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代县边靖楼

楼阁是我国古代建筑的重要类型之一。它追求一种上升、动态、通灵的空间效果形成高耸的建筑形象,给人以强烈的震撼。楼阁的形态组合也是古代建筑中最为丰富的,“狭而修曲者谓楼”,这句话很好得道出了楼阁的这-特点,而将楼阁的丰富形态展现得淋漓尽致的莫过于宋元界画。

宋·赵伯驹《汉宫春晓图》

楼阁也代表了古代木结构建筑技术的最高水准。从东周秦汉风行-时的高台美榭,到隋唐高耸入云的木楼阁塔,再到明清时期普及的全木结构楼阁,这些高大宏伟的建筑都是古人向天空发起挑战的努力。而为了达到所追求的高度,古代工匠不得不采用当时最先进的技术来建造楼.阁有时其至更做出一此创新。

在春秋战国以及秦汉时期,木构技术刚刚起步,建造纯木结构的多层楼阁仍然难以实现。但为了追求高大宏伟的外观,这一时期的高台楼阁常常先夯筑高大的夯土台基,建筑环绕并覆盖在巨大的夯土台基之上,外观上浑然如一座巨大的全木楼阁。

魏晋至隋唐,是全木结构建筑获得较大发展的时期,同时,楼阁建筑技术也有了很大提高,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楼阁建筑就是木楼阁式塔。这一时期由于统治阶级的佞佛,众多高大宏伟的木楼阁塔得以建立。最有名的莫过于洛阳永宁寺九重塔,“去京师百里,已遥见之”,登临塔上,“视宫中如掌内,临京师若家庭”。然而其中部仍有夯土芯支撑,显示出全木楼阁的技术仍然不够成熟。而到了隋唐,几乎都是全木楼阁式塔了,内部采用贯通全塔上下塔心柱是这一时期佛塔的特征。辽代应县释迦塔的建筑技术则更为进步,塔心柱也已取消。

隋唐长安城大庄严寺塔复原图
应县木塔剖面图

在明清时期,由于国内大部分地区木材短缺、寺院的经济实力有所下降,楼阁建筑也不及元代以前那样宏伟壮丽。但建筑技术仍有进步——主要表现为通柱造的出现、梁架的简化和梁跨的增长,各种造型丰富的楼阁建筑仍能见到,特别是地方建筑的楼阁异彩纷呈。

代表了明清官式楼阁技术顶峰的普宁寺大乘阁
宛如宋元界画的后土庙楼阁
宣化清远楼
秀丽多姿的上海大境阁
状如高塔的西陂天后宫
云南楼阁

在建造一座楼阁时,层与层之间如何衔接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为了解决楼阁层与层相交处的结构问题,古代匠人们做出了多种探索。全木楼阁的结构,大体上可以分为“屋上摞屋”结构、叉柱造、缠住造、通柱造和永定柱造几类,但是实际情况往往更为复杂,常出现一座楼阁中多种结构混用的情况。

屋上摞屋结构,是日本木塔所常采用的层间结构
福建仓房所用的“屋上摞屋”结构
通柱造
永定柱造

“屋上摞屋”结构在国内只被一些偏远地区的木构所使用,在日本则是木塔常用的层间结构;叉柱造在明清以前的古建筑中常见,最典型的就是独乐寺观音阁与应县木塔;通柱造在明清两代属于最普遍的楼阁建筑结构;缠柱造的结构目前仍有争议;永定柱造则是一种极为稀少的楼阁构架方式,实例屈指可数,而最具代表性的一例就是本文所要介绍的代县边靖楼。

边靖楼的“永定柱造”

