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迷津 | 书缘

编者按

——编辑 张娆


Part 1

又是中秋,我几乎忘了。秋雨就在窗外,清晰可辨。既不能团聚又看不到月亮的夜晚,我没有愁思,那是因为我有一些特殊的亲人陪伴,而今天又增加了许多。说起这些特殊的亲人,原本是没有的,后来不知怎的就有了,而且越来越多,也越来越不能割舍。

这些特殊的亲人就是书,也许我天生就是与书有缘,但这缘分并不是时刻相伴而行,只是我们在特殊的时刻以特殊的方式相遇了。

Part 2

我上学很晚,因为性格孤僻懦弱,几乎所有见到我的人都说我是痴呆傻,有说有笑的,那笑声,不但出现在我的面前,更刺进了我的心脏,涌进了我的血液,我也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愈加自卑了。家里也觉得我确实比别的孩子木讷,读书可能没指望。但我终于还是上学了,那时山里不上学的孩子不在少数,我上学也许是因为我干活更是没指望。那一刻,我鼻子酸酸的,几乎快哭了,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说不清,道不尽,无法形容,也许是想都不敢想的愿望一下子降落到自己头上,悲喜交集吧。我低着头走进校门,所有的人都用异样的眼光看着我,我想往后退,但听见身后议论,说我果然没出息,上个学都哭。那一刻,我不知进退··· ···

我早已忘记了我上第一节课的情形,但只记得教室乱哄哄的,我一个人蜷缩在一角不停地写着。过了不知几天,也许就一两天,但当时觉得十分漫长,老师要作业了,我哆哆嗦嗦地把作业本递给老师,冷不防老师雷霆大怒,因为我不认识“语文”“数学”这两个词,用错本子了。也许我认识,在这之前哥哥教我认字时是用石块在地上写的,并不十分工整,但作业本封皮上的字给我感觉十分陌生,让我不敢确认。老师的发怒自然引起了台下的大笑,但老师的第二次发怒声音更急促更高亢:“给你布置的作业是叫你各写一张,你太可怕了,把两个本子都给写完了,这样下去一学期得多少本子才够你写啊!”(这也许是农村教育的惯性,老师都必须气势大,这样才能镇住学生。)

我的心跳是多高的频率我已无法得知了,但当时我前胸后背都湿透了。我不知道我当时是怎样走下台的,但我还是不知不觉地继续上学,虽然我知道上学很难。那时我连“学期”是什么东西都不知道,后来听人说学期就是年,一学期等于半年。“年”这个词我是熟悉的,因为每年都要过年。那时候我并不知道上学何时是个头,只知道上六年就完了。

就这样,我和书结缘了,既不浪漫更不美好。


Part 3

过了不久,我们换了老师,新来的老师热衷于体罚,也是家长最看好的老师,因为那时教学的至理名言是严师出高徒。果然,班里原来放羊式的教学状态改观了,我们被迫热爱读书,每篇课文都背的滚瓜烂熟,每个生字都听写过几十上百遍,因为稍有松懈完不成任务就等着皮开肉绽,现在想想都惊心动魄。由于我性格孤僻,也没什么事做,只能读书写字,虽然我写字慢,但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写字,写到大约鸡叫时分便可以安稳入睡,否则睡不安稳。天亮时母亲喊我起床上学,那时几乎所有人家里都没有钟表,母亲成了我的闹钟,十分准时,从未出过差错。当年写的字已记不清有多少了,只记得本子写完反过来写,反过来写完还想擦了再写,铅笔写完了套上竹筒再写,一瓶墨水也用不了几个礼拜,也许这放在现在我是完不成任务的,因为我现在太贪玩了。写字倒还罢了,背书就有些吃不消了,我在这位老师的任上大约每年被体罚两次,都因为背书背错了,背错一个字打一鞭,我每次被打的也不算多,这可让班里的同学又羡慕又嫉妒,这样少的体罚也算是破纪录了,就连老师本人也有些惊讶。当然,我现在回想起来更是觉得不可思议,更何况当时背不过的课文的标题是带三角符号的,我根本不知道里面写的是什么,我当时不知道的东西太多了,但又不敢问老师。(当年的老师体罚学生是恨铁不成钢,不是故意想打人,也不是心理变态。)

