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八闽邮荟 • 156︱普 20 秘闻(下)

北京风景图案普通邮票

(普20)的研究





陈国成,ACPF会士,国家级邮展评审员,新中国普通邮票研究会会长,福建省集邮协会副会长,八闽文献邮会名誉会长……



八闽邮荟 · 155︱普 20 秘闻(上)

普20各枚邮票发行时间之热议

关于普20的发行日期,邮电部于1979年3月27日发布(1979)邮字第233号《关于发行第二十组普通邮票(高值)的通知》:“兹定于一九七九年四月二日发行第二十组普通邮票一套,共三枚。第一图,景山公园,面值1元。第二图,颐和园,面值2元。第三图,北海公园,面值5元。邮票规格为25×40毫米。雕刻版影写套印,背面刷胶。”以邮电部最具权威的发行邮票的通知为据,普20的最早的发行时间为1979年4月2日原本已毫无疑义。问题的出现在于该通知同时附注:“这套邮票正在赶印,定于1979年4月2日发行,这次先出售面值二元的一种,其余两枚待印妥后陆续发行,不另通知。”这个随文发布的附注明白的告诉大家4月2日发行的仅是2元面值的颐和园图案的普票,1元面值的景山公园与5元面值的北海公园邮票正在赶印之中,来不及同日一起发行,只能等待邮票印好之后再陆续发售,具体什么时候发售就不另外通知了。

集邮界的人都知道,特别是搞传统研究的人对于邮票的印刷、版式、发行时间,使用及邮路变迁最爱刨根究底,既然邮电部关于普20的发行通知顺便告诉你一个大实话,1979年4月2日发行2元面值颐和园普票之时,1元面值与5元面值邮票此时正在赶印之中,那么这两枚邮票何时印制好又是何时开始发售,就留给我们探讨的空间了。




由中国邮票总公司编的权威的人民邮电出版社1981年10月出版,北京邮票厂制版印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1980版)把普20的发行时间标明为“1979.4.2——1980.11”,这是距离普20发行后时间最近的正式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它所标明的该套邮票的发行时间应该是客观的,很少受到人为因素影响或过度解释的,其可信度与真实性应不受质疑。

到了1986年7月由中国邮票出版社编辑出版,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制版,北京邮票厂印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1985年版)》,把普20三枚邮票的发行时间分别标出,明确2元面值颐和园发行时间为1979年4月2日,5元面值的北海公园是1980年6月20日,最晚发行的是1元面值的景山公园,具体时间是1980年11月24日。

1991年1月由中国邮票博物馆编,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发行,珠海市先进彩色印刷包装公司承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1991年版)》延续了1985年版的提法,普20三枚邮票的发行时间分别作了标注,与上述1985年版的发行时间标注相吻合。

之后由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编,人民邮电出版社先后出版发行了1992年版、1997年版、1998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尽管印刷厂家有变更,先是北京人民印刷厂,后者中国人民解放军1206印刷厂两度印刷,这三个版本均延续1985年版关于普20邮票发行时间的标注,有关普20的三枚邮票发行时间与1985年版完全相同。

2004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和《中国邮票史》编审委员会合编的《中国邮票史》第九卷P216页以史载的形式,明明白白告诉大家:“1979年4月2日,为了解决高面值邮票的短缺矛盾,邮电部发行普20“北京风景”普通邮票,全套共3枚。面值分别是1元、2元、5元。除第二枚如期发行外,第三枚和第一枚均拖后,分别于1980年6月20日、1980年11月24日发行,发行时间间隔较长。“既然权威的《中国邮票史》第九卷都已把普20的不同面值的三枚邮票发行日期说得如此清楚,应该不会再有其他异议了。

“本来无一物,何事惹尘埃。”但还真的有一物惹起了“尘埃”,这就是2007年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该版目录把普20三枚邮票的发行时间不再单独标注,笼统冠以1979年4月2日发行通告的时间。究其原因,这与2007年版该目录的执笔者狄超英先生个人对普20研究观点密切相关。

