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身诗意千寻瀑——一代才女林徽因

一身诗意千寻瀑

 作者:孟丰敏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爱,是暖,是希望。当春天如花绽放般来临时,人们总会想到林徽因的这首诗《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并不知不觉地脱口而出。诗人如她已足以自豪,然而她不仅仅是一个诗人,也是写了大量小说、散文的作家,还写了大量的建筑论文,被她的丈夫梁思成尊称为“女建筑师”。如果不是她劝导丈夫一起从事中国建筑研究与设计,或许也无法成就梁思成成为中国著名的建筑师。夫妻二人同为建筑师,引领中国建筑历史研究事业走向辉煌,从古至今绝无仅有。

林氏家族

林徽因祖籍福州,祖父林孝恂是光绪十五年(1889年)己丑科考取二甲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任浙江海宁、孝丰、仁和、石门、杭州等地方官员。因此,林孝恂很早就带着家人离开了福州,辗转在浙江各地工作、生活。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著名政治家,和梁启超是“宪法研究同志会”的领袖,先后参加统一党、共和党、进步党,历任徐世昌国务院参议、汪大燮内阁司法总长、总统府外交委员会委员兼事务主任。

1917年,拥护袁世凯称帝的军阀张镇芳为了逃避治罪,以10万巨款贿赂林长民,希望能得到特赦。林长民断然拒绝,并拒绝一切说客,辞去要职扬长而去。1919年,林长民任徐世昌总统顾问,极力反对段祺瑞内阁的亲日外交,主张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揭露丧权辱国的外交政策,引发轰轰烈烈的“五四”爱国运动。“五四”运动后,林长民被推为出席世界国联总会的中国首席代表。

1923年,林长民因拒收曹锟贿选总统的五千元一张选票,由此得罪贿选成功的曹锟,不得不避祸天津。林长民因生活困难只靠卖字度日。民国十三年(1924年),林长民回福建任福建基督教大学校长,又任全国宪法起草委员会委员长。民国十四年(1925年),林长民参加反对张作霖的战争,不幸中流弹身亡。这时林徽因和梁思成订婚后在美国留学。好友兼亲家梁启超为林长民办了丧事。

林长民与二姨太程桂林还生育了三个儿子。长子林桓曾入读福建基督教大学,1949年留学华盛顿大学,后在美国俄亥俄美术学院任院长。林桓的女儿林璎是著名华裔建筑师,美国越战纪念碑的设计者,2010年2月25日,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在白宫亲自授予她美国国家艺术奖章。这是美国官方给予艺术家的最高荣誉,而林璎是此次获奖者中唯一的亚裔。

林长民的次子林恒在七七事变时已考取清华大学,却毅然退学转报空军军官学校,成为中国空军航空学校第10期学员,在对日战争中阵亡。林徽因为此写了一首诗《哭三弟恒》。林长民的三子林暄任郑州大学教授。林长民的四子林垣的后人也大都是教授。林孝恂这个家族人才济济,其弟弟林孝颖的儿子林觉民也是辛亥革命英雄,是福州人的骄傲。

建筑师林徽因

1920年,16岁的林徽因跟父亲来到伦敦,这一次的旅英之旅,让林徽因和建筑学结缘。1924年,林徽因和梁思成入读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梁思成顺利就读建筑系,林徽因却未能如愿,因为当时的建筑系不招女生。为了学习建筑学,林徽因就选修建筑系的课,非常用功,终于引起建筑系的老师发现了她的才华。读到高年级时,林徽因已经变成了建筑系的助教,毕业时更是完成了建筑系的全部课程,奠定了坚实的学术基础。

1920年,梁启超的好友朱桂辛任《四库全书》印刷督理,发现了《营造法式》。当林徽因和梁思成收到梁启超寄来的《营造法式》时却看不懂。但这本书是梁思成了解研究中国建筑史的启蒙读物,也成为梁思成林徽因的爱情和事业的信物良缘。

1928年,在《营造法式》作者李诫的诞辰日3月21日,林徽因和梁思成在加拿大渥太华的中国驻加拿大总领事馆举行结婚典礼,婚后赴欧洲蜜月旅行。这次旅行也是在梁启超的建议下进行各国城市的建筑考察。

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梁思成和林徽因已加入朱桂辛任社长的民间团体营造学社,和大家共同研究这部复杂难懂的《营造法式》,也开始了漫长的寻找古建筑之旅。中国营造学社的社员们梁思成、刘敦桢、罗哲文、楼庆西……等因为研究这本书,日后纷纷成为中国建筑人才,为岌岌可危的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保留了血脉。

20世纪初,在战火纷飞的时代有一段安宁的日子是非常难得的。林徽因在这里小住时,哪里想到抗日战争爆发后,为躲避战火,梁林一家辗转流离长沙、昆明、四川等地。有时她连续几天都吃不上一口饭,有病不能治。即使在最艰苦和贫病交加的时刻,他们仍然十分投入地进行着建筑学的研究。林徽因生病卧床也坚持做学术研究,为《中国建筑史》一书查资料。林徽因和梁思成坚守中国传统文人的气节、宁死不屈的精神,绝不接受日本人的粮食和医药资助。