在进入现代社会以后,由于种种原因,开放给公众登临的大型楼阁已经很少了,即使开放登临,也常常有一些限制,比如北京的正阳门城楼、钟鼓楼就设置围栏,不给人凭栏远眺的机会;西安钟鼓楼这样位于大城市中央的楼阁,周围已经高楼林立,登楼远眺之快感已然难以寻觅。而边靖楼曾是难能可贵的一座,因为这座高大宏伟的楼阁曾经可以逐层登临,也可凭栏远眺,周围矮小的楼房丝毫不会阻拦视线,此外楼阁结构与四周风光也有颇多值得观赏之处。但据网友反映,边靖楼于去年十月也停止了登楼,令人颇为遗憾。我撰写这篇文章,就是希望通过我拍的照片,为大家解析边靖楼独特的建筑结构,欣赏到美丽的木作和建筑周围的风光。

边靖楼位于山西省代县城中心,因其具有古代戍兵警民的作用,因此又称“谯楼”与“鼓楼”。它始建于明代洪武七年(1374年),明成化七年毁于火灾,成化十二年(1476年)重建,并增扩台基,即现今边靖楼的规模体量。及至清代,据碑刻与结构上题记又有四次修缮:分别为雍正十一年(1733年)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道光二十七年( 1847年)光绪二十六年( 1900年),建国后对该楼也有几次修缮。

20世纪末的照片中,边靖楼已年久失修

被赞誉为“雁门第一楼'的山西代县边靖楼,由砖砌的高大券洞台基和三层四檐歇山顶楼身两部组成,一层通面宽27.83米,台基高8.92米,楼身高26. 7米,总高35.31米。它北望雁门,南俯滹沱,威镇三关,气吞山河,是笔者考察过的我国古代最为壮观的楼阁之一。

时至今日,边靖楼仍然位于代县这个山西小县城的城中央,也仍是城内最高的建筑。在贯通县城南北的大道上行走,远远地就能看到这座高大宏伟的楼阁。走到楼阁下方后,楼阁的身姿在眼中愈发宏伟。

边靖楼门洞内的木构框架并非自古有之,而是上个世纪末台基出现了结构问题后,为了支撑台基所加。

边靖楼的售票处位于北面,这是因为要从北面的踏道才能登上高大的楼阁台基。

从城台向上方仰视边靖楼。

“万里长城第一楼”

一层的附阶木柱。

从一层眺望北侧群山

进入边靖楼一层内, 最先能看到的就是一座唐代石灯。根据介绍,这座唐代石灯,原在代县城东南十五里的东章村观音寺内,1958年移至代城边靖楼陈列。灯座为正方形,镌成五个山峰,一山中峙、四山拱护,象清凉五峰。于峰峦起伏中雕出曲径、耸塔、古寺山僧:中台顶刻玉华池,池内涌出八棱直座,座顶浮出云花散盖。云气重迭处雕出天宫四窗,原造时附有兰檐香柱,柱痕尚存。八棱直座高五十厘米,八个面宽窄不一,每面宽四十至四十二厘米。四面刻五百多字的铭文,即五台山及灯台颂。

旧志载:灯台为宋至道三年( 997年)造。铭文前有“上为开元神武皇帝、师曾、父母、太子、诸王,文武百僚,州牧、县宰”等语,以后四面满刻颂文。再后四面,前面影行刻“大宋至道三年二月二十五日重修”字样,所以灯台应当是唐造宋修。

边靖楼底层的木构并无多少能够观赏的地方,但是底层的厚墙值得注意。边靖楼底层有三圈柱网,老檐柱与金柱紧邻,共同埋于厚达217厘米墙内,因此稳定性极好。这也体现了木楼阁建筑的一个特征:墙体具有稳定结构和辅助承重的功能。相比于一层的木构建筑,楼阁建筑由于形态高耸,木构架较为复杂,通过砌筑墙体,可以将柱子固定在墙体中,不至于因为上层建筑的重压而歪闪、倾斜,同时墙壁也能分摊一部分上层的压力——如果失去了墙壁的支撑,整座楼阁很可能坍塌,比如失去了墙壁的应县木塔就已经变形严重,岌岌可危了。