狄超英先生是我的好朋友,多个版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邮品)目录的编著者,也是普票研究会的资深会员。他对普20的发行时间的探究源于他早年购买在手的日本版《中国邮票目录》(1981年版),里面关于普20的发行日期是1979年7月5日,以后他还继续注意到几个版次的日本版《中国邮票目录》,无一例外的把1979年7月5日作为普20的发行日期。改革开放后,一衣带水的邻国日本集邮界与我国交往频繁,他们对中国邮票的传统研究(特别是解放区邮票和中国普通邮票),对中断十年的中国集邮研究提供许多可供借鉴的地方,而几乎是同一时期出版发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所标注的普20最早发行时间是1979年4月2日,中日两国出版的邮票目录对普20发行日期的差异是狄先生始终挥之不去,萦绕在心的一个疑虑,终于有一天他似乎找到了答案。在北京邮市的某一个摊位里,狄先生翻看摊主早期保存的《新邮报导》,里面有关于普20邮票的发行信息,狄先生赶紧全文抄录如下:

“中国邮票公司

R20新邮报导(79-8)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一九七九年七月五日发行了一套普通邮票,编号为普20,共三枚。规格为25×40毫米,雕刻影写套印,背面刷胶。

第一图  景山公园  面值1元

第二图  颐和园    面值2元

第三图  北海公园  面值5元

现出售第二枚(颐和园,面值2元),其余两枚印妥后出售,另行通知。如订购,请来订单。”

我们知道:《新邮报导》是中国邮票公司向国外订购中国邮票订户寄发的有关中国邮票发行的通知,同时也向国外宣传介绍中国新近发行的邮票,外国的集邮者和邮商大致也是通过官方的《新邮报导》获知和掌握新中国的邮票发行情况以供他们订购。狄先生对照上述1979年第8期的,明白了日本版的《中国邮票目录》上普20邮票的发行日期就是根据中国邮票公司的《新邮报导》上面的发行日期来确定的。

有了中国邮票公司正式出版的《新邮报导》的文字依据,擅于编著邮票(邮品)目录的狄先生还感到底气不足,一心想拥有中国邮票公司官方普20的首日封,达到文件与实物相印证。大概在2002年春季的某一天,狄先生得一机会见到一组中国邮票公司普20的官方首日封。据说是集邮界朋友从国外带回的,一套三枚,其中2元面值的颐和园图案邮票的首日封销票时间正是1979年7月5日,与《新邮报导》所标明时间相一致;贴5元面值北海公园图案邮票的销票时间是1980年8月14日,比《中国邮票史》所标明的1980年6月20日晚半个月,但1元面值的景山公园图案邮票比《中国邮票史》所标明的1980年11月24日提前6天。这样一来普20的多枚邮票的发行日期就更费思量了,正因为手中握有中国邮票公司的官方首日封以及可以佐证的《新邮报导》,所以狄先生在执笔2007版《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时,对其中普20《北京风景图案普通邮票》发行日期,一改之前诸版邮票目录分别对三枚邮票标明具体日期的做法,而笼统以1979年4月2日作为普20的发行日期,并在后面加注:发行通知中指出:“这次先出售面值2元的一种,其余两枚待印妥后陆续发行,不另通知。”也就是只标明2元面值的颐和园图案邮票的1979年4月2日来作为该套邮票发行首日,而对1元及5元面值票的发行日期“无可奉告”,采取回避的做法。

因为与狄超英先生是老朋友,由他执笔的2007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发行后他也签名赠送给笔者(图17)。就普20《北京风景图案普通邮票》发行日期阐述之变化,笔者亦曾直接与狄先生进行沟通,交谈中关于普20发行日期阐述的变化的确源于前面所介绍的大致过程。他始终认为,既然权威的的中国邮票公司的《新邮报导》文字凿凿,日期明确,又有官方首日封佐证,那么在经典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就应该有所“提出”,有所“否认”才对,这样做才不枉费包括他本人在内的一部分普票研究者对普20发行日期研究花费的心血。

