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脑可以通过“自言自语”学习?| Neuron论文推荐

图片来源:utahpeoplespost.com


来源  University of Geneva

翻译  阿金

审校  卓思琪

编辑  魏潇


所有动物都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人类也不例外,甚至更加强大——这让我们能理解新的感觉信息,从而掌握新技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但是,其中的科学原理我们仍然知之甚少。目前系统神经科学领域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就是探索动物适应行为背后的脑内突触连接改变机制。


此前瑞士日内瓦大学(UNIGE)的神经科学家已经发现,大脑皮层中的突触学习机制依赖于大脑更深处区域的反馈。他们目前破解出了这个谜题:这些反馈是通过调控特定的抑制性神经元来强化突触连接的。这项研究发表在《神经元》(Neuron)杂志上,不仅成为了探索知觉学习机制的重要里程碑,还可能为计算机学习系统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思路。


皮层是最大的脑区,位于大脑外层,它在高级认知功能、复杂行为、知觉和学习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感觉刺激抵达大脑皮层的时候,皮层会加工并过滤这些信息,然后再传送给其他相关脑区。部分相关脑区还会将信息反馈给皮层。整个循环过程称为“反馈系统”(feedback system),是皮层网络发挥功能、适应新的感觉信息所必不可少的一环。


“知觉学习是机体对刺激的高级响应能力,在这一过程中神经回路首先会评估接收到的感觉信息的重要性,然后改进之后的信息处理方式。反馈系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来确认负责传递信息的突触是否正确地完成工作。”日内瓦大学医学院基础神经科学教授安东尼·霍特马特(Anthony Holtmaat)解释道。他是本项研究的领导者。


小鼠的触须与反馈回路

小鼠鼻子两边的胡须专门用于感知触觉信息,它在帮助动物理解身边的环境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处理触须感觉信息的大脑皮层不断优化其突触,从而适应新的触觉环境。因此,它构成了一个有趣的模型——该模型可用来探索反馈系统在突触学习机制中的作用。


日内瓦大学的科学家分离出了与触须相关的反馈回路,并使用电极来测量皮层神经元的电活性。然后他们通过刺激皮层中处理感觉信息的特殊区域,来模仿感觉信息的输入;与此同时,使用光来控制反馈回路。


“这种体外模型能让我们独立控制反馈回路、不受感觉输入的干扰——在体模型就无法做到这一点。但如果要想了解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将感觉输入和反馈回路隔断开是非常有必要的。”霍特马特补充说。


抑制性神经元对信息的调控

研究团队发现,分别触发“感觉传入”和“反馈回路”这两部分时,都会激活大范围的神经元。但同时触发它们的时候,一些神经元自身的活性就会降低。“这很有意思,当感觉输入和反馈回路同时被触发时,一些神经元会受到抑制,而这些神经元平时会抑制那些对感知觉来说相当重要的神经元——这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对抑制的抑制’或者‘去抑制效应(disinhibition)’。”同是来自日内瓦大学医学院的莲娜·威廉姆斯(Leena Williams)解释道,她也是该论文的第一作者。


“因此,这些神经元就像一道门,一般情况下是关闭状态,将要进入的信息挡在门外。但是当反馈信息到来的时候,门就会打开,让突触接受这些主要的感觉信息来强化它们的连接强度。通过这项研究,我们明白了反馈回路如何通过优化突触连接,迎接即将到来的信息。”她继续讲到。


目前,研究者已经识别出这套机制会涉及哪些神经元,他们会在“现实生活”中对研究结果进行测试,从而检验这些抑制神经元是否能如预测所料那样“行动”——尤其是当小鼠需要学习新的感觉信息、或者在它发现了触觉环境“新大陆”的时候。


构建人工智能

大脑回路如何优化自身?系统如何通过读取自己的活动来自学?除了和动物学习机制有关,这些问题同样是机器学习程序的核心问题。事实上,一些深度学习算法专家试图模仿大脑回路来构建人工智能系统。日内瓦大学团队提供的思路可能与无监督学习有关(无监督学习是机器学习的一个分支,通过自身的回路模型、自我组织来优化新信息的处理过程),这对创建更有效的语音或者面都识别程序至关重要。



论文信息


【标题】Higher-Order Thalamocortical Inputs Gate Synaptic Long-Term Potentiation via Disinhibition

【作者】Leena E. Williams and Anthony Holtmaat

【时间】2018.11.12

【期刊】Neuron

【DOI】https://doi.org/10.1016/j.neuron.2018.10.049

【摘要】Sensory experience and perceptual learning changes receptive field properties of cortical pyramidal neurons (PNs), largely mediated by synaptic long-term potentiation (LTP). The circuit mechanisms underlying cortical LTP remain unclear. In the mouse somatosensory cortex, LTP can be elicited in layer 2/3 PNs by rhythmic whisker stimulation. We dissected the synaptic circuitry underlying this type of plasticity in thalamocortical slices. We found that projections from higher-order, posterior medial thalamic complex (POm) are key to eliciting 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 (NMDAR)-dependent LTP of intracortical synapses. Paired activation of cortical and higher-order thalamocortical inputs increased 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 (VIP) and parvalbumin (PV) interneuron (IN) activity and decreased somatostatin (SST) IN activity, which together disinhibited the PNs. VIP IN-mediated disinhibition was critical for inducing LTP. This study reveals a circuit motif in which higher-order thalamic inputs gate synaptic plasticity via disinhibition. This motif may allow contextual feedback to shape synaptic circuits that process first-order sensory information.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脑(端脑)
人类的记忆之谜
脑电波同步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3个颠覆传统的高效学习法,助你成为学习达人
变形金刚前传:打造硅基大脑
大脑记忆时间关联事件机理揭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