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知乎上有一部分人对《罗辑思维》的评价很低?

写这篇文章,源于今天收到的网友提问。截图如下。


如果你不太理解这个问题的背景故事,可以自行查看相关内容,下面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碎片思考。

就像那句话“我懂得许多道理,却过不好自己的人生”表达的一样,巨量而没有实践指向的理论+在重要方向上偏弱的执行力,成就了题主所说的那位“世界观反常的朋友”。

1 互联网思维

《罗辑思维》与《樊登读书》类似,都是以“知识”和“替你做读书笔记”的名义或方式,来传达一些所谓“精英”、“精致”的思考和理论。

其实仔细思考一下,其实它们就是八九十年代成功学的变种,我想称之为“变种成功学营销”。


你期待成功,但疏于或疲于奋斗,那么好,我来带你读书摘,给你讲故事,再给你一堆看起来很有科技感、高知价值观、互联网思维、大数据积淀的名词作为学习成果——那些名词实际上语言中早有对应表达,只是前人从未如此矫揉造作生编硬凑。

注意,这的确是“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最擅长造“网红词”、“网红句”。而这些词汇寿命极短。

你付费学了一堆隔了一两年就失效的词汇,最多只能用于忽悠另一批与你需求和状态相似的人——于是你成了罗、樊的布道者。

2 激励

试问,当年你买了的那些当代牛人自传,读完有没有收获?

不能说没有。

那么这些收货,对你的生活工作学习,究竟有没有实际意义上的推动和提高?

肯定不能说一点意义也没有,但大多是次要级别的推动力。


换句话说,如果你是靠《罗辑思维》、《樊登读书》来激励自己,这种动力太浅了。最终让你做出成绩、取得成功的,肯定不是它们的“鼓舞”、“鞭策”,甚至“教导”,往往是自己在某些追求成功路上的执着、重复、百折不挠。

就像那句话“我懂的许多道理,却过不好自己的人生”表达的一样,巨量而没有实践指向的理论+在重要方向上偏弱的执行力,成就了题主所说的那位“世界观反常的朋友”。

3 难处

因为你无法对这种悬在空中的理论明确地“证伪”,它们便可以“存在即合理”。

而它们能够狂割高知韭菜的原因,不一定是因为激励、正能量、碎片知识,很可能是因为高知群体,总希望在自己不擅长的方向找一个精神寄托。

而花时间自己去读书、思考、辩证,太难太累了,太耽误赚钱了。不如花点小钱,听听故事吧。


还有一个重点:能够遇到女会员。

4 焦虑

就算无法之处它们的虚妄,也可以肯定一点,那就是没有《罗辑思维》与樊登读书,你按照之前的积极路线、按照之前的读书求学、获得灵感、广交益友的习惯去做事、为人,一样可以得到成功。

《罗辑思维》与樊登读书,只是满足了这个过程中,你对“知识付费”消费快感的渴望,同时,你似乎真的买到了一些可以缓解焦虑的东西。


5 对策

对于这些“变种成功学营销”,如果你觉得它们有用,那就“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加入,但不要沉迷,当作每日必听的天气预报是可以的,但别当成“社会要闻”。平时正常的获取知识、经验、经历的时间,一定要超过阅读、聆听这些碎片知识的时间。

如果你觉得他们没用,不理即可。书海无涯,有多少真知灼见,非得罗、樊替你去看?

再说了,按照骗子逻辑,只骗傻子成本最低。营销大师们可以用简单的门槛,把“硬骨头”筛出去,大数据也会因此忽略你,消化你的成本太高了,“变种成功学”根本不会鸟你。

成功的生意人,总是会精准割菜。

理智的人,也不会整天想着“谁来给我开开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宁愿把钱袋交给老罗,也不会把脑袋交给胖罗
罗胖的奇袭:免费的知识怎样才能变成钱【商评新势力】
CEO杂谈 | 漫谈互联网思维特征
【2017-01-01】罗辑思维“得道者”
罗振宇首创知识发布会优酷独家直播 致敬终身学习的你
为什么现在很多人反对罗振宇的罗辑思维,是谁在哗众取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