谈到中国邮票公司发行的普20“官白封,笔者“近水楼台先得月”,收藏有一套完整的带有极限色彩的首日封,在这套首日封上,该套邮票的设计师万维生老师在信封的左边位置依照邮票的构图,寥寥数笔让邮票的图案重现于信封之上,并且签名钤章,成为许多集邮者热心追捧的极限手绘封。依照面值从小到大,三枚封的销票戳的时间分别是“北京·1980.11.18.BEIJING”、“北京·1979.7.5.PEKING”与“北京·1980.8.11.BEIJING”.与中国邮票公司《新邮报导》完全吻合。有一点令人稍感奇怪的是,2元面值封所销的腰框戳下方的拉丁文是“PEKING”,与另外两枚票的销票戳的拉丁文“BEIJING”不一样,起码说明中国邮票公司在制作发售该首日封时,至少使用2把不同的销票戳。

2007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发行后,引起了热心集邮人士的关注,部分普票研究者曾提出反对的意见。在笔者主编的《普邮研究》杂志2007年第二期(总61期),刊发了福建资深的普票专家曹骅老师的“关于普20的发行日期”,该文认为2007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关于普20发行日期阐述的改变“显然是一种退步”,是想“告诉邮人:以前诸版目录对普20中1元和5元票发行日期的标注可能错了,正确的发行日期还有待研究。”更为难得的是,曹先生响应编者对普20有争议的发行日期进行探讨的建议,把收藏多年的一张贴有“普20”5元与2元面值票的“国际及港澳地区进口小包邮件领取通知单”介绍给大家,作为他研究普20发行日期的一个凭据。

通知单正面盖有“福建1980.6.21.同安”腰框戳,背面贴有“普20“5元面值邮票一枚,2元面值邮票一枚及”普18“20分面值邮票一枚,面值计7.20元,三枚邮票销盖的“福建.1980.6.21.同安”邮政日戳十分清楚。同安县隶属于厦门市行政管辖,身居厦门的曹先生故此肯定最迟在1980年6月21日这天,“普20”的5元票和之前发行的2元票在福建厦门市同安县正式发行使用,与以往诸版目录中标注的“普20”5元票的发行时间1980年6月20日只相差一天,所以可以认定以往诸版《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和《中国邮票史》第九卷关于“普20”5元面值票发行首日为1980年6月20日是可信的。

记得在2007年冬天,执着于普票研究的曹骅老师又寄来一篇短稿,里面还附着一枚与图19相似的“国际及港澳地区进口小包邮件领取通知单”,所不同的该单的正面日戳日期为1980年6月22日,比前面所述那一张小包通知单迟一天,背面所贴的邮票为“普20”的5元、2元面值票各一枚,“普15”的1元面值票一枚,销票戳与正面的邮戳一样,时期同为1980年6月22日。从二枚进口小包邮件领取通知单所贴用的“普20”5元面值邮票充分说明在1980年6月下旬初期“普20”的5元高面值票已在闽南沿海小县城大量使用,“普20”5元面值票的首发日绝不可能是中国邮票公司官方首日封销盖邮戳上的1980年8月14日。所以我们还是应该相信2007年之前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关于“普20”5元与1元面值票的发行日期分别是所标注的1980年6月20日和1980年11月24日。

但是令人心存遗憾的是,自从2007年版的邮票目录发行后,人民邮电出版社以后发行的诸版别的邮票目录——2009年版本、2011年版本、2013年版本、2017年版本关于“普20”《北京风景图案普通邮票》发行日期均沿用2007年版的表述方法,统一冠以1979年4月2日,对5元面值北海公园图和1元面值的景山公园图邮票具体发行日则缄口再三,避而不说。为此笔者建议今后《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的执笔人应正视客观存在的史实,依照《中国邮票史》第九卷编纂者当初确定普20一套三枚邮票发行日的根据,对该套普票5元与1元面值票分别标明真正的发行时间,以体现实事求是的准则。

就在普票研究会会员们展开对普20各枚邮票发行使用日期探讨后,2009年9月武汉的谢先生在“普邮网”发了一张贴有“普20”5元、“普15”1元等普票的残片,销有“浙江慈溪1980.6.9师桥(所)”邮戳。

