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八角与莽草
写在前面

药用植物图鉴的冬凌草,

给了我一些莽草,

拿着莽草问路人,

没人说不认识这东西,

得到的答案基本是:八角。

大学时候,

药用植物的老师给我们说,

八角和莽草很像,

一个是香料,一个有剧毒。

两者因容易混淆,常导致食物中毒。

真八角有7到9个角,大多是8个,

比较圆钝,角尖平直。

假八角有10到12个角,角尖是勾状的。

真八角作为香料,

吃在嘴里是甜的,而且很醇香。

假八角吃在嘴里苦,

还发酸,舌头会有麻木感。

我们一起了解一下。

八角属

八角属近50种,仅分布于北半球,我国有28种,2变种,产西南部、南部至东部。

植物含有香精油细胞、常积聚有毒内酯茴香亭。

八角 Illicium verum是我国南方很有价值的经济树种,果为调味香料,叶、果可蒸芳香油,称八角茴油,为重要香料和出口物资。

除栽培的八角 Illicium verum外,其他野生种类的果实多含有剧毒。

不少地区曾误作八角使用,发生多次中毒事故,不可将野八角作八角收购或代替八角使用。

有毒的莽草

我国古代本草所称的莽草有两种植物:,

红毒茴 Illicium lanceolatum。

分布在华东、江苏、浙江、安徽、福建等省。

红茴香 Illicium henryi 

向北可分布到甘肃、陕西和河南南部。

01
红毒茴

红毒茴(Illicium lanceolatum)来自于五味子科,八角属。俗名披针叶茴香、莽草。

产于江苏南部、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贵州。

生于混交林、疏林、灌丛中,常生于海拔300-1 500米的阴湿狭谷和溪流沿岸,有时可单独成纯林。

果和叶有强烈香气,可提芳香油,为高级香料的原料。

根和根皮有毒,入药祛风除湿、散瘀止痛,治跌打损伤,风湿性关节炎,取鲜根皮加酒捣烂敷患处。

历代本草认为莽草主治风症,种子有毒、浸出液可杀虫,作土农药。本种果实也有毒,不可作八角茴香使用。

02
红茴香

红茴香(Illicium henryi)来自于五味子科,八角属。俗名红毒茴、披针叶茴香、莽草。

产于陕西南部、甘肃南部、安徽、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区。

生于海拔300-2 500米的山地、丘陵、盆地的密林、疏林、灌丛、山谷、溪边或峡谷的悬崖峭壁上,喜阴湿。模式标本采自湖北宜昌。

本种在我国分布广,叶绿花红美丽,

可栽培作规赏和经济树种。叶、果含芳香油。

果含芳香油0.24%,叶含0.126%,

但果含莽草亭,有剧毒,不能作食用香料,

过去有的地区曾将果作八角茴香用,发生严重中毒。

本种根、根皮也有毒,使用时宜慎,民间用作祛风除湿,散瘀止痛,治跌打,风湿等。

根用量一般不超过一钱,根皮只用2分。

做香料的八角

八角(Illicium verum)来自于五味子科,八角属。俗名八角茴香、大料。

主产于广西西部和南部,福建南部、广东西部、云南东南部和南部也有种植。

八角为南亚热带树种,喜冬暖夏凉的山地气候,适宜种植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肥沃湿润,偏酸性的沙质壤土或壤土上生长良好;在干燥瘠薄或低洼积水地段生长不良。

八角为经济树种。

果为著名的调味香料,味香甜。

也供药用,有祛风理气、和胃调中的功能,用于中寒呕逆、腹部冷痛、胃部胀闷等。

多食会损目发疮。

果皮、种子、叶都含芳香油,称八角茴香油。

是制造化妆品、甜香酒、啤酒和食品工业的重要原料。

八角和茴油除国内需用外,又是重要的出口物资,我国八角占世界市场的80%以上。

八角木材淡红褐色至红褐色,纹理直,结构细,质轻软,有香气,可供细木工、家具、箱板等用材。

同属其他种野生八角的果,多具有剧毒,

中毒后严重者引致死亡。

有毒的野八角蓇葖果发育常不规则,常不是八角形。

每一蓇葖的顶端尖锐,常有尖头,弯曲,

果非八角那样甜香味,或为味淡,麻舌或微酸麻辣,或微苦不适。

中华本草中的莽草
01
【毒理】

直接刺激消化道黏膜,

经消化道吸收进人间脑、延脑,

使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功能失常,

并麻痹运动神经末梢,严重时损害大脑。

中毒症状类似癫痫,

主要是惊厥,尚有精神作用,

临床表现为有恶心、呕吐、口渴、腹泻、

头痛、眩晕、狂躁不安、幻视、心律失常、

四肢麻木,呼吸急促、严重者昏迷、儋语、

四肢抽搐或阵发性惊厥、尿少至尿闭,

死于呼吸衰竭。

尸检见指甲青紫,

面部及枕部皮下出血,

脑、心、肝和肾充血。

莽草慢性中毒的特点是发病缓慢,

无胃肠道症状,均以失眠开始,

有头昏、精神不振、全身无力、惊慌不安、

幻听幻视、胡言乱语、阵发性惊厥、全身虫爬感、

四肢不自主地抽搐以及神志不清。

02
【各家论述】

《纲目》

莽草制雌黄、雄黄而有毒,误食害人。

唯紫河车磨水服,及黑豆煮汁服,可解。

豆汁浇其根即烂,性相制也。

《本经逢原》

莽草大毒,善杀鱼、鼠,其性可知。

《本经》

治疝瘦结气,荡涤在内之宿积也。

疗痈肿头风,搜逐在外之邪毒也,

但性最猛烈,服之令人瞑眩。

《千金方》

每与茵芋同为搜风涤恶之峻剂,近世罕能用之,

惟毒鱼之外,仅以浴顽痹风湿,然浴时勿令入眼。

试卷:下图是八角还是莽草?

用途声明

医家讲求“辨证施治”,人人“证”皆不同。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为探讨学习之用,不构成用药建议,如有需求,请谨遵医嘱。

图片版权

本公众号所有图片,除标注来源图片外,均由作者原创,不得擅自盗取,如有图片需求,可与作者联系购买。

参考文献

(1)中国植物志

(2)中华本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八角茴香
八角的功效与作用 最常用香料的秘密
八角再陷致癌风波,盲目的否定绝不是理性的觉醒
『中医知识』急救常识--莽草子中毒急救
【地球生物全系列——植物篇】木兰藤目—五味子科(下)
中草药:八角茴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