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药用艾叶

(Artemisia argyi)来自于菊科,蒿属。俗名金边艾、艾蒿、祈艾、医草、灸草、端阳蒿。

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状,植株有浓烈香气。

叶厚纸质,上面被灰白色短柔毛,并有白色腺点与小凹点,背面密被灰白色蛛丝状密绒毛。分布广,除极干旱与高寒地区外,几遍及全国。

本种植物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已有记述,称“白蒿”,历代古本草书记述的“白蒿”或“白艾”。包括了本种及其近缘种。

如宽叶山蒿A. stolonifera、湘赣艾A. gilvescens、野艾蒿A. lavandulaefolia、南艾蒿A. verlotorum,白叶蒿A. leucophylla、蒙古蒿A. mongolica、红足蒿A. rubripes、五月艾A. indico、魁蒿A. princeps及歧茎蒿A. igniaria等多种“复合种”的名称。

《本草纲目》除记载有白艾外,还记载有“蕲艾”,产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薪州镇,可入药。

此系艾的栽培品种,与原种(野生种)的区别在于:

栽培品种植株高大,高150-250厘米,香气浓烈;叶厚纸质,被毛密而厚,叶揉之常成棉絮状;入药,性温、苦、辛、微甘。

艾蒿(野生种)与蕲艾(栽培品种)挥发油中的成分基本一致,均含有1,8-桉叶油素、水合莰烯、樟脑、龙脑等。

另外艾蒿含蒿酮,而蕲艾含侧柏酮。挥发油对多种霉菌、球菌、杆菌有抑制作用,还有平喘、镇咳作用。

全草入药,有温经、去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过敏等作用。

历代医籍记载为“止血要药”,又是妇科常用药之一,治虚寒性的妇科疾患尤佳。

煮水洗浴时可防治产褥期母婴感染疾病,或制药枕头、药背心,防治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或哮喘及虚寒胃痛等。

艾叶晒干捣碎得“艾绒”,制艾条供艾灸用,又可作“印泥”的原料。

此外全草作杀虫的农药或薰烟作房间消毒、杀虫药。(能杀虫,说明存在一定毒性)

嫩芽及幼苗作菜蔬。

艾的图片库:

http://ppbc.iplant.cn/sp/32364


蒿属

蒿属(Artemisia )来自于菊科,一、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常有浓烈的挥发性香气。

约300多种,我国有186种,44变种,遍布全国,西北、华北、东北及西南省区最多,局部地区常组成植物群落。

多数种类含挥发油、脂肪、有机酸及生物碱,主要成分为聚乙炔类、黄酮类、萜类及其化合物,如倍半萜内醋类等。

少数种还含氰苷类、黄酮醇苷类、香豆素类、垂体后叶催产激素类物质及干扰素诱导体等。

许多种类入药,为重要或常用的消炎、止血、温经、解表、抗疟及利胆用药或艾灸用;少数种供食用。

分布草原及草甸地区的许多种类作牲畜饲料。

在荒漠或半荒漠地区生长的若干灌木或半灌木种类其根系粗大、深长,茎、枝萌蘖力强,耐干旱、盐碱,作防风、固沙的先锋植物或为辅助性的植物。

蒿属植物图片库:

http://ppbc.iplant.cn/gen/258970

野艾叶的标准

本品为菊科植物野艾蒿(Artemisia lavandulifolia)或五月艾(Artemisia indica)的干燥叶。夏季开花前采摘,除去老梗及杂质,晒干。

【性味】苦、辛、温。

【功能与主治】温经止痛,止血安胎,散寒逐湿。用于少腹冷痛、痛经、崩漏、经寒不调,吐血、妊娠下血,胎动不安。灸治寒湿痹痛。外治皮肤瘙痒、疥癣。

【用法与用量】3-9g,外用适量,供灸治或熏洗用。

艾与野菜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的增强,来源自然、低热量的食品材料成为人们的新需求。

多种野生蒿类植物进入人们的餐桌,可做成各种可口食品(如炒菜、煲汤、粑粑等)。

野艾蒿(Artemisia lavandulifolia)为菊科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有香气,体被绒毛,茎直立,高60~120CM。

我国广泛分布,多生于路旁、田间,为常见杂草。可入药作艾蒿(Artemisia argyi)的代用品。有散寒、祛湿、温经、止血等功效。

长江中下游地区,人们常于清明前后,野外采摘野艾蒿,制作成各种食品,因其味清香怡人,成为人们餐桌上的佳肴。

食用野艾蒿采收期较短,一般集中在三月下旬至四月上旬。

过四月后,其茎叶木质化以及挥发刺激性次级代谢产物含量增加,使之不再适合食用。

野艾蒿含有丰富的钙、镁、铁、锰、锌、铜和硒等无机元素,天冬氨酸和谷氨酸的含量最高。

野艾蒿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其中胡萝卜素含量最高,维生素E、B2含量较高。

野艾蒿中还发现多种微量元素,其中铁和硒的含量较高,连续使用含野艾蒿粉饲料喂养大鼠,未见水肿、渗液、增生、萎缩等异常病理变化。

以野艾篙精油喂饲大鼠28天后,各处理组雌性大鼠血液中谷草转氨酶都偏高,尿素氮也偏高。

长时间经口服用野艾蒿精油后,可能导致肝功能或者肾功能损伤。

野艾蒿精油是野艾蒿产生的次生代谢物质,具有一定的毒性。

于清明节前后一周内,采集其5CM左右的嫩梢,此时野艾蒿刚刚长出地面。

其次生代谢物质尚未大量合成,大鼠90天经口毒性试验及其停止喂饲28天均未见毒性反应。

野艾蒿图片库:

