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乡愁里的福州》:秋游乌山之道山亭、旧涛园

秋 游 乌 山

作者:孟丰敏

初秋,沿着旧石阶,循着历史的足迹,往乌山巅峰拾级而上,感受立秋后的福州气象,或许在乌山峰顶可见特别风景,尤其在台风频繁造访沿海的天气里,云已化为一片有瑕疵的白,隐隐地要为作怪的天气掩饰着丑陋的真相。而我在这样的天气里登顶,倒仿佛有了穿越历史黑白胶片电影的感觉。

古籍里的记载,文字是简洁的,许多故事要靠后人重新修补、演绎,慢慢还原当年恢弘的场景,让人物鲜活起来。

我十八岁后,可以自由行动,不再受父母约束了,几乎每年都会到乌山来溜达,因为山上环境清幽,喜欢去山上寺庙里游逛。母亲说当年她怀孕时想要一个儿子,就跟着亲戚来南门兜路边的九仙宫祈福。这里做迷信的人说,你站在门口听声音,如果有人说依弟回来吃饭,生的就是儿子,如果召唤的是女儿回家吃饭,生的就是生女儿。那时母亲已经有我了,想再要儿子,结果她一出门就看到男的,果真如愿以偿。受到母亲的影响,我有了烦恼时就来这里求签问卦、祈福。


20世纪90年代,从乌山路往山上走的路上常有算命的人摆摊设点。据说,民国福州八才女薛念娟师从于大儒何振岱,通易经,善于算卦,也曾靠算卦谋生过,就曾在这一带摆摊。我这前半生没少接触算命先生,多数没有什么学问,只是会一点卜算技巧,借助察言观色和人生经验,就能针对顾客的需求做出对一半的解答。对这些没学问算命先生的解读套路比较了解后,自然不容易上当

其实算卦的若有学问,比心理医生更厉害,除了能通过易经预测灾祸,更能通过生辰八字指出顾客的性格毛病。因为人的问题多数都是来自性格。一个人了解了自己的性格,改变错误思维和习惯,自然就能避祸了。心理医生要了解一个病人,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沟通,才能对症下药,但算命先生却可以通过生辰八字迅速进入一个人的灵魂内部。这就是中华文化之奥妙。

自古,中国的名山大川都和宗教密不可分。古人的山川崇拜起源于远古时代的原始巫术,最早的山川祭祀始于传说时代的舜,因为巫术中的山川有通达天地的功能。因此,想了解一座山的历史,必然要从宗教文化入门。乌山和中国所有名山一样,也是一座宗教文化色彩浓厚的山脉,山上寺庙众多。

这十几年来乌山,我是为了带孩子来了解福州历史文化。一个人如果自幼就能在父母、老师的引导下多了解家乡的历史,必定因此更爱家乡。

傍晚五点,我带着孩子从闽都文化研究会后门的公园入口上山。这天早上,我刚刚到我曾工作过的闽都文化研究会拜访恩师,本想顺便去登顶,但近午阳光热辣,只好回家。午后,风雨大作,一小时后雨霁云收,天空又放晴了。

在乌山公园里走着,这滴翠的林间湿哒哒的,微光闪烁,美得自然无尘,游人更是屈指可数,清凉宁静得使人觉得抵达净土世界了。

乌山名称来历

《乌石山志》:“闽山水之富,甲于东南。武夷、太姥、石竹、霍童,皆称奇绝,实神仙之洞府而贤流之壑宅也,会城尤山水之汇,周朴诗曰:“万里重山绕福州。”

福建省山水汇集,万里重山绕会城福州。而福州城中三山之一乌山值得细说。五代时闽王王审知在乌山上建造寺庙,铸黄金造佛像,殿宇辉煌,佛、老子之宫,数以百计。

《乌石山志》作者、清代藏书家郭柏苍说:“九山,乌石为最大,会城之地称“三山”,三山,乌石为最奇,郡中人士与客子有惮其游观之远者,辄寄兴斯区。”至今,福州文人依然喜欢流连乌山,探寻古迹。

乌山的名称来历,传说是汉朝九仙射乌而命名。清朝叶敬昌写的《闽山记》记载,乌山又名“闽山”:“闽会城有三山,谚称'三山藏,三山现,三山不可见’者,以三山之脉络蜿蜒起伏成为九山也。三山者,乌石山、越王山、九仙山,分而为罗山、冶山、闽山,则其藏者。又分而为灵山、芝山、钟山,则其隐隐不可见者。三山,乌石山为最奇,闽山其支也。唐天宝八载,敕改乌石山为闽山,闽山之名缘此,始有巨篆'闽山’二字径尺许,不知为谁氏之笔。其地唐时为闽山保福寺,宋初更为法祥院,建隆三年镌观音像,有石刻云'寺虽新号,山则旧名。

那个巨篆的'闽山如今依旧在光禄吟台处,说明乌山的山脉绵延到光禄吟台此地,只是后来被僧人夷为平地,盖了寺庙,就是上文中所说的“闽山保福寺,宋初更为法祥。”

宋熙宁元年九月(1068年农历9月),程师孟以光禄卿出任福州太守。那时,乌山的俗名是“闽山”。程师孟为何将“闽山”更名为“道山”呢?

