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望安山文学】张永智||六月的乡村(散文)


六月的乡村



作者:张永智
    主编:非   



一到麦收季节,心里就莫名发紧。太阳大早刚升起,她热情光芒就笼罩着大地。时至正午吋分,三四十度的高温,黄绿的麦子一晌就变成焦黄。这也是农人所说的“麦熟一晌” 。 
麦收时节,七十多岁的父母亲一大早匆忙吃点馍喝点水,趁天凉快,天不亮就拿镰刀下地割麦;临近十一点天热时,用三轮车装割下的麦子运到打麦场上,挑开麦铺,打散麦子,透风晾晒。焦黄的麦子铺满打麦的场子,在大太阳底下暴晒,每过一个小时翻一次,要经过几次翻晒。浅蓝的天空白云朵朵,惨白的太阳光笼罩大地,知了拼命地叫着,微风吹来,绿色的树叶微微摇摆。
太阳长久暴晒,室外高温燥热。来到麦场,刚一干活,汗水就如小溪般顺着头发、额头往下流,咸咸地模糊了双眼。抬起手揩一把脸上的汗水,人就像泡在水里捞出来一样,顶着烈日赶紧翻完麦场后,立刻回到阴凉的黄土窑洞里休息。那可是大自然天然的赐予,天然的空调,窑洞里冬暖夏凉。夏季进入屋内,午休还得盖被子;冬天屋里暖和,盖一个薄被都不嫌冷。比城市里的空调更实用,冬天暖而不燥,夏天凉而舒适,避免空调病,还节约了电费。这也是乡亲们土里生,土里长,人对土地依恋的缘故吧!
到三四点的时候,太阳依旧火球一般燥热,这时就开着三轮车拉着碌碌磙。碌碌磙子上带上大而光滑的石板子,在打麦场上一圈圈麦子上碾压秸杆,碾掉麦穗上的麦籽,砸扁秸杆,在麦场上划着一个个圆圈,一遍一遍地毯式的碾压。碾完一遍,麦穗上没什么麦子时,翻场碾另一面,这一面碾完,麦穗上就基本没有麦籽,麦秸杆也被碾碎,就用桑叉把麦秸挑到一边堆起来,麦子麦糠栊起来。就在夜里,月亮底下,趁风扬场了。
在童年的记忆里,父母总是会夜半三更劳累了一天之后,晚上就睡在麦堆旁等风扬场,一来小风,父亲就挥动木掀铲起带麦糠的麦子赶紧扬几掀,没风就重新等小风吹来。趁风扬起来,麦糠随风飘远,麦籽落下,母亲赶紧用大扫帚打掠麦籽上的麦糠和设有完全碾掉的麦穗,一等就得一夜才能把一堆麦子扬完。麦收的季节,白天连着黑夜的忙。后来有人发明了扬场机,只要扬场机的电源线一通电,开动扬场机,一会就能扬一堆麦籽,不用那么彻夜不眠地等风了,看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真的没错,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扬完麦子,干净的麦籽拉出去晾晒,麦糠拉回去储存喂牛,碾碎了的麦秸还要再经过大太阳的暴晒后再次碾压,碾掉麦穗剩余的麦籽,碾碎的麦秸积集喂牛,为牛储存草料。在乡村,打麦场上一个个或方或圆或大或小麦秸垛旁带着丰收喜悦的乡亲们,会谈论着今年种麦多少,麦籽品种如何,小麦长势好赖,麦籽收成多少,以及麦秸集的大小,它是农人喜悦的时刻,庆祝丰收的时刻,家家户户炸油馍庆祝丰收。
每到麦儿黄的时侯,看到城郊整齐的麦地,麦香味飘浮空气,钻入鼻孔时,我的心头就一阵阵发紧,想到年迈的父母在土地里辛劳劳作的情景;布谷鸟一遍遍吟唱割麦种谷的歌谣。是啊,我该回家了。这是农人的焦虑,永不磨灭的麦收情结。立刻就迎着烈日,冒着酷暑回到日思夜想的村庄。
这时村里出外打工的年轻人,都回来帮着年迈的父母,收麦,打场,晒粮。往夕只有年迈的父老乡亲祖居的村庄又恢复了往日的沸腾。打麦机隆隆声后,三轮车柴油机嗒嗒声又汇成山村的交响。身体健康的小奶已八十七岁高龄,眼不花,耳不聋,见面和我招手、打招呼;大伯腿疼身体不大好,他是父辈中的老大,每到农忙时,兄弟们谁家场里有活,他总是顶着烈日,顾不上休息,拿着桑叉、扫帚就去场里帮忙。他的勤劳善良深深影响着我们一代一代的人,他永远是我们晚辈做人的楷模!
一回到父母身边,回到绿树掩映的村庄,家里的田间地头、房屋周围,核桃石榴、桃杏梨、柿对、杨槐花椒葡萄树四周密布,空气清新纯净得犹如虚无。大白公鸡更更更儿,引颈高鸣,母鸡咕咕咕,游走觅食,黄牛哞哞哗,呼唤着母子,诉说着血缘亲情。狗儿汪汪叫着飞奔上来迎接。好一幅温聲的山村农家乐。
夜幕由黑色变成浅蓝色的时候,山村的早晨就已到来。天刚黎明,早起的母亲就开始用扫帚沙沙打扫院落,然后厨房里传来她准备做饭镉碗瓢盆叮叮当当的声音。回到了家乡,像个长不大的小孩,身体慵懒了。早晨,睁开醒松的睡眼,感觉浑身酸痛,赖在床上,睁着眼不想起来,心想今天终于可以不用上班了!远离了喧嚣的城市,远离了灯红酒绿、车水马龙、日复一日疲于奔命的生活,回归了生命本真。什么功名利禄都是浮云,你会倾听你心底的声音。生命,健康,爱和善良渐渐浮现在眼前。
屋前的石榴花开了,绿绿细长的叶子间开满红红的石榴花。细细的枝头结着圆圆的石榴,噘着细长的嘴犹如青色的鸭子,圆圆的脑袋,尖尖的嘴。核桃树青青叶子,郁郁葱葱,枝头挂满青青的果,小枣树嫩绿带刺的枝桠结米粒大小的小枣,葡萄爬在院墙上,长滿青涩透亮的小串串小葡萄,柿树上四片柿叶包着扁圆的柿子。墙根下、小路边种着一簇簇冬凌草、野薄荷。
走在小路上,高大核桃树的叶子,遮云蔽日,在蓝蓝的天空上绘出美丽的倩影!黄牛在窠上吃草,不时抬头张望着,咀嚼着,辛勒的黄牛为父亲拉犁拉耙,驾辕拉车春种秋收,它忠实地在土地上劳作着,休养生息,繁衍后代,多么忠诚的牛儿,这不正像千千万万的农村劳动者世代在土地里耕作吗?就像作家路遥所说:“象牛一样劳动,象土地一样奉献!”我的父辈们,他们一代代辛勤地在土地上耕作,无声无息,无怨无悔……

                      

                2020年6月6日     


                                             插图/网络


作者
简介
 张永智,男,73年生,河南济源人,常怀感恩之心,热爱生活,热爱文学,心怀作家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六月,又到麦香时节||孟祥玲
散文||麦 香
胶东乡村记忆:几十年前,掖县老家的麦收场景
「鲁西南麦收记忆」打麦子(朗读 王飞)
傅世伟 | 麦熟 •麦收
一个乡村摄影师和她镜头下「麦收里的乡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