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冲气以和话桂枝(上)

广西中医药大学  刘力红教授

    尊敬的各位道长,尊敬的李主任,各位老师,各位前辈,各位同道,大家上午好。很高兴能有这次机会参加第4届国际经方班,也是第14期经方临床应用提高班。这次会议的主题是“经方与道医”,定在了武当山举办。去年的经方班结束后,李主任就给我提出这个要求,这个我说恕难从命。为什么呢?因为确确实实对于道,我自己也很惭愧,没有太多的学习,更谈不上研究。所以谈“经方与道医”的话题,实在是谈不出什么东西,但也只能“从命”。昨天我跟王道长介绍,我们这个经方班在整个中医界学术活动中品级非常高的。很多学术活动到最雷都是虎头蛇尾,而我们的经方班已经是第14期了。记得去年参加在广州的经方班,主会场没有位置,还设置了分会场。如果说是演唱会,设置分会场很正常,但是对于一个伤寒学术活动,确实是很稀有,这与组织者的良苦用心分不开。我作为经方班的参与者与学习者,一个感到很荣幸,另外只有“唯命是从”,所以最后答应李主任的邀请。

    很感恩李主任的邀请,因为有了这个邀请,促使我下意识去思考、琢磨,后来琢磨来琢磨去于是有了这次的话题“冲气以和话桂枝”。

    我们从究竟的角度来讲,“道”跟“医”是一体的,或者更全面来讲,在中国文化里,“易”与“道”“医”是一体的。道为医,医为道,如果我们认为医之外还有道,这是不对的;如果我们认为道之外还有什么医,这个也不一定对。我们今天在武当圣地谈论这个话题,逐渐将“医”引向源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举措。

    昨天我们吃中午饭后,下午很有幸跟王道长一起。王道长在这里生活了30年,可以说对达里一点一滴都很熟悉。他昨天带我们到乌鸦岭,讲了很多故事。武当山是真武大帝的道场,我们研究伤寒的对于“真武”再熟悉不过。《伤寒论》中有一个真武汤,真武汤的元首在哪里?就在这里。我们搞伤寒仲景学问的确确实实应该到武当山。所以,我希望各位同仁参加两天的学术会议之后都去转一转,在祖师爷道场里面应该朝拜,应该恭敬顶礼,作为中医人来讲是必不可少的。我们的腰要躬下来,不要挺得太直,把我们的恭敬拿出来。

    今天汇报的话题实际上源自于《老子》。因为“冲气以和”是《老子》第四十二章中的一段话,我们从这里开始谈一谈它和桂枝汤的因缘或者说我的一些思考。今天因为时间有限,这里主要把思考的脉络告诉大家,过后需要大家沿着这个脉络去深入。这只是一个脉络,只是一块砖,希望把大家甚深的思维引发出来。

一、宇宙的诞生(起源)

首先我们谈经方与道医,实际上是谈“医”“道”的关系。我们做一个简单的思考,“道”为医体,“医”为道用,从体用的角度来讲是这个关系。谈到“道”的问题,《老子》第四十二章非常有名,很多地方都引用它。“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究竟是什么意义呢?我一直认为像《老子》、佛经这样的经典,是直归本体,探讨本体的问题,也就是探讨宇宙、人身本来是什么。正因为是圣人的经典,又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所以它既谈本体,又谈由本体所派生出来的万象。我们在哪个层面,它就给我们呈现出哪个层面的东西。我经常讲“经者,镜也”,它就像一面镜子,你长什么模样,它就会呈现什么模样。所以,经典是你永远都需要读的,哪怕你已经成道也需要去读。你在变化,它给你呈现的东西也在变化。我带着李主任给的任务,再去读老子《道德经》,发现它跟《伤寒论》有太大的关系。如果不读《道德经》,《伤寒论》的很多问题搞不明白,或者不能真正明白。

    我认为这句话讲到了宇宙的起源,宇宙怎么来的?就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从现在科学角度讲,至今为止,对于宇宙起源比较公认的说法就是“大爆炸学说”,比如霍金的宇宙论,基本上得到了大多数科学家的认可。宇宙在爆炸过程中产生,至于是仟么因素导致宇宙爆炸我们今天暂时不去谈,我们只谈爆炸后,怎样生成宇宙。在谈宇宙爆炸前,我们先来谈太极。道教与太极有着太密切的关系,可以说中国的本土文化(除了佛教不是来自中国本土)儒和道,都在谈太极。在《系辞》中讲“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到了宋代,周濂溪先生专门写有《太极图说》,这本《太极图说》把孔子《系辞》里的“太极生两仪”动漫化。太极生两仪,两仪就是天地,实际上这就是宇宙的诞生,然后生四象,然后生八卦。周濂溪说,“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我们讲无极、太极实际上是本体层面的东西,它是寂静的,是如如不动的。当我们的世界要产生或者人类要产生的时候,第一件事情就是动,动就生阳。所以,大爆炸也是这样,必然先有爆炸的历练,也就是膨胀的历练。阴阳从哪里来?是由动、静所生,动则生阳,静则生阴,动极生静,静而生阴,而静极了又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