后来又换了个老师,这位老师并不十分热衷体罚,体罚只是辅助手段,羞辱才是主要手段。那个学生如果犯了错,他会唠叨个不停,直到你无地自容为止。这倒让我怕了,因为我生性孤僻,最害怕羞辱。不过我们此时的作业量也减轻了许多,由于前一任老师的功劳,我的词汇量超出了小学教学的要求,这也许和我的另一个做法有关,当时学生用过的课本都用去擦屁股了,我用我写过的作业本去换高年级的课本看,实在没有什么可换时就请求学长先让我看了再拿去擦屁股。我总想读一点除课本之外的东西,但除了课本,确实没有别的东西。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喜欢上了阅读,没书可读,我找书读,地上的纸片,墙上的标语,都成了我的书。很多时候捡起的纸片都是我学过的课文或是我写过的作业,但我还是再看一遍,把别人的作业再检查一遍,找出里面的错别字和病句。当然,最难忘的是从同学那里得到了一些连环画残页,很多故事都连不起来,自己就默默地在心里想象一个完整的故事。

就这样,我坚持着读书,虽然很多时候并不真的有书。

Part 4

我似乎是以高分进入初中的,但乡村只有一所初中,所以高分低分都一个样,也得不到分毫奖赏。那时山里的学校学风不良,家长送孩子上学的目的就是让孩子在学校长身体,将来还是要回去帮大人干活的。到了初中,差不多每个孩子身体都长好了,初中生又是性格最不稳定的阶段,加之山里彪悍的民风,打架斗殴成了山里电视没有普及时的新闻联播,我厌恶这种生活,处在极度的痛苦之中,我开始怀疑读书的意义。

读书到底有什么用?我不知道,也没人告诉我。那时,很少有人能读完初中。小学严格管制式的教学弱化了,我也不再拼命地学习了,甚至产生了严重的等待快点结束学业的心态,人生态度极度颓废,学习成绩一落千丈。老师一再告诫我们要好好读书,读书很好,但好在哪里,始终是一个很模糊的东西。我不但对生活反感,也对读书反感,初中和小学一样,除了教科书并没有其他书籍,模式化的教科书已经无法转移我的痛苦,我越来越厌学了,我不知道上学何时是个头,更不知不上学又从哪里开头。

我与书的感情就这样冷淡下去,虽然我还不敢完全逃离学校。


Part 5

我考上了县中,那是我的初中学校里百分之一二甚至是百分之零的学生才能考上的重点高中。虽然我的成绩十分勉强,但毕竟进入了一所高高在上的神圣学堂。对于县中,当地各种好词都用上了,我自从知道有县中这个学校起就开始深深地膜拜。母亲说是文曲星显灵保佑了我,我当时只认课本上的说辞,是个完全的无神论者,根本不以为然,但我现在完全相信是上天给了我特殊的眷顾,让我的求学之路没有就此告终,否则的话我此刻准会在哪座煤窑矿山或是建筑大楼里打工。

