调和诸药的作用。全方7味中药组合在一起,可以发挥“化阴凝,布阳和”的作用,因此便有“阳和汤”之名。

阳和汤虽然只有七味中药,但是配伍却是十分奇妙的,先来看看这个方剂里究竟暗藏着怎样的配伍奥秘。首先是补阴药与温阳药的联合运用,这样可以温补营血的不足;其次是辛散药与温通药的配伍运用,这样可以解散阴寒的凝滞,而且最为奇妙的是,全方配伍相辅相成,温而不燥,散不伤正,可以使得阴破阳振,寒消痰化。不得不说,阳和汤的配伍,堪称经典。

阳和汤虽然是外科阴疽诸证的代表方,但是在临床使用的时候,也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加减化裁。比如阳虚寒盛的话,可以加附子来增强温阳散寒的作用;如果寒湿凝滞比较严重的话,可以加细辛来增强散寒通滞的作用;如果气虚的话,可以加党参、黄芪来增强助阳益气的作用;如果疼痛较重的话,可以加乳香、没药来增强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作用。

阳和汤这个方剂为什么要取名“阳和”呢?其实这个还是一个典故,最早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其中说到“时在中春,阳和方起”,意思是仲春时节,山花烂漫,草长莺飞,天地间的温暖气息扑面而来,冰寒气息被一扫而空。所以,这里以春天温暖为誉,阳光普照,阴霾驱散,敷布阳和,勃然生机。由此可见,阳和汤不仅仅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奇效良方,还是一个颇具文化底蕴的经典名方。

清代名医王洪绪创立阳和汤,就是专门为了“鹤膝风、贴骨疽及一切阴疽”而设,后世医家治疗阴证疮疡疾病,大多会参考阳和汤,可以说阳和汤堪称治疗阴疽的鼻祖。对于清代名医王洪绪,他在治疗疮疡疾病时,若属于阴证的话,他常用“肉桂、麻黄、炮姜”三味中药,而阳和汤也是在这三味核心中药的基础上,加上熟地黄、鹿角胶补虚,白芥子、甘草祛邪。其创方的独特性,为后世医家所宗。

对于阳和汤,全方的君药,也是存在争议的,比如清代名医张秉成认为,“以熟地黄大补阴血之药为君”。但也有医家根据王洪绪的临床经验,总结为全方以麻黄、肉桂、炮姜为君药[1-2]。也有医者认为,应当以熟地黄和鹿角胶为君药[3];还有医家认为阳和汤的君药需灵活,若寒象较著,以肉桂、炮姜为君药,虚损较甚,则以熟地黄、鹿角胶为君药,若虚寒并重,则以肉桂、熟地黄为君药[4];更有医者以大量熟地黄配伍少量麻黄二者共为君药,二者补气血、开腠理,可使陷于阴血之寒凝得解,阴疽已溃之疮得敛;并且熟地黄得麻黄,补血而不腻隔;麻黄得熟地黄,通络而不发表[5]。因此,对于阳和汤的君药,其实依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尚无定论。

阳和汤自创立以来,就在临床中广受好评,清代名医马培之赞叹,“此方治阴症,无出其右”。因此,在临床中,广为流传。对于阳和汤来说,现代药理对它也做过深入研究,药理研究表明,阳和汤能强心利尿,增加冠脉流量,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加白细胞,并有激素样作用,还可保肝,利胆,抑菌,抗甲状腺功能亢进及调节性腺功能[3]。这也说明,阳和汤通过现代药理的解析,对它在现代临床中的应用,打开了一扇又一扇的大门。

对于阳和汤的现代临床应用,堪称广泛,比如寒性脓胸、肺癌术后疼痛、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子宫腺肌症、虚寒型痛经、乳腺增生、子宫内膜异位症、慢性盆腔炎、急性乳腺炎,强直性脊柱炎、膝骨性关节炎、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坐骨结节滑囊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阻证、阴寒型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慢性湿疹、面部黄褐斑、痤疮、脓疱型银屑病,结肠腺瘤性息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良性前列腺增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桥本氏病、乳痈[3]脑疽,慢性骨髓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骨槽风,胸腰椎结核,骨转移癌痛,颈椎失稳症,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类风湿性关节炎,荨麻疹等疾病[4]骨结核,无菌化脓症,骨肿瘤,阳痿,骨折延迟愈合,冻疮,前列腺增生性癃闭,痛痹,男性乳房发育症,髋骨软化症,哮喘,三叉神经痛,下肢骨折,寒冷性多形红斑[6]等疾病

阳和汤的临床用途,除了阴疽等外科疾病之外,对于妇科、儿科、皮肤科、男科、骨科等疾病,也多有应用,值得一提的是,它在内科领域的应用,更是值得重视,比如可以用于治疗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等疾病,运用得当,颇有良效[7]阳和汤所治疾病多为久治不愈的疑难杂病,辨证属于阳虚阴盛、痰瘀内阻者,均可辨证使用。不过需要记住的是,由于阳和汤药性温热,对于阳证痈疡及阴虚有热者,或痈已溃破,以及半阴半阳之证,均不宜用。

参考文献
[1]陈伯仪.浅谈阳和汤方的临床效用[J].福建中医药,1985,16(6):44.
[2]孙世发.阳和汤剖析[J].河南中医,1986,(6):25+30.
[3]陈志丹,王晶莹,蒋燕.阳和汤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现代中医药,2017,37(1):86-88.
[4]李飞.中医药学高级丛书·方剂学(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5]吴鑫鑫,朱垚,朱金.阳和汤君药刍议[J].新中医,2015,47(3):291-293.
[6]陈锐.阳和汤临床新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2,28(25):15.

[7]陈晶,刘欣欣,李瑒,等.阳和汤的临床应用和基础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学刊,2022,40(8):10-13.

公众号升级,更改了分发机制
常有读者朋友错过文章更新
将「神希园设为星标
保持沟通,一起前行


END

——妙用中医,健康人生,精彩内容,广而告之——

正脉正宗正统正版,种下仙桃仙杏
祖传师承学院私淑,培养名医名士
学中医,有前途
走进中医殿堂,必读名著经典

筑基进阶,不要错过!

 不知道如何学习?
关注公众号@神希园

本公众号暂时没有留言功能
留言交流,请关注视频号

视频内策,敬请期待

相关声明

1.科普观点仅供参考,身体不适请前往医院就医。 

2.中医讲究辨证施治,切勿按图索骥、盲目试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方剂学习:熟悉一下阳和汤,理解它的配伍,领悟“阳和”的含义
湖北武汉中医养生,中医针灸,中医推拿,中医美容,中医经络,中医培训
方剂之温里剂之温经散寒之阳和汤
方剂歌诀详解——阳和汤
阳和汤方剂组成是什么
阳和汤原方的剂量是多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