在艰苦的条件下,1932年到1937年,他们夫妻带领的考察队考察了1382处古建筑,但从未见过1000多年前的唐代古建筑。1937年6月26日,梁思成一行雇了骡子后到达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西南200多公里的豆村,寻找佛光寺。当时梁思成拖着一条伤腿,林徽因患有肺病,一起艰难地敲开了佛光寺的大门。

佛光一闪,老天不负有心人,林徽因找到了唐代古建筑。梁思成日记里写道:“这是我们这些年的搜寻中所又遇到的唯一唐代木建筑,不仅如此,在这同一座大殿里,我们找到了唐朝的绘画、唐朝的书法、唐朝的雕塑和唐朝的建筑。它们是稀世之珍,但加在一起它们就是独一无二的……施主是个女的,这位年轻的建筑学家,本身是个女人,将成为第一个发现中国最稀奇的古庙的人,而该庙的施主竟然也是个女人,显然不是一个偶然的巧合。”

林徽因抢救国宝景泰蓝

林徽因的文学和建筑史学成就,已渐为人熟知。而她在保护文化遗产、抢救濒危的景泰蓝传统工艺方面的贡献却鲜为人知。北京景泰蓝艺术博物馆的第一个展位就是林徽因的大幅照片以及“清华大学教授林徽因带领美术小组抢救景泰蓝”事迹的图文介绍。

1949 年前,由于国内多年战乱,以及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景泰蓝行业已全面衰退,生产的小作坊也濒临倒闭,几乎到了“人绝艺亡”的地步。1950年,北京市工业局局长张锦成委派北京特种工艺公司(即外贸出口公司)领导,到清华大学聘请梁思成、林徽因当顾问,抢救当时濒于灭绝的北京特种工艺。

梁思成、林徽因对北京特种工艺行业的现状进行了全面调查和研究后,在清华大学建筑系(当时称为营建系)成立了“工艺美术研究小组”,并选择工艺最复杂、技艺最独特,濒危程度最严重的景泰蓝作为第一个实验对象。

林徽因非常喜欢景泰蓝,说:“景泰蓝有古玉般温润、锦缎般富丽、宋瓷般自然活泼的特质。”

在梁思成、林徽因的积极倡导下,特艺公司在崇文门外喜鹊胡同 3 号成立了研究、制作景泰蓝的国营特艺实验厂。民间景泰蓝艺人和艺术工作者常沙娜、钱美华、孙君莲、高庄、莫宗江等人也加入了抢救景泰蓝的工艺美术研究小组。

林徽因带领组员查阅大量资料,找出历代景泰蓝的图样和图案,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一批新颖的样式和图案,并带领组员深入景泰蓝作坊,向师傅们请教掐丝、点蓝、烧蓝、磨光、镀金等所有工序,然后将设计出来的新图案提交师傅共同完成制作。

林徽因的学生钱美华受到林徽因的影响,自愿到珐琅厂工作,成为北京珐琅厂第一任总设计师。2006年景泰蓝制作技艺被列入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北京珐琅厂成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景泰蓝制作技艺传承保护基地”。 

林徽因在艺术工艺品鉴赏方面有着很深的造诣。她能根据一件艺术品指出其中的纹样哪些受了我国古代青铜器的影响,哪些又是因文化交流而来自异域。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陈志华在一篇回忆录中记载了林徽因抢救景泰蓝时忘我投入的状态。林徽因传授给学生纹样图案的设计原则如同人生哲理:“整体和谐完善是决定性的,其次才看细节……越是圆润柔和的图案,越不要忘了给它加一点力量。”

林徽因主张工艺品设计要有使用价值,要将景泰蓝由陈设品转化为日用品,同人民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提高购买者的兴趣,带动产业的复兴。1951年 5 月,北京市特种工艺品公司召开专业大会,林徽因代表清华大学营建系作了题为《景泰蓝新图样设计工作一年总结》的报告。林徽因主导的景泰蓝制作技艺的抢救和创新设计成果,得到国家相关领导的关注和重视。

1951 年,北京市政府将“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迎接苏联文化代表团访华这两项国际性活动的礼品设计和大会美工都交给了林徽因带领的美术小组。林徽因提出,鸽子象征着和平,全世界都能看懂,所以“和平会议”的礼品上,要有鸽子的图案。

林徽因指导美术小组成员们设计的景泰蓝台灯、烟具、金漆套盒、真丝头巾、花丝胸针等礼品受到了来华贵宾们的喜爱。郭沫若称之为“新中国第一份国礼”。苏联芭蕾艺术家乌兰诺娃赞扬,“这是新中国最好的礼物。”林徽因为此专门写了《和平礼物》一文(发表在《新观察》1952年 10 月第 18 期),说明和平大会礼品的设计思路。