随后没隔几天,北京的黄先生也贴出一枚“普20”5元的信销票,销有“山东泰县1980.5.24”邮戳,这两项邮品似乎都在说明“普20”5元票在1980年5月下旬至6月初旬在山东、浙江已陆续发售使用,而绝非在个别的沿海地区,这也进一步说明“普20”高面值邮票为何会抢在“普19”之前急忙设计印制并发行,在于各地邮政部门急需高面值普票充实个窗口柜台以应邮政业务发展之需,客观上也与1978年2月22日邮电部邮票发行局以(1978)票发字178号报邮政总局转呈邮电部“关于拟发行《高值邮票》第二十组普通邮票的请示”报告的初衷相吻合。


普20邮票小变异

传统集邮研究者特别是普票发烧友对各类变体票趋之若鹜,但也感慨普20印刷太精美了,难得一见变体票。早些时间,北京的黄先生与安徽的欧先生等人陆续发现1元面值的景山公园图邮票存在一种子模特征,大家约定成俗叫作“大脚1”,具体就是在该枚邮票面值“1元”的印刷体“1”字底部有向左下角凸出较为明显,而正常邮票面值“1”字的底部是平直。

经北京许先生提供该面值版票的图片证实,“大脚1”邮票出现在1元面值邮票上格邮局全张的78号票位,具体在该邮局全张的第8横行左往右算的第8枚。从目前众人研究得出共识:“大脚1”的出现不是邮票印刷时油墨污印所致,而是印刷过程中某种原因造成印刷模板变异所形成,才会造成在该格这个票位邮票的面值“1”字连续出现这个“大脚”的现象。而贴有“大脚1”邮票的邮品,特别是一些包裹单残片及信销票并不罕见。笔者也收藏有部分“大脚1”信销票联票,相信邮友们只要认真去整理辨识,一定会有收获的。

近年来邮友们还陆续发现面值1元的景山公园票的另一处异常,问题还是出现在面值“1元”的“1”字上,与前面叙述的“大脚1”不同的是,“1”字底部的左下角出现一条斜线,我们姑且称之为“斜线1”,以区别前面的“大脚1”。后来又发现了类似“斜线1”特征票。只不过底部左脚的小线段不是向下斜,而是向左平伸略微上翘一点,姑且称之为“直线1”.去年我有机会在几千枚的普20信销票中还发现了两枚不同于前面提到的两种子模特征的“1”字异常邮票,其“1”字底部有段直线是往下直伸,另有一番趣味。由于发现的“斜线1”和“直线1”邮票没能带有边纸有效的信息,目前正在寻找邮局全张以考证它们在邮局全张的具体票位。

普20全套3枚邮票迄今为止尚未发现传统意义上的大变体票,起码说明在当时采用的影雕套印技术是过硬的,成品检验工序是严格把关的。发行近40年来,仅发现一些微小的异常票。

5元面值带有厂铭的北海公园邮票。该票的草绿色厂铭在一个邮局全张中仅有2个,分别列3号与7号票位之上边纸。如图所示,该草绿色厂铭“北京邮票厂”五个汉字出现明显的往右下倾斜,如图所示,该草绿色厂铭“北京邮票厂”五个汉字出现明显的往左下倾斜,与正常的水平状排列的厂铭有明显的区别。

带有上边纸的2元面值的颐和园图邮票,3号票位上红色的“北京邮票厂”厂铭也出现向左下倾斜。

图36是带有上边纸的5元面值票,在边纸左上角出现有“中国人民邮政”字样,与该邮票的铭记一模一样,按集邮界的行话叫“边纸试压”。著名集邮家赵人龙老师在笔者主编的《普邮研究》2005年增刊(普总第53期)发表过一篇邮文《新中国早期雕刻版普票的边纸试压》,详细的介绍这一成因。据赵老介绍:自1961年至1999年期间共印制39套雕刻版(或部分影雕版)的普票。按照传统的印制方法,按邮票图稿的要求先雕成母模,然后将邮票图案压在圆轴形的钢轴上,最后将钢轴上的图案再逐枚转压到印刷钢板上。为检查钢轴转压邮票图案的效果是否合适,制版工人通常在正式转压前先将钢轴在印版的边缘(即整版邮票范围以外的部分)试压。在通常情况下,这些试压的痕迹在全版邮票上是不会存在的。但有时试压时其位置侵入了全版邮票正常的位置而且未被磨去,或者在印刷过程中印刷版和纸张未对齐,其部分试压的邮票图案就会出现在全版邮票的上边纸或左边纸上。