我怀着异常激动的心情到了县中,曾经的学习热情又回来了。而高中并非小学,我也早已不是当年那个把读书当成全部生命的孤僻小孩。高中实行的是题海战术,从早到晚都是在做题,我苦学了一段时间,只觉得整个人越来越迷糊了,精神严重不足,学习成绩并不见好。有个要好的朋友,他学习好,更重要的是他爱看课外书,这勾起了我对小学时那段寻书阅读的记忆。班里的人醉心题海,历史文化常识严重缺乏,能够与我交流的也只有这个朋友了,我在他那里看了《世界上下五千年》和《中华上下五千年》,把以前点化的历史知识连成了线。在他的怂恿下,我有计划地省钱买书,几个礼拜下去,我买了一本《三国演义》,这要算是我的第一次买书经历了,但也许不算,因为在这之前我有过一次经历,当时我还没有去过县城,利用难得的机会去镇上买书,以步代劳到镇上单趟大约三个多小时,实在辛苦,但辛苦却浪费了,镇上根本没有书店,也没有图书需求,我从街头走到街尾,再从街尾走到街头,只看到一本算命的书和一个衣衫褴褛的算命先生。由于得书不易,所以我对我买到的书特别珍爱。之前对三国的故事略有了解,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的。回味了很长一段时间的三国故事之后,我又买了《红楼梦》,但这个对我来说太难了,我着这之前是没有任何红学知识的。在农村有一句顺口溜叫做“看了红楼梦,得了相思病”。其实农村人根本不知《红楼梦》是什么,他们不知从哪听来这句顺口溜,便把《红楼梦》列为黄色小说,我对《红楼梦》也是讳莫如深,但上了中学之后发现《红楼梦》受到的好评很多,所以好奇地买了。学校领导也经常搜查看杂书的人,尤其是看小说的,他们觉得看杂书浪费时间而无用,很多看黑皮小说的同学被点名批评了,其他的小说也是不建议看的。我也觉得高考太重要了,为了高考,一切都可以放下。这本《红楼梦》在我的脑海里还没有留下印象我就搁置一边了。

我和书就这样分离了,就像一次仰望的爱恋,终是没能冲破心中的顾忌。


Part 6

在高考的冲刺中,我跑偏了道,进了艺术圈,这是我极不情愿的,实在是竞争太激烈我喘不过气,选择了一条被人们称为捷径和歧途的道路。因为大多数学校里,理科生看不起文科生,文科生看不起艺术生,艺术生甩一甩长头发,蔑视一切人,我没有艺术天赋,专业一塌糊涂,更不敢蔑视一切人,只能蔑视自己。但我对外界一无所知,不上学又能干什么呢?为了压制进入社会的恐惧,我只能拼命地画画,皇天总算是没有辜负我,我凭借艺术考上了大学。

大学比我想象的还糟糕,高昂的学费使我活在愧疚当中,专业也显得是那么的平庸,我的生活捉襟见肘,我的精神枯槁颓废,看到就业的形势,我又平添了许多焦虑。我不敢放弃,也看不到方向,在纠结中蹑手蹑脚地学习,两年下来,并不见情况好了多少。

后来,我遇到了一位老师,他的课让我终生难忘。他严于律己,三十多年给学生上课从来都是比学生到得早走得晚,他学识丰厚,涉猎广博,在绘画文玩领域,是个十足的全才。在他的课堂上,我第一次看到一位有着深厚传统功力和敏锐探索精神的国画家性情地示范,在他的讲解与示范中,我认识到绘画的精妙之处,每一个点,每一条线都很考究,调和的每一笔颜色和设色的先后顺序都大有文章。他把难以理解的知识深入浅出地讲给我们,让我们茅塞顿开。他指出了我们每一个同学的错误与弱点,说到我时我感觉像是一位神医在给我把脉,使我心服口服。这当头一棒使我第一次如此彻底地发现自己是多么无知,老师讲的很多书我没看过,说的很多名词我没听说过,做的示范我也没想到过。在老师的教导中,我才知道功夫在画外,死盯着画描摹是没用的。我知道我的无知是因为读书太少,一个更重要的问题是没看到好书。我下定决心从头再来把自己头脑中的东西整理了一番,摆正指导意识,清理思想垃圾,融入新的血液。有很多意识和技法是花了好几年学到手的,但它是弊病,我也果断的割舍了。经过一年的纠结、思考与实践,我蓦然发现我跨越了一大步。正是遇到恩师之后,我才把书当成了一把利剑,闲暇时刻少发呆多读书,把好书当成最高营养品。我的书架也从原来的几本教科书膨胀为一排书、两排书,到后来放不下了。