林徽因认为,不同民族和国家在艺术上的互相融合,本身体现了和平的主题,而且“我们的亚洲国家的代表们一定会认出它们的来历”,从而感受到这份和平的善意。 

林徽因认为历朝历代的彩陶、青铜器、漆器、壁画都有非常丰富的装饰图案遗产,希望学生常沙娜能整理出版《中国历代图案集》,甚至为此草拟了一份提纲。2004年 3 月,常沙娜出版《中国敦煌历代装饰图案》之际,清华大学资料室意外发现了林徽因未完成的稿件《敦煌边饰研究》。常沙娜非常激动,将林徽因写的《敦煌边饰研究》作为自己著作的“代序二”。

钱美华在她的《缅怀恩师》一文中,动情地描写了她最后一次见到林徽因的经过。钱美华向林先生汇报她离开清华大学工艺美术小组后的情况:特艺公司承担的国际博览会展品中,林先生的设计获得了各国领导的欢迎,宋庆龄副主席非常欣赏,还购买了几次。手工艺品设计及制作事业,在梁、林二位先生的指导帮助下走出了困境……林徽因听后很高兴,嘱咐钱美华:“景泰蓝是国宝,不要在新中国失传。”

林徽因与福州

1928年8月,林徽因和梁思成回国后,梁思成赴沈阳创办东北大学的建筑系,林徽因独自来福州探望母亲和家乡亲人,在福州留下了很多足迹,尤其是帮助她的叔父林天民设计福州东街文艺戏院。

林天民喜欢绘画,在大学时也自修建筑学,曾于1910年与文友组建文艺剧社。他见林徽因刚好学习建筑学和美术,就委托她设计戏院。但林徽因没有同意。林天民便亲自设计剧院,林徽因从旁协助完成。1949年以前,这是福州最大的剧场,时称“设备装潢全省第一”,多演闽剧,有时也放映电影,演话剧、歌舞以及外来剧种。抗战胜利后,专放电影,便将戏台拆除。1950年,戏院改为八一剧场,后被房地产拆毁。林徽因帮助叔叔设计的文艺戏院虽然消失了,但也给家乡百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这是林徽因一生中唯一一次福州。仅这一次回乡,她也让家乡因此闪闪发光。

除了设计戏院,林徽因在鹤龄英华中学的校长林芝美盛情邀请下,演讲《园林建筑艺术》。当时林徽因就住在距离英华中学不远的仓山区马厂街的可园和以园。

仓山区虽远离福州市区,然而以国际都市面貌伫立于闽江南岸,依然吸引着社会各界人士,尤其是作为福州近现代教育摇篮之地,这里自开放为通商口岸后,基督教会便在这里建了许多现代学校传播西方先进科技文明和基督教文化。于是,全国文化教育界的精英和名人们都慕名而来,一睹这“新世界”的新奇观,感受这中西文化交融带来的新气象。

林徽因在欧洲留学过,见识开阔,对玉岛的新环境不会产生排斥,也觉得玉岛更具备现代文化圈的时尚感,所以,为了去乐群路的鹤龄英华中学演讲之便利,就选择居住在玉岛了。如今,福州市仓山区马厂街的可园门口挂牌的介绍便提到了林徽因。

其实见证林长民宠爱林徽因的一个证据是一个香炉。这个香炉在朱紫坊的福涧麻王庙内。该香炉正面阴刻:“辛亥蒲月林长民立”。据记载,1910年,林长民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后,与同学刘崇佑创办福州私立法政学堂,并任校长。当时,林徽因6岁。按照福州风俗,小儿得水痘,家长要去庙内祈福,若心愿达成,则会还愿。由此推测,这个香炉可能是林长民在林徽因病好后第二年还愿时所立。林徽因的一篇散文也曾透露6岁得水痘。

1955年4月1日,林徽因由于长期工作劳累而病逝。深爱她的丈夫梁思成在她墓碑上铭刻:女建筑师林徽因。

和林徽因同时代的福州才女还很多,比如冰心、庐隐,民国福州八才女王德愔、刘蘅、何曦、薛念娟、张苏铮、施秉庄、叶可羲、王真,以及著名的女翻译家、《女报》主笔薛绍徽、历史学家陈懋蘅等。她们都才华横溢、各领风骚数十年,为闽都文化的璀璨天空增光添色。但才女们的努力离不开当年对她们倾心栽培、助力的闽都大儒,比如何振岱、陈衍、陈宝琛等。因此,后人们一睹闽都才女的美丽风采的同时也看到了闽都有识之士在近代女性教育上的不同凡响的成就和巨大社会影响力。

每个女子都曾有过最美的人间四月天

林徽因找到绝代佳人宁公遇,日本学者低头汗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1953年,林徽因破口大骂:我林氏满门忠烈,你又算是什么东西?
林徽因[中国建筑师]
林徽音,被污名化的杰出女性的一生
林徽因设计国徽时,为何不用华丽的康乾线条而用简单的汉唐线条?
为国贡献半生却被骂“绿茶”,她真冤
她是中国第一名媛,国徽的设计者、建筑学家!却被国人痛骂了30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