“普11”5分面值的联票,其边纸试压十分明显。笔者的《新中国新币值普通邮票(1955-1969)》邮集里也展示出雕刻版的普11面值4分与50分带有边纸试压痕迹的邮票。

记得四川奚先生还收藏有一个“普20”5元面值的北海公园方连邮票,很有意思的是在1号票位出现“中国人民邮政”的试压痕迹,并且伴有边纸多条蓝色线条污印。

这些带有“边纸试压”的邮票为这套迄今为止没发现有变体邮票的普票多少带来一些趣味的东西。


普20荣获新中国成立三十年最佳邮票的趣事

1980年7月复刊后不久的《集邮》杂志出版了一九八O年第四期(总第一二九期),在该期杂志第3页揭晓了三十年最佳邮票评选,并有详细文字:“本刊编辑部举办的”建国三十年最佳邮票评选活动已经结束。到四月底,共收到选票五万七千三百一十六张。这些选票来自全国二十九个省、市、自治区和港、澳地区。日本、美国、西德、荷兰、英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坦桑尼亚等国的许多中国邮票收集者也参加了投票。评选结果如下:

最佳纪念邮票(十四套)…….(略)

最佳特种邮票(十四套)…….(略)

最佳普通邮票评选两套,分别是发行于1979年4月2日的普20北京风景图案普通邮票和发行于1958年9月25日的普10花卉图案普通邮票。“

请细心的读者注意这一个细节,最佳邮票的投票截止1980年4月底。正如本文前面所介绍的,在这一时间节点前,普20的5元面值的北海公园图邮票和1元面值的景山公园图邮票均尚未发售,普20凭借着已发行的一枚2元面值的颐和园邮票就把呼声颇高的两套高面值的天安门图案的”普5“与”普9“击败,轻而易举的坐上三十年最佳邮票的宝座,着实令不少集邮者大跌眼镜。要知道,一套6枚的普5邮票是唯一采用胶雕套印的高面值普票,其邮票纸面均印有粉红色的网状底纹,不仅防伪效果好,也增加一定的美感,是普票爱好者们心驰神往的“普票王子”;而一套5枚的普9邮票亦是雕刻凹版精心印制,新币值首套高面值票且广泛使用,集邮界曾对普9的设计与印制给予很高的评价,称之为天安门图案普票的“完美收官之作”,著名邮学家林霏开赞其”极具严谨,一丝不苟……体现了这样的时代精神和创作特色“,并丝毫不吝啬溢美之词:“唯有倾注全部心血的严肃创作,才经得起我们几十年后仔细的鉴赏、品味。”所以我们只能说,普20荣登建国三十年佳邮宝座应该归功于普票选题的创新(首次选用园林风景),也得益于颐和园世人皆知的绮丽的湖光山色,再加上李庆发等雕刻大师的精雕细刻和印刷工艺的精益求精,成就了这一特别的荣誉。

2019.8.20二稿

11.15三稿毕

12.1配图毕


参考文献:

1.孙少颖《中国邮票史》第九卷 商务印书馆 2004年版 北京

2.《集邮》杂志社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7版 北京

3.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编《中国集邮大辞典》 2009年版  北京

4.《普邮研究》、《普邮网》有关“普20”的邮文与图片







普邮往事


VOSS杯︱关于征集 “我和武汉的邮缘”作品展的通知

八闽邮荟 · 32︱我和《文献邮荟》不得不说的的那些事……

八闽邮荟 · 6︱民居系列普票在新时期的重要变化及影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红楼梦》新邮引收藏热:小版最高售价已翻三番
纪特新邮上市跌,普票零售惹人怨
浙江工人日报
《美丽中国》普通邮票不普通
图说集邮大师郭润康《集邮讲话》(二十四)
中国邮票怎么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