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家出台标准,助推电池PACK行业大发展

动力电池PACK是新能源汽车核心能量源,为整车提供驱动电能。它主要通过壳体包络构成动力电池PACK主体。动力电池PACK组成主要包括电芯、模块、电气系统、热管理系统、壳体和BMS几个部分。

动力电池PACK的地位举足轻重

  

众所周知,动力电池包在整车中的地位,就像心脏在人体中的作用一样,是整车最核心的部件之一。它通过PACK成组工艺,将多个电池模组与电池管理系统(BMS)、电池支撑与防护系统、电池冷却系统、充放电转换接驳等多个系统组装起来的。电动汽车性能,与动力电池PACK息息相关。

  

PACK成组工艺是动力电池包生产的关键步骤,其重要性也随着电动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而越来越明显。

  

在电池PACK中,BMS(电池管理系统)是核心,它决定了电池包的各个部件、功能能否协调一致,并直接关系到电池包能否安全、可靠地为电动汽车提供动力输出。当然,结构件的连接工艺、空间设计、结构强度、系统接口等也对电池包性能产生着重要影响。

  

总之,电池包的PACK成组工艺水平,直接关系着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和安全性能。

国家出台标准 助推电池PACK行业更快发展

  

目前电池PACK行业在我国还属于新兴行业,技术、设备等还不够成熟,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同时,因其技术门槛较高,也令企业进入该行业面临不小的难度。

  

在这一背景下,国家的相关法规政策开始对电池PACK行业给予扶持:

  

2017年11月24日,中机中心发布《关于调整GB/T 31467.3-2015审查技术要求的通知》。通知指,为减轻企业负担,在保证产品安全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实测项目,经汽车产品技术委员会讨论,主管部门批准,对GB/T 31467.3-2015《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包和系统 第3部分:安全性要求与测试方法》审查技术要求进行调整,新申报的汽车产品自2018年1月1日(公告第304批)开始执行。

  

锂电大数据梳理发现,在该政策的指导下,电池包的相关标准有10项:

  

相比较该重要通知出台前与出台后,我们看到,本次调整虽然不是标准本身的调整,而是实操层面审查要求有变动,但该调整依然意义重大。

  

就“同一型号蓄电池包(系统)申报值与实测值误差”方面来说,新标准为蓄电池包(系统)设定申报值与实测值的误差范围,与不设定误差范围的做法相比,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通过检测的概率,减少了企业反复修改申报参数以及多次申报的麻烦。

  

从允许的偏差范围看,容量参数方面最为宽松,要求偏差在5%以内;尺寸参数最为严格,要求偏差在1%以内。在保证动力电池安全的前提下,设定申报值与实测值的偏差范围,为申报企业带来了方便。

  

现在,动力电池企业间的竞争,其实质是团队、技术、资金、市场等综合实力的比拼,每一项都至关重要。国家在保证动力电池使用安全的前提下,根据动力电池企业的实际需求,在检测方面所做的优化调整,将有利于加快动力电池企业及下游车企产品的市场投放,对行业发展有积极影响。

2019年中国动力电池PACK行业市场规模将超过千亿级

  

我国动力电池PACK业务起步较晚,技术水平也较日本、韩国等落后,但我国动力电池PACK行业(含电芯与BMS)生产规模正在逐年增长。来自起点研究(SPIR)的数据显示,在2015年,动力电池PACK行业增速高达204%,容量接近了400亿元,达到380亿元。2016年与2017年,电池PACK行业保持25%以上的增速,2017年的规模已达到788亿元。预计到2019年,动力电池PACK行业将形成超过千亿级的市场。

  

  数据来源:起点研究(SPIR)

谁将脱颖而出?

  

我国动力电池PACK及BMS生产厂家主要分为三类:电池企业、车企以及第三方独立或合资的专业PACK、BMS公司。业务模式也分为三类:兼做PACK及BMS、只做PACK、只生产BMS。数量超过100余家。

  

来自起点研究(SPIR)的行业研究报告显示:在乘用车领域,主流乘用车企业有自己相应的PACK计划,如比亚迪、上汽、北汽、吉利、奇瑞、江淮、江铃等。此外,部分新进入车企,在前期由于技术能力有限,人员配备不足,业务以与电池企业、第三方PACK企业联合研发为主。

  

电池PACK企业占据客车PACK市场主导地位。客车企业除比亚迪、银隆等少数企业自建PACK厂外,其他企业仍以直接与电池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为主,和电池企业绑定,直接采购电池系统。

  

电池PACK企业同样主导了专用车PACK市场。由于目前电动物流车生产企业规模较小,技术储备较弱,除上汽大通、九龙等企业有相应的自建PACK计划外,其他企业仍然以与电池厂和第三方PACK企业联合研发为主。

  

由上述可看到,电池企业在PACK行业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虽然大车企正在加速进入这一市场,不过,起点研究院的一位研究员表示,车企进入动力电池PACK行业,存在天然的短板,即整合能不足,车企对电池形状、电芯选择方面灵活度较弱。

  

目前国内第一梯队动力电池企业均涉足PACK领域,且大多是“独立BMS+PACK”模式,掌握了动力电池电芯到电池包的整套核心技术,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代表企业有CATL、比亚迪、中航锂电、国轩高科等。

  

此外,电池企业中的后起之秀同样值得期待。与老牌企业不同,新锐企业的成长性更佳,往往以黑马的姿态进入。

  

2017年12月28日,具多家上市公司背景的锂电新贵天臣新能源,其动力电池PACK新厂正式启用。据悉此厂房为天臣新能源PACK业务的过渡厂房,工厂总占地面积13000平方米,建设有2条自动化PACK产线,1条BMS产线,并具备热仿真测试实验室、BMS测试实验室、电芯测试实验室、PACK样品试产组线等先进研发测试条件。项目达产后,可实现生产车载动力及储能系统1.2GWH,动力电池BMS系统10万套。

  

天臣新能源的相关负责人称,公司的PACK产线同时兼容18650、21700、软包和方形等不同尺寸产品,可根据不同产品类型适用于任何动力及储能PACK产品,生产灵活方便。另外,后期将不断置入AGV、MES、可视化软件等模块,以实现产线升级。

  

此外,公司的BMS自动化产线满产后,可实现年产能10000万套,广泛适用于低速车、大巴车、乘用车、家庭及工业储能领域。

  

总结:PACK行业群雄逐鹿,各大企业全线出击,新旧势力奋勇向前,千亿市场指日可待!

郑重声明:锂电大数据(http://www.qd-lib.com/)对本文保留全部著作权限,未经许可授权,禁止第三方以任何形式转载、使用,违者必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蓝海黑石 · 深度] | 2016年我国动力电池PACK竞争分析
我国电池PACK产业市场集中度较高 未来降成本有望成行业追求热点
新能源后市怎么走?这些正宗受益股在底部
多家龙头企业大手笔布局 电池PACK及BMS领域投资渐热
普莱德47亿高价估值背后 动力电池PACK企业价值凸显
BMS市场现状与趋势解析,宁德时代迎来新机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