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书法史》:十六国书法中的楷书
接上一篇,我们说完了十六国的隶书,这一篇,我们来说十六国书法中的楷书
十六国时期的楷书资料,目前所见,主要是新疆吐鲁番地区考古发掘得到的古文书。以及甘肃敦煌发现的佛经写本。
其实,吐鲁番地区与敦煌的关系相当密切,十六国时期,吐鲁番属当时的高昌郡,而高昌郡的得名,本就与敦煌高昌里有关,高昌在未设郡之前,也一直隶属敦煌,高昌的居民,更多是敦煌的移民。
敦煌是书法名郡,汉晋时期的张芝、索靖都是敦煌人。

(张芝和索靖都是敦煌人)
敦煌地区是汉晋的西北大镇,与洛阳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十六国时期,西北一带的地方政权还与东晋保持着一定的联系。
所以,我们可以将西北地区发现的十六国时期的书写墨迹视为汉晋书法的余绪。
我们所见的十六国楷书墨迹,按内容可以分为三类:古籍写本、佛经写本、日常往来文书。
1、古籍写本
这一部分,以《毛诗关雎序》和《秀才对策文》为代表:
《毛诗关雎序》抄写者用笔爽利,有主笔,有连笔,结字略带行书的流动姿态。如图:

(《毛诗关雎序》吐鲁番文书)
《秀才对策文》笔画钝厚,有滞重感,结字多作横扁状。如图:

(《秀才对策文》吐鲁番文书)
古籍写本楷书的写法犹有隶书用笔的遗意,例如:捺笔都重按作肥厚状,有的还向上飞挑;一些长横的收笔不敛按,而是平出,犹存隶书“雁尾”的效果;竖笔短促,横笔伸展,结字为“横斜”状。这些特点,多与写经楷书相同。
2、佛经写本
十六国时期的写经楷书,总体特征是:
1、横向笔画长,纵向笔画短;2、横画的收笔重,捺笔肥厚;3、横向笔画已经普遍呈现左低右高;4、左右结构的字,字头平齐:个别字的字脚因为戈笔、捺笔的引长,出现左高右低。5、结字是“平结”式,保持平正的姿态。如《优婆赛戒经残卷》:

(《优婆赛戒经残卷》北凉)
3、日常往来文书
这里提到了六件十六国时期的楷书日常往来文书:北凉《马受条呈为出酒事》、《箱直杨本生辞》、《义和二年残文书》;另有《某人为失耕事》、《某人上主将残辞》、《刘彦明启》等。

(《刘彦明启》吐鲁番文书)
这些楷书的共同特点是:长横多平直,尖头钝尾,但是按锋收笔;纵向笔画引长,单字多长形;结体竖敛。我们看,这实际上是接近江南妍态的楷书。
总结一下十六国楷书的形态类型:
1、横平势。此类的楷式的结构特征,可用“宽结”概括。这类楷书多见于古籍写本、写经中。此类楷式,笔画有粗有细,有直有曲,部件之间有大有小有长有短,如果这就是当时楷书书法的对比手段,显然处于一种“原始”的自在状态。
2、横斜势。此类楷书与“横平势”的不同之处,字势有左低右高的斜度。
3、纵平势。此类楷书因了纵笔的伸长而纵长,依然是正面结字,作平正状,其结构形态与上述“横平势”楷书正可形成对比。
4、纵斜势。与“纵直势”楷书一样,此类楷书多见于日常文书中,此类楷书字头平,而字脚是左高右低,与“横斜势”楷书字脚的左低右高的恰恰相反。
总之,十六国时期的楷书是曹魏、西晋楷法的延续。十六国楷书的种种写法和样式,大多可以在魏晋的书写墨迹中找到“传统”,发现“前身”。十六国时期的楷书,大体在上述四种宇势类型之内。约而言之,可以概括为“横势”和“纵势”两大类。
如果以锺繇为起点,魏晋楷书的发展大脉络是:“横势”在前,“纵势”在后。到了东晋前期,即公元4世纪前期的三十余年间,“横势”与“纵势”的楷书并行于世。东晋第一代书家王麌传锺繇楷法,他的楷书虽然字势横斜,但字形已长;东晋第二代书家庾翼所写楷书《故吏帖》是结字较为平正的“纵势”;王義之的新体楷书则是作紧结欹侧的纵势,这是王书结体的典型特征。如图:

(楷书的成熟过程)
王義之的杰出贡献在于将业己存在的“纵势”字形写成“欹侧”的姿态,使楷书的体势告别了隶书,从而完成了一次楷书革命。北方的十六国时期正当南方的东晋,当时北方的楷书普遍带有隶意。

(不仅行书,王羲之是楷书也绕不过的人物)
十六国时期上述的四种类型,“横平势”最多隶意,“横斜势”次之,“纵平势”又次之,而“纵斜势”接近江南的王书新体。各种体态类型反映了早期楷书逐渐脱去隶法,向成熟的楷书演进的复杂状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汉代简犊帛书发展
小学书法教师要做到六“会”
书法训练营重点笔记.pdf
碑刻墨迹与敦煌书法
敦煌汉简字体特点研究
魏晋敦煌写经--楷书【龟山玄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