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印:赵之琛“侠骨禅心”,名家的篆刻作品从来不是随便刻刻
再读一方赵之琛的一方朱文印,就是这方“侠骨禅心”:

(赵之琛和他的侠骨禅心)
从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起始,侠客思维就深深置入中国文人的心底,无论这个文人是传统的儒生,抑或是修道的方家,再到修禅的居士,都或多或少都有一颗侠客之心。文人们一方面向往侠客那种自由、无拘无束、豪爽、仗义的人生境界,一方面只能无可奈何地在现实面前保持自己的从容与安静,于是,有了“剑胆琴心”、“侠骨禅心”的说法,“侠骨禅心”没有典故,但却是文人对自身价值与生存法则的终极评判与渴望。
王福庵先生刻有一方“禅心侠骨”,与赵之琛这方“侠骨禅心”可谓同出一理。

(王福庵的“禅心侠骨”)
我们无数次强调,在我们的读印系列文章中,所选的印作都是篆刻家们较为用心之作,我们分析这些作品,并找出篆刻家们的用心之处,正是我们与数百年来名家、大家们相望“会心一笑”的过程,因此,不论别人怎么说我们“过度解读”,还是“刻时作者没有想那么多”,我们仍然会坚持下去,我们认为名家的篆刻作品没有一方是他随随便便刻出来的,我们会一如既往地认真研读解析,力求说出每一方印给我们带来的触动与感发。
我们相信,刻印与作文一样,是“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的,每一方能够流传的名印,都是篆刻家苦心孤诣的心血结晶。
回到这方印。
这是一方典型的“浙派”印,什么是浙派印呢,简单点说,就是“有个性的汉印”:
说它是“汉印”,是说它用的“篆法”是汉印所特有和惯用的“缪篆”,它方方正正,特别适合方形的印面。它用的“章法”,也基本上是汉印所惯用的“均分印面”章法。
说它是“有个性的”,是因为它具有浙浙所特有的刀法处理特征,仔细观察印面,我们很容易就能发现,它的特征明显:

(侠骨禅心及边款)
1、笔画的两端,大多数都处理成方角状;2、笔画的形态,因为切刀刀法的原因,都呈现不规则的波磔状;3、笔画的连接处或者转角处,大都处理成“外方内圆”的状态,即内侧处理成圆弧状,外侧都处理成方折状。看边款,这方印是赵之琛28岁时的作品,这足可说明,在28岁时,赵之琛已是一位“标准”的浙派篆刻家了。
当然,它还有它相应的文人属性,比如印面的内容,就是只有文人才会去刻的内容,它不实用,但它有人文价值,表达文人情趣,它还有其他精彩处:

(标准的“三密一疏”)
它的章法依托字形的天然特征,“侠”、“骨”、“禅”三字相对密实,“心”字相对疏朗,借此形成了“三密一疏”的章法特征,形成“疏密”与“虚实”对比,产生视觉反差,由此达成美感,这是最直观的章法效果。

(左上与左边的“借边”)
这方印的左上角和左边没有“印边”,如图所示,印边的效果,是借由文字的笔画实现的,这样的处理,使印的左边与印的右边破残的边框又形成一组实与虚的对比。有了“三密一疏”的虚实,再加上借边而成的虚实,形成了“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视觉效果。

(并非均分印面形成的对角呼应)
除了上述两条,这方印中的四个字并非完全的均分印面,相对来说,“侠”和“心”两字占地稍小,而“骨”和“禅”两字占地稍大,结合它们对角的位置,再加上“骨”和“禅”两字各有封闭的方形空间笔画的特征,形成了全印对角呼应的效果。
正是基于以上三条章法特征(“三密一疏”、“借边”、“对角呼应”),这方没有左部边框的印,在视觉效果上一点也不觉得松散与懈怠,它给人的视觉感受是团聚紧凑的,所以显得精神抖擞、气完神健!
所以说,名家的篆刻作品从来都不是随便刻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零基础学篆刻之三:如何提高篆刻水平
当代青年篆刻摭谈
篆刻家吴平教篆刻的创作:章法—汉印布排(中)
篆刻家吴平教篆刻的创作:章法—汉印布排(下)
提升篆刻水平应该怎么规划学习图?
名家篆刻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