    在宇宙大爆炸的过程中,有一个名词叫作宇宙的“常量”,它是决定宇宙之所以能够产生的一个因素。现代科学用一个名词描述宇宙的常量叫“一致性”。“一致性”的解释非常奥妙,现在科学认为它是宇宙诞生的前提。为什么说它是宇宙诞生的前提呢?我们举这样一个例子,在宇宙膨胀的早期,就是宇宙大爆炸的时候,宇宙极速地膨胀(大家可以用思想回顾、描绘这一幕),我们想想炸弹爆炸前是极速地膨胀,这个早期的膨胀有一个速率,我们设定一个正常值(形成宇宙常量的值叫正常值)。这个膨胀的速率如果比正常小十亿分之一,那么宇宙几乎是瞬间大瓦解,什么都不会形成;如果这个膨胀速率比正常快十亿分之一,只会生成稀薄和冰冷的气体。也就是说这个膨胀速率快或者慢都不会有宇宙产生,只有不快不慢、恰到好处才会产生。我们有很多词来描述这种恰到好处,现在科学将其命名为“宇宙的一致性”。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一致性,才会形成太阳系、银河系等。这是我们大致回顾一下现代物理学所认识的宇宙诞生情况。

    那么,它跟《老子》的这段话是什么关系?《老子》的“道生一”,是宇宙诞生的哪个阶段?实际上是“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的过程,也就是大爆炸早期向外膨胀的动的过程,这个过程叫作阳。因为爆炸就是一个动,这样一个动,宇宙就极速向外膨胀,这就叫“动而生阻”,这是“道生一”。由此“一”是不能形成世界的,所以“一生二”。“一”是阳,“二”就是阴。阴是什么?因为动极而静,静而生阴,所以在宇宙极速向外膨胀的力量生成时,就会有另外一个跟它相对的力量产生,就是约束膨胀的力量,使膨胀不那么快,这就是“二”,这就是“阴”。有了阴和阳,“三”就出来了。“三”是什么?“三生万物”,也就是宇宙能够形成的一个关键。因为有“三”才有万物,没有“三”就没有万物,仅有阴、有阳还不行。“一”是动,动而生阳,“二”是静,静而生阴,“三”就是动与静、阴与阳,或者说收缩与膨胀之间的“冲和”。老子用“冲和”两个字,我觉得太奥妙。过去我们讲“冲和”,讲的是它空虚的一面,所以很多道观叫“冲虚观”。讲它空明的这一面,我认为还不够。因为老子在这里,这个“冲和”之气是有特指的。因为阴阳是相对的,阳是向外,阴是向内;阳极速膨胀,阴不让它膨胀,它有冲突,那么这个“冲”达到什么结果呢?达到“和”的结果,也就是恰到好处的结果,也就是膨胀速率没有快十亿分之一,也没有慢十亿分之一。“三”就是阴阳两种力量“冲气以为和”的结果,只有让它真正的不快、不慢,我们的宇宙才会形成。从这里我们方能深刻地领悟、理解阴阳的根本是要产生“和合”。所以,“三”不是“一”和“二”的累积,是“一”(阳)和“二”(阴)的冲和境界,也就是“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境界。所以,它才能“三生万物”。“三”意味着冲和,可以说,“三”就是“一致性”的表达。“三”也非“三”,“三”实际上讲的是“一”,即天一、地一、人一。所以,《老子》讲“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三”描述的就是这种境界。

二、阴阳的要诀

    我们刚刚探讨了阴阳与宇宙诞生有什么样的关系,在道生阴阳的时候,阴阳必须处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宇宙才能诞生,讲的是“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状态,这是老子讲的《道德经》。刚刚我们是讨论道家经典,现在我们回到《黄帝内经》,讨论医家经典。