就这样,经过一番折腾后我把书当成了密友。

Part 7

大学毕业后,我又在社会上沉浮了两年,人生厌倦了,生活消沉了,对书也冷漠了。没有了学校的约束,失去了生活的激情,我发现我成了人渣,没精神,睡懒觉,消磨时光,等待死亡··· ···这是什么?这是我曾经有梦想的时候最讨厌的一种生活方式,我怎么变成了我以前讨厌的人呢?我上学是为了什么呢?学费从最初的三四十块钱涨到几百块几千块几万块,父母从来都没有一点退却的念头,挺起腰杆硬撑着,我并不是一个人在上学,而是代表整个家庭在上学,他们把上学的权力交给了我,而我却在这里荒废人生。我以前是很少睡懒觉的,回想小学时能够鸡鸣而眠,破晓而学,其实我早就经历了艰苦岁月,而现在反而吃不了苦了?

那么,那么我的梦想是什么呢?我最初不爱说话,只会埋头写啊写啊,对于写书的人是无上的膜拜,我也曾写过一些小故事,那只不过讲给自己听罢了,心想写作这种事非一般人所能为,必是天上的文曲星写的。其实那个时候我就有写作梦,只不过胆小不敢讲出来罢了。后来我学画,虽有很多无奈成份,但最终变成了我的挚爱,这就是我的梦想,我怎能抛弃呢?

为了重拾旧梦,我读书,朋友说:“现在社会形势这么激烈,你还看书,赶紧到外面闯闯··· ···”

我写书,朋友说:“现在都没人读书了,你还写书?”

如果是以前,我准会放下手头的纸笔,去了解一些我并不感兴趣的东西,最终使自己更加焦虑。但是这次,我微微一笑:“我不是人么?”

读书是为了让人找回尊严,如果越读越没尊严了,那么肯定是把书读反了。回过头来,我发现是我辜负了书,却怪书没用。读书,并不是为了让读书换来什么效益,读书,只是因为爱读书。

当我内心最真实的声音与书香气相碰撞时,我的读书欲一发不可收拾,也成了购书狂,不管是中秋节、图书日,还是光棍节、情人节,我最期盼的就是图书优惠。每到一处,我都会搜罗一些好书列成一个单子,长长的单子上,文史哲艺术考古杂谈都有涉及。每得一金,首先想到的就是买书,有时候借钱买书,常常被朋友讥笑,我却暗暗庆幸自己比他们先买了。走过岁月我才发现,真正和我关系好的朋友都是爱读书的,这就是书带给我的无形财富。

书,本是我所爱,因为曾经不敢爱,没有果断地去爱,造成思想内斗,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因为爱书,我感受到了知识的力量,也对生活充满了信心,我相信一切只会变得更好,因为有书相伴。

不知不觉中,书成了我,我成了书,每当看到书时,就像看到了自己一样熟悉。

Part 8

没有月色的中秋夜,四下皆静。在这美好的时光里,静静享受书籍带来的乐趣,不知是人在书中,还是书在自然中。读书,就是反思过去,思考未来,改变人生。书陪我度过了童年,还将走过未来,如果不是书,我简直不敢想象我该怎样面对曾经的苦难和未来的人生。

雨住了,促织一声一声地叫的极为响亮,我知道夜深了。因为书,不孤单,使一个人的生活也充满温度。

本文由作者迷津授权吧啦原创文学发布。本文由作者同意授权吧啦原创文学申请原创保护,其他平台转载此文会默认此原创标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事旧人】草民我的读书生活
数学高手谈如何学好数学(2)
书奴
【原创】以后开始看《红楼梦》
旧锦新样 | 黄裳:读书生活杂忆
新(作者:28号学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