http://ppbc.iplant.cn/sp/226352

与艾很像的豚草

豚草又称美洲艾,属菊科豚草属,主要起源于北美洲,美国、加拿大等国分布较广。

传入我国的时间大约在本世纪20年代,由沿海一些地区逐步扩散到内陆。

近年来,由于贸易往来的增加,豚草种子随着农副产品的进口而带入,范围越来越大,给人体健康和农作物的生长带来一定的影响。

豚草一般多生于庭园路旁、作物地、铁道旁和旷野荒地,深山老林极为少见,禾本科杂草丛生地方难于生长。

豚草在我国的传播很广,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陕西、江苏、湖北、湖南、浙江、江西等省均有豚草生长。

江西的九江市至南昌的铁路沿线分布较多,南昌地区及浙赣铁路境内两旁均有豚草生长。

由豚草花粉所形成的“枯草热病”过敏性花粉症,在美洲和欧洲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卫生问题。

据报导,在美国每年大约有1470万人患这种病,人群发病率达2%-25%。

加拿大每年也有80多万人患病,我国东北和华北地区也曾出现花粉过敏现象。

豚草开花时期,花粉粒飘散在空中,人们呼吸了含有豚草花粉的空气,产生过敏反应。

以致打喷嚏、流清水鼻涕、鼻子发痒,眼睛流泪、发红、发痒,咳嗽、哮喘等症,类似伤风感冒。

有的人还会产生全身过敏或皮炎,患有此病的人,严重时不能正常工作,在欧、美有的人每逢豚草开花季节,迁居他乡或远离流行区。

豚草进入农田后繁殖很快,由于根系发达,吸水、吸肥能力强,对农业生产将造成巨大的损失。

豚草图片库:

http://ppbc.iplant.cn/sp/32102

艾叶中毒案例

艾叶煎汁可作药用,具温经止血,散寒止痛之功效,为中医妇科常用药物。

艾味苦、小毒,常用量几无中毒症状出现,服用家艾中毒死亡,实属罕见。

女,39岁,已婚,常于经前或经期用艾叶煎汁服用。

从邻居家要了3年前收藏的当地陈艾6根,约重80克,洗净,将艾叶、茎全部煎煮成浓汁350毫升,空腹一次服用。

10分钟后,即感头昏、头痛,半小时后,自觉全身不适、胸闷、腹痛,继而抽搐、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呼吸急促。

当地医生给予50%葡萄糖40毫升静脉滴注,同时肌肉注射阿托品2毫克,于5分钟后死亡。死者肝、胃、胃内容物及尿液未检出毒物。

艾含艾叶油,主要成分是苦艾素、水芹烯、毕澄茄烯、侧柏醇等。通常服用艾叶100克左右才能中毒致死,且病程缓慢,症状轻。

本例从服药至死亡仅1小时,笔者认为是否为陈艾理化特性发生改变

抑或艾茎中的艾叶油含量大,致水芹烯、毕澄茄烯、侧柏醇等毒性物质多的原因,有待探讨。

超链接:

1:中药安全性

相关图片

昆明当地常见的野艾,幼苗难以鉴别,不是野艾蒿、就是阴地蒿、云南蒿、牛尾蒿、多花蒿、黄毛蒿。

蒿属植物志:

http://www.iplant.cn/info/%E8%92%BF%E5%B1%9E?t=z

蒿属植物图像库:

http://ppbc.iplant.cn/gen/258970

我们前面介绍的家门口的百草园里面的部分蒿属植物,百草园是昆明植分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老板挺热情的,欢迎大家前往参观。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马金铺。

超链接:

1:家门口的百草园。

2:艾的用途

黄花蒿

西藏的一种蒿

猪毛蒿

药材市场的中药艾叶,多是栽培的蕲艾。

野艾长在不同位置,生长情况不一样,车轱辘碾过的地方长不出来。车轱辘中间能长,但是长高了,会被压折。边上倒是相对安全,长得挺繁茂的。可能这就是植物风水吧。

超链接:风水是迷信吗?

声明

医家讲求“辨证施治”,人人“证”皆不同。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为探讨学习之用,不构成用药建议,如有需求,请谨遵医嘱。

参考文献

(1)野艾蒿主要营养及其食用安全性研究 王广林 刘辉 王春生 武培璐 皖西学院分析测试中心 安徽 六安

(2)有害植物豚草 文二

(3)艾中毒死亡1例 江苏建湖县公安局 董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艾草的种类和样子艾蒿(Artemisiaargyi):又
中国常见野菜及其食用(100种附图)(一)
艾蒿泡脚好处多(养生)
艾蒿泡脚好处多
谁能拒绝一颗这么有「艾」的青团。
成都端午-香草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