    为什么医和道是“一”而不是“二”?因为它们共同的基础都是阴阳,道不离阴阳,医更不离阴阳。医在谈阴阳时,我认为《素问·生气通天论》的一段话非常重要,“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可似说这段话把阴阳的要旨揭露无遗。我们怎样很好地领悟阴阳?从这段话去领悟。我们强调阴阳平衡,但是怎样做到平衡?《内经》提到“阳密乃固”,要做到“阳密乃固”之后我们所追求的阴阳平衡或者刚刚提到的冲和境界才可能会发生。阴阳并不是半斤对八两的关系,这是我们学阴阳或学伤寒要弄清楚的。要使阴阳和,必须首先要保证“阳密乃固”,强调阳。在阴阳里面阴阳二者相对的元素中,阳是主导,阴是从,所以叫“阳主阴从”。《内经》的原则是伤寒的原则,是中医的原则,实际上也是我们整个文化的原则。

“阳密乃固”意味着“阴平阳秘”,实际上也意味着“万物负阴面抱阳”。如果用动漫来描绘“负阴而抱阳”的结构,是阳在内,阴在外。我们讲先天天地定位时,是阴在内,阳在外,《内经》也是这样讲的,天地定位,上为天,下为地,外为阳,内为阴。但是老子在这里清楚地描绘“负阴而抱阳”,阳在内,阴在外。这就是一个体用,这是关键,我们一定要搞清楚。这实际上也是先后天的关系。天地定位以后,并没有万物化生。我们看《周易》就知道在“否”(pi)的状态下.在天地不交通的情况下,是没有万物化生的;只有在泰,也就是天左旋,地右转,天地交了之后,万物才可化生。所以,万物化生的前提是天地交。天左旋地右转到什么方位呢?我们看后天八卦中,乾卦是在西北,坤卦在西南,就是乾在下,坤在上,经过天地交泰,乾(阳)到了内,而坤(阴)到了外,这就叫天地交。只有“万物负阴而抱阳”之后,冲气才能够和。因为阳的作用趋向于外,阴的作用趋向于内,这样阴阳就能交,能和化,就能万物生;如果阴在内,阳在外的话,阳的趋势越来越往外,阴的趋势越来越向内,这就是我们讲的“阴阳离决,精气乃绝”。这就是“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一切生和死、疾病和健康都在这里面。所以我们讲“因而和之,是谓圣度”者,也就是讲“冲气以为和”,也就是讲我们如何维系天地交的状态,泰的状态,或者说是“负阴而抱阳”的状态,这样才能做到精神治,形神俱,这就是健康之大体,就如《素问·平人气象论》所言:“平人者,不病也。”讲的就是这样一种状态。所以我们很清楚,“冲气以为和”,阴阳相互作用最后要达到和泰的状态,它是宇宙形成的要素。像刚刚提到的宇宙大爆炸,为什么这个爆炸没有太急速而形成冰冷稀薄的气体呢?因为有阴在收缩。这两种力量的方向是不一样的,所以叫“冲”。但是“冲”的结果不是“冲突”,是“冲和”。中国的文字太奥妙了!我们看阴阳太极图,阴阳不是完全地相对,而是你进我退,你退我进,太极推手不就这样?在动静进退过程中达到“和”,这才叫“冲和”,这个才有万物的化生。宇宙万物人生,一切的一切,要想生出来,离不开这个前提。它不仅仅是宇宙形成的要素,也是健康的关键。所以,和之为“圣度”,和之才不变。

《伤寒论》中有一条是很多人忽略的,这一条太重要,这一条实际上是仲景把所谓的“和合”和盘托出。原文第58条,“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不管你用什么治法,什么样的病,病到什么程度,我们作为医者也好,作为患者本人也罢,所做的事情只有一件,就是怎样使他“阴阳自和”。如果能使他“阴阳自和”,仲景说“必自愈”,说得斩钉截铁,没什么商量,一定会痊愈。从这里,我们就要去参,在道德上我们去悟,在禅宗我们就要去参,如何做到阴阳自和。《伤寒论》398条,113方,所要做的事,无外乎这四个字——阴阳自和,离开了这四个字,就没有伤寒。我为什么要感谢李主任,如果没有这个艰涩的任务,我不会有今天这样的感受。

(摘自《名师经方讲录》第八辑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p206-218)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易经真解(三)易经中无极、太极、两仪、三爻、四象的准确含义
要想练好太极,必须读懂《道德经》要点:《...
从宇宙大爆炸谈中医的“气”与“气化”
89、“道”第五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三”——走进《老子》
易道双修2:易经的金三角,宇宙奧密
道德经解:道冲,老子的宇宙无限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