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假传圣旨,谋取利益,达到目的又不得罪人,这是智谋家常用的手段
“ 职场智谋 ” 潜心研究古人的智慧,总结提炼智谋精髓,古今结合,详细揭秘职场潜规则以及办公室政治
【参考书籍】《资治通鉴》魏纪五(公元234年)
【事由】蜀汉杨仪已经杀死魏延,自认为建立大功,应当代替诸葛亮执政,然而诸葛亮生前另外下达密令,认为杨仪心胸狭隘且性情急躁,希望由蒋琬接任,杨仪到达成都后被任命为中军师,没有统管具体事务,只是悠闲度日而已。

【解析】
杨仪办事干练敏捷,诸葛亮每次出兵打仗都会带上杨仪,并且安排杨仪调遣部署,筹措军粮等核心事项,军中事务几乎都依靠杨仪处理,可见诸葛亮是相当器重杨仪。
诸葛亮北伐攻打魏国时病危,为保护蜀国的主力部队,去世前曾下了退军命令,并且安排杨仪作总指挥,诸葛亮把十万军队交由杨仪指挥,说明相当信任杨仪。
既然信任杨仪,为何不推荐杨仪任丞相?反而在生前另外下达密令,推荐蒋琬接任丞相职务,为何要这样做?是真的还是假的呢?职场智谋分析主要有三种情况。

其一:假传圣旨

丞相职位位高权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因此盯着的人可不少,你想当丞相,别人也想当丞相,为了能当上丞相,都在明争暗斗,只要权力发生交接,必定引发斗争,这就是规律。
杨仪是诸葛亮器重的人,可以说是诸葛亮指定的接班人,拥有这重关系,有很大概率可以当选丞相,别人要想当上丞相,那么只有铲除竞争对手,所以设计了假传圣旨的圈套。
为何称作密令?因为密令意味着保密程度高,而且是高层之间的密令,知道的人寥寥无几,因为信息不对称,所以就拥有操作的空间,职场智谋分析,这个密令根本就不存在。
所谓的密令,其实只是他人冒用诸葛亮的命令而已,通过冒用诸葛亮的命令除掉杨仪,既然可以除掉杨仪,又不会得罪他,绝对是个好计谋。
因为诸葛亮已经去世,谁也不知道真假,就算追查起来,也是死无对证,当然能参与密令的都是蜀国的高层,高层说真的就是真的,职场智谋分析这种可能性最大。

其二:稳住局面

诸葛亮确实是下了密令,杨仪也只是诸葛亮的一个棋子,因为魏延刚愎自用、目中无人、不服管教,诸葛亮为了制衡他,所以扶持杨仪上位,目的就是让他们相互制衡。
因此诸葛亮并不希望杨仪当选丞相,所以生前另外下达密令,为何要下达密令?因为诸葛亮率领十万大军攻打魏国,这可是蜀国的主力部队但在途中病危,随时有生命危险。
诸葛亮害怕有人趁机图谋不轨,为了稳住局面,因此让杨仪作退兵的总指挥,杨仪就会觉得受到诸葛亮器的器重,心想说不定还可以接诸葛亮的班,心里就会有期盼。
为了接班,肯定要完美完成退兵的任务,所以完全按照诸葛亮的命令行事,结果是上了诸葛亮的当,当杨仪完成退兵的任务,回到蜀国时,兵权也就被剥夺,所以也就没他啥事了。

其三:利益交换

诸葛亮与蜀国的高层达成利益交换,诸葛亮推荐蒋琬上任,高层就照顾诸葛亮的后代,高层也有高层之间的斗争,诸葛亮器重杨仪,而高层看重蒋琬,高层极有可能是刘禅。
诸葛亮是蜀国头号功臣,丞相职位是刘备拜封的,诸葛亮在世时,谁也动不了他丞相的职位,此时诸葛亮已经去世,也就得交出权力,通过交出权力,换取后代的锦衣玉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读通鉴】54. 诸葛亮废李严之谜(下):蜀汉人才凋零的另一种解释
【道德讲堂】蒋琬肚里能撑船
诸葛亮一生最闪光的不是智谋,而是人人忌讳的那个字
集思广益(给孩子讲成语)
诸葛亮用人不如曹孟德
千古奇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