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望安山文学】张国臣||同样的米饭,异样的口感(随笔)


同样的米饭,异样的口感



作者:张国臣
    主编:非   


     一鸡,二鸭,三猫,四狗,猪五,羊六,人七,谷八……这是我们这儿流行的谚语,方圆百里皆熟。意思是说从正月初一开始,天气好坏预示着上述动植物本年的吉凶。谁也别见笑,我小的时候最怕的就是“谷八”这天了。
       过来的人都知晓,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年味浓年货少,一年的积蓄这些天尽情地挥霍。腊月二十三小年后,家家换饭,这是北方啊,没有大米,有点白面、荞面和莜面,自这天开始,每天轮换着吃年糕、豆包、散壮、二大王、发面(小米面做的)。还有个讲究,从初一到破五每天要吃顿水饺,质量啥样,总不如今。但那时也是香的,吃得汗毛流水。转眼就是初七,皆曰人七日,家家吃面条,面条越长越好,预示着人的寿命长。我老娘做饭手艺好,她擀的面条得站着捞,我们喜地欢天,自感寿命长了!初八来了,早晨吃的如故,中午便是小米干饭了,虽然黄灿灿颤危危的,香气四溢,但总难以下咽,食之如药,因素日食之颇多,今又食之,厌恶感顿增,这顿饭我真怕!
       时过境迁,“谷八”日今又到来,想想往昔的小米干饭,厌恶感全抛,垂涎三尺。便求老伴捞顿小米干饭解馋,以祭“谷八”,求本年五谷丰登。老伴应之,悉心完成。待老伴端上餐桌,我酒也告罄,急不可待,接至手中,放于眼前,猛吞两口,感觉口感味道皆不及从前。记忆中的小米饭啊,那是黄澄澄的,既柔且软,热气腾腾,香味益人。而今食之,米硬,粒小,味差。或许我真是好了伤疤忘了疼,狂伤啦!老伴食后也有同感。我俩边嚼边究原因,过去在农村是大铁锅做饭,稳火上锅,可能好吃,而今进了县城,住了楼房,用电饭锅闷之,可能变味……
       究因之多,结论都是“不可能”。老伴一席话道破天机:
       你可记得?过去种地用的是农家肥,地耪两三遍,土质疏松,庄稼自然生长,从春种至秋收,全是人工打理,产出的粮食自然好吃了。现在农民种地除自己吃的上农家肥,不打农药外,其余全是春种施磷肥,生长期施氮肥,促成熟还喷肥,其间还多次喷洒农药,土质板结,促生促长促熟,破坏了它们的自然生长规律,好吃才怪呢!我恍然大悟,认为此言有理,同样的米饭,异样的口感,谜底就在这了。
       辍箸仰棚思忖:待到春暖谷雨日,我也回故乡种一块自己所食之地,来他个春种一粒粟,秋收万担粮,以求其味。这不是拉倒车,非要回到刀耕火收的年代,而是不忘初心,对已往的眷恋啊!


                                             插图/网络


作者
简介
张国臣,内蒙赤峰翁牛特旗人,退休教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米饭跟面条,糖尿病人吃哪个对血糖好?医生这样回答!
谈面条说米饭,论北方评南方,我们都是干饭人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里长城
超简单的米饭‘切糕’,凉吃热吃都那么美味~
今天做个“肝腰合炒”,口感相当爽滑,下三碗干饭
小米不要再熬粥了,换种新做法,营养口感双收,孩子吃了长个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