顺着楼梯步入二层之后,空间豁然敞亮起来。在这一层中,边靖楼最具特色的“永定柱造”显露无疑(注意那几张双柱并联的特写,就是“永定柱造”)。

从下面的剖面图中可以看出:楼阁的主要承重柱为最里一圈金柱(属通柱)。二层平坐“先自地立柱”,即老檐柱自地升至二层顶,其间安额枋,柱顶置普拍枋,再上坐斗,通过外挑的斗栱支撑平座。

各层檐柱随层高,一层檐柱头梁枋后尾插于墙中的永定柱,二层后尾插入永定柱(老檐柱),永定柱从一层直通二层,柱头径40、底径44厘米。二层廊柱主要属老檐柱承重体系。三层檐柱头梁枋后尾则插于通柱,各层外围结构各有所依,承重柱(通柱)不因开口较多而影响强度。结构思路清晰,十分合理,虽经历次地震,仍巍然屹立。

因具有合理的构架体系,这么大规模楼阁起稳定作用的厚砖墙体基础,也可以建造得较为简单。因此,永定柱应是保证楼阁建筑整体强度而来的,于外檐承重柱之外、自地而起附设的支承平坐的柱子,实际具有补充外圈柱网(特别是角柱)的作用。因之,永定柱只是支撑平坐的柱子,但并不是楼阁的主要承重柱。

在参观完了二层室内独独特的“永定柱造”后,可以走出室外,到平座上去看一看。所谓“平座”,是楼阁上一种出挑的平台,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室外观景平台。平座这种构造是室内与室外的一种过渡空间,围绕楼阁一周,形成了一个极好的360度环绕式观景台。这也是一个相当诗意的空间:“把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无数耳熟能详的场景发生于此,不一而足。

平座这种构造在唐宋楼阁中极为常见,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标配”,这与唐宋楼阁中“平座层”是紧密相关的(“平座层”与“平座”有关,但并不等同于平座)。在明清时期,平座层这种结构几乎全部消失,平座也不再成为必要的构造,使用平座的楼阁也大大减少了。如今可登临且带有平座的楼阁已经屈指可数。

从二层平座南望五台山
从二层平座北望恒山

参观完二层后,我顺着陡峭的、令人恐高症轻微发作的楼梯,可以进入第三层,也就是边靖楼最高的一层。

当爬上第三层后,我立刻就被木构架所迷住了。第三层室内空间为五间✖️三间,基本是一个无柱空间(四根支撑七架梁的细柱似乎为后世所添加)。由于这一层之上已经不再有太大的压力,所以四周可以不设墙壁,而是全部采用隔扇门窗,因此室内采光极好,通透如“明堂“。而一般的大殿四周多多少少要有墙壁,且门窗一般不会全部打开,室内较边靖楼顶层昏暗得多。

阳光斜射入边靖楼内

第三层南北两侧可以见到“声闻思变”和“威震三关”两块巨匾的背面,近距离感受一下这两个匾的体量。

走到第三层的平座之上,风景又较一、二两层有所不同,整个代县城区尽收眼底。此时凉风拂面,登临之快感,莫过于此。在这一层,还可以近距离观赏边靖楼的斗拱。边靖楼的木料修缮后都没有重新上漆,木柱、斗拱、梁架、门窗上古朴的木材纹理全部保留下来,让我们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中,深切地感受到古物的美丽。


The end.

主要参考文献:

马晓《中国古代木楼阁》

建筑工业出版社·五卷本《中国古代建筑史》

滑辰龙等《边靖楼修缮设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山西一座被低估的真古城,连政府都藏着千年古迹,游客可随意进入
【游记】自驾山西晋建晋美(十三)代县,百米之内散落着三件国宝
代县边靖楼|威震三关,万里长城第一楼
山西代县:边靖楼
山西 06 代县:边靖楼 阿育王塔
【原创】晋北之旅2:代县城里觅国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