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马克·科恩:街拍不怕挨揍的超现实主义摄影师

媒体

作为街拍爱好者,往往容易担心一个问题——被摄对象会不会觉得被冒犯。所以街拍摄影师有时会采用盲拍的方式进行创作。但没有人像马克·科恩这么”粗暴直接“。

马克·科恩曾说:“我从不跟拍摄对象说话,我不想对人们解释我在做什么,我只是另一个路人。”着实有个性!

马克·科恩

(Mark Cohen)

1943-2012

1943年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东部的工业城市威尔克斯-巴里(Wilkes Barre)。12岁时他收到一台塑料小相机,中学时期就开始拍摄报废的汽车供当地报社使用。

初期迷恋亨利·卡蒂埃·布列松(Henry Cartier Bresson)作品中严谨的构图和有几何韵律的画面。1966年科恩的商业摄影工作室开业。

1973年,马克·科恩遇到了约翰·萨考斯基(John Szarkowski),他帮助马克·科恩举办了个人展览。1978年主题群展“1960年以来的美国摄影”里展出了科恩的摄影作品,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了这位超现实主义摄影师。

来自采矿小镇上的他无疑在大都市有了自己的一片天空,但是他最终还是选择了回到故乡。对于许多摄影师来说这样一座小镇似乎是限制灵感的笼子,而在马克·科恩心中,这就是自己一生的宝地。即便有时街拍的方式让街坊邻居感觉到冒犯,马克·科恩依旧认为这里就是他保持摄影热情的灵感之地。

人们称他为暴力街拍大师,但自他心里这种出其不意的拍摄方式,不过是自己被所看到的东西吸引,故而产生拍摄灵感。

他时常带着徕卡相机穿梭在街道中,寻找他认为精彩的瞬间。一旦找到,便会调整镜头,悄悄走近。往往被摄对象还没有发现,他就已经把相机举到人物面前了。他称这种蛮横而又不讲理的方式为——“侵入”。

即便有时“侵入”的拍摄方式让马克·科恩挨揍,但熟悉的街巷、熟悉的人,让他更能够在街拍之中,寻找到一种独特的方式来捕捉家乡中奇异的生活片段。所以说还没有行动就先考虑会不会挨揍的摄影师还是可以先行动,再纠结这个问题?

他的作品画面内容主体是人,但更多的是他们身体的部分,例如四肢、嘴唇、牙齿。极近的拍摄距离让他的作品与众不同,如此视角之下,竟有一丝盲派意味。照片中的人物并不光鲜亮丽,但是充满个性,冲击力十足。

街拍记录一个地方的生活片段,可以是这里的人也可以是这里的景,但你一定是与这个地方在心灵上有了联系,所以才甘愿留在这里陪伴这个“地点”

最后再分享马克·科恩的另一句话:

“你需要留在这个地方,你只在这一个地方,这样你才能心理上与其产生联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世界摄影史上,那些不可不知的摄影大师
马克·科恩:喝最烈的酒,扫最野的街,挨最毒的打
为什么我说街头摄影是伟大的
乌克兰摄影师充满创意的灵感与超现实主义的华丽与高贵
12个秘诀告诉你如何延续对摄影的热情
摄影师的进阶之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