北宋是道教发展全盛时期,朝廷实施神道设教,以达到教化民众的目的。宋政和四年(1114年)福州知州黄裳在于山天宁万寿观刻了一本《万寿道藏》宣传道教。天宁万寿观即今日的九仙观,俗称天君殿。那时于山和乌山之间道观众多,尤其乌山,道教文化氛围浓厚,遗迹众多。

程师孟到任的是年冬天,与福州文人同游闽山(乌山)揽胜,认为“闽山”可比道家的蓬莱、方丈、瀛洲。此后,宋朝僧人神解曾记录乌山四十九景,后来省志、府志、《闽都记》、《名胜志》皆言山有三十六奇,从此定为三十六景。

道山亭

到乌山,必定要看一眼道山亭。这是三十六景中最重要的一景了。

道山亭是程师孟建的。那时他经常到法祥院,站在一处山头上吟诗。宋熙宁三年(1070年)八月,寺僧为讨好程师孟而建光禄吟台。程师孟亲自篆书“光禄吟台”四个大字。

熙宁十年(1077年)八月,大文豪曾巩以度支员外郎、直龙图阁的身份,移知福州,其正式官阶是“福州军州事兼福建路兵马钤辖”。

元丰二年(1079年),程师孟为“乌山”改名为“道山”,请曾巩作《道山亭记》。郭柏苍经实地摩崖石刻考证,并参考古籍确认宿猿”、“道山亭”、“光禄吟台”笔意十字一律,尤其篆书的“道山亭”各径二尺,光禄吟台篆书与此行行款楷书均为程笔无疑。

不论乌山名叫“闽山”抑或“道山”,从此,此山以道山亭而知名,道山亭随曾巩大名,流传千古

清朝百姓在神光寺后建了一座祠祀三大文人曾巩曹学佺、徐兴公。

元、明、清时期,贤人逸士占胜结宅,和尚道士创寺建庵,令乌山上热闹非凡,名胜古迹众多。

旧涛园

经过“旧涛园”,我问孩子,这里过去有一座很大的园林,你信吗?他茫然地摇头。但是顾名思义,这里自然有一座园林。只是这座园林背后藏着福州一个重要的家族——福州第一个状元许将及其家族。

许将中状元时26岁。他一人即在千年之内,拿了两个第一:福州第一个状元、福州最年轻的状元。许将还是中国历史上少见的五朝元老。他一生为北宋5个皇帝效力,被宋神宗赞为文武双全。

许将后人即《清史列传》记载的“闽中以诗世其家者,咸曰许氏也。”即许豸、许友家族,科甲蝉联,累世以诗鸣于世。许豸在乌山上建别墅,名“石林”。他的儿子许友也是福州名家,归隐光禄坊后重修石林,更名为“涛园”。

许友儿子许遇又扩建涛园,再次更名为“旧涛园”。乾隆五十年(1785年),许氏居光禄坊老宅两百多年,到许王臣时,许氏七世同堂,得御赐“海国醇风”匾额及御制诗一首,成为三坊七巷中最荣耀的家族,在福州世家中也绝无仅有。

福州别称“凤城”,福州书香人家——“海国醇风”许氏望族

未完,见下一篇《秋游乌山之邻霄台》

秋游乌山视频

       
请购书的朋友扫上图二维码购买
《乡愁里的福州》
讲述福州对外贸易文化交流史,重点介绍福州的琉球遗迹(河口人文风景)、探讨明清的中日琉关系。
《流翠烟台山》
述说仓山人文历史故事,全景式活画出近代福州口岸城市的熙熙攘攘的生态图像,反映福州悠久灿烂的海丝文化。其中部分篇章是作者在仓山生活的口述史,再现了仓山的旧日风情。
《琼花点绛马厂街》:述说马厂街的园庐故事、错综复杂的家族往事。

扫下图视频号二维码,观看福州原创歌曲视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载]宋诗中的福州(2)
福州乌石山、于山摩崖石刻及造像(上)
发现身边的美——乌山游记
陈襄这个人,你说牛不牛……
福州名山一乌石山
(原创)曾巩与福州乌山《道山亭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