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张大学文凭作为365个行业的入行通行证,行得通吗?!

今天社会,行业越来越细分,专业化也越来越强,对自身行业的理论水平与实践操作水平要求都越来越高。从表面上看,理论知识水平能力强的人应当是最佳人选,然而正因此,它的理论专业水平针对性也最强,而非一张大学本科、硕士、博士文凭能充作唯一的评判标准。

因为,一个人从小学考到大学,高强度的学习考试,几乎抛弃了一个人的正常生活,时间只够做作业、补课,无法多一点时间学习家务,甚至没有时间睡饱,已经严重伤害到孩子身心。


如今中考也对重读的学生十分不公平,有的孩子发育相对慢,尤其男生相较女生发育晚,或因为叛逆期而耽误学习。因为生理或心理原因,这些学生本身重读要付出的代价就比较大,但重读后中考,还要被歧视对待,要加分几十分来为难,这样对重读的学生很不公平。教育局设置这些规定前本身就应该了解和理解人的身心发展特点。

也许有人说,如果不设置,很多人都要重读,会加重义务教育的负担,或使得很多人为了考更好的高中而去重读初三。其实重读的人数肯定不会多,首先没有孩子愿意留级重读,肯定都要争先和正常发展,第二重读的学生需要付费读书即可,第三只要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更多人才,让更多人学会做人,不是鼓励人“知识改变命运”去获得一张文凭混社会,骗人,就不会有人恶意重读。而且,如此一来,中学阶段也不需要什么名校,所有学校资源都很平衡,自然更不会有人恶意重读。

小学和初中阶段,应当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学习家务,睡觉,有娱乐时间,让他们感受到做人的乐趣,学习如何做人。

孩子喜欢娱乐有什么不对?不想娱乐的人才是有问题的人,可以说这样的人是急功近利的人,根本不热爱生活,一心只要功成名就,如此能够有健康的心理吗?如今很多孩子就为了争一分而不顾一切,这样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在社会上依然是只有竞争的欲望,没有了其它的追求,也没有了善良,后果有多可怕!所以,喜欢娱乐,鼓励孩子去娱乐,是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娱乐本身也是需要自幼学习的,学习如何娱乐,长大后才能不走上歧途!

娱乐有很多方式,运动、旅游、劳动、艺术创作等……这些本身都是学习范围。但如今孩子没有正常生活之外,即使有艺术兴趣爱好,也多数是因为父母想为孩子进行艺术加分,或为谋生出路考虑,并非孩子的乐趣爱好驱动而去自发的学习。

而艺术的审美情趣培养,是自幼在美好快乐的环境中熏陶出来的,是去享受艺术,而非学习艺术。

自幼才艺好的学子并不能保证长大后也会继续热爱艺术,反而很多人会因为自幼苦学才艺而厌倦、彻底远离,或者把喜欢艺术的孩子逼得恐惧和厌恶艺术。因此,艺术的学习并不一定要自幼学习,而是应该给予这样的环境去感受、享受、潜移默化地让他们爱上这种艺术的氛围,让孩子在艺术的氛围中长大感到愉悦,将来自然会自发地亲近艺术,从而有自己的艺术爱好而少一些情趣低下的恶习。这就是上面说的孩子需要娱乐,艺术的娱乐,不是艺术的学习!

没有生活、娱乐、劳动,只有为了分数的学习和考试,在大学前,多数孩子已经把他的所有学习热情几乎消耗没了,此后的硕士、博士研究学习更是把人对学习的最后乐趣都折磨殆尽,那么,他的专业知识库基本已确定在某个领域,很难再转行。

可是常常大学专业与就业的专业并不匹配,国家的公务员考试或地方官员的选拔也仅仅是根据一张文凭作为敲门砖。社会单位的招聘同样如此,只看是哪所高校毕业文凭,不论他的专业、能力如何,简单地以一张文凭考核,把人的其它能力都忽略不计,结果只是招考了一批行业文盲。这些人要想重新学习行业的技能是很辛苦的。

或许有的人说,有一张优异的大学文凭至少说明他学习能力强。这是非常错误的!大学文凭考的多数是善于背诵和做理论题目,并不保证他的动手能力和实践学习能力的聪慧程度。

而许多人的聪慧并不体现在做理论研究方面,恰恰有些聪明人是动手或实践学习能力非常强,根本无法用理论来考核。这些人才往往因为一张文凭被忽视而糟蹋了!

现在虽然看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国家鼓励大家往技术人才方面发展,但招聘就业单位依旧顽固地以大学文凭作为进入行业的唯一标准。这种单一的行业人才招聘标准应当改变,365行,一张大学文凭作为敲门砖的时代应当结束了!

不同行业应该适时地调整自己的行业选拔标准,根据自己行业的特点和要求来设定相应的标准,甚至应该从初中开始栽培符合自己行业的人才,鼓励人才多样发展,鼓励更多非理论、实践能力强的人才成长起来。

为了获得一张大学文凭,自幼动手少,只顾学习,长大后理论知识太强的人,往往情商偏低,实践能力差,难以适应社会工作和生活。

如果继续以大学理论学习和研究水平、一张大学文凭作为365个行业单一的招聘基础标准,将埋葬多少没有大学文凭,但实践能力强的优秀人才,让人才绝望。

大学应该设置成为一个人工作后,需要进行更专业的理论学习,或纯粹的理论研究的研究机构,不应该作为社会365个行业人才考核的唯一机构,结果误导了国内所有行业和机构以大学文凭作为人才的选拔标准,导致这二十年来,许多人为了大学考试,从小就抛弃正常人的生活,让身心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疲惫的状态,抑郁症患者不断增加,而技术行业人才严重缺失!

只有招聘单位改变单一的人才选拔模式,不以大学文凭论人才优劣,不以大学文凭论社会阶层高低,才能让更多人才心甘情愿地从事技术行业。

学校也不要强调全面发展,所有学科都要学习和考核。未成年人的学习时间和精力有限,加上人都是有自己特性的,如同树和花,不可能全面发展成又是树又是花,一定是按自己的特性发展,才能成为独特的专业人才。因为人才都是独特的!

也只有初中开始允许偏科学习和发展,真正喜欢专业理论研究的人才、不擅长理论学习但善于动手实践的技术人才,或者特殊奇才方能被尽早发现和栽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潜意识有什么的作用及表现
北航清退404名学生:比蠢更可怕的是,你在最好的位置上偷懒
IB课程详解
我的文凭观
重大调整|景德镇陶瓷大学美术学本科专业面向全国普通文史理工类生源招生了
有大学文凭就算人才?董明珠:年轻人求职不要把赚钱放在第一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