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踏歌而行——宋英达回忆录之三
踏歌而行——宋英达回忆录之三
            宋英达

    

       在我刚上小学前后的那几年,在我家与爷爷、老叔一家一起过的大家庭里,还有两位重要的成员一一顺头哥和英子姐,他们是我家替我二大爷拉把的两个半大孩子。拉把,用现在的法律用语应叫作寄养或代养,就是同我们一样,共同吃、住在这个大家庭里。这期间,英子姐曾随我母亲带着我及一个妹妹,在赤峰五道街路北住过两年多。英子姐大我五六岁,我们一起玩,一起去医院打针抓药,一起到财神庙露天电影场占座⋯,后又一起搬回永和营子河南的老家。顺头哥则一直跟着我爷爷、老叔一家,在河北及猴头沟上学念书。

      其实,那时候,顺头哥、英子姐的父母都健在,他们不是孤儿,只不过他们的父亲——我的二大爷在朝鲜战场上,正在浴血奋战,保家卫国;而他们的母亲——我的二大娘早在二大爷当兵入朝前两三年就被我的二大爷亲手卖了,连同顺头哥英子姐的最小的弟弟发奎一起,被卖到了邻县喀喇沁旗的一户孙姓人家。

       我的二大爷叫宋治臣,在十个堂叔伯兄弟中排第二;我父亲宋偑臣、亲老叔宋惠臣分别排老四、老六。二大爷宋治臣一米八几的个头,身材魁梧,性情豪爽,待人热情,但却是个抽烟泡、扎烟針的烟民,被大家称为经常“上锥子山(本为围场县地名,乡里把用针管注射鸦片烟叫上锥子山)”的大烟鬼。

       二大爷宋治臣是我七爷爷的唯一儿子。我爷爷行八,亲弟兄哥四个,老大行一,老二行七,老三行八,老四行十。行十的这位,我们叫老爷爷,他的哥们叫他“老号子”,如同嘎达梅林被叫做老疙瘩一样。这哥四个原本是一个大家庭,到了一九三几年时,由于都已成家生子,再加上我的太奶奶过世,家里没有了拦草腰(读去声,捆柴草的拦腰绳),就在我的太爷爷的主持下分了家。五份家产,一份饥荒(外债)。太爷爷带一份家产跟了老号子,其余三家各得一份。分家中,老号子起了点猫腻,即想通过擎受饥荒占点便宜。饥荒,就是外债。分家时,一般会将外债作为负资产,将相等的家产捆绑,由一家擎受。擎受,现在叫接盘。老号子即我老爷爷,考虑到他有两份家产,比其他三家都厚实,接盘饥荒肯定是自已的了,于是,撺掇太爷爷将抵顶饥荒的资产做大,然后做出看看谁家认领的高姿态,结果让我家获得。从此,老号子与他八哥即我家结了怨,一直修理整治我家。其时,老大家勤劳肯干,日子好过;我家虽勤劳肯干,但老挨欺负,日子越过越差;七爷爷、七奶奶、二大爷一家,都好大烟这一口,今天卖地,明天卖房,弄得一贫如洗。老号子一家则日益富裕。到了1947年土地改革划成份,哥四个一家一个成份:老号子地主,老大富农,我家中农,七爷爷及二大爷家赤贫。

       二大爷的父亲七爷爷为人精明,能说会道。日伪时期,猴头沟属满洲国,经常有日本人或狗腿子光顾,不是催缴烟干,就是派遣劳务,来时,都是非打即骂。遇到此种情况,我爷爷就一个字儿:蹓;七爷爷则出面应付。所以,“老七的嘴、老八的腿”,营子上下,无人不知。

      土改后,七爷爷、二大爷并没有因为分了房分了地翻过身来,相反,因为扎大烟,又把日子过得落了套。五十年代初,七爷爷已过世,二大爷一家五口,到了揭不开锅的地步。先是卖地,接着卖房上的檁子,后来房子也顶给债主了。一次,一个债主追得紧,二大爷下决心,在喀拉沁旗找了个主,把老婆孩子也卖了。二大爷带着顺头哥英子姐没处住,就住到我家位于村北边的园子屋。夏天好说,冬天没法过,白天,二大爷去煤矿打工,顺头哥英子姐就到营子里各家串,在我家居多。顺头哥英子姐没有棉衣服,一到别人家,就直扑火炉或火盆,一冬下来,肚皮上都烤出花来。至于吃饭,赶在谁家,就在谁家蹭一口。到了晚上,他俩得回园子屋。冷,二大爷给他们烧霸王炕,即直接在土炕上点着柴火,把炕面烧热,就着热灰连铺带盖,熬过一宿。没有柴火,二大爷就到营子里各家“偷”。似乎也是“偷”我家居多。每当看见二大爷“偷”我家柴火时,爷爷都会说,别出动静,要不他就不“偷”了,顺头他们就得冻死。

       土改后直到1952年,我父亲在位于现初头朗镇的赤峰县政府工作,对二大爷家一天不如一天的境遇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每次从县上回来,都会劝二大爷戒大烟,还多次找煤矿的东家让我二大爷去窑上打水,让他每月能挣点现钱。可是可但是,这锥子山好上不好下,二大爷不但没戒了烟,有了现钱,反倒扎得更欢了。当时,正值抗美援朝初期,前线急需兵员。我父亲同爷爷商量,觉得让我二大爷去当兵,对他戒烟,可能是条出路。父亲找到我二大爷,说,二哥,你去当兵吧,既能戒烟,也能混出吃喝来,不然,你完了,你家也完了。二大爷当即说,那我这俩孩子咋办?我父亲说,我给你拉把!就这样,近四十岁的二大爷入了朝,顺头哥英子姐成了我家的成员。

      我二大爷宋治臣参了军,因为岁数大,被分配在炊事班工作,后来就当了炊事班班长。据他跟我讲,他也有过用扁担抓住过美李俘虏的经历,立过功,受过奖。我上学的那年,二大爷复员,生产队腾出两间房让他住,他将顺头哥英子姐接回,开始了他们的新生活。

      再后来,英子姐同红卫煤矿的一位矿工结了婚,二大爷有时住她家。顺头哥结婚生子,还当了好几年生产队长。顺头哥英子姐也找到了二大娘及发奎,无奈,发奎已姓了孙。这位姓孙的叔伯哥,我见过,与我同岁。


  宋英达 男,1948年2月出生,蒙古族,中共党员,大学文化,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参谋学院,军事学学士学位。赤峰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原主任委员。主要社会兼职有:内蒙古自治区首届书法家协会理事、篆刻委员会副主任,赤峰巴林印社社长,赤峰市首届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赤峰市城市景观文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赤峰市文联名誉副主席。主编的自治区全民国防教育系列教材、《赤峰市人民代表大会概览》、《赤峰之最》、《赤峰书画作品集》等出版发行后产生广泛影响;《军事高科技与全民国防教育》、《赤峰石文化研究》、《中国巴林石》、《中国历代龙纹》等文章书籍及景观设计,主持制定的巴林石地方标准等,均具很高的学术及艺术价值,受到有关方面好评;提出的有关城市建设理念及发展文化产业、保护历史文物等建议意见,对家乡的建设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赤峰市老照片
赤峰城区公园
赤峰市赤峰博物馆文物
赤峰行(1)
【老兵原创】再忆赤峰驻军时期难忘的军民鱼水情深故事
第6583位烈